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心理学》
精简这段话的意思是:“意识是个人运用记忆或思维,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界变化的觉知。”
这个定义很难使人确切了解婴儿或幼儿什么时候开始具有意识。诚然,意识和记忆是有区别的。婴儿一出生即睁眼看事物,虽然记忆还不深刻,总算为记忆,却不能说一出生或经历一事后就具有意识。比如出生时第一次给喂流体食物,不管是无味的白开水或是红糖水,都会自然地吞下,但并不能说具有意识。只有当婴儿拒绝某一食物,或者说,当婴儿拒绝他人接受亲人时,意识才发生了。因为这时的婴儿已贮存了对食物的味觉记忆和对人事的安全记忆,这就是最初和最底层次的意识。而以此为论,意识就不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解释,因为意识是不断发展的,在意识发展到高水平,即运用“加工工序”进行思维活动时,前阶段低级或较为简单的意识结构就下降到了“无意识”,“下意识(前意识)”的地位。这便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实质。也可以理解,无意识是不要经过思考而发生的行为反应,如行走时绕过一阻挡物;下意识则指较为简单的判断反应,如司机让车;意识则表示要经过对复杂信息的加工思考,如购物行为。所以对“意识”进行细致的分解就发现有“本能、情感和理智”三个层面,广义为“心里知道”,狭义是“为某一类型目的而对贮存的信息所做出的意义上的概括。”
意识其实就是生命个体对有规律性的重复出现的事物可能产生的结果的预知。
那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普遍带有重复性,也就具有某一规律,比如,给婴儿喂奶,先要准备好奶瓶,加入奶粉,后是倒水,最后拧紧瓶盖,摇晃几下才送到婴儿嘴边,婴儿在盼望着吸奶时也把这个事物的过程顺序记住了,只要看到某一过程中的动作,就意识到有奶吸了。发现重复性的东西,是意识形成的条件。
研究意识是打开心理奥秘的钥匙,因为信息的储存和组织是以“意识”为核心的。因为有了意识,才会对变化的事物作出反应,对新奇的事物判断其意义而加以信息贮存。个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基本方式就是用大脑同化外界信息,把社会上的行为规范、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各种生活知识、劳动技能、自然规律、社会规则等外界信息同化为自己的思想来适应生存。但外界的信息是复杂的有层次的,当发展到其对应的意识才能对相对应的信息作出意义上的判断,存储选择,组织贮存的心理活动。所以心理的发育就是意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就是意识的发展,到达一定的高度(超过动物)便叫智力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把意识的发展划分为三大层次,即本能意识(生理系统和安全系统),情感意识(惊、恐、喜、哀、怒、厌、忧)和理智意识(分为等级思维)三个层次。
本能意识是自然发生的,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是身体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称感性认识,在自然生长过程中获得规律性的知识。情感意识的发生条件,是对事物已经有了规律性的知识时来对自身的刺激结果进行理解性的归类,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的表象有了规律性的认知,理性认识则是对事物变化的过程有了简单的规律性的认知,而理智则是对事物过程中更为复杂的规律(两个以上)有了认知。这便是人脑发育过程中的三级概念。
情感意识又是在本能意识上发生的,后来才发展为独自的系统。而理智意识,则无自己的基地,其实是对本能意识和情感意识的提升或综合上的升级。如简单一点的生理上的排泄意识,婴儿的拉屎拉尿就是随意,幼儿的排泄意识就要到规定的地方,儿童的排泄意识就要自己准备卫生纸或与异性隔离,而成人的排泄意识就复杂得多,被提升到理智层面,在时间上的安排、排泄物是否利用、卫生间的设计、外出方便等知识都构成了这个本能意识中的信息系列。实际上,理智意识就是在本能意识和情感意识的发展中,经过理解事物规律,规则方面而提升的较为复杂的知识(信息结构更复杂),是为本能和情感服务,又高级于其基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