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700000035

第35章 战略选择:战略进攻的国家内部战略(12)

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高度审视科技和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强化教育的战略地位。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竞争必定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担负着培养人才重任的教育的兴衰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我们只有从这样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育,才能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才能在这场世界性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大量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水准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在于知识已成为社会所有方面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曾提醒全党:“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2.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转变教育指导思想,确立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全民教育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科教工作的重心要向农村倾斜,对教育发展方向和投资方向进行战略大调整,即大幅度增加对8亿农民的教育投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村教育,使农村教育有个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发展。目前从城市看,总起来讲学生受教育的条件、机会、水平还是比较好的。教育发展落后,最主要的表现在农村。农村文盲占农村人口比例很高,而且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新的文盲还在不断产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影响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不利于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农村人口素质低将不利于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将构成农村劳动力分业和转移的素质障碍,不利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多年来,我们把农民排斥在体制外,不仅利用剪刀差转移了过多的农业积累,而且把农村人口固着在狭小封闭的土地上,使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条件与机会无法与城市相比,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对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社会发展到今天,时代、科技进步到现在这样一个程度,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做法,切实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保障农村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力。发展教育一定要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多年来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很少,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投入的比例和规模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资金不足、师资短缺是农村教育大发展的两个最大障碍。应强化、硬化发展农村教育的举措,尤其要狠下决心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我们至少应当做到像小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发扬“在别的地方忍一点”的精神,少搞楼堂馆所,多修学校旧房、危房,多盖教师宿舍,少铺张浪费,多帮助贫困学生,严格遵守教师法,不拖欠教师工资。这些总是应该做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首先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经过连续几年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2004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在校学生已超过2000万。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问题,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增长,培养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走一条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发展路子。同时,我们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培养结构。现阶段,我国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方面社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院则出现招生难,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为此,今后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地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使各高校根据市场人才供需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此外,我们需要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上,提高市场准入程度,扩大和提升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空间,从多方面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于高等教育。

其次,改革现行教育体制,改变那种以旧工厂模式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包括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技能和素质优势的劳动者大军。

3.以市场为导向,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大环境

活跃人力资本市场,强化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让市场为知识定价,培育市场化的人才选择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搞活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流动。在知识资本的流动上,要有一个符合市场要求的大环境。“知识经济”,说到底,是以知识资本的培育、开发、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主要过程和基本特征的经济。就知识资本与人才、技术、知识经济的内在关系来说,人才是知识资本的人格化,高层次人才则是高额知识资本的人格化,技术是知识资本的智能化,高新技术是高新知识资本的智能化;知识经济是知识资本的物质化,高素质的知识则是高素质知识资本的物质化。在知识资本物质化过程中,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知识资本其中包括人才和技术,或者说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则是保障知识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知识更新加快、技术寿命周期缩短的情况下,对知识资本流动的大开放,就尤为必要。据测算,现在新技术平均寿命周期只有5年,每年平均有20%原新技术被淘汰。在美国最近15年中,已淘汰8000多种职业,同时创造了6000多种新职业。这就必然要求人才和技术的流动及重新组合,要求有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大环境。否则就会造成知识资本的积压和浪费,并阻碍知识资本的再生产。

就我国人才流动而言,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力约束,在干部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户籍制度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及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人才的“部门所有制”、“行业所有制”、“单位所有制”、“区域所有制”、“城市所有制”与“农村所有制”,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缺位的进不来,多余的出不去。因此,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继续进行干部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大环境。

人才的流动,不仅需要国内范围的流动,而且需要国际范围的流动。美国在战后的1952年和1965年,曾经两次修改移民法,优先批准各种科技人才入境入籍。1952年至1973年,曾引进了16万科技人才。1974年至1996年,又引进了14万科技人才。每引进一个外国科技人才,能节省教育投资4万美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前一段时间,科技人才流出多,流入少;而近年来,科技人才的流入逐步增多。但总的来说,从未来发展看,还应借鉴别国经验,进一步创造一个有利于引进国外科技人才的开放宽松的大环境。

就我国技术流动而言,根据科学技术更新规律和对外辐射规律,应当通过技术市场的完善,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在地域、行业和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流动的开放宽松的大环境。

在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的流动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择机制,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和选择机制,防止人才使用上的暗箱操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强调在人才观念上,要有一个重大转变。知识经济的竞争,是比市场经济更为激烈的竞争。由于经济竞争说到底是技术与管理水平的竞争,技术与管理水平的竞争说到底是各种专业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程度的竞争。所以,要通过“国兴科教”实现“科教兴国”的百年大计,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贤使能,举才有德,在人才观念上,有一个重视程度的大转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才,要有重才之识,求才之心,识才之见,爱才之意,用才之道,举才之德。但仅此还是不够的,我们不能把人才的成长、选择寄希望于领导,更不能仅靠呼吁社会形成重才之风,关键在于要建立公开、公正、竞争性的人才选择机制。最好是在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的流动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择机制。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用工、户籍制度,消除人才选择上的封闭和不合理的现象。

切实重视人才,切实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知识分子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担负着国家科技振兴的重要历史使命,是科教兴国的希望所在。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富于刻苦耐劳、爱国奉献的精神。科教兴国,首先要切实改善知识分子的状况,不让他们为寻求职业外收入,影响精神创造这种得不偿失、恶性循环的事情再继续下去。

4.构筑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科技体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不断地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这种创新不是通常意义的技术发现或发明,而是如何把新发明引入经济活动,或者说如何按照市场要求和规律对新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使得科技创新行为以及由此构成的生产系统、组织系统必然产生一系列变革,如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创新目标的绩效化等。这些变化要求对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对科技体制进行战略结构调整,使科技运行机制得到根本转变,从体制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科研机构与企业在体制上紧密融合,产学研有机联合,按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储备、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跨部门、跨地区优化配置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并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各类研究机构依据其不同目标,按照不同机制优化其内部结构,增强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市场经济下的自我发展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将原有的按照部门需求设置科研机构、按照学科和专业配置科技力量,调整为按市场需求和国家目标配置科技资源,打破部门、地区限制,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集成。

———将国家财政对科研机构给予普遍支持,调整为国家重点支持一支精干的研究开发队伍,使大部分科技力量进入市场,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工作按照不同的机制得到加强。

———将技术开发体系从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调整为以企业为主体,使绝大部分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

———将科研机构内部专业设置过细、老化,科研机构办社会、人员臃肿、非研究人员过多、小而全的封闭式管理,调整为重点加强综合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专业、人才结构优化,突出研究开发队伍建设,在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实行开放式管理。

构筑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科技体制,其重点应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强我国科技经济一体化微观基础的建设,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从外部结合向内部结合深化。在发达国家,其科技人员大多(60%以上)分布在企业之中,企业内部有足够先进的研究设备,优秀的且数量众多的科技人员,较为充分的经费支持,设有研究开发机构。因此,在发达国家,其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在企业内部(从实验研究室到生产车间)进行,或从外部引进已经成熟的生产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科技成果的上述转化途径较为顺畅。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反,我国原有的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外部,因此,10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倡的“科技面向经济”、“科技长入经济”主要指的是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科技力量与企业或经济的结合。由于科研单位(包括高校)与企业双方在利益、观念、思维定势、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长入经济过程困难重重,纠纷不断。所以说,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微观基础较为薄弱。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配合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把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促进大部分技术开发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一些有实力的综合类大院大所,除“稳住”少而精的科技力量从事长远性和基础性研究、加强成果储备,多数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配合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引导、支持更多的科研机构充分运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和经济实力,通过技术或其他资产入股、收购、兼并等方式,运用高新技术成果盘活一批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以资产为纽带,与现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育和形成一批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在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通讯、机电一体化、电力电子等方面抓一批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展组建高新技术集团的试点工作。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的迅速崛起,将对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本书采用编年史的写法,介绍了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包括秦以前的土地公有制度及其变革、秦汉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演变、民国时期土地制度等内容。
  • 中国经济盛世背后

    中国经济盛世背后

    在主旋律的宣传下,我们听惯了几十年来中国高速发展的种种成果,听惯了“大国崛起”,听惯了“民族复兴”。然而,在这一切华丽表象的背后,我们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真的活在盛世吗?盛世又是什么样的?盛世真的那么幸福吗?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人手,分析了当今中国经济盛世背后的诸多问题,指明了我们与世界存在的巨大差距,告诉了人们盛世背后的冰冷真相。盛世与否并不重要,改善民生,让每个人过得更好才是政府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部经济学专著,也是学术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本书共分五篇,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该书的问世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 只计耕耘莫问收

    只计耕耘莫问收

    本书收录了厉以宁先生四年来发表于各报刊杂志,以及在大学演讲、讲话(记录稿)的文章共计42篇。2012年前后的文章,全面反映了厉以宁对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自身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提醒与解决思路。他认为改革已进入核心领域,改革的关键是经济体制转型与政府放权。2014年前后的文章,着重反映了厉以宁关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理论的酝酿与成熟的过程,这个理论代表了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他“非均衡”理论与“股份制改革”主张的合理发展。这个理论深入地触及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也更具体地探讨了其在各个经济领域、行业的改革通路和方案。
  • 综合营销策划

    综合营销策划

    本书共分15个章节,内容包括综合营销策划总论、营销策划创意、营销策划模式与营销策划书、SWOT分析、企业营销定位策划、市场竞争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
热门推荐
  • 猩狂

    猩狂

    海边捕鱼的银发少年,拾得一根通体裂痕,满身锈迹的铁棒之后……
  • 墨上璃愁

    墨上璃愁

    遭遇唯二两个亲人背叛后坠崖,却阴差阳错重生到了一个小透明身上。重来一世,再次遇到那一对渣男女谢璃表示分分钟不能忍。而幸好,有那么一群家人爱着自己;也幸好,有那么一个人能够让自己安安心心的待在他身边······
  • 神魔计划

    神魔计划

    西元历5402年,人类科技迅速发展,以太能使人类拥有无穷无尽的能源,空间传送技术使人类探索了整个星辰大海,概念武器可以一次抹杀大量星系,人类迎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但这和主角毫无关系。金项,一个二世祖,被老爸扔进军里历练,本想混吃等死,却因强壮的体格被一位将军看中,成为“神魔计划”的执行者。。。
  • 重念相思曾

    重念相思曾

    知道么……我曾多次回念你的一颦一笑,我曾思念有你的时光。她转过身,美眸充满水雾。迎接她的是一个温暖的怀抱。这是最后一次了,黛鸢。以后,你再哭,我可不管了……
  • 那些年的电竞梦

    那些年的电竞梦

    那些年最火的网络游戏还叫热血传奇;那些年除去星际争霸最热的竞技游戏叫Counter-Strike(反恐精英);那些年游戏还是玩物丧志的代名词;那些年黑网吧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个角落;那些年16岁的林飞第一次触摸鼠标键盘。鼠标和键盘,看似轻巧的两件东西,谁也不知道它们竟会伴随林飞走过一个时代——一个从不被理解到逐渐兴起的时代;一个属于他和他们的时代……
  • 灵夕大陆的故事

    灵夕大陆的故事

    灵夕大陆无尽岁月,挣脱天道却只一人,笑苍天无眼,悲世人皆盲。逆乱天道之人,究竟是什么让天道为之遗憾。他来到他身前,尘封的历史,是否会露出它本来的面貌。自古邪不能胜正,殊不知他是正亦或是邪。转瞬千年,物是人非,天都妖皇,盼其月圆,盼其月缺,不知其圆缺。邋遢酒鬼,且剩一魂一魄,修为难以捉摸,平凡壮汉就能将其撂倒,却又一人可斩万物。他对他说,即使屠尽天下苍生,失去的亦无法挽回。一念起,踏遍万水千山,看尽世间繁华。一念灭,只愿陪在她身旁,做一只井底之蛙。他对她说,世间一切值与不值都不及愿与不愿。灵夕大陆,芸芸众生,生亦何欢,死亦何哀,可怜世人,终化为土,潜心悟道一生,最终仍无法摆脱天道的死局。
  • 心上朱砂

    心上朱砂

    她忘记过去,远离尘世长达十年。如今下山便是为了那十年之约。赴约何人并不知晓,约定之事她更一概不知。面带陌生的一切,她该何去何从。她是谁?她的过去又是如何?与她约定之人又是谁?一切种种,皆是指向被她遗忘的过去。她的过去到底都有什么,他……也是被她遗忘的人吗?拾忆后的她,哭笑不得。“忘了谁也万万不该忘了你。”“我回来了,再也不走了。”……沙华之毒……你可还记得当年的誓言。花叶相思,彼岸却红。心上朱砂,思卿念之。十年之约,望月想之。花落叶枯,曲终不散。
  • 象牙塔里桃花多

    象牙塔里桃花多

    校草跪着唱征服儿~这是一部青春校园纯爱系列暖文俗话说,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这句话确实是没错的。一次早餐,让两个不同道路的人相遇了。一场流星雨,让他们彼此都对双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当插门女婿,又一次的丰富了两个人的荷尔蒙。灿南星,林恩义,刑圣夜,王雅婷,夏苏,千浩轩。这些人的命运压根就占不到边儿。但是一所学校,一个生日派对、让他们认识。足已足矣。灿南星+林恩义=无耻男+腐女。刑圣夜+王雅婷=中央空调+风吹屁屁凉千浩轩+夏苏=逗比+逗比最后H想说:“开心,来看看。不开心,更要来看看!”
  • 缘修千年为情故

    缘修千年为情故

    人生是修有人修道,有人修缘他是仙,她是魔仙魔缘薄,纵使有情也是无果他是师,她是徒师徒禁恋,纵使有缘也是无分是仙如何,是魔如何,我爱你,与仙无关,与魔无关。若因你是仙,我是魔就要分离,那我宁可不要这魔躯。若因你是师,我是徒就要遵循伦理,那我宁可不要这师徒虚名。她们是魔界的两极,为魔界而生,为魔界而死却因爱沦陷为情,她忍受百年折磨,苦中作乐,只为在生命最后一刻,在那人心中留下倩影为情,她舍仙成魔,纵使身死也笑对黄泉莫说世道无情,只恨情深缘薄修道千年为你,修缘千年为你修完命终才知,修缘即休缘修道既休道
  • 析疑指迷论

    析疑指迷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