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9200000030

第30章 四月的痛(6)

我想,当时我和母亲的表情和心情一定是一样的惊诧和意外,一定是一种不能接受的排斥和对那女人莫名的反感。因为,我和母亲同时看到了那个低矮的女人,她那不太整洁的衣服和头发,特别是那张满脸横肉的脸和半张着的大嘴巴。我想她是我见过的最丑的女人。只是身后的小男孩非常可爱。他拽着女人的衣角,胆怯地朝里面张望着。

半天,他们就站在门外,我和母亲愣在屋里。我听见大哥说,妈我回来了。母亲才恍然回过神来,说,快进屋去,暖和,暖和,我给你们煮饺子。大哥就带着女人和孩子去了里屋。

我说,妈,大哥怎找了这么个媳妇,还带个孩子?母亲用面手捂了下我的嘴,我的嘴上、下巴上就沾上了白乎乎的面粉。

我和母亲把一大盆饺子和蒜泥、筷子拿进去的时候。大哥和父亲坐在炕头上说话。女人和孩子坐在墙头后面的铁火炉边的小凳子上烤火。

母亲把饺子放在桌子上,回头对大哥说,祥,吃饭来。大哥就下了炕,叫女人,霞,和孩子吃饭。母亲瞅了一眼大哥,大哥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大哥说,妈,这事,我提前没给你打招呼。她呢,是从温县的一个大山沟里逃出来的。他男人整天不干活,动不动就打她,打起来又没轻没重的。她受不住了,就带着孩子夜里逃了出来。那天晚上,我正和姨夫吃晚饭,她和孩子从后面敞开那块地里摸了进来。当时,把我们吓了一跳。她一进来就跪下,哭着求我们给孩子一碗饭吃,让她们母子借宿一晚。姨夫说,这么晚了,就让她们住下吧。就是这样,她就在姨夫家住下了。她人很好,每天给我们做饭,洗衣服。这个孩子也特别懂事。

妈,这事本来早就想告诉你,可我怕你不同意,所以就……母亲拿眼瞟了一眼那女人,说,你这孩子,说啥呢?咱是善良人家,给人方便,自己方便,我怎会不同意呢。这孩子唤个啥名啊?母亲走到铁炉旁边,用手摸了摸那孩子的头。女人就操着一口河南话说,妈,你给他取个名吧,既然逃离了大山沟,我希望我和他都能有一个新生活。

母亲怔了一下,她没想到那女人竟管她叫妈。可望着女人满脸柔顺卑微的笑容,母亲心一软,说,从大山里逃出来的孩子,就叫“逃山”吧。

晚上,母亲把大哥叫到小屋里。母亲说,你和她到底是怎回事?她怎就唤我妈了?再说,要是她男人找过来,你可怎办?大哥说,妈,她已经在姨夫家和我们住了半年了。她很勤快,也很体贴人。其他的事情吗?

大哥迟疑了一下说,一但他男人找过来,她想走就走,随便了,我无所谓。

大哥说的很轻松。母亲又问,她会生养吧?大哥说,不知道,大概会吧。

女人在我家很殷勤,做饭,洗锅,妈、妈地直管叫,叫得母亲都不好意思了。她对大哥确实很好。吃饭的时候,她会给大哥端过去。晚上,早早就给大哥打好一大盆洗脚水。母亲说,就这吧,人好就行。那几天女人帮着母亲干了很多活。

住了一个礼拜,大哥就带着女人和孩子走了。

接大哥回家的想法在母亲心里逐渐变得渺茫起来。母亲知道,大哥和一个河南女人过了家,就等于在河南扎了根。唉——母亲叹着气说,担惊受怕,牵肠挂肚,死气白赖这么多年,白养了这猴小子了。父亲说,算了,只要他能过好,不给咱添麻烦,就够了。

1989年春节刚过,母亲病倒了。从我记事起,母亲的身体就没好过。

头疼、失眠,贫血,经常在半夜里昏厥过去。可是这么多年过来了,母亲在病哼哼中一直坚强地拉着我们兄妹四个往前走。因此,母亲的病对于我及全家人渐渐成了一种习惯。母亲总跟我们说,哼哼哼熬死腾腾腾。

就是说每天小病不断哼哼的人,说不定比那些腾腾身体好的人活得还要长久。

可是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一次,母亲真病了,她再也没有起来。大家一直瞒着我,不告诉我母亲的病情。我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到家里,母亲也总是装出笑容和我说话,还让父亲给我做好吃的。但母亲的脸色却让我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一种可怕的我不敢去想的结果在我心里煎熬着。跪在母亲躺着的炕头,使劲抓着母亲枯枝般的瘦手,我看见母亲青黄的脸色和毫无血色的嘴唇。我看见母亲稀疏的头发和深深塌陷下去的眼眶。我哭了,我害怕,我恐惧,我怕在我不在家的某个夜晚,母亲突然走了,连一句话也不跟我说,就悄悄地走掉。我害怕极了。夜晚我望着黑洞洞的屋子,听见母亲的喘息声,我感到灾难正暗伏在黑暗的角落里一点点地向我,向母亲,向我的家潜来。

大哥带着女人回来了。女人给母亲端屎送尿,洗脸洗脚,做饭喂饭,很是孝顺。我心里就有了一些愧疚,怪起初对女人的偏见。大哥说,春儿,去上学吧,妈最不愿意看到你呆在家里。妈我们来照顾。

我又回到了学校。可我的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很重。我拼命的学习,希望母亲能看见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天。

可是母亲没有等到。暮春四月,母亲悄悄地离开了我们。母亲走的时候,我不在身边。父亲说,你母亲的眼睛久久都没能合上,她是担心你和你二哥,还没成人呢!父亲眼睛红红的。而我却很久都在一片空白里漂流。没有了眼泪,只有麻木地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慢慢地去寻回失亲的疼痛。

母亲走后,大哥留下来陪了我一些日子。后来,他就很少回家了。

再后来,听说姨夫也死了。姨夫一死,大哥一家赖以维计的小药铺也停了。

大哥的生活在次陷入困境。而曾经被大哥称为温顺善良的女人一反以往的顺从,变得和她那满脸横肉一样骄横跋扈起来。经常和大哥大吵大闹。

还悄悄跑出去和别的男人鬼混。

1995年正月,我突然接到从河南发来的电报,说大哥病重,让家人速去。我当日和我未来的丈夫乘上火车,直奔那个老村。

尽管听过母亲的描述,老村对于我依然是那么陌生,我没有看见长满绿叶的樟树,但我看到了那院土坯房,前面一个破大门,后面敞开着一块长满樟树的地,地上横七竖八堆满了干草和树叶。土坯房是空的,一个人也没有。村里人告诉我,大哥住在沁阳市一家精神病医院。我的心“咯噔”一下悬起来,又沉下去,恐慌,这些年来一次次经受的恐慌,再次袭上心头。我拉着我未来丈夫的手,拼命地往沁阳市跑。

那个医院在哪里?我们找了一家又一家,找了整整半天,日头偏西的时候,我们终于在市郊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找到了那家又旧又破的精神病院。

大哥穿着他从部队上带回来的那件厚墩墩的半旧军大衣,脚上穿着他在部队修飞机时穿过的那双高筒军鞋。独自站在那家医院杂七杂八的大院里。他仰脸望着天上的太阳,神情是那样闲适,似乎他只是来这里散散步。在他身后一些精神病人在大喊大叫。他似乎根本就没听见,他独自地品味着阳光,柔和地,温暖地,他的思绪一定飞到了远处,那个离他很近而对于别人来说却是十分遥远的那个早晨,抑或午后。

我在离他十步远的地方停下来。我不能够相信这是一个病人。大哥除了比以前消瘦了一些外,一切都没有变。他的神情是那样安静,那样淡定,旁若无人地目视着那曾经给过他力量温暖的太阳,他也许想,那里,更远的地方有一个金色的世界,那里有他想要的爱和生活。当然也许他什么都没想,只是空茫地遥望着。

我低低的叫了一声,哥。迅速地,大哥把头扭了过来。是的,即使我的声音再低,再远,大哥都能清晰地听出那是他的亲人的声音。

大哥看见我,迅步走了过来,看了看身后我未来的丈夫,有些不自在地说,春儿,你怎么来了?我说,我接到电报,说你病了。大哥回头瞀了一眼那些精神病人说,听她们胡说八道,我哪里病了,你看我不是好好的?我说,你没病,跑这破地儿干吗?大哥叹了口气说,是她们非让我来,真是的。我不知道大哥说的她们除了那个女人还有谁?但我想大哥说的绝不单单是那个女人。

我说,你那女人呢?大哥说,出去买东西了。我说,哥,到底是怎么了?要是不行,咱回山西吧。大哥说,我不回,起码现在不回。我说,哥,你别犟了,回去吧,只要有我吃的,就不会让你饿着。大哥笑了,他的笑依然是那么温和,那么从容,他说,你们走吧,我一定会回去的。大哥说话的时候眼睛里再次闪现出曾经有过的坚定和自信。

我还想再说,可大哥的眼神告诉我,他不会回来,至少现在不会。

从医院出来,我在心里一遍遍默默地祈祷,祈求上苍护佑我的大哥,护佑多灾多难的他不要再遭受磨难。

然而,我的祈求在残酷的现实的面前竟是如此的苍白,苍白得如同一缕烟很快就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了。

农历4月的那天晚上,大哥去城里跑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里,仍然没有找到活干。正在做饭的女人把手里的饭勺“哐当”一声甩到地上,没好气地说,逃山要交学费,你看着办吧。大哥说,上次我妹妹来,给我留的那点钱,我不是都给你了,先交了吧。女人把眼睛瞪得像灯泡一样,满脸的横肉一滚一滚的,骑在低矮的门槛上,大声吼道,那点钱还不够打发讨吃鬼,亏你说得出,没出息的东西!大哥本来站在门外的土墙根,想离她远一点,而女人的话像一枚针“唰”地扎进了他敏感的神经里。他一步跨过去,五个鲜红指印就在女人的脸上浮起来。女人惊异地看着眼前的男人,然后疯了一般吼叫着,你,你打人,你敢打人!她歪动着两条罗圈腿拐进土坯房,拽起正在写作业的孩子,跑出了院子。

大哥感到自己的手还在隐隐的痛着,他靠着土墙,望着四月的夜,漫天的星光,他想在星光里捡拾起活着的勇气,他支撑着走出院子。村前屋后,街坊邻居家,去寻找女人和孩子。找了整整一夜,天亮的时候,他心力憔悴地回到家里。

空空的土坯房,空空的木板床,女人和孩子没有回家。一个暗红色的农药瓶安静地立在土坯房的窗台上。他盯着那个暗红的瓶子,久久地盯着。那暗红流动起来,在整个屋子里流动起来,模糊了他的双眼,他默默地伸出手去。

太阳升起来了,暮春的阳光暖暖地照进了那间土坯房。身心疲惫的大哥躺在那张木板床上,躺在暖暖的阳光里,那纯金的色彩裹卷着他对尘世的绝望,他从容地喝下所剩的半瓶农药,安静地离开了。

樟树的绿叶遮盖下来,他在绿色的樟叶和金色的阳光里飘然而去,去那个世界里追寻最爱他的两个女人,她们一直都在那条路上等着他呢。

我在梦里为年轻的大哥营造了一座红砖房子,一座空空的红砖房子,在我空空的梦里。四月的晨光一次次把我的生命映照得一片空茫。我坐在春天的床上,和你们讲述我大哥和我家的故事。

同类推荐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奇书《山海经》

    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热门推荐
  • 落寞者

    落寞者

    你永远也猜不到孤竹下一章要写什么!!!知道的孤竹禅人就给个大大的企鹅红包!!哇哦!!惊呆了!!原来地球生命源于地外高宇宙智慧生命,我们只是他们的实验品之一,只可惜的是咱们这些小白鼠不听话了,建立起一个叫作【落寞者家族】的组织!!!快来看看咱们觉醒的地球人类,完美基因者,怎么狂虐外星人!!!(哦??忘了还有外星“叛徒”,叛逃地球,带着高科技赖在地球,帮助我们虐外星人^_^)地球人万岁,我们是最棒的!!!
  • 二仙延

    二仙延

    世上,有这样一群人,成仙的执念,让他们甘愿付出全部,甚至,牺牲一切!
  • 陌上花开静风自来

    陌上花开静风自来

    “别老看书了。你都不陪我。”秦予风装作生气的样子嘟着嘴看着慕北琛。“我好好看书不是为了好好学习,我好好学习不是为了找好工作,我找好工作不是为了养你啊。”慕北琛甜话一抛,秦予风就完全接不住了。啊啊啊啊!败阵。看着又转过去看书的慕北琛,秦予风开始了撒娇模式:“你只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才不理我是不是?”“你是不是仗着我在乎你这样说我是不是。”慕北琛话一出,不知为何正好卡上了熄灯点…………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海岛鱼王(兽王系列)

    海岛鱼王(兽王系列)

    结束了在璧山城的任务,柳远藤继续踏上寻找塔首之路。魔刀范在山和柳远藤打赌,他若生擒柳远藤三次,柳远藤便要拜他为师,否则他便将斩雷擎天刀诀无偿教给柳远藤……柳远藤回到桃花源,接受了贪狼赋予的重任。贪狼传授他上古丹心术高级修炼法诀——万里星河沧浪诀。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凝练出星核龙兽……根据星核龙兽的指引,柳远藤在一个养鸡场中找到了十二生肖塔塔首之一——鸡首。孰料新人类联盟的高手也同时现身,并与柳远藤发生激烈冲突……柳远藤展开调查,发现新人类联盟正在秘密搜集塔首。新人类联盟四大天王之一鱼力天王俞倾波坐镇一方。对柳远藤虎视眈眈,鱼人计划渐渐浮出水面……为了守护公正,柳远藤将一往无前……
  • Hamlet

    Ham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方魔起

    东方魔起

    苍天之下,皆为蝼蚁;人有十神,为三魂七魄,缺一而不能活;少年丁远,天生三魂六魄,比常人少了一魄,岂能活命?此乃死穴,却也是大生之穴;且看少年丁远一路争斗,不信天地,不信神魔,逆天寻命的故事。
  • 永远归来的情人

    永远归来的情人

    吴韵美,一位出生高贵的富家小姐,乖巧甜美可人。李民哲,一位敏感脆弱尊贵的少爷,性格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吴韵美的初恋情人,换个说法就是童年的玩伴。李民禹,李民哲的亲生哥哥,在看到韵美的第一眼就下定要永远保护她。宁瑞西,吴韵美在澳洲的玩伴和专属管家,从小就喜欢韵美。三人之中,她该归属于谁?纯爱于三人之间纠缠,谁最终才是王者?谁最终夺得了佳人。
  •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本书摘自《曾国藩家训》中的精品,运用他修身齐家的具体事例,解读他继承先人遗训、结合自身体会,教导兄弟子侄成人成才的高妙策略。
  • 蛮医

    蛮医

    少年叶峰穿越到了这片浩瀚大地,带着诡秘玄奥的中医手段,此地有蛮,有仙,同样,更有着更加繁荣的医道。卷帙浩繁岐黄由,勤作云梯直上重霄九。天医星辰曾抖擞,苦作舟楫破浪汪洋游。取法慈航苦行修,得道甘若桂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