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些客户做生意时,销售工作就像时钟一样精确,似乎你和客户都在按部就班地回答一份笔试考题;和另一些客户在一起,则需要更多地激发他们购买的欲望,这些客户愿意购买,却又担心花冤枉钱。如果这时让销售失控、漫无目标的话,那就是玩忽职守;如果客户紧张不安、迟疑不决的话,那就是销售员没有能够向他们提供足够好的服务。
“在过去几年中,保险业发生了很多变化。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花几分钟时间简单回顾一下我认为与你有关的情况……”以此作为开篇,销售员可以接着解释客户能从人寿保险中得到什么好处,客户为什么应该购买分期保险,等等。“现在,让我告诉你一些重要的税率变化,我相信它对你有所帮助。”
随后,他又说:“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以便我能更多地了解你,并且提出我的建议。”他的问题是:“你的工作性质是什么?”“你的年收入大致多少?”“你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计划?”“在过去的三年里,你看医生一般是出于什么原因?”注意,在提问的时候,销售员要启发客户轻松地对待你的问题。这种运用得当的控制技巧代表着一种高水平的专业销售能力。
你必须事先充分了解自己的业务知识,否则客户就会明显地感到你毫无准备。胸有成竹不仅可以使你赢得客户的尊敬,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销售控制权。记住,人们只会更尊敬那些深谙本职工作的销售员。
举个例子来说,房地产经纪人不必去炫耀自己比别的经纪人更熟悉市区地形。事实上,当他带着客户从一个地段到另一个地段看房的时候,他的行动已经表明了他对地形的熟悉。当他对一处住宅作详细介绍时,客户就能认识到销售员本人绝不是第一次光临那处房屋。同时,当讨论到抵押问题时,销售员所具备的财会专业知识也会使客户相信自己能够获得优质的服务。当你通过丰富的知识使自己表现出自身的权威性,你就能得到回报,而要想得到回报,你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精通本行业各项业务的专家。
专业知识精深的销售员一旦被认为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的销售额就会大幅度增加。比如,医生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医疗设备销售代表,而这些能够赢得他们信任的代表正是在精本行业中成功的人士。因此,一些销售员总是利用诱人的头衔把自己打扮成专家。他们的名片上没有“销售员”的字眼,却把自己称做什么咨询专家、管理员和顾问,等等。很多人,包括那些刚出道的销售新人都在自己的名片上印着“经理”的头衔。当然,头衔本身并不代表着成功,虽然那些言过其实的证件能够让你有机会踏进客户的门槛,但是客户摸清你的底细只是个时间问题。
有时销售员会领着上司去拜访客户。“这位是我们的地区总裁斯科特先生,他想和你交换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意见。”这是一种“请来专家”的策略,客户也往往愿意听专家的看法。如果来人名副其实的话,客户不仅愿意倾听,而且会作出购买决定。但是如果来人徒有虚名,客户很快就会让他栽一个大跟头。
虽然你希望掌握销售主动权,但是绝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以至于让客户感到不舒服,甚至反感、厌恶。懂得这一点,你时不时说声“不”也就不是什么坏事。事实上,当你说“对不起,我没有那种设计”,同样能赢得几分,因为客户会认为你直率。要是客户提出一种你没有想到的选择,绝不要责怪和贬低他的意见。如果你这样做,客户会以为你在侮辱他,批评他的判断力和品位。只要“不”说得恰当,客户常常会宽容地说:“没关系,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要是你们发生争执的话,事态就会失控,本来小事一桩,却可能弄得彼此很不愉快。
高明的谈判人员常常会假装被对方制服了,然后装出一副吃亏让步的样子。你要让客户感到他好像赢了几分,这样他状态良好,感觉轻松。相反,要是你老想压着对方,每次都只说“是”的话,他就会想方设法胜过你。让客户说几句得意的话不仅无碍大局,而且能够使你取得更多的信任票。所以只要销售员在恰当的时候说“不”,就更有可能在成交之际让客户说“是”。但如何把握销售主动权呢?
1.始终给客户一张笑脸。客户越是冷淡,你就越以明朗、动人的笑容对待他,这样一来你在气势上就会居于优势。
2.在未能吸引客户的注意之前,销售员都是被动的。这时候说破了嘴也没有用。所以,应该设法刺激一下客户,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取得谈话的主动权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步骤。
3.使用“刺激法”固然可使客户较易产生反应,然而对销售员而言,这是极冒险的销售方法,除非你有十成的把握,最好轻易不要使用它。因为在刺激客户时,稍有一点闪失就会弄巧成拙,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导致全盘皆输。
4.不管你销售什么产品,人们都尊重专家型的销售员。每个人都愿意和专业人士打交道。客户会耐心地坐下来听专家讲话。这是掌握销售控制权最好的方法。
5.销售员要想使自己说出的话透出权威的气息,就不仅应当掌握产品知识,而且应当掌握法律与税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销售产品常常会涉及很多问题,如合作者之间的买卖协议,等等,所以销售员具备上述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一些精明的客户,他们更看重销售员的敏锐眼光,并且依赖销售员的权威意见。
提出超出底线的要求
如果您想得到100%,那么你最好提出200%的要求;如果您只提出100%的要求,那您最多能得到80%的满足。这是商业谈判中的一条铁律。
1.事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底线
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有时表现为相互进攻,有时表现为各自坚守阵地,更多的时候,是进攻与防守的结合运用。例如:
销售人员:“如果购买量达不到100箱的话,那就不能享受八折优惠。”(“100箱的销售量”属于进攻行为,“八折优惠”为防守策略。)
客户:“如果这种产品的价格不能享受七折优惠的话,那我就只能选择其他产品。”(“七折优惠”是进攻行为,“不购买产品”为防守策略。)
在进攻与防守策略灵活运用的各个沟通环节当中,销售人员应该学会掌控整个沟通局面,而不要令自己被动地围着客户提出的种种条件团团转。要想掌控全局,在每次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销售人员都需要在关键问题上事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底线,比如产品价格不能低于多少、不符合某种购买条件时不提供某种免费服务、客户最晚不超过多长时间付清货款等等。
如果不能事先确定一个底线,那么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就很容易处于被动局面,这样就容易使自己和公司丧失许多利益,从而出现销售了产品却赔了钱的情况。如果销售人员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确定了一个合理的底线,那么在与客户沟通时就会摆脱被动局面,从而有效实现自身利益和公司利润。
由于种种原因,主办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重任落到了彼得·尤伯罗斯身上,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私人主办的奥运会。尤伯罗斯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把奥运会有关项目的赞助权销售出去,才能获得资金筹备奥运会。如果这些“赞助权”不能被成功销售出去,或者销售费用太低,那么洛杉矶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将会受到严重掣肘。
为此,尤伯罗斯为饮料业赞助商投标时,设置了自己的最低心理底线——400万美元,给媒体行业的电视转播权投标时,他又定了2亿美元的天价。在当时,这些价格都是前所未有的,当得知尤伯罗斯确定这样的价格底线时,很多商家都表示要坚决地退避三舍。可是尤伯罗斯知道,很多商家的声明都是一种策略,没有一个商家不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奥运会的赞助权,只要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就一定会认真考虑的。
带着这些令人咋舌的价格底线,尤伯罗斯一次又一次地与各个行业的商业巨头在谈判桌上进行沟通。尤伯罗斯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各大商业巨头中间,他和商业巨头们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沟通和交流,他表现得相当灵活。但是每当涉及投标价格的讨论时,尤伯罗斯都表现得相当坚决,到后来,他甚至在价格方面已经不做任何解释了。
当尤伯罗斯在价格问题上几缄其口之时,各大商业巨头之间展开了明争暗斗的竞争。结果,他从可口可乐公司那里得到了1260万美元,从美国广播公司那里得到了2.25亿美元。
一般在设置谈判底线时,销售人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利益最大、损失最小原则。
这里所说的利益,既包括销售人员个人的人格、尊严、经济利益等,也包括销售人员代表的公司利益。如果不能使自身获得利益、减少损失,那么这样的底线就没有丝毫意义。
(2)考虑客户的接受范围。
销售人员及其所代表的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双赢关系,客户可以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销售人员及其所代表的公司可以获得一定利润。只有实现这种双赢,才能达成交易,并且维持更持久、密切的客户关系。如果销售人员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丝毫不考虑客户的要求,只能使整个销售沟通陷入僵局,同时也不会形成良好而持续的客户关系。所以,设置底线时,销售人员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的充分实现,同时还必须结合客户情况进行设置。
(3)尽可能地坚持底线。
在确保底线设置合理的前提下,一旦确定底线,那么无论客户提出怎样的条件,销售人员都要尽可能地坚持底线。也就是说,销售人员可以在坚持底线的前提下灵活让步,如果超出了底线,那么宁可失去客户也不要放弃底线。这是因为,当销售人员轻易地放弃底线之后,客户恐怕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让步,这并非是客户在得寸进尺,而是销售人员的表现激励着他们争取获得更大的利益。
2.让你的要求尽可能高地超出底线
虽然在沟通之前,销售人员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底线,而且确定在满足底线的情况下,公司利润就可以充分实现。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销售人员不可以在沟通之初就向客户表明底线。那些经验丰富的销售高手们都知道,要想在满足底线的前提下争取到更大的利润,就要提出超出底线的要求。简单地说,如果你想将产品至少卖到10美元,那么你在第一次报价时,一定要报出超过这个底线的价格。
只有销售人员提出的要求超出自己期待的最低目标,即超出底线,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果过早地提出自己的最低目标,那不仅会失去获得更大利益的机会,而且还会使整个沟通过程缺少互动。而对于客户来说,如果销售人员在提出一口价之后,就再也不做丝毫让步,即使销售人员的要求比较合理,客户也会感到不满意;如果销售人员先提出一种较高的要求,在经过几次努力之后,让客户得到一定程度的优惠,客户会因此而感到满意,尽管达成交易的条件实际上仍旧超出销售人员的底线。当然了,销售人员必须结合同类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各项信息来提出要求,如果盲目地漫天要价,那无异于将客户赶出门外。为了更形象地理解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
客户:“这款汽车多少钱?”
销售人员:“公司规定这款汽车不能低于23万5千元,可以一次付清,也可以分期付款。”
客户:“这个价位可不低呀!我看到××处有一款车和这款车看上去差不多,可是价格却低了将近3万。”
销售人员:“对不起,如果您觉得这个价位太高的话,可以考虑其他车型,这款车的确不能低于这个价格了。”
案例二:
客户:“这款汽车多少钱?”
销售人员:“我想您已经对市场上的同类汽车有了一些了解,您觉得它值多少钱呢?”
客户:“应该是在20万元左右吧。”
销售人员:“您说的这个价格的确可以买到其他品牌的同类汽车,不过这款车的价位是在30万元左右,因为它是这周最新上市的,它的发动机采用了一种新技术,性价比相当高……”
案例三:
客户:“这款汽车多少钱?”
销售人员:“这款车的价位是50万元,如果您对它非常感兴趣的话,现在正好促销期间,我们可以打9折。”
客户:“为什么这么贵?打了折也比其他同类车贵一半……”
从以上案例我们看出,虽然案例一的销售人员提出的产品价格比较合理,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客户寻求平衡的心理。当客户认为销售人员不给自己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时,他们就会对接下来的沟通失去兴趣,从而放弃购买。案例三的销售人员虽然率先提出了超出自己期望的价格,但是这个价格是完全脱离市场行情的,而且大大超出了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客户很可能会认为销售人员是想狠狠地“宰”自己一笔,所以会迅速对这样的销售活动产生防范心理。只有案例二的销售人员既巧妙地提出了超出自己期望的条件,又照顾到了客户的要求,所以能够和客户展开进一步的沟通。
对自己销售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科学评估,设定一个既能实现自身利益又可以让客户接受的底线。底线的设置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还包括预付款、成交额等等,这需要销售人员全面考虑。要有技巧地提出要求,既要超出底线,又要保证客户有兴趣继续与你沟通。要在提出的要求与底线之间有目的、有技巧地让步,不要让客户产生“施一点压力就能获得一部分让步”的感觉。争取实现自己和公司与客户的共赢,不要冒着破坏长期客户关系的风险追求一次交易的巨额利润。
适度运用“威胁”策略
运用另外一种方式也许是销售成功的又一途径,这种方式就是告诉客户,如果他(她)不购买你的产品,那他(她)就会遇到怎样的麻烦或问题。
像很多商家开展的“限期促销活动”等,除了可以创造一种热烈的销售气氛之外,所谓的“限期”其实都在向客户传递一种“超过期限就不能享受如此优惠”的意义。而消费者也对商家有意无意传递的这种意义心知肚明,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在节假日或企业推出的促销活动期间进行“疯狂购物”,即使需要排队等待也乐此不疲。
与商家集中组织的这类活动相比,销售人员个人与客户进行沟通谈判时,可能要面临更多的客户异议,因为客户此时不是主动购买,而是需要销售人员的说服。如何说服他们下定决心呢?也许任凭销售人员说尽产品的益处,客户也无动于衷。面对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必须改变策略,至少不要让自己的说服形式过于单调,而向客户提出“假如此时不购买我们的产品,您将会受到……损失”的暗示,就是一种打动客户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