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7700000048

第48章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平衡(1)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1.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研究的是一个国家中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目的是要使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各有分工的基础上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在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以实现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从流动性的角度看,生产要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完全流动的,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另一类是不能流动的,如土地、矿产、资源等。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也会因为受体制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而制约其流动性。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哪一种生产要素,其流动性都是不完全的。正是由于生产要素的这种不完全流动性,成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区域经济结构差异的一个客观条件。

二是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聚集性,不能随意进行分割。例如,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向大城市聚集,向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带集中,不能人为地将这些经济活动向各个地区分割。经济活动又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能随意分布。例如,人们的贸易活动总是集中在交通枢纽地区,或是沿海港口城市。这种经济活动的聚集性和地域性,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必然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经济特征。

三是距离成本。各地区在空间位置的分布产生距离,经济活动必须克服距离影响,经济活动的距离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区域,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因而距离成本也是不同的。这种距离成本是构成生产成本的一个部分,也是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成本。因此,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是不同的。这就使不同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

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区域性,也决定了经济结构的区域性。这就是说,在一个国家中,尤其是在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区域性特征是客观的,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区域经济的问题,并不是要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而是要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出发,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实现各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经济整体来看,区域经济的形成就使整体中出现了局部,这一局部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区域。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的问题,在整体经济中就是整体与区域局部的关系。处理区域经济的问题,就其实质来说,是利益关系问题,当然这种利益关系是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处理区域经济利益关系问题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来解决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区域与整体的关系。这一关系涉及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是整体的构成部分,这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决定了两者在发展中具有的根本一致性。但是,区域的发展并不直接等于整体的发展,整体的发展也不等于区域的发展。在有的时期,整体的发展是以牺牲某些区域的发展为前提的。这样,就会产生整体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利益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协调和处理,就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也会影响到经济整体的发展。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是,一方面区域经济这一局部应该服从于整体这一全局,但是,这种服从并不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另一方面,国家又应该照顾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做出过牺牲的区域,国家要采取政策给予利益上的倾斜,以帮助这些区域的发展。

二是区域与区域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两类关系:一是差异与冲突;二是协调与合作。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政策倾斜造成的,例如国家在一段时间里以某些区域为发展重点,会使不同的区域之间发生利益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会在处理利益关系时发生差异。这种差异和冲突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但是,不同区域之间又存在着协调与合作的关系,因为不同区域存在着各种差异,这些差异又为相互之间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处理区域之间的关系,就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要使相互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转化为协调和合作,并创造条件推进这种转化。

2.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选择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经济关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梯度转移论”,另一种是“反梯度转移论”。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差异,把产业部门平均技术水平高的地区称之为高梯度地区,反之,则称为低梯度地区。

“梯度转移论”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经济和技术水平不同的东部、中部、西部明显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已具有较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中部地区处于经济和技术中间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比西部地区的水平要高。西部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经济发展落后,传统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这种情况,我国应该让有条件的东部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将这些技术按梯度逐步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转移,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走这样的经济发展道路,是一条多快好省的途径。

以“梯度转移论”为依据,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总态势分成由东到西的三个梯度,形成经济技术水平不等的三大经济地带,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由于这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应该充分利用梯度的经济势能。采取首先发展东部地区,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来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持这一主张的人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对策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是在东部和中部,90年代中期以后,技术的重点逐步转向中部地区,进入21世纪,重点再转向西部地区。

按照“梯度转移论”的观点,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应该遵循从东到西的发展战略,国家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东部地区,以东部地区的发展为起点,然后逐步地向中部、西部地区推进。针对“梯度转移论”,有人提出了“反梯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现实来看,技术转移存在着按照现有生产力水平从高向低转移和以超越现有生产力水平转移两种形态,而不是简单的梯度转移。因此,只是强调技术的梯度转移是片面的,以这样的指导思想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是阻碍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面前的机会是均等的,而且就新科技革命来说,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就为跨梯度地开发经济落后地区提供了新的机会。按照这一主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上,应采取不发达、次发达地区跳跃式发展的战略,采取稳定发展东部,积极发展西部的政策。

无论是“梯度转移论”还是“反梯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总的目标也都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涉及的只是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政策的问题。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的,当条件发生了变化,政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政策不会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来说,在强调把经济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的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政策往往是偏向经济发达地区,会把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上。这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基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要优越于落后地区,比较容易在短时期内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而当发达地区的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产生的矛盾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就会进行调整。这时发展的政策就会向落后地区倾斜,把发展的重点转向落后地区,使落后地区能够实现超常的发展,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种政策的调整,实际上也就是“梯度转移论”和“反梯度理论”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因此,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协调发展,除了各地区自身的发展因素以外,关键是在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选择。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经济差距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各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各区域之间发展的条件、发展的速度不同,因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有所拉大。

按照地域分布,把我国内地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即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具体包括的省区是:

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共十二个省区市。

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共九个省区。

西部:陕西、宁夏、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青海、新疆、西藏。共十个省区市。

首先,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在1978-1997年20年间,发展速度处于前列的多数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居中的主要是中部地区,而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多为西部地区。这种发展速度的差异,是使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东西部地区原来就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使东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东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的变化。

三大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出现较大变化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1980-1990年,东部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只上升了1.2个百分点,而1990-1994年,东部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了4.6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下降了2.7和1.9个百分点。这一差距的拉大,主要是由于在90年代初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的过程中,东部地区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大量地吸引外资,国内的资金,也包括中、西部地区的资金都流向了东部。其他生产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东流的现象非常突出。这种生产要素东流的格局,导致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1995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国家实施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生产要素的流动开始有序化;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拉大的东西部差距,国家越来越注重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把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摆到了议事日程上。这就使东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变动趋于稳定。这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着密切联系的。

其次,东西部差距的拉大还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上。

数字表明,1992-1997年,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趋势上看,中部地区的发展在不断加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略有缩小。而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则在拉大,1997年与1992年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与西部地区的差距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由比西部地区高出49.9%提高到59.1%。绝对差也相应地由1514元扩大到5225元。这种人均收入的变化,是导致不同区域对生产要素吸引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人才向高收入的东部地区集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收入地区转移。这又反过来使经济增长的两极分化变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着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西部地区却只能从事基础的初级产品生产。这就是由于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而导致经济发展的非良性循环。

再次,从资本投入看东西部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始向东部沿海转移。利用东部地区具有的良好的经济、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国家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东部,以加快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来带动全国的发展。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国家把投资的重点和引进外资的重点都放在东部沿海地区,从而使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

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在20世纪80年代占50%左右,到了90年代以后超过了50%,1993年以后达到60%左右。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之和。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东、西部地区的这样的投资格局,势必使地区经济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缓慢,又使东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筹集资金的能力大大高于西部地区。这些都成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因此,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从宏观上把握好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2.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有历史的原因,有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因素,也有体制与政策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有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在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之际,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充分看到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或者在体制的转轨时期,区域之间的发展完全是由国家计划来决定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按行政方式来运行的。地区本身在经济发展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主动权,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看,也不是主要从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出发来规划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发生了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同类推荐
  •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时,如何处理竞争与自然垄断的矛盾?本书基于沉淀成本理论和补偿理论,提出必须先依据沉淀成本的规模与沉淀的程度,区分哪些环节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哪些环节自然垄断性已经弱化,并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制度。
  • 刘邦驰文集

    刘邦驰文集

    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创见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在我国更加完备、更加系统和更加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 谁动了中国经济

    谁动了中国经济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将中国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从民营经济的发展、GDP的质量与数量之关系、农村市场经济的前景、个税改革等方面,透视换届之年中国新的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反思中国模式,探寻变革途径,为广大民众的权益代言,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寻求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本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各行业的逐一分析,指出了中国几大支柱产业的重要趋势和潜在机遇,并明确了各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税收未被解读的密码

    税收未被解读的密码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税眼看世界》、《中国传统赋税文化批判》、《税和它的另一半》、《税有善恶中性之分》等。
热门推荐
  • 狼泣

    狼泣

    十八年前,山狼村发生大规模狼灾,所有村民死于非命,只有一个四岁小男孩得于幸免!十八年后,男孩长大成人,在一古董店打工,过着平静而又祥和的日子!直到有一天,男孩见到一个狼牙,这一切的一切就从此拉开序幕......
  •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本书针对“主管学”而作,从主管自身角色定位、上下级关系、有效管理员工、激励、沟通、团队组建管理以及办公室政治等角度入手,集结了主管在工作中最容易犯的88个错误,为主管“扫”出身边的一个又一个“雷区”,并提供了越过雷区的有效方法。
  • 零之花海

    零之花海

    被父亲抛弃的安蝶小姐和下属移居到偏远的郊外小镇,暮池。这个她记忆中居住过的场所,她再次遇见的少年,让本对平淡生活提不起兴趣的她被我行我素行事的他深深吸引,这次她决定跨越内心的阻碍,探究这个与她有相同的发色少年身上围绕的种种谜团。
  • 女神的贴身打手

    女神的贴身打手

    一个被盗墓团伙抓去当苦工的少年,意外得到了一枚丹药获得了超能走上了修炼之路。校花,女警,御姐,萝莉...都来贴身。
  • 人妖虐恋:吸血鬼宠娇妻

    人妖虐恋:吸血鬼宠娇妻

    一场意外,校花夏琉星不小心与一个一个戴面具的神秘男子睡在了一起。从此便开启了她的倒霉之旅。夏琉星为了要逃出他的掌控,换学校,换名字,甚至还想去整容各种手段用尽。那个如神一般神秘的男人总能及时出现,制止她的一系列愚蠢的行为。给我一个理由留下来。嗯你体内流淌的血味道不错什么?你在搞笑吗面具先生!夏琉星一步步逃离大作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 五凤吟

    五凤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征天战纪

    征天战纪

    东汉末年,战乱横生,烽火滔天的时代里,御技门少主雪傲天与幽兰堂医者秋暮雨偶然相遇。当然任谁也想不到,这单纯的偶然,却是久远宿命之战的开端。而这如疯似狂的宿战之旅,亦也从此埋下无尽延展的悲喜未来。命运之轮千百转,但求与你,再续缘……
  • 嗜血妃子爱上我

    嗜血妃子爱上我

    前世的她,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高级杀手。却阴差阳作地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记忆,陌生的时空。一向对爱情不敏感的她,却为何又如此动心?面对艰难的选择,她,到底会爱上谁?
  • 王俊凯之爱错了

    王俊凯之爱错了

    十年之后,王俊凯想找回那个时候的女孩,但王俊凯怎么找也找不到她,某一天那个小女孩出现在王俊凯的身边,但是王俊凯没有察觉到那个小女孩就在自己身边,二女出现王俊凯发现她像小的时候的女孩,就认以为是自己的女朋友,二女也非常喜欢王俊凯,后来一女发现…………
  • 修罗穿越

    修罗穿越

    杀过千人,从没错杀过一人。因为仇恨,穿越异界。为救爱人,只身犯险。一把刀,一个人,一颗心,在异界杀出一条修罗之路。家人看不起,没关系,族人唾弃,没关系,对手强大,没关系。一颗修罗之心,手执一把修罗刀,杀尽千万敌人仇人。万千种族我为修罗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