登陆注册
5721300000045

第45章 既在其位,应谋其政

孔子曾言:“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自然是古代社会贤辅良相的重要前提,但若仅仅拥有这一点,对宰辅们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国宰辅,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百官之首,总百揆,理阴阳,还必须同时拥有“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和宰辅相位应具备的才气与能力,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贤辅良相。

在其位,谋其政,首先是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这一点上,高颎、王旦都颇具诸葛亮遗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登上皇位,称文帝,正式建立隋王朝。文帝任北周时相府司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侍中),即宰相。高颎甚被文帝倚重,凡军国要政、大小政事,文帝皆与之谋议。隋朝初建,百废待举,政权要进一步巩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制度都需要改革或重建,生产、经济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恢复发展的问题;另外,还必须北服突厥,南平陈朝。特别是平陈、统一天下,是以文帝、高颎为主的隋朝君臣们所经常考虑谋划的问题。由于政务繁多,高颎每日孜孜不息,夙夜匪懈,国家大事时刻在他脑子里徘徊,即便退朝后在家里也不停地思考。他常常用盘子装一些粉,置于床边,夜里想到一件该办的公事,就用手指记在粉盘上,天亮后就笔录下来,入朝处理。

宋相王旦对朝廷政务也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退朝归家时还常常惦记朝政,专心思考。王旦有一马夫,岁满辞归,王旦问道:“你控马几时?”答:“五年矣。”王旦说:“我不省有汝。”马夫转身欲去,王旦急忙叫住他问:“你乃某人乎?”于是厚赐之。原来此夫每日为王旦赶车御马,王旦在路上只是想着政事,从未注意过马夫是何模样,也从未与之交谈过,故只识其背,不识其面。归家后,王旦往往不去冠带休息,却入静室默坐,家人每每惶恐不安,不敢惊扰,也不明白是何道理。后来,王旦的弟弟去问副相、参知政事赵安仁,说:“家兄归时一如此,何也?”赵安仁告诉他:“方议事,公不欲行而未决,此必忧朝廷矣。”

在其位,谋其政,还要兴利除弊,救时救世,如唐中期的名相姚崇即被称为“救世宰相”。

姚崇历仕唐武则天、睿宗、玄宗诸朝。他“明于吏道,断割不滞”,“善应变以成天下事”,为相期间,恪尽职守,勤政爱民,政绩卓著,被时人誉为“救世宰相”。武则天时期,他因富于才干,被破格提拔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时武则天重用酷吏,告密者蜂起,酷吏来俊臣、周兴等大兴冤狱,许多朝臣和李氏宗族被无辜杀死,因此,朝臣人人自危。刚上任的姚崇认为自己有责任改变这种局面。于是他直率而诚恳地劝谏武则天,说服她改变酷治,以保持政局的安定,统治的长久。武则天为之所动,并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修正来俊臣等酷吏造成的冤假错案,为受害的官员“伸其枉滥”。为此,武则天赞赏他道:“以前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说,甚合朕意。”并赏银千两。

睿宗时期,身居相位的姚崇极力革除弊政。当时官僚机构臃肿,百官泛滥,铨官制度紊乱。尤其是公主、后妃们,大搞“斜封官”。按正常程序,应是吏部先用赤笔注官之状,门下省审批,皇帝授旨,称“赤牒授官”。斜封官则是皇帝受公主、后妃的请谒,用墨笔敕书任命官员,用斜封交付中书省。她们利用斜封,鬻法徇私,进而搞裙带关系,各树朋党,扰乱吏治,致使政府机构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姚崇则联合宋璟等上言:“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废。”睿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罢斜封官数千人”。同时,他又不畏强御,大力整顿吏治,使唐政府很快出现了“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纲纪修举”的清新局面。姚崇为玄宗辅政时期,继续大力整肃吏治。严格铨选制度,对于以请托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官职的,无论是谁,姚崇都坚决予以制止。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二月,申王李成义向玄宗请托,要求将他府中的阎楚硅破格晋升,玄宗答应照顾。这种做法违反了官吏提拔的正常程序,姚崇坚决反对。他和另一丞相卢怀慎上书,反对因亲故而升官晋爵。姚崇的力争,迫使玄宗收回成命。自此,向皇帝请谒时官的情况大为收敛。

唐中宗时,佛教盛行,公主、外戚皆奏请度民为僧尼,以求福禳灾;富户强丁也多削发以避赋税徭役,破坏了政府的正常赋税征发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姚崇再居相位后,义不容辞地上书玄宗,说:“佛不在外,求之于心……但发心慈悲,行事利益,使苍生安乐,即是佛身。何用妄度奸人,令坏正法?”唐玄宗采纳了姚崇的建议,命有司检括天下僧尼,以伪滥还俗者一万二千多人。又规定“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禁百官家毋得与僧、尼、道士往还”,“禁人间铸佛写经”。

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山东蝗虫大起,当时百姓迷信,不敢捕杀,而在田旁设祭、焚香。姚崇派遣御史分道捕杀。汴州刺史倪若水拒绝御史入境,认为蝗虫是天灾,自宜修德,以感动上天。姚崇得知大怒,牒报倪若水说:“占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何忍不救?因以饥馑,将何自安?幸勿迟回,自招悔吝!”此时,包括卢怀慎在内的朝中大臣也多认为驱蝗不便,玄宗也有所怀疑,姚崇说:“今山东蝗虫所在流满,仍极繁息,实所稀闻。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倘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安危,不可胶柱……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结果玄宗被说服。排除各方阻力后,姚崇全力督察捕蝗工作,并且还亲自设计捕蝗办法:“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结果颇见成效,蝗灾逐渐止息,当年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姚崇一生为政,以身作则,兴利除弊,救世治国,尽责尽职,深得诸帝及同僚们的推许,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玉佛缘

    玉佛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春过赵墟

    春过赵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悄声闪过

    悄声闪过

    一页“时光”晴雨表,一曲平民的心路历程,折射出社会年轮的痕迹。自以为是一棵可塑的材料,可渐愧在大海中漂浮,在大地中沉沦,在星空中藏匿。乐观、阳光、向上、随性,勤实、担当、正义,随缘而为。善德可陈。自感天资良好,观察也不乏敏锐,处事有方,临危不乱,淡泊名利,轻视贵权,仇视邪恶。一路走来,迷茫和幸运交织一起,努力和仕途不相往来。面善心柔而骨子里突着傲气。在悲苦中抗压,在欢乐中惆怅,在大地角落处发现着美和倾注着爱,平凡而不枉人生。路过乡村似花,路过城池眼花,路过军营牵马,路过官场说喳,路过商海抓虾。
  • 嫡女不为后:战神王爷追妻忙

    嫡女不为后:战神王爷追妻忙

    奶娘说:“洛书,答应我千万千万不要去长安。”云慕说:“洛书,本王从来只属意于你一人。”云芙说:“洛书,你看,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可是我想为你做一个好人”她说:“奶娘会陪着你一辈子”他说“我要这万里河山,只因这河山里有一个你”他说:“你别哭,本王…我我我错了还不行吗”
  • 战无止

    战无止

    一封奇怪的录取通知书一辆不知驶向何方的特快一所不知谁创立的学院和神秘的守护者激烈的学院争霸,残酷的生存考验,残忍的位面入侵。嘘——你的猫头鹰到了......
  • 学会选择 懂得放弃(智慧必读丛书)

    学会选择 懂得放弃(智慧必读丛书)

    人一生中,需要作出太多选择,无论是在爱情、婚姻上,还是在工作、事业上,不同的选择导致命运的迴异。错误的选择会让人走进弯路,辛苦一生却一无所获,或走入歧途,酿成人生悲剧;量力而行,睿智选择,才会让人一帆风顺,成就完美人生。同样,人一生中需要放弃的太多,放弃不能承受之重,放弃心灵桎梏,该放弃时就要放弃,放弃是一种超越,一种生存智慧。不懂放弃常使入背负沉重压力,长期被痛苦困扰;懂得放弃让你避免许多挫折,生活更顺利。
  • 生如夏花之绚烂

    生如夏花之绚烂

    前世纠葛,今生纠缠,痴痴缠缠……我愿为你背负亡国之怨,倾覆江山只为与你在一起
  • 天地三书之碧落

    天地三书之碧落

    第一卷开封风雷南宋宁宗开禧年间,权臣韩侂胄把持朝纲,权倾一时。韩侂胄为北宋抗击西夏的名臣刘琦五世孙,热心建盖世功名,遂有意北伐金国。但金强宋弱已不知凡几之年,韩侂胄并无取胜把握。后一神秘人面见韩侂胄,告知其在吐蕃桑耶寺,藏有秘宝“梵天之首”,威力足以灭世。若将之为用,金国一夕之间便可灰飞烟灭。急于建立功名威望以巩固朝中地位的韩侂胄大喜过望,尽遣朝中精锐高手,潜入藏边,将“梵颅法宝”盗出。而西夏、金国高手亦闻风而至。身为秘宝守护者一族的谷玄,也终于在千年寂静后,有所行动……
  • 天地狂澜

    天地狂澜

    千般源器,万般演变,凡三器同御者,可初窥源之根本。世人强者皆有三器,一器主杀戮,一器主守护,一器辅成败。自小苟延残之人,却身藏第四器,凭这一器,寻一世执着,争一世生死,肆意闯狂澜,终定天地大势。苟延绝不残喘。
  • 静轩

    静轩

    静轩,一个很傻很天真的人。就像一片叶子:无意恋秋风,随意满天飞;本意心自空,有意来年生。而随着岁月的流失,她终却未改变:物事人非境变迁,已不再是十年前。纵有千般磨难缠,终却愚拙未改变。她一个人坚守;一个人在纷纷扰扰中坚持自己的孤独!
  • 察颜观色识健康

    察颜观色识健康

    本书从眼、耳、口、鼻等脸部不同器官,以及皮肤的肤色、身体的预警信号等方面出发,通过察颜观色来检查人体的健康状况,并介绍了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身体部件诊病法和疾病预兆自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