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43年,正当杨柳吐翠,燕雀啁啾,山花烂漫的阳春三月,在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今庆阳市)华池县发生了一起婚姻诉讼案——封捧儿被抢婚姻案。这一案件的成功审理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妇女解放的一个缩影和人民司法实践的典型。半个多世纪以来,案件的主要当事人封芝琴、文艺舞台及银幕上的“刘巧儿”和案件的审理者“马青天”一起震动边区,蜚声华夏。
一方热土
“刘巧儿”原型封芝琴老人1924年农历4月15日出生在甘肃东部庆阳市华池县城壕川转嘴子村樊坪庄。华池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又是光荣的革命老区。它的东部和北部分别与陕西省的志丹、吴旗相连,在我国古代的秦、汉、唐、宋时期,这里是兵家必争的边防要塞。至今横亘在子午岭上的秦直道,被称为我国最早的高速公路:战国古长城蜿蜒起伏,东西逶迤40余里,记述着华池县的沧桑历史。还有无数的城堡、烽火台,显示着华池县重要的战略位置。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庆历年问任环庆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兼知庆州,为巩固北宋边防,抵御西夏,组织军民扩城筑寨。据《华池县志》记载,他亲自督修的城堡就有6座。他的著名边塞词《渔家傲·秋思》便作于此。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词中的“孤城”,就是他当时新筑的大顺城,现在遗址尚存。
华池县东部水草丰美,浮苍点翠,林荫蔽野,峰峦起伏,逶迤连绵的子午岭天然林区横亘境内,是董志塬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而今,一些别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已在林缘地区有计划地开辟出来,成为华池县展现地域特色、吸引中外游客的生态风景线。
据考古学家考证和史书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1920年,庆阳三十里铺天主教堂法国神父、博物学家桑志华在今华池县上里塬一带发掘出了我国第一批旧石器,从此,打破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文化的呓语。2000年,轰动海峡两岸,被盗卖到台湾而又重新追回的金代姊妹塔——双石塔,就属于建在华池境内子午岭密林深处豹子川的双塔寺,它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是佛教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研究价值。
这里又是一块红色土地。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西北早期共产党人经过无数艰难曲折,在华池县一带创建和发展人民武装。1930年10月建立起了南梁游击队,开辟和扩大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在荔园堡召开了有100多名代表参加的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选举成立了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习称南梁政府),在大西北撑起了一块明亮的天空。使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巩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内仅存的一块红色区域,为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最后落脚点。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全面开展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从此,陕甘革命根据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35年,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长征相继到达陕北后,华池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山城堡战役到陇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形成,从豹子川、大凤川军民大生产运动到彻底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华池人民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全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烈士的鲜血洒满了这块土地,全县人民倾其所有养育了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妇女和一切劳苦大众,坚决改变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作为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1934年,早在江西苏维埃政府时期,就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确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陕甘宁边区于1939年发布的《施政纲领》中也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实行自愿婚姻制度,禁止买卖婚姻与童养媳。”同年,又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943年,根据形势的发展,《修正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颁布,规定男女订婚,必须双方同意,结婚前,由男女双方到政府自愿登记,领取结婚证,禁止包办买卖。这是我国婚姻制度的一个创举,开辟了国家介入婚姻家庭的先河。党的一系列婚姻政策,为把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争取婚姻自由,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南梁政府成立初期,妇女委员会就与劳动、土地、财政、粮食、文化、肃反和工农检查8个委员会一起设立起来。从1934年到1935年建立的陕甘边苏区各县中,都设有妇女组织。当时,由于妇女干部奇缺,有的县妇女部长由男同志担任,1935年8月成立的新正县委妇女部长就是一位叫田德发的男同志。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红军教导师2000多人移驻庆阳城;次年2月,蔡畅同志率领的陕甘宁省委工作团,从环县河连湾迁移到庆阳县城,庆阳成为陇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而在地域上北靠延安、南连庆阳的华池县,处在这一片红色土地的核心地区,1943年曾荣获陕甘宁边区大生产模范县,封芝琴所在的城壕村为边区文教卫生模范村,华池县县长李培福被树立为陕甘宁边区模范干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奖状上亲笔题词“面向群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华池县一直是陇东革命老根据地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
1937年初,庆阳县各界群众抗日救国联合会、庆阳县民众抗日运动指导委员会(对内称中共庆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各县乡的贫农委员会、抗敌后援会、工青妇群众组织相继建立。蔡畅同志担任庆阳县抗日指导委员会主任(县委书记)。在蔡畅同志的领导下,开展了打击依仗官府、勾结土匪、强占良田、包揽诉讼、贪污赈款、勒索饥民的恶霸冯翊清的“反冯灭霸”斗争。这年3月8日,蔡畅在庆阳县召开了有红军教导师女战士、女校学生、政府工作人员和各界群众参加的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号召妇女团结起来,打碎封建枷锁,反对歧视压迫妇女,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动员妇女上夜校、学文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抗日民主运动。这是陇东革命根据地第一次纪念“三八”节的群众大会,它揭开了庆阳妇女运动的新篇章。蔡畅同志支持妇女组织开展了对虐待致死儿媳的杨、李两家封建家长的游行斗争,有力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把解放妇女的思想灌输到了老百姓的心里。她还积极改革女校教育,向1924年国民党创办的庆阳西街女子小学增派红军女教师,取消向妇女灌输封建思想的《女儿经》,增设了政治教育、抗日宣传、妇女解放等新内容。支持女教师和女校学生上街宣传抗日,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宣传剪发放脚,动员女子入学。这一切都使陇东解放区的妇女群众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觉悟,积极投身到汹涌澎湃的抗日洪流中来。
在这一时期中,青年女子反抗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斗争也在边区各县此起彼伏。庆阳马岭路家新庄童养媳路志亮,在女干部任志珍帮助下,逃离封建家庭参加了革命,后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革命女干部和边区的女参议员;合水的一名童养媳侯景铭,不堪封建家庭的虐待,在县妇救会主任白烈飞的帮助下逃离家庭,1939年被送到延安女大上学,毕业后回到庆阳工作。庆阳县城西街女校学生樊惠兰,自小包办与一姓贾的人家订立婚约,长大后她不满意这门亲事,亲自找到蔡畅同志。蔡大姐和县妇救会干部几次上门做樊惠兰父母的工作,终于解除了这门婚事。樊惠兰获得自由后,于1939年考上了延安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庆阳,与留守陇东的385旅770团团长张才干结为伉俪。耿飚的夫人赵兰香也是通过不懈的抗争,才得以和这位比她大14岁的八路军首长结为百年连理。仅庆阳县城,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通过各种反抗手段,和当时驻守庆阳县城的385旅干部战士自由恋爱结婚的女青年就有20多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和反抗封建压迫的革命洪流中,才孕育和造就了“刘巧儿”的原型——封芝琴这样反抗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典型人物。她开启了反抗封建礼教的一代新风。通过文艺媒体把解放区女子勇敢坚强、无畏无惧的斗争勇气,传播到全边区乃至全国,为争取妇女解放,建立平等、民主、和睦的新型婚姻家庭树立起了光辉的旗帜和永远的典范。
寒门秀女
封芝琴的祖上和陇东很多人一样,据传来自山西的大槐树下。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朝廷曾进行过大规模有计划的移民活动,移民的范围遍及全国12个省份,先后七次从山西向全国各地移民约400多万人。当时,山西洪洞县广济寺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树围逾丈,树冠盈亩,遮天蔽日。每次移民都在这里集中,被分送各地。数百年来,人们口耳相传,凡是这次移民的后代都知道,他们的祖先都是来自山西的大槐树底下。
封芝琴的远祖就是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移民。据说当时封姓的一个先祖不甘终生埋没,奋发向学,屡考不第,成为有名的落榜秀才,常遭村里人的白眼。老先人羞愤交加,便携带家眷随移民队伍暮宿晓行,迤逦来到甘肃陇东,见这里气候温和,林木茂密,土地肥沃,堪宜耕种,遂定居下来。此后自耕自种,温饱有余,人口繁衍,自成村落,以己姓命名为封家屯。这个村落位于现在的庆城县北门外,在2000年庆阳县北区开发中,有多座封姓墓葬被迁移至华池县城壕村。后来,有一支在外承揽庄稼,便在今天庆城县玄马乡樊老庄马畔村居住下来。在陇东的一次大地震中,他们居住的窑洞全部坍塌,便向北逃难,来到华池县城壕转嘴子的樊坪村开荒种地,定居下来。
封芝琴的曾祖父封万奎是个敦实勤劳的庄稼汉,夫妻二人租种地主几亩地过活。清朝同治年间,陇东惨遭涂炭。一天,二人正在地里给地主家收谷子。突然,一群土匪从山岔中窜出,不容分说把夫妻二人一同抢去。在深山里一个废弃的烂窑中,这群被人肉吃红了眼的土匪当场开剥,杀掉了封万奎的妻子。妻子的惨叫声像钢刀剜割着他的心,封万奎怒火填膺,热血奔涌,但是他赤手空拳,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残忍地杀害,眼泪往肚子里咽。灭绝人性的土匪把他妻子的尸体剁碎入锅煮熟分食而尽。碗筷狼藉,封万奎目睹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头盖骨上惊走了三魂六魄。
土匪看封万奎有一身好力气,可以给他们当奴仆,因此没有杀掉他。晚上,土匪们都去睡觉了,匪首让一个土匪押着封万奎给他们磨面。在远离群匪的一个破窑洞中,封万奎抱着磨棍,推着沉重的磨扇一圈圈走着,心里盘算着如何逃脱虎口。夜深了,守在门口的土匪困倦不已,沉入梦乡,封万奎见状呼叫几声,只见他酣睡不醒,赶紧脱下衣衫,卷包了一些面粉,蹑手蹑脚,溜出门边飞奔而去。脱离虎口,在山沟藏了两天,土匪没有找着,他很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一根根黄连节节苦,哪有穷人的好活路。”在那黑暗的旧社会,穷人的出路在何方?失去了妻子的封万奎,也不想再回到那个一贫如洗的家,折下一根树枝当打狗棍,饥食野果,渴饮泉水,一路向南逃去,碰到人家时讨口饭吃,有时还能揽点活干,就这样,从北部山区的华池来到了一野平畴的董志塬。同治五年(1866年)驻扎在陇东的晚清名将董福祥招聚难民从军,封万奎这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汉子,在董字三营报名从军,先后转战环县、金积堡、银川等地,一晃就是7年,依然是个当兵吃粮的穷大兵。董福祥奉命率甘军进驻新疆时,故土难离的封万奎心中眷恋着生他养他的黄十地,毅然脱离董军,回到了城壕川樊坪村。
那是陇东历史上灾难十分深重的一个时期。大乱之后,尸骨遍野,村无炊烟,加上瘟疫流行,许多地方变成了无人区。百里之内鸡犬不闻,人无几家。田园荒芜,虎狼成行,人自相食。据《华池县志》记载,元城老户高、马、周三姓原有600余口,战乱后只余10人。没有了主人的土窑洞缺门少窗,黑洞洞地散乱在山间。庭院被荒草淹没,窑洞成狐狼之窟。那种可怕凄惨的景况令人不寒而栗,刻骨铭心。封万奎就回到了这样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他打扫出一孔窑洞居住下来,左无邻右无舍,只有五里之外山头上一户姓冯的人家,是他最近的邻居。他从塌窑中捡来几件农具、灶具,开出几亩熟荒地,到秋后瓜熟菜成,糜谷丰收,一个人的日子倒也可得温饱。经历了土匪、吃人贼掳掠而劫后余生,又扛枪打仗,在刀枪棍棒中出生入死历经苦难的封万奎,到此也算得上安身立命,有所归依了。
第二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一男一女两个逃荒人来到了封万奎的窑洞前,恳求主人让他们借宿一晚。封万奎孤身一人,只有这一孔住人的窑洞,见有妇人在侧,婉拒不留。逃荒人再三恳求,说就是在窑地上站也让他们站一晚,暖和暖和身子。这里山深人稀,封万奎知道方圆再无人家.夜黑风大,让他们到哪里去呢。同样经历过逃荒讨饭,封万奎知道穷人的难处,他心一软就留下了他们,热了点剩饭给他们充饥,让他们在自己烧得暖烘烘的土炕上歇了下来。
说来也巧,那天晚上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第二天漫山皆白,道路堵塞。真是人不留人天留人,封万奎怎忍心撵这二人出门。二人千恩万谢。两个男人在热炕上扯闲话,女人便动手打扫卫生,拾掇饭菜。一个屋里有了女人的收拾,地也净了,饭也香了,封万奎吃上了好几年都没吃上的可口饭菜。冰封雪盖,天寒地冻,这两人便在封家延宕下来。
这个人姓刘,名讳无考,是河南荥阳人。那里旱蝗交加,颗粒无收,人们难以生存,四出逃亡,他和妻子随逃难人群一路西来,吃尽了千辛万苦。如今在这山深林密、人烟稀少的地方遇上这么个好人,而且脾气相合,言语投机,像遇到了老朋友。而封万奎呢,孤零零地住在这大山里,除了做活吃饭,一年四季见不上个人影,连说话的人也没有,好不孤单。如今来了这两个人,既有人说话,也有人做饭,心中生出了留恋之意。再说刘某人的妻子,三十出头,眉清目秀,干净利索,一看便知是个过日子的好女人。她看到这里土地宽广,人口稀疏,只要勤快,凭着勤劳的双手,完全能够生存下来。经过几个月的飘零,她和丈夫也很想有一个稳定的住处,有一个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