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陆陆续续的进人,六岁大小的小家伙们,都坐不住,左瞧瞧,右瞧瞧,摇头晃脑的。有认识的凑在一块交头接耳,屋子里满是嗡嗡声。
武晓把小包裹放到桌子上,把里面的书,取出来放到桌肚里,留了一本《道源经》在桌上,翻开慢慢的品读。也不理会在旁边抓耳挠腮的蓝耀,一个人在角落里静静的读书。
蓝耀见武晓不理会自己,就和刚进来坐到他旁边的一个小男孩聊了起来,两人牛皮吹的满天飞,说自己去看了多少场斗兽场斗兽。
等一声钟响传来,屋里瞬间静了下来。隔壁的二级,也鸦雀无声。轻轻的脚步声传了进来,武晓合上书,抬头准备看看他的学师长啥样。屋里的小同窗也都一个个盯着门口等学师进来。
海富留着短短的头发,皮肤黝黑,身上鼓鼓的满是肉,把浅青色的衣服撑的满满的。浓眉大眼,方脸阔口,鼻梁挺直。
抱着一摞书进了一级教室。把书朝讲台上一放,开始打量着下面的四十六个小孩。都是五六岁,满面幼稚,瞪大眼睛盯着自己。
屋里六列八排四十八个座位,西北角空了两个座位。海富把台上的书一分六分,放到最前排的六个小家伙面前,让他们发到后面去。然后继续观察着下面的小家伙。
六个小孩子三男三女,各抱着七八本书往后发。武晓看着发书的小女孩把书朝他的桌上一放,转身蹦跳着跑回自己座位。摇摇头,感觉他的心理素质还不过关,第一次和这么多小家伙们待一起,感觉特幼稚。
桌面上的是一本《启慧经》,随手翻开,草草看了一遍,和他以前读的一模一样。不过多了一些插画,每一页的经文后面都添了一副简单的画。
海富等发书的六个小家伙回到座位上后,终于开腔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学童了,今后五年大家大多数日子都会一起生活,一起修炼。所以,大家先认识一下。我叫海富。大海的海,富有的富。”说着从讲台上拿起自己的黑色骨笔,转身在教室前面光洁的白色石板写下自己的名字。
骨笔是海中一阶粗骨鱼的背骨做成的,一阶粗骨鱼大约一丈长,是沿海数量最多一阶鱼类之一。粗骨鱼的背骨平时的时候吸收灵气,被猎杀后做成的骨笔,一头在白石上划过会释放骨头里的鱼妖之气,形成黑色痕迹。把骨笔放平抹过的时候又会把这些妖气吸收回去。非常好用。东州的学堂学府里的学师都使用骨笔来上课。
海富写完自己名字接着说:“现在大家开始介绍一下自己。从第一排开始。从南边到北边。第一排结束就第二排从南到北,站起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位站起来的是刚刚发书给武晓的小女孩。声音轻轻的。“我叫文倩,文武的文,倩倩的倩。”一说完就立即坐下了。
“欠钱的欠?”海富疑问道。哈、哈、哈。教室里顿时笑声雷动。桌子也被拍的砰砰响。文倩小脸紧绷,差点掉眼泪,睁大眼睛瞪着讲台后面的海富。
“你来写一下吧。”海富看小女孩气鼓鼓的,眼泪都快掉下来。赶紧补救。
文倩气冲冲的,上前接过海富的骨笔,在白石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倩字。等文倩坐下后教室里才安静了些。海富挥挥手,让下一个接着介绍自己。
“我叫文若男,文武的文,若山的若,男子的男。我和文倩家住一起,在海上街北头。”又是一个小女孩,介绍了自己。
“我叫齐雪梨,齐山的齐,雪梨树的雪梨。我家在齐山南边的齐水镇。我现在住在舅舅家,也在海上街。”
“我叫文水强。文武的文,海水的水,强大的强。家在海上街。”
“我叫海三涛,大海的海,三四的三,波涛的涛。家在水手街。”
“我叫汪东洋,一汪水的汪,东西的东,海洋的洋。家在水手街。”
“我叫明承德,大明的明,承担的承,道德的德。家在新街。”
“我叫明承前,大明的明,承担的承,前进的钱。家在新街。”
“我叫周渊,周围的周,渊海的渊,家在海路街。”
“我叫周海洋,四周的周,海洋的海,海洋的洋。家在海路街。”
“我叫郑平渊,郑国的郑,平静的平,渊海的渊。家在海路街。”
“我叫杨威海,杨树的杨,威武的威,大海的海。家在海路街。”
“我叫水绿茶,泉水的水,绿色的绿,茶树的茶。家在夕照街。”
“我叫赵青红,……。”
“我叫赵九城,……。”
“我叫东乾明。……。”
…………
“我叫武晓,文武的武,知晓的晓。家在先明镇。住在请安街。”
“我叫蓝耀,蓝色的蓝,耀眼的耀。家在请安街。”
“我叫东临渊,东西的东,临近的临,渊海的渊。家在北关街。”
“我叫王荣,大王的王,荣誉的荣。家在多学街。”
四十六个人终于在一刻左右介绍完了自己。海富点点头。四十六个名字如果直接记的话,他能记下一半。不过他已经把名字都写到讲台上了。估计等下课前就能全都记住了。
“好了。现在你们中练过小五行拳的,而且入门了的。举手。”海富站在前面对着下面的小孩子说道。
顿时一大半的孩子举起了手,数了一下有三十四个。尤其是前面几排的基本上都举手了。最后一排的四个也都举了手。“好了。把手放下来吧。”边说边挥手,让下面的小手都放了下来。
“能读完刚发的这本《启慧经》的把手举起来让我看看?”这次有三十二个举手的,让海富感觉还不错。比前两年都好多了。三十二个两次都举手的,看来今年的学童都很不错。
“好,今天我们就开始学《启慧经》,已经读过的也要认真听。先识字。在讲经文。一级就只要求学这一本书,不过我认为,《启慧经》越早学越好。所以就先来学这本书,学完之后开始学字。”
海富转身在石板上写下启慧经三字。讲解到:“启慧经,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字怎么读就清楚了。启,打开,启发;慧,智慧,聪慧;经,是经书。
前面两个好理解,经是什么?重要的书,称为经。怎么样重要的书才能被叫做经书?对所有人都很重要,能让大部分的人学了以后对于修炼有极大的帮助的书,才能被称为经书。”
海富开始逐字的讲解《启慧经》。下面的小孩都认真的听讲,努力的记忆。第一页才讲一半,就到了下课时间了。海富叫了前两排的六个男孩跟他去学堂仓库搬一级学童的文具回来。
海富又搬回来一堆白纸订成的本子。每人发了三本。一本练字,一本抄写经书,一本自己决定。忙了好一会把后面搬来的文具每人发了一套。“文具要爱惜一点。用坏了就要你们自己去买了。”
“都回到自己座位坐好,继续上课。我们接着讲。刚刚讲完‘清明长空,厚重宽实。’我们接着讲,‘众妙之门’。”
海富努力用简单的词汇的为下面这些没读过什么书的学童讲解,让他们尽量能听懂。武晓也听的津津有味,知识的传递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有了准备就会理解更多。
讲完第一页的三十三个字后,海富便停了下来。让学童们看书复习刚刚讲解的字和经文。让没学过识字的学童,把刚刚学过又忘掉的,举手。他在到下面再讲一次。
于是海富又忙活了起来。到举手学童的跟前,一个接一个的解答。还有一些忘了经文解释的也举手让海富再讲一次。武晓温习了第一页的内容后,继续拿出他的《道源经》来品读。
学堂上午三节课,一节课一个小时,然后休息一刻。第二节课后,海富便带着男学童去了宿舍区,给他们分宿舍。一级二十四个男的,被分到前院的六间宿舍里。
武晓、蓝耀、东邻渊、王荣,最后一排的四个被分到了一起。进了宿舍后,四张床铺上都已经铺上了薄被,一头放了一个叠好的薄被,一头放了一身蓝色衣服。
四人各选了一张床,武晓选了东南的那张,蓝耀选了东北的那张。东邻渊选了西南的那张。王荣没的选,一屁股坐到门旁的床上。
拿过床头的衣服在身上试了试,就嚷嚷道:“这衣服怎么都大那么多。以后怎么穿,城府的人也太随便了。”其他三人闻言也各自试了试自己的衣服,发觉真是有点大。
“要穿一年,估计穿几个月就差不多刚刚好了。”武晓开解道。
选好床铺后几人就出来回教室了。第三节课要开始了。这节课一开始,海富便绷紧脸,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小学童。开口道:
“现在我给你们讲一下学堂的五大规矩。
第一,不许任何人在学堂期间加入任何帮派。一旦发现立即退学。只要是被发现了加入外面的帮派的话,学堂就一定不会收。多学街的几个学堂都是如此。所以被退学后,只能到镇里的学堂去读书了。
第二,不许破坏教室宿舍里的桌椅和床铺。破坏了要家里人来赔偿。
第三,不许随便出学堂。没有我准许的时候不得出学堂大门。违反的打扫学堂操场一个月。
第四,不许把食堂里的饭菜带出来。吃饭只能在食堂里吃。吃完出来。违反的打水十天。
第五,男的不许进女院宿舍。违反的打水十天。”
说完后,海富等了等,然后才接着道:“都记住了么?都记好了。被罚的时候也别怨。现在,要选三个人出来,以后帮我整理书馆。你们有愿意的么?愿意的举手。”看看下面就一只手在角落里举着,海富点点头。
“书馆是五级的负责打扫,你们只要去把书理齐就行了。武晓算一个。其他人还有么?”看下面没有人愿意,只好道:“那剩下的两个就由你们轮流去。”
“现在,还需要选一个学长出来,负责帮我不在的时候管理班级。你们有谁愿意的?”
前两排的,文倩,文若男,文水强,明承前,郑平渊,等几个都举手报名。海富看最后排的武晓没有举手有些诧异。然后又考虑了下举手的五个,做出了决定。
“明承前,做学长。你以后要多帮助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及时的去找我。”选上的很高兴,没选上的则垂头丧气。
明承前短发蓝衣,跳着站了起来。保证道:“我一定会努力帮助大家的。”
“好,现在女学童跟我来,我给你们分宿舍。”说完海富就带着一级的女孩子去了女院宿舍。男的留在教室里自修,顿时屋里又是嗡嗡一片。过了大概两刻多。文倩跑了回来,站到讲台前对着下面的男孩道:
“学师让你们,到食堂去吃饭了。”说完转身就跑了出去。屋里的男孩都蜂拥出了教室,向食堂跑了去。
武晓缀在后面,最后一排的其他三人也陪着他,不急不缓的走去食堂。进了食堂,就见里面很大,一排排长桌长凳整齐的排列着。一级的小学童排着两队在食堂最里面的长台前领他们的饭菜。一大碗饭,一小碗菜。每人都一样。
武晓四人领了饭菜坐到一张长桌前开吃,味道还行,比家里做的差了点。东临渊神叨叨的跟旁边的三人讲秘闻。
“听说,几年前,有个修士到了城府里。把管学堂的学官给揍了一顿。说他当年在学堂吃的饭太难吃了。那个学官被打的满脸开花也没敢动。不过从那以后听说学堂里的饭菜好了许多。”武晓三人听的大乐。
吃完饭,把碗筷送回食堂长台上。海富就让学童们回自己的宿舍,整理自己的床铺,睡午觉。小孩子容易犯困,中午不睡的话,一下午都会没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