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猷】
【王亮】的散文结集已经很久了。我常常带着厚厚的打印本,在旅途中,在飞机上,在隆隆的列车上,一点一点的读,一点一点的看。有的时候,看久了,我会闭上眼睛,眼前会浮现出月色下的汉口江滩,雨夜中的湘西凤凰,春风沉醉的杭州西湖,以及浪漫迷人的法国巴黎……王亮游记中到过的地方,我几乎都到过,他的文字与我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许多逝去的生命片段,又鲜活地重现,感觉既温馨,又惆怅。
当然,除了许许多多生命中的场景,我的眼前还经常会浮现一个年轻的作家跋涉的身影。在人生之路上的跋涉。在求学之路上的跋涉。在文学之路上的跋涉。
在这本散文集之前,王亮曾经出版过一部诗集:《江南草青》。那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这个喜爱文学、历史的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白皙,修长,斯文,腼腆,但是,如果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文史方面的话题,便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那时的王亮,初出茅庐,网名“黄鹤少侠”,在网络上开博客,写武侠,随心所欲地用旧体诗词、随笔散文、读书笔记等记录自己的见闻与感悟,那时的王亮,其创作处于一种自发的、自然的、自娱的状态。与其说是创作,还不如说是思维之花的自然绽放。
随后,便是诗集《江南草青》的出版。
在王亮的创作生涯中,甚至在王亮的生命历程中,《江南草青》的出版,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诗集的出版过程,实际上是他整理、清点自己的创作成果,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创作姿态的过程,更是他从自然的写作状态走向自为状态的新的起点。他暂时放下了长篇武侠小说的创作,转而潜心去探索自己喜爱的散文随笔。这样的调整,对于一个青年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青年作家,长期处于自然状态的“兴趣写作”,信马由缰,缺乏必要的聚焦,任由性情地随手播撒自己的青春与才华。这样的信马由缰,也许会写出很好的作品,但是,也会造成生命资源的极大浪费。
然而王亮不是。于是,我们在报刊上,在网络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他的新作。年轻的王亮是异常勤奋的。他一旦找准目标,便会将生命的钻头朝着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油田的深处钻去。在他的业余生活中,我不知道他除了读书与写作,还有什么。于是,我们看到了展翅飞翔的《雨夜中的凤凰》,这本散文集,便是他散文创作的第一个结晶。
王亮是酷爱读书的。或者说,他是酷爱文史类的书籍的。当今的“80后”,专心致志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是太多。大多数的人,只是沉浸在流行的时尚的快餐文化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茫然得很。年轻的王亮全身心地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与创作,这本身就是一个可喜的事情。
在这本散文集里,王亮选取了原来博客中的许多随笔。但是,我仍然看得出,更多的,是在诗集出版后的作品。王亮仍然保留了他一贯的风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散文随笔便是他读书和行走的心路历程的记录。
之所以说“行走”,而不说“游记”,是因为王亮追求的,不是单纯的“到此一游”,而是“行走”的人文意蕴,以及在行走中所看到的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他的兴奋点,不在“景”,而在于“情”,在于“思”,在于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以及议论中的人文感悟,睿智与情趣;虽然这些感悟,有时是清浅的,但是,那也是青春的清浅,是青春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毛茸茸的认知。是的,在这本散文集中,读者能明显的感觉到,王亮行走的偶像,无疑是余秋雨,就像他读史的偶像是易中天一样。余秋雨和易中天,都是当下走红的文化人,一个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喜欢他们的著作与演讲,是毫不奇怪的。而我也愿意坦率地说,我也很喜欢他们的文章,虽然现在的网上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对余秋雨的评价,大部分是负面的,但是,我仍然要说,余易二位,都是中华当代文化史,尤其是文化传播史上,值得惦记的人物。余秋雨对中国散文的贡献,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文化散文。而王亮散文所追求的,便是这样的文化散文。他所钟情的,不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人文山水。他对真假赤壁的人文思考,他在东湖赏梅时的审美情趣,他对郁达夫当年江南之旅的羡慕,他对西湖之梦的寻觅,无不真实地表达了他的人文情怀,以及对文化散文的追求。在他的心目中,对山水的寻访,既不是会议之余的消遣,也不是旅游团似的赶场,没有预期的目的,甚至没有一张地图,而是人在山水之中,情思与山水同在。那样一种魏晋名士风度,如同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一种追求,实际上是对生命、青春的呼唤,对自然和谐与自由精神的渴望,对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憧憬,在当下,无疑也是对社会转型期所衍生的种种社会弊端的厌倦与批判。
王亮的读书与写作,是非常勤奋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几乎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据说,只要有时间,他每天早上都要在家里高声诵读古典诗文。而且,他是那样的渴望表达,渴望交流。这个看起来安静而腼腆的男孩子,其实内心的情感需求是那样的炽热,如同岩浆在地底运行,一有缝隙,就迫不及待地喷发。而网络与博客,则为他的渴望提供了喷发的平台。仔细看看他的博客,便会发现,他几乎每天都在思考,都在写作。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感,都质朴地予以表达。而且,他乐于与朋友们交流、分享。因此,他在博客上发表的随笔,内容便非常的丰富,涉及面也很广泛。收入本书中的随笔,其实只是他博客随笔的一部分。这些随笔,已经超越了网络日记似的随心所欲,而以文学性和思想性作为形式与内容的内核。就是说,他已经不再简单地“记录”,而是在严肃地“写作”;不再单纯的“日记”,而是认真的“文章”。不再“随意”、“片段”、“思絮”,而是“构思”、“布局”、“完整”。不再“少年强说愁”,而是日益增加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含金量。一句话,王亮的随笔已经成为他磨砺思想与文学探索的重要平台,成为他表达中国80后的青年一代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生的观察与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支点。
从《江南草青》,到《雨夜中的凤凰》,我欣喜地看到了王亮健康而迅速的成长。从古典诗词到散文随笔,王亮展示给我们的,不再是一个沉浸在中国古代的虚幻的侠义社会的穿越者,而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阳光的现实主义的青年作家,一个用踏踏实实的行动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张扬人文精神的文化继承者,一个对未来充满自信的跋涉者。现在,王亮已经成为长航系统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了,但王亮仍然是青涩的,仍然是一个有待成熟的苹果。青涩其实很好。因为青涩是面临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代名词。青涩是最有冲击力、最有创造性、最能汪洋恣肆、行云流水地奔向大海的时期。我们寄希望于王亮。我们期待着他的下一部新作。我想,那一定是更加美丽的苹果,更加有力量的浪花。
2010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