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800000028

第28章 构建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国民教育体系(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推行终身教育表述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它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终身教育作过重要指示。江泽民同志于1999年6月15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江泽民同志2002年11月8日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希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写进教育法开始,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终身教育作为我国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正式确立起来,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和内容:

1表明我国推进终身教育的坚定性和作出决定的权威性。在我国,党、人大、政府全方位对推行终身教育作出决定,表明我国对终身教育的重视、认同和推进的决心,表明我国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的坚定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最高领导机关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对终身教育作出了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立法形式将终身教育载入了《教育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人民政府,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作出决定,要求“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表明对推进终身教育的决定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2推进终身教育目的十分明确。以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指导思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不仅是教育,而且涵盖了社会的改造与进步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3对推进终身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确定了时间表。

为了如期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为争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明确,到2020年在我国形成学习型的社会。终身学习,就是每个人终身不断地学习,它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形成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教育与社会同步的过程,到2020年,在我国实现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局面,就完全可以说我国已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4为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指出了改革方向。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必须依托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制度。我国确立的终身教育的思想为深化教育改革,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制度指出了方向。归纳起来主要精神有:

学校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除学历教育之外的多种教育功能;各类教育,即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建立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机制与制度,为学习者提供受教育机会;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建设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覆盖全国城乡,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继续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和扶持教育事业等。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永远不会停滞下来。我国现已形成的终身教育的思想还将接受时代的检验,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走向终身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

“国民教育体系是一个主权国家通过法律确定的,为本国国民提供教育服务的组织体系。它是由有关的教育组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组织形式上,国民教育体系的主体由各级各类学校构成,同时也包括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国民教育体系内在的规定性表现为学制、学历、学位、考试、资格证书等基本制度。”国民教育体系是近代以大工业为基础的,首先萌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确立其政治经济体制过程之中,并经历了200来年的历史嬗变而形成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它形成的初期,因受到工业化初期大机器生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比现在低的局限,和教育供求关系是由供给决定需求的制约,其特征表现为以统一的规格、内容制定培养目标,强调统一的标准衡量评估学校和培养对象,强调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制度,目的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前劳动预备人员。国民教育体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到了现代,不论对于处在工业化之中的国家也好,还是对于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也好,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反映在工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特别是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财富的增加,教育供给能力的提高,在很多国家已基本改变了供给决定需求的状况。人们要求更多接受教育、享有教育的愿望普遍提高,社会发展更多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趋势普遍增强。国民教育体系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原有体系,使之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本国国情、更有利于提高本国国民素质和促进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主权国家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面临的共性问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它形成的初、中期相比较,更为重视体系的完整、结构的合理、公民享受教育的公平和教育布局的平衡;更为强调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衔接和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相互沟通,提倡学历本位与能力本位并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职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个人自学相结合。

我国国民教育体系萌生于清朝末年,其背景是当时中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与掠夺,为争取富国强兵,开始向西方学习,试图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性质的教育为国民教育。然而在那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下,所推行的国民教育只是利用西方教育的一些形式和表层制度,而抵制的是西方教育的民主性。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后,中国处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即北洋军阀政府)与稍后成立的广东国民政府并存的局面,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直到1927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名义上统一中国为止,中国教育如同国家一样,陷于混乱和多元状态之中。清王朝被推翻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要求和工业生产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没有能建立起来。从192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主体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制、学历、学位、考试、资格证书等基本制度,相继依法加以明确,实现了近代新式学校在中国的定型,对构建中国国民教育体系走出了重要一步。然而此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也是一个并非拥有完全主权的政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为本国国民提供教育服务的国民教育体系不可能完全形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权国家,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了教育主权,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对旧中国教育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教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转变;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实现了人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确立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改革了旧中国的学制,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教育体系。经过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主要由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制度,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包括非学校教育和培训)、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等所组成,比起新中国成立后形成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期更为庞大和完善。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向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并已有部分跨入知识经济形态,社会生活与经济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不平衡特点。根据就业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数比率划分出四种社会:农业社会,即农业劳动力占50%,这相当于美国1870年的水平;工业社会(包括建筑业),其劳动力占23%;服务业社会,即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为22%;知识社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金融、保险等),其就业比重占5%。这种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教育既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又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把这二者统一起来。遵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应当说,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教育的改革发展,既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也是创造条件使国民教育体系走向终身教育。特别是近若干年的教育改革发展举措,更鲜明体现了这样一个发展方向。

1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为每个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从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现阶段仍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每个人继续学习和进入社会生活的基础。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行,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做人的态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以及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将为每个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国民受教育年限,为社会成员工作学习提供选择条件。自1999年开始,在我国开始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提高国民受教育年限,为学生就业和学习的选择创造条件。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是打基础,那么高中阶段教育不仅有夯实基础作用,而且是人的一生面临生活选择的关键时刻之一,包括选择就业还是继续学习,也包括长远的终身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党的十六大已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之一,这也是我国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条件。

3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在为更多的人提供学历教育的同时,也为更多的人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场所。目前已经开始实行的高等学校放宽招生与入学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规定,为处在学习、工作、退休阶段的公民提供了学习的方便条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制度的实行,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人提供了完成高等学历教育的途径。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提供服务。广播电视教育已进行了多年,国家现正在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

5建立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制度,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机会,也为毕业生适应就业提供重新选择专业与技能的资格培训。

6建立开放的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保证国家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树立大教育观念,拓展教育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组织机构教育;依法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社会力量办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教育,如举办老年大学、家政教育、健康教育等,努力实现由教育的普及向学习的普及转变。

7推动学习向社会各方面渗透。在农村,坚持将扫盲与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起来,农业生产劳动与“农科教”结合起来,增加教育与科技的投入。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与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普及相结合,与现代化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城市,公共教育、文化、体育建设进一步加强,居民社区正在向生活服务、学习服务、健康服务多功能发展。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周工作日由6天改为5天,延长节假日时间,为干部职工安排学习创造条件。鼓励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安排干部职工轮流进修,组织国内外的学习考察等。

可以说,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不仅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完善,而且正在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而逐步走向终身教育,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世人面前。

同类推荐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道逆三千界

    道逆三千界

    道胎破碎的柯云,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神秘功法……道胎缘何破碎?绝学的背后有何秘密?柯云本想做个安静修炼的美男子,却只能被恩怨情仇推着向前走,既如此,那就打破这片天,看看是谁遮住了我的眼且看小猪脚如何逆流而上,一骑绝尘……
  • 与天长毋

    与天长毋

    可有人比她更倒霉,一失足掉到古代,醒来就被仇家追杀,好心救个人都可以被卷入江湖纷争。对此,她只想说:我无语……常言道正邪不两立,面对江湖中逐步掀起的灭魔风波,她表示自己只是个路人甲和乙,完全没有存在感,大家可以直接忽略她。她很怕死,只想带着她脆弱的脑袋,躲的远远的。然而天不随人愿,在一天一天的成长中,她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心。作为一名不太称职的医者,她医得了别人,却治不了自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亚特兰蒂斯奇缘

    亚特兰蒂斯奇缘

    具有亚特兰蒂斯血统的亚伦四处寻找相同血统的人类在21世纪的遗存。企图恢复千万年前沉没的亚特兰蒂斯世界的荣耀。而人类依然生活在战乱与迷惘中浑然不知危险。一旦德雷亚之石被找到,黑魔法帝国即将重现。这篇小说是亚特兰蒂斯系列(白魔法、黑魔法、心灵魔法)之一。人类能否打败黑魔法,暂时挽救危局?
  • 甜宠不止,夫人请早睡!

    甜宠不止,夫人请早睡!

    “老公,我的所以衣服全被偷了,不能去洗澡了。”“...我有备用。”“老公,所有浴室的东西都掉进厕所了。”“我早想丢了,换新。”“老公,我肚子饿了,你先休息吧。”“没事,亲爱哒,我不困,等你。”“......司祁北!你给我跪搓衣板去!今天不许睡觉!”“亲爱哒,我累了,我睡着了......”“哼o( ̄ヘ ̄o#),小样儿,跟我斗。”
  • 轮回飞仙

    轮回飞仙

    天地轮回凋零落,六道沉沦人逢恶。苍茫起剑风中行,正邪心魂谁能破?无语泪纵风霜脸,三十年里世间灰。拯救虽有惊世力,奈何精神已昏黑。——莫问
  • 星耀天下之萌骑士团

    星耀天下之萌骑士团

    暗黑势力即将来袭,由万泉小学组成的奈亚公主,幻之星,十之星,月之星,智之星,炎之星组成的萌骑士团一起对抗暗黑大帝,一件件让你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了……
  • 黄子韬TAO爱恋

    黄子韬TAO爱恋

    EXO十二只的故事,在一位小女孩的生活里出现,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网游:纵横

    网游:纵横

    昔日的王者归来,带着逆天BUG再战网游,重走巅峰路!——————————特建QQ群:568653563——————————新人新书,求一切!!!
  • 我做“小三劝退师”这些年

    我做“小三劝退师”这些年

    “小三劝退师”是我多年从事的职业,解救了许多家庭,抚慰了无数心灵。愿天下所有的人们都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邪帝宠妻:腹黑大小姐

    邪帝宠妻:腹黑大小姐

    一次森林相遇,一次拍卖相遇,一次墨湖相遇,让天赋异禀的他遇见了国色天香的她,一点一滴的相知相守相遇,从光明大陆到神之殿,她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