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500000021

第21章 平静就是一种灾难(2)

思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当然我不是在激励人们,而是在警示人们,他们比我们更早地感知到市场竞争的艰难与残酷。思科比我们聪明,他们对未来的困难早一些采取了措施,而我们比较麻木而已。

可见,任正非在任何时候都不敢放松警惕。任正非认为,华为即将面临的危机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竞争越来越残酷,特别是电子行业。那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任何企业都有可能倒下。因而,华为必须小心“过冬”。

2012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2202亿元人民币,其中净利润为15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2%。统计显示,在过去的八年里,华为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左右。而专业人士也做出了分析,预计华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增长率仍能达到10%。

对此,任正非依然坚定地表示:

历史上的大企业,一旦过了拐点,进入下滑通道,很少有回头重整成功的。我们不甘倒下,那么我们就要克己复礼,团结一致,努力奋斗。

在大多数人看来,华为的成功之路很顺利,似乎也是必然的,但人们看到的只是华为的辉煌,其背后的艰辛,以及华为所面临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外人是难以理解的。

与成功相比,更要注重失败

失败并不可怕,失败是一种光荣,一个经常失败的人一定会比一个从不失败的人强,因为他勇于创新,勇于突破。

——任正非

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变化愈发迅速的情况下,企业遭遇失败的概率也明显增加。而任正非更是非常确定地指出:“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

那么,面对不可避免的失败,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呢?任正非认为,此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总结和学习,经验和教训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帮助人们不被失败打倒。

当年,任正非出访美国,走进了IBM。在这里,他得到了重要启发,也找到了他想要学习和借鉴的“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IBM正处在赢利巅峰期,作为一个大企业,它有着优越的产业地位,但由于受到个人电脑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其赖以生存的大型机市场遭到了重创。直到20世纪90年代,IBM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IBM与许多其他公司一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不仅机构重叠、官僚主义盛行、管理混乱,而且产品线拉得过多也太长,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曾经风华一时的商业巨贾眼看就要倒下,直到LouGerstner的出现。

面对眼下的惨状,LouGerstner不得不实施改革,第一步就是大裁员,IBM从41万人裁到26万人。在此期间,LouGerstner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四项主张:(1)保持技术领先;(2)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按对象组建营销部门,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全套解决方案;(3)强化服务,追求客户满意度;(4)集中精力在网络类电子商务产品上发挥IBM的规模优势。

此次改革,IBM负担了80亿美元的行政改革费用。还好,改革发挥了效用,IBM逐渐恢复了元气。到1996年的时候,公司的销售额就增长了100亿美元,其股票市值也翻了四倍,创下了九年来的最高点。

任正非带队在IBM听了整整一天的管理介绍,对其管理模式大为欣赏。之后,他便写下了《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这篇文章,其中写道:

听了一天的管理介绍,我们对IBM这样的大公司,管理制度的规范、灵活、响应速度不慢有了新的认识。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有效管理有了了解。对我们的成长,少走弯路,有了新的启发。华为的官僚化虽还不重,但是苗头已经不小。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就会面临死亡,管理是内部因素,是可以努力的。规模小,面对的都是外部因素,是客观规律,是难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然抗不住风暴。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这就是华为要走规模化、搞活内部动力机制、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战略出发点。

IBM起死回生的经验给了任正非很大的启发,也让他更加自信。任正非很清楚,管理不善也是华为发展扩张中的最大“病症”,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任正非希望通过学习世界大公司的先进管理法来进行自治,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失败的企业。最终,他在IBM这里找到了“解药”。

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失败,它不是一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的向导。它往往会使我们以为八年的艰苦奋战已经胜利。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还较大,只有在思想上继续艰苦奋斗,长期保持进取、不甘落后的态势,才可能不会灭亡。繁荣的里面,处处充满危机。

回国后,任正非立就在华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之后又将IBM请进门来,由其亲自指导华为的改革。

我们只有认真向这些大公司学习,才会使自己少走弯路,少交学费。IBM是付出数十亿美元直接代价总结出来的,他们经历的痛苦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甚至在录用干部时,任正非也会将这个人是否经历过重大挫折作为考量指标。他曾在一次干部培训时讲道:

一生走得很顺利的人,你们要警惕一点,你们可能把华为公司拖进了陷阱……人的一生太顺利也许是灾难,处于逆境中的员工注意看,就会发现受挫折是福而不是灾。

另外,在干部培养方面,任正非也十分重视失败经验,他强调:华为要在成功的项目中发现和培养干部,更要在失败的项目中发现人才。任正非指出,在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那些所谓的现成的模式都是不合适的,失败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是,绝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惧于创新,停止突破。

哈佛商学院的埃米·埃德蒙森教授曾经花费了很长时间,对各种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某些组织也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对其所犯的错误和经历的失败进行分析,但之后的收效却不大,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究其原因,还是管理者对失败缺乏真正的认识。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失败者总习惯找失败的理由,而成功者找的是方法。”所以,该如何总结是一个关键问题。任正非也一直在强调,要学会在失败中总结,善于总结,总结失败的原因,总结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差距。

“总结”这两个字,谁都知道它的意思,但是全世界善于总结的人没有几个。成功了,我们要总结,总结我们成功的地方,下一回发扬光大;失败了,我们也要总结,总结我们错误的地方,下回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每一次总结,不断修正我们的方向。只要不断地修正方向,我们肯定会成功。

从泥沼里爬出来的才是圣人,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过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任正非

2007年9月,阿里巴巴主办了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会上,主持人提到马云时,说他是一个成功人士。而马云当即回道:“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成功的人,郭先生(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刚才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是在不断努力地学习进取,我想如果哪一天有人承认自己是成功的,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开始走向失败。”

无独有偶,在通讯领域里,也有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企业家与马云有着相似的观点,他就是任正非。

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华为已经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2000年,华为凭借史上最好的业绩,占据了全国电子百强之首。十几年的时间就可以交出这样一份答卷,足以得到业界的认可和世人的赞扬。但任正非却不接受这样的赞誉,他认为,华为还只能算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华为还在成长,它都还没有遭受过大挫折,因而无法确认它具有怎样的抗打击的能力,即危机来临之时,它是否依然能够屹立不倒。

2001年,任正非带领一行人来到了日本。据悉,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企业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先后经历了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出于对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了解,任正非知道日本民族善于精工,且在产品经济时代大放光芒,取得过非常骄人的成绩,因而对其充满敬意。

回国后,任正非便写下了《北国之春》,他在文中写道:

谁能想到,这十年间日本经受了战后最严寒和最漫长的冬天。正因为现在的所见所闻,是建立在这么长时间的低增长时期的基础上,这使我感受尤深。日本绝大多数企业,近八年来没有增加过工资,但社会治安仍然比北欧还好,真是让人赞叹。日本一旦重新起飞,这样的基础一定让它一飞冲天。华为若连续遭遇两个冬天,就不知道华为人是否还会平静,沉着应对,克服困难,期盼春天。

在任正非眼中,只有像日本企业那样经历了的寒冷“冬天”,并且能够好好地存活下来,才能算得上是一家具有抗打击能力的成功企业。所以,华为要想走上成功之路,就必须经过“严寒”的考验。

然而,华为已经在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地走过了十多年,却还没有遇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冬天”,至少还没有经历日本企业所经历的磨难。任正非认为,这并不符合客观规律。所以,任正非在日本就常常思考:华为某一天如果也面临了这样的困境,那么,它该如何应对?

华为成长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中国从一个落后网改造成为世界级先进网,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中,华为像一片树叶,有幸掉到了这个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随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没有经历惊涛骇浪、洪水泛滥、大堤崩溃等危机的考验。因此,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

所以,任正非在企业发展上所表现出的忧心忡忡不无道理。太平时间太长了,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隐患,泰坦尼克号的覆灭对企业人来说就是一种警示。而任正非也发现,华为的一些员工似乎已经陷入到盲目乐观和骄傲自满的境地,于是他提醒道:

他们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看到我们在局部产品上偶然领先西方公司,就认为我们公司已是世界水平了。他们并不知道世界著名公司的内涵,也不知道世界的发展走势,以及别人不愿公布的潜在成就。

因而,即便别人给予了任正非诸多的赞誉和充分的肯定,他也从不认为自己或者华为是成功的。在他看来,成功是没有止境的,而华为远远达不到成功的“标准”。

大家说是不是想做世界五百强?我说,我们公司从上到下杜绝这个名词,我们永远不说进入五百强,至少不是一代、二代人、三代人能够实现的。我说的一代、二代人不是说华为公司的领导一代、二代,而是说华为公司垮了再起来,再垮再兴起,才有可能。

有些过程不亲身经历,企业就成长不起来,更谈不上成功。而且即便是成功了,企业也还是要继续成长。任正非指出,成功只是对过去的一种评价,只有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不被过往的成功所束缚,才能在更高的领域获得进步。

所以,任正非坚持认定: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延伸阅读

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

——在十大杰出员工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失败,它不是一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的向导。华为已处在一个上升时期,它往往会使我们以为八年的艰苦奋战已经胜利。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与国内外企业的差距还较大,只有在思想上继续艰苦奋斗,长期保持进取、不甘落后的态势,才可能不会灭亡。繁荣的里面,处处充满危机。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懒汉、二流子之外,90%的人都在身体上艰苦奋斗,吃大苦、耐大劳是人们容易理解的。但什么人在思想上艰苦奋斗呢?并不为多数人所理解。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种田能手、养猪状元、善于经营的个体户、小业主、优秀的工人……他们有些人也许生活比较富裕,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艰苦奋斗。他们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向他人学习,无论何时何地都有自我修正与自我批评,“每日三省吾身”,从中找到适合他前进的思想、方法……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思想不经磨炼,就容易钝化。那种善于动脑筋的人,就越来越聪明。他们也许以身尝试,惹些小毛病,各级领导要区分他们是为了改进工作而惹的病呢?还是责任心不强而犯下的错误?是前者,您们要手下留情。我们要鼓励员工去改进工作。在一个科学家的眼里,他的成果永远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地优化。我们产品办、中研部、中试部的员工有这种感觉时,您就进入了科学家的境界。我们生产的工艺、产品的加工质量,您每天都充满去改进的欲望时,难道您还看不见爱迪生的身影吗?我们的市场营销要从公关策划型向管理型转变,高中级要做势,基层要做实。这种“做势做实”需要我们多少人去琢磨?我们那些读了几年人的销售工程师,在理论上再提高,多读一些书,读书又读人,读人再读书,难道就不会转变成战略专家吗?知识点滴在积累,方法在一点一滴去实践,成绩一点一滴去创造。只要动脑筋,善于用纸笔去总结,几年后您再来看自己,就有些奇怪进步为什么这么大。华为是一个大学校,它在改造人,培养造就人。一个思想上的懒汉,真是虚度了这么宝贵的年华。为什么会有大厨师?为什么会有名小吃?难道思想上不艰苦奋斗会有这些成就吗?一个机关干部不断去改善您的运作程序,不断去改善周边合作,下了决心去总结,推行ISO9000、MRPII会有这么难吗?华为人做任何事都十分认真,而且第一次就把它做好,这种风气已广泛为员工接受。只有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才会在管理上赶上日本。当我们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成本又低,销售还会这么难吗?销售不难,可以减一些人,成本又进一步下降,竞争力又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马太”效应不就发生了吗?

当然华为要培养优秀的科学家、营销专家、管理家,但我们整个培养工作要实行“低重心”战略。要重视普通员工,普通岗位的培训。要苦练基本功,培养过硬的钳工、电工、厨工、库工、工程师、秘书、计划员、统计员、业务经理……每一个人、每一件工作都有基本功。要把员工“做实”紧紧抓住不放,否则大好形势就浪费了。员工眼高手低的状况要克服,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在本职工作中有些作为的人,真正像江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向德国人民学习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

我祝贺取得十佳荣誉的员工,我祝贺那些已达到优秀员工水平而又默默无闻的人。只要您认为您真正进步了,就自己请自己去吃一顿饭。这种进步的自我肯定,会进一步地陶冶您的心灵的。我真心地祝贺那些正在努力的员工,愿您们尽快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开家赚钱小店

    开家赚钱小店

    本书内容包括:开小店圆创业梦想、开小店走好筹备第一步、开小店个性经营最重要、开小店管理有门道等。
  • 顶尖财富密码:解密温州人的投资理财智慧

    顶尖财富密码:解密温州人的投资理财智慧

    作为第一个创富商帮,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当然是与众不同的。首先,温州人认为贫穷就是无能,赚钱是人生的目标;其次,温州人善于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先发制人,及时抢占市场制高点;再次,温州人善于扬长避短,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出奇制胜第四,温州人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和制造商机;最后,温州人在经营方面没有固定的方法,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 经商三忌

    经商三忌

    本书告戒的经商三忌包括:一忌知进不知退;二忌见钱不见人;三忌善干不善变,阐述了经商的成功之必须规避的禁忌。
  • 大宅门内话管理

    大宅门内话管理

    本书打破了常规管理类丛书的编排模式,分别从大宅门三代掌门人的自身管理特色入笔,基本上涉及了管理的各个环节。白萌堂的沟通管理,选人用人,核心竞争力,权力,决策管理;白文氏的战略管理,人际关系,品牌管理,激励机制,危机与风险;白景琦的创新管理,资金管理,企业文化,计划管理等。全书均从分析剧情入手而展开议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引导读者兴趣盎然地学到管理的知识,同时在每一大章的开头还有对人物的介绍以及对其管理特色的点评,每小节的结尾还有一些补充的小常识,希望以此能激发读者的灵感,为现代管理者拓展一些新的管理思想。
  • 实用人事测量:简明版

    实用人事测量:简明版

    本书内容包括:人事测量概论、人事测量的历史、人事测量的基本类型、人事测量的实施与计分、人事测量在现实中的应用等。
热门推荐
  • 金钗志之花仙传

    金钗志之花仙传

    中迎春、东方兰、西门菊、北牡丹、南宫梅乃上界花仙被贬下凡,初会于云桥镇。金人寇宋,姐妹因兵乱而失散。机缘巧合,均遇仙者而拜师,入道修炼。此后,各自有不同寻常的经历。后重聚,报家仇、雪国恨、救王驾、惩妖邪、伏魔怪,最终功德圆满,返还天界。
  • 存世之争

    存世之争

    一个14岁的中学生,在玩了一款游戏“魔法世界”后无辜穿越。来到了一个魔法的世界。是福?是祸?依旧是无聊的校园,无聊的老师。概念不同的世界,身为主角的莫律,一步步走上强者之路!
  • 殿下唯爱小野猫

    殿下唯爱小野猫

    片段二#“卧槽!你你你要干什么!我喊人了啊!”沈慕晴盯着莫煕樊那双勾人心魄的双眸,结结巴巴的开口。#莫煕樊好笑的勾了勾唇,“哦?那你喊啊,尽量多叫几个人来见证我怎么把你吃干抹净!”片段一#“慕遥你冷静一点好不好,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只是你别伤害慕晴!”楚翎风焦急的看着对沈慕晴比划着刀子的慕遥,生怕一个不小心,下一秒就会伤着沈慕晴。#慕遥阴冷的大笑起来:“呵呵呵,我要的只有莫煕樊才给得起。只是我亲爱的姐姐,整整十年了,你为什么要回来?你一回来便夺走了我的一切,你该死!”因为愤怒慕遥原本好似洋娃娃的脸变的扭曲恐怖。
  • 欢喜田园

    欢喜田园

    软弱的妹纸悲催了,强势的御姐穿来了!现代农场主青苹一遭穿成贫家萝莉,替原主修理恶毒继母,改造极品弟妹;顺便搞搞古代新农村建设,再给自己觅一个高大上的全能夫君!唉!花样美男确实多,然而大宅院里的是非也多,姐姐我到底该选哪一个!※※※※※※※※※※※※※※※新人新书呢,打滚卖个萌,求各种支持,点击,票票,订阅,偶啥都要的!
  • 蜜恋守则:亲亲小甜心

    蜜恋守则:亲亲小甜心

    推荐新宠文《甜宠似锦:恶魔有点坏》那次,只是因为她走错了门,阴差阳错的认识了叶晟羽,叶晟羽也自然的认识了她,苏晗璐。或许孟如梦这个名字不该存在于叶晟羽的心里,苏晗璐才是该存在的……我们……可不可以不要错过?
  • 恶魔校草,有种你别跑

    恶魔校草,有种你别跑

    他是人见人爱的大校草,骄傲不可一世。,她只是一个不愁吃穿的小姐,皮气也不是很好,易发怒。可是当她运见他,会有怎样改变呢?初次见面,她骂了他一大堆,他看见她吃泡面,扔了,她不但不敢谢他,还送了他一个泡面头。当他生气地说出:“你这女人不知道吃泡面伤胃吗?”她,微愣了一下,他这是在但心我吗?
  • 那些年时光匆匆

    那些年时光匆匆

    她,出生在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可处处被人算计......只到遇见了他,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变成了人人眼中的女神!
  • 妙手特工

    妙手特工

    什么?杀师仇人的女儿,竟然躲在大学里当校花!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以身试花,也一定要把她找出来!宁可错试一千,绝不放过一个!且看王牌古武特工陈羽,如何凭借一双空空妙手,试遍各路校花,偷遍各朵花心,打遍各方纨绔,粉碎各种阴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花花天地!
  • 拽丫头惹上恶魔校草

    拽丫头惹上恶魔校草

    【弃了…】阳光明眉,清澈的空气里散发着淡淡清香……某座豪华别墅里发出杀猪般的叫声……夏紫兮拿着一件又破又烂的紫色带有浅紫色蕾丝的连衣裙,看着正在吃早餐的伊依生气的说:“伊——依——,是不是你把我昨天刚买的连衣裙弄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夏紫兮说完还心疼的看着手中的紫色带有浅紫色蕾丝的连衣裙,心想“这妞怎么这么狠,人家还没穿就被某人用油彩在裙子上面画n只猪头画完还剪得破破烂烂了,555…
  • 花雨季流殇

    花雨季流殇

    十六岁,花季?雨季?还是花雨季,最美的年华遇到了最美的你,你洁白如雪的裙角,还有眼角下的泪珠,夏日里的阳光,似乎不曾掩住你嘴角淡淡的笑。看废材涅槃重生,走向人生巅峰,打怪升级,撩妹泡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