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党面临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严峻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重视执政党的党风、政风建设,反对和防止党政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等。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毛泽东晚年在某些方面逐渐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有关未来社会的某些观点采取了教条主义的态度,这使他的理论研究误入歧途,也影响了整个党的理论体系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才领导全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通过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使党的理论发展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中,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结合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新的命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说,“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又一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历史表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死的教条,不断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面对21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形势和任务要求当代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回答新问题,解决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并对新的实践做出有建树的总结和概括。这是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三、注重世界观改造是思想建党的宝贵经验
(一)国情、党情与思想建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武器。但是,就某个特定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则,而不是适应于一切时代和一切条件的现成公式。列宁在俄国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时就指出:“对于俄国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诞生和进行革命的,有着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种状况必然反映到党的建设中来。中共中央在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建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时,就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问题,指出,如果其他阶级的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也认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这些重要思想为中国党的思想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我们党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党内的本质矛盾也决定了进行思想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由于外来帝国主义与国内封建势力的结合,使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和革命力量的弱小成为中国革命的特征之一。又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而其他劳动人民,如城市手工业工人、商业雇员和农民及小资产阶级的人数占绝对的优势,由此决定了共产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同时,中国革命所担负的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也使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愿意参加到革命阵营中来,这使无产阶级政党有可能组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上述因素的存在,形成了中国革命动力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处于小资产阶级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特别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被迫由城市转向农村,走上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党不得不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党要发展壮大自己的组织,只有从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中吸收党员。于是,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加人党的组织。他们不可避免地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带进党内来,由此造成我们党内“一个极其严重的矛盾”,这就是“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其中有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甚至地主阶级的思想,而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之间的矛盾,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刘少奇把这个矛盾称为我们党内的“最本质的矛盾”,认为,“只有这个矛盾的逐步解决,只有在党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科学思想的教育与锻炼,不断克服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各阶级反映在党内的思想,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因此,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
3.由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客观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有鉴于此,党立即投身于实际斗争的洪流之中,无暇从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由此造成了党在理论准备上的不足。我们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当时党的主要创始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和不够深入的。他们比较多的侧重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暴力革命理论的吸收,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了解则很少。
4.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中说到中国的事情也不多,而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又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加之,语言上的障碍和在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使得多数党员包括党的高级干部能读懂马列原著的不多,从而影响了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彭德怀在自述中曾回忆说,1933年秋天,“接到毛主席寄给我的一本《两种策略》,上面用铅笔写着(大意):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在这以后不久,他又寄给一本《“左”派幼稚病》(这两本书都是打漳州中学时得到的),他又在书上面写着: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由此可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之所以多次出现“左”的或右的机会主义错误,是同党的理论准备不足或者说理论水平不高有关的。
(二)加强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已经意识到,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周恩来也提出,“党的政治路线上许多不正确思想的来源,固然是客观环境的反映,然而党的组织还没有布尔什维克化,党内还存在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他号召,“全党的同志,应坚决地肃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九月来信)中,他再次强调,要“纠正一切不正确的倾向”,并指出“红军中右倾思想如取消观念、分家观念、离队观念与缩小团体倾向,极端民主化,红军脱离生产即不能存在等观念,都非常错误,皆源于同志理论水平低,党的教育缺乏。这些观念不肃清,于红军前途有极大危险,前委应坚决以斗争的态度来肃清之”。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根据中央九月指示信起草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有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决议》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在农民出身的党员成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把党的组织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问题。毛泽东依据在红四军中进行党的建设的经验,指出,为了肃清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须确立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原则。
思想建党的主要途径,是经常不断地进行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谈到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根源时指出,党的领导机关缺乏对党员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进行党内思想教育的具体措施:(1)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2)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3)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三)思想建党的目标是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思想建党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解决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他们想:什么无产阶级思想,还不是那一套?他们哪里知道要得到这一套并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因此我们的党,我们的队伍,虽然其中的大部分是纯洁的,但是为要领导革命运动更好的发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认真地整顿一番。而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是我们党进行的一次成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通过这次整风,使广大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分清了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界限,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也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毛泽东的建党学说也由此得到了系统化和理论化。邓小平曾指出:毛泽东“完整的建党学说,是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建立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并且用这个学说来教育我们全党、全军和人民,使我们建立了这么一个好的党,所以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建国以后,党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以后又有新的发展”。
回顾我们党八十余年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每当我们党注重加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强调党员、干部的世界观改造时,党的事业就会生机勃勃,日新月异;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历史表明,通过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进行思想建党的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这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的今天并没有过时。
四、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自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发生了亘古未有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冲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中,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空前增多,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干部正是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最终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干部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