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一篇关于黄鹤楼的文章,但一直无从下笔,特意在一个周六的下午邀了文叔一起去了一趟黄鹤楼。那天风和日丽,我们还请了一个导游做专职讲解,一路游来,一边观景,一边听景,心情相当不错。时至今夜,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写一写我心中的黄鹤楼了。
谈论黄鹤楼,就不能不涉及其名称的由来。关于黄鹤楼的得名,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因山说”,一种是“因仙说”。所谓“因山说”主要来自《元和郡县图志》的一段引文,是说黄鹤楼所建的位置在黄鹄山,而鹄转音为鹤,故又名黄鹤山,因此山上的楼自然就叫黄鹤楼了。
但更多的中国人宁愿相信它的由来是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江夏有座辛氏酒楼,有一次,仙人费子安来此饮酒用饭,未付账即去。次日子安依然故我,辛氏仍殷勤招待,大盏上酒,并无丝毫吝意。如此数载,辛氏态度不改,从不提酒钱一事。某日,子安酒足饭饱之后,对辛氏道:“向来多负酒钱,今当少酬。”遂取橘皮在酒店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嘱辛氏如有客至,拍手歌唱,鹤即会随之起舞。试之果然。远近闻讯,莫不来此饮酒观赏,辛氏因此家资巨万。忽一日,子安又至,问曰:“以前所欠酒债,可偿还得上?”辛氏喜形于色道:“蒙先生画鹤而获百倍,请多留几日,容我报谢。”子安道:“我岂是为谢而来?”乃取出身边玉笛吹响,须臾天上白云飘落,壁间黄鹤飞出,子安跨鹤腾云而去。辛氏感念仙人黄鹤,即在子安驾鹤升天之处建楼,起名为黄鹤楼。(《黄鹤楼志》3页)
所谓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但却满足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某种需求,并因此而诞生了许多经久不衰的诗词和文章,虽然黄鹤楼到底是“因山得名”还是“因仙得名”至今仍然争论不休,但我宁愿相信这里真的发生过仙人黄鹤的传说,给后人留一点想象的空间,黄鹤楼的魅力才会和唐朝崔颢那首著名的《黄鹤楼》诗一样历久弥新。那首诗是这样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前两联即是诗人崔颢对仙人黄鹤传说的信手发挥,由此可见这个故事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崔颢所处的那个时代已是广为流传了,而崔颢的这首诗,又将这个传说更加发扬光大。
如果关于黄鹤楼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它作为一座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名楼似乎还少了一点谈资,那么就容我的这支拙笔再慢慢道来吧:相传崔颢在黄鹤楼上题诗后,诗仙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这里的江山胜景以及仙人黄鹤在黄鹤楼上的美丽传说令这位“谪仙人”豪兴勃发,诗情顿起,可当他正要奋笔疾书时,却发现了崔颢所题的黄鹤楼诗,于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全因“崔颢题诗在上头”,急得无处发泄的李白恨不得“捶碎黄鹤楼”。这个故事我从小就听说过,不论是真是假,但的确起到了让黄鹤楼更加名扬四海的作用。要知道李白可是唐代公认的诗坛领袖,能让李白搁笔,当然会令崔颢文名更著,不过最大的受益者还是黄鹤楼。清人所拟的一副对联曰:“搁笔题诗,两人千古;临江吞汉,三楚一楼。”我想这就是对黄鹤楼最好的注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