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金
说到巴金,可以用“文坛泰斗”来形容,这不仅因为他的作品多,层次高,影响大,而且他经历丰富,德高望重,敢于直言。他26卷本的不朽着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着,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萌芽》《寒夜》《随想录》……他留下的文学艺术瑰宝,影响了好几代人的成长,而他高尚的人生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则是长存世间的精神财富。仁爱、忠诚、正义、人道相伴巴金的一生。“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这就是他内心的写照。
我走进巴金的作品世界是在“文革”下放期间,在那名家文学作品被横扫的日子里,我意外地在乡村的一位老先生家里寻到了一本《现代创作小说选》,是本没有封面纸页发黄的残本。我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书里收集了郁达夫、郭沫若、鲁迅、王统照等人的作品,其中巴金的有两篇:《爱的十字架》《哑了的三弦琴》。那清新的文字,流畅的叙述,飘逸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深入心灵深处的感染力,让我久久不能放下那本已快散架的书。因为反反复复地看,有的精彩段落和描写都能默诵出来。以后在上大学时,我又通读了巴金的一些名着,当时是工农兵学员时代,巴金的书是专门给中文系开放的,属于参考书之类。因借巴金的书的人太多,常要找熟人,或从借到巴金作品的同学那里抢过来开夜车读。好像在上文学评论课时,老师还专门提到巴金的作品“影响甚大,流毒甚广”。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都窃窃私语:巴金不愧为大师啊!就是爱看他的作品。
电影《英雄儿女》是我喜欢看的电影之一,此片除了革命英雄主义主题外,就是片中表现了热情洋溢的阶级情、战友情,父子、父女、兄妹情,十分感人,成为一个时期电影艺术的范本,一个学习英雄的榜样。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巴金创作的小说《团圆》改编的,这也可以看出巴金作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创作这种深入生活紧贴时代现在叫主旋律的好作品,在出身上世纪初老一辈作家里是值得称道的。就是在八九十岁的晚年,巴金仍笔耕不辍,写出了《随想录》这样的鸿篇力作。“讲真话”成为他晚年创作的主导思想。“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要走到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正是这种只争朝夕倾心中国文学创作事业的精神,所以赢得了“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大作大家”的赞誉。
有青年作家提到:巴金的作品欧化的痕迹比较明显,不如钱钟书、沈从文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浓厚。这个现象要怎么看。巴金到过欧洲、苏联等国家,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存在决定意识,所以,他的作品肯定会有自己生活的故事、影子和语言。但他的文学之根还是立足于中国大地上,像《家》《寒夜》《随想录》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精品,表现形式和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我感觉巴金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处理上是上乘的,他用西洋抒情的文字把中国本土的故事演绎得传神入画,生动感人,是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在文学创作中的典范。“她底少女的美丽的脸在月光里伴着那坚定而凄哀的表情,显得更是圣洁了。我痴立在她底面前如瞻仰一座女神底石像。”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一位乡村姑娘,有什么不妥,不是更有美感吗?!
2003年巴金获选《感动中国》的人物。颁奖词为:“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这是他的不朽名言。
巴金给我们带来什么?那就是“人民作家”的典范。文化强国,文学先行。传承中国文化强国的薪火,巴金是一名当之无愧的领头人。他用自己燃烧的灵魂和生命照亮了无数中外学子,也照亮了中华文明通向未来的时光隧道。
2012年4月9日
读老舍
“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他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最终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一个亚洲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这是老舍的儿子舒乙说的话。
且不去考究这件事情的真伪,老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功绩和地位是无须质疑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我这一辈子》《龙须沟》。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1949年10月13日,老舍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9日抵达天津。后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虽然他的足迹走向国内外,但他的作品却始终有民族的根。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作家,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我原本只知道老舍写长篇小说和话剧有名,没看过老舍的散文,想不到他的散文也是惊人之笔。《又是一年芳草绿》开头写:“悲观有一样好处,它能叫人把事情都看轻了一些。这个可也就是我的坏处,它不起劲,不积极。您看我挺爱笑不是?因为我悲观……”作者在文章开篇运用中国古代散文常见的“立片言而居要”的文眼式构思,以“悲观”经纬全篇,围绕“悲观”来具体谈自己的志向、事业和做人原则。语言含京味,诙谐幽默显哲理,全无生涩做作之感,洋溢盎然的生活情趣。写内心、写真我,我总觉得这是好散文的要素,挖掘的越深,就越有个性。老舍解剖自己是敢于下刀子的,通篇是“我”,隔不了一二句就是“我”,我是、我想、我爱,我不愿、我没有、我究竟,我不希望、我老觉得、我只能说……没有一点气魄、一股勇气、一种胸襟,是做不到这样坦荡地亮出自我的。作者貌似写“悲观”,实际是在写自己的一种顺其自然、不为外物所累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格调是高昂的,充满乐观。
老舍原名叫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表示“舍弃自我”。后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他一生创作了800万字的作品,且不少传世精品力作。他舍得花心血,舍得下工夫,是真正的受人尊敬的“舍我”作家。可你舍得自己宝贵的生命,去自杀,就太不应该了。因为你自己说过:“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如你挺过那场劫难,那又会给中国文学、中国戏剧留下多少宝贵财富啊,你老人家舍得离开你的读者、你的观众、你的讲台?
其实,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像老舍这样的中国纯正文人,秉承中国士大夫传统的观念:士可杀,不可辱。和中国古代文人屈原、王国维,和同时代的文人邓拓、吴晗、傅雷一样,采取了舍身求真理、求清白、求骨气的极致行动,十分壮烈。何况是发生在“文革”那样极端疯狂的年代,作为“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吴晗语)是很难挺过来的。设身处地,换了我,作为一个小文人,也是难挺得过去。从这一点上说,彻底否定“文革”,不让这场历史的悲剧在中国重演,是多么需要人们时时刻刻的警钟长鸣!
2012年3月17日
读梁衡
认识梁衡是在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创刊1500期庆祝活动时,那时我在想请北京的两位着名作家来昌,以增加庆祝活动的分量。最后选定梁衡和缪俊杰。理由是两人都在我们的老大哥人民日报工作,文坛大家,与报纸副刊有密切关系。老缪是江西老乡,我们很熟悉。梁衡是山西人,听说到过江西多次,仅庐山就去了三四趟。过去虽读过他不少新闻和文学作品,但没打过交道。记得省里有一次新闻出版工作会上,有领导还说过这样的话:梁衡是什么人,为什么对江西的报纸评头论足。他曾是国家出版部门的领导,又是新闻界的名人,还是文学界的大腕,我担心此人能否请到。
到了北京,请老缪引见,去梁衡办公室,那时他还没退位,正忙着呐。当我提出邀请时,他很爽快地答应,说江西很值得去。甚至还教我怎样去说,让他的上级准他的假。以后的江西之行,除到南昌参加活动外,还到瑞金、赣州、长汀,最后从井冈山机场回北京。梁衡给我的印象好极了,思维缜密,才华横溢,勤奋认真。在车上,他说他就写庐山这题材就考虑了好多年,未轻易动笔,但他一直在脑海里边琢磨,他要在想成熟了,就会去写。他的很多作品都有好些年的素材积累反复思考后才问世的。“熟稔在心,厚积而发。”应是他的创作原则。在以后我读过他的散文中,我发现,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都可见智慧的哲理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智性散文的气韵。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许多是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的文人。这些名人从作者的笔端上鲜活起来,在于他情理并重,以评带传,对写的人物在已有定论基础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他从历史的、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而在梁衡的人物散文中,其主人公如诸葛亮、范仲淹、辛弃疾、林则徐、瞿秋白等,大多带有某种悲剧性的色彩。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悲剧能令人崇高。梁衡在他的散文中能思接千载、情有所钟,哲理和现实生活血肉一体地融合起来,给人耳目一新,有很强的感染力。
我感觉,作为一名有个性、有特色的散文作家,梁衡的写作成功还有两个要点:一是材料的翔实。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鲜的甚至是第一次看到的历史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作者精心收集整理、深入采访得来的,这就为他文章的观点和结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特别是一些历史的细节,作者从浩如烟海的文史档案中梳理出来,这种发现式的细节,让文章有了一种翔实感,更有一种可读性。这些自己的材料和大众化的“掉书袋”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现象可以从他的《大有大无周恩来》《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等篇章看到。二是作者的胆略。对历史人物的结论,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辈的评价是需十分谨慎的。作者在写毛泽东、瞿秋白、张闻天、梁启超、宋子文等人物时,都有大胆的评价,有些观点是和过去的结论是不相同的。说透一点,就是一般文人不敢说,即使想到了也不愿说。有评论说,梁衡的散文是政治散文。政治是有风险的,写政治是要有担当的。这种责任对具有官员、文人经历的梁衡有了优势、有了底气,实践的磨炼,让他的文章有了别人没有的豪气和胆识。但总体的观点是官方和民众都能接受认可的,这很不容易,是要通达智慧的。
梁衡的代表作应该是《觅渡,觅渡,觅何处》,这篇作品作者酝酿六年,几易其稿,发表后反响很大,瞿秋白的故乡常州在秋白故居前立石壁将此文章雕刻。瞿秋白的女儿赞作者:“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先生的笔让人沉思,先生的犀利更让人振奋。”我认为作者的功劳在于对瞿秋白给力,通过文学给这个有争议的人物以崭新的形象,寓悲显壮,表诚示心,以多彩人生塑造完美人格。瞿秋白的高大形象由于这篇文章传给了现代人甚至后代人,作者功不可没。
在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梁衡提出了“大事、大情、大理”的散文创作观,追求“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他说:“我认为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美”和“美丽”常在他文章的标题和文中出现,给广大读者送去沁人心脾的美感;而厚重的理性思考在他的文章中频频闪现,给读者带去长久的记忆和思索。一篇文章能有这两大功能,是作者发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也是作家行使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梁衡努力做到了自己的追求,做出了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2012年4月30日
读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