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四人回了宿舍,把床上的衣服放到床头书桌下的柜子里,然后就躺到床上继续胡扯。东临渊家在北关街,他父亲是城卫军的一个小队长。
新明城中的军队分为两支,一支是大明禁军,一支是城卫军。大明禁军都住西区,大明禁军又分水师和陆师。城卫军大多住北关街,中队长以上的也都住到了西区去了。东临渊在家中总能在他父亲那里听到许多消息。
武晓听他知道许多也来了兴趣。翻身对着东邻渊的床,问道:“你知道测试天资体相的石壁为什么会变色不?”
“知道一些,我问过我父亲。”东临渊学着他父亲的语气,给旁边的武晓讲道:
“他说,灵石壁上测天资前会涂一层测灵水,就是白灵草的稀释过的汁。白灵草没长大的时候是黑的,长大就变成白的了。是一种六品药草。
没长大的白灵草捣碎后用水泡一下,就成了黑色的测灵水。涂在灵石壁上,打在上面的时候测灵水里的草汁吸收到拳上散出的真灵气息就会变成白色。天资越高,灵海里的真灵散逸到身体里越多。
法石壁上涂的是显法水,一阶妖兽的血和化血灵草混在一起,就变成白色的了。身体里的法力打到上面会根据法力里的种类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人身体五行混杂变化繁多,体相好的人法力多,而且精纯,显现的颜色清晰而且远。体相不好的人,法力少而且混杂,颜色变化浅而且短。”
东临渊说完后,大家都静了下来。开始午睡。武晓睡了半个小时就醒了过来。躺在床上感应着灵海中的真灵。
真灵位于人体三大内窍的上窍灵海,灵海中空空荡荡的,在感觉中上下左右有十丈的半径。一团拳头大小的气团状的灵体悬浮在最中央。
灵体包裹着真灵,真灵晶莹透题,像一颗小小的水珠。灵海四壁一片灰色,那是浊气屏障,顶上裂开了一个洞,联通天灵穴和灵海。
真灵在没有开灵前也是气态在灵海中成长,开灵后在外界浊气灵气压力下形成了现在状况。而灵体则是真灵和外界的灵气交杂部分,成长而成。灵体也是以后真灵继续成长的养分来源。
灵体通过天灵穴感应到灵海之外。而一部分灵体也散布到身体的每个部分。这样,灵觉对于身体的感应也变的更加的清晰敏锐。对于身体的活动、成长的掌控也更加细微和快速。武晓一直都对这种变化很满意。
不过自从知道天资测试后,就一直尝试着掌握他的灵体,把散布于周身的部分收回灵海内。开始的时候只有在练拳时才能微微的感觉调动自己的灵体。
经过一年的尝试,终于能在平常也把散布在身体的灵体收回灵海。
武晓又尝试用灵体把开灵前散逸到身体的真灵也收回灵海。不过很难。这些散逸的真灵会在以后被灵气慢慢的同化掉。
前几天在大舅蓝宽的铺子里看到出海捕鱼的渔网突发灵感。这几天一直试着把他的灵体变化成渔网形状在身体里扫荡。把这些散逸的真灵给拖到灵海里让灵体吸收掉。
前天的时候试了一次。效果特别好。从身体里捕捞回来三分之一沾染着灵气的真灵让灵体一下成长了两成。不过他也不敢把这些真灵全都给捕捞了。
于是当天的时候乘蓝耀睡觉的时候用灵觉在他身体里探索了一回。他身体里遗留的真灵仍旧是蓝耀身体里的三倍。
武晓翻身下床,到了东临渊的床前。用手摸着他的胳膊,放出灵海的灵觉探向他的身体。仔细的感应了下,东临渊身体里散逸的真灵比蓝耀略多上一成。
满意的点点头。又走到王荣的床前。用手捏着王荣的小胳膊感应了下他身体里的散逸真灵。“我去,比蓝耀还少一半。”
武晓轻步回到床上。躺下后,调动灵体开始捕捞身体里的散逸真灵。等到身体里散逸的真灵之气还剩一半的时候才停了下来。而灵海里的灵体又大了一成多。
武晓睁开眼睛看了看外面的光影,感觉他们三个睡了有一个小时了。就从床上下来,从床底拉出木制的脸盆,到院子里打水洗脸。
洗完又打了半盆水给同屋的三人。端着水回来后把盆放到王荣的桌上,就用自己的湿棉巾,给还在睡的三人每人的脸上抹了一下。
王荣还迷糊着,坐起来睁眼乱望,蓝耀则爬起身就拍了武晓一下。东临渊反应最大,直接从床上跳下来,嘴里还嚷嚷道:“你赔我海东青,你赔我.”嚷了两句才发现不是在家里。
“嘿嘿”东临渊憨笑了两句,“我刚正梦到自己抓到一只海东青,养大了以后骑着在天上飞呢。一下就被你弄醒了。哎,我前几天去西区的时候看见四爷爷家里的一个堂哥从岛上骑着一只海东青回来。那海东青太厉害了。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有一只。”
“都洗下脸吧,一会就要去教室了。水在王荣的桌子上。”武晓无奈道。
“好,我先洗。”东邻渊立刻拿出他的棉巾,到门边洗了起来。蓝耀随后,王荣迷迷糊糊的最后才下床。
武晓把床上的被子简单折了下,丢在床头,等他们三人洗完。王荣洗好后把水倒掉,提着盆回来。武晓接过脸盆随手塞到床下,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下就准备去教室。
四人一块进了教室里。屋里已经有近二十个人了。不过除了一级的学长明承前外都是女孩子。四人一溜回最后一排坐下后,武晓又开始读自己的《道源经》。
蓝耀和东临渊王荣三人见武晓看书也都各自把今天学的《启慧经》拿出来读。没看的时候不知道,看了才能记起来上午海富讲的第一页。
忘记的部分三人凑在一起合计了一下,还是有两处三人都记不起来的经书解释。只好让武晓给他们讲。三人听完后又老实的自己温习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