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300000038

第38章 经世学的现代诠释(6)

至于提倡学术自由研究的精神,这与维新变法以来要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呼声是相一致的。戊戌时期,西方的民权、自由学说,如卢梭的《民约论》、弥勒约翰的《自由原理》等被大量介绍到中国,兴起了一股热潮。梁启超等积极倡言自由、民权之说,认为“自由者,亦精神界之生命也”。瑏瑡并指出:“中国数千年来,学术莫盛于战国,无他,学界之奴性未成也。及至汉武罢黜百家,思想自由之大义,渐以窒蔽。宋元以来,正学异端之辨益严,而学风之衰益甚。”瑏瑢指出中国二千年来的儒学独尊造成了学术专制,阻碍了学术进步。这一取向表现在学术上,便是将西方的自由原理引进学术研究中,提倡“学术自由”的精神,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钳制学术的精神桎梏。王国维主张学术独立、倡导自由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同时与日本学者的影响也有关系,在上海东文学社教过王国维英语、日语的田冈岭云,在1902年发表的《政权对学理的迫害》中即指出:“学术应该是独立的,学理应该是普遍性的,知识思索应超越于政权、教权之外,丝毫不允许受到它们的压制,在真理研究领域内,不能允许庸俗思想侵害一步。”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也是“五四”精神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那么,对于学术界来说,毋宁是“科学”与“自由”来得更为重要。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此二者为欧美文明进化之根本原因。”1917年初,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治校方针,北大更成为学术自由的堡垒和中心。后来,顾颉刚曾深有感触地说:“若是我不到北京大学来,或是孑民先生等不为学术界开风气”,“不逢到《新青年》的思想革命的鼓吹”的话,那么,“我的胸中积着的许多打破传统的见解也不敢大胆宣布”,《古史辨》“这册书是决不会有的”。综上所述,求真与非功利主义思潮的兴起,既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也有其内在的反思,时势的发展变换,科学、自由思想的传播,实证主义的引入等,有此诸因的结合,遂使它能植根于中国学术的土壤上。就这一思潮的发展来说,它正处于传统的学术开始向现代转型的初始时期,因而具有全新的特点,且历时久长,对中国的学术界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从整体意义上说,这一思潮有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质。它在我国学术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史学求真与非功利说,这种“超功利”的学术、史学理论,是对千百年来“经世致用”说的一种反动,也是对传统的经世致用理论的一种反拨。在中国的传统史学中,从古代史官的“掌官书以赞治”,尤其是自孔子以来,鲜明地赋予史学以经邦济国、政治伦理的性质,并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进入近代之后,由于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及社会矛盾,一些史家更是高扬“经世致用”,学、政间的联系与功利性愈发突出。这一思潮的走向却与之大异其辙。王国维等公开宣称:“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要“为真理而真理”,并提出学术独立、“无有用无用”之说。从求真与超功利的史学观出发,他们对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观进行了批判。

针对历来史以经世的传统看法,王国维批评历代封建史学总是以政治教化、“劝善惩恶”为旨意,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说:历史学与语言学“都不见得即是什么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史学是“不生利的事物”,“没有一般的用处”,只要有十几个书院的学究把他们的一生消耗到这上面,也就“足以点缀国家之崇尚学术了”。在他们看来,学术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因其所求“为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学术的神圣即在其永久的价值。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反对将学术硬分为有用和无用。所谓“无用”,即是学问一般不能马上搬来作实际的用途,但学问有理论上的整体意义,也可能有长远的历史价值。如王国维所说:“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因而他们反对实用主义地看待学术的功利性,要求学术不能以一时的政治为目的,史家不能局限于现实政治的经世致用,而要站在更高更长远的角度,从人类的普遍、长远利益出发,“无用”的研究是为了“大用”。基于此,他们认为真正的史学应当不受功利的干预,超然物外,明确地阐述了史学研究的目标在于求真,追求其自身独立的价值。这些说法,与传统的经世致用理论相比较,显然有全新的视角,既有对经世学术功利性的批判,又有对史学研究自身特征新的把握,这对于摆脱传统的史以经世的思维定势,尤其是简单地强调为当前的政治服务,而忽视对史学本身的规律的探讨,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学术史上,可以说是一种质变,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取向具有明显的影响。

应当指出,王国维等提倡“求真”与非功利主义,但并非完全否定史学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学术之用,他们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加以否认。王国维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同时讲到“凡生民之先觉,政治教育之指导,利用厚生之渊源,胥由此出”,以及其有“无用之用”;傅斯年也讲到学术的“真用”,在于“以博物广闻,利用成器,启迪智慧,熔陶德性”,均表明对史学的功能、作用有其自己的理解,并不否定学术的巨大而深远的认知和教育作用。而且,他们甚至并非不谈经世致用。如王国维在悼念其父亲《先太学君行状》中,称其父王乃誉“睹世变之亟,亦喜谈经世之学”。他撰写《殷周制度论》这一名篇,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说:“此文于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可几亭林先生。”顾颉刚早年曾提出:“为政济世是学者唯一的责任。”在《古史辨》“自序”中还说:自己生当离乱之际,感触所及,“自然和他人一样地有志救国”,虽然没有政治兴趣,但中华民族是否确为衰老抑尚在少壮这一历史问题,却始终萦绕心头。认为“这真是关系我们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最重大的历史问题”,并称“我很想就利用了这个问题的研究做我的唯一的救国事业,尽我国民一分子的责任。我在研究别种问题时,都不愿与实用发生关系,惟有这一个问题,却希望供给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改造家的参考,而获得一点效果。”由此可见,他们并不全盘否定史学之用及经世的功能,他们强调史学超政治、超功利性,意在强调学术的独立性与科学性,反对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学术,其主要倾向在于反对“以为政治之手段”、“求其用于政治之中”,更反对把史学作为政治的附庸和工具。在中国资产阶级仍然面临着反封建的时代,他们批评政治、道德左右学术的旧传统,提出学术要超政治、道德而独立,认为学术是以真理为最高尚的目标,实际上是要摆脱封建专制主义对学术的控制,以便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学术,显然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就学术本位和研究主体来说,从非功利出发,提出“求真”与学术独立说,对于近现代学科的建构和史学的科学化进程,及学者的人格独立、自由研究,也成为学术向现代转型的新的标向。由于外在的社会因素和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此期传统的学术开始向现代转型。现代学科的建设,与经学的衰落相联系。如顾颉刚所说:“中国的学问是向来只有一尊观念而没有分科观念的”,旧学问所谓的统系之事“乃经籍的统系,而非科学之统系也。”这一时期,经学失去了以往至高无上的一统局面和权威,加上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及对传播西学为主的新式学堂的鼓励,使经学的地位已处于摇摇欲坠之中。辛亥革命以后,帝制的废除,更标志着经学的终结。晚清经学的解构,使中国原有的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转向文学、史学、哲学等新的学科分类,逐渐提出了构建新的学科体系的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而引起了学术观念、结构方法、价值标准等的重大变革。史学在学术发展方向上,日益要求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业化的学科。王国维等提出求真和学术的独立性,实际上提出了学科的独立性与科学性的问题,显示了与传统史学不同的学术路径。

从史学本体来说,追求学术本身的目的性,是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分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古代没有学术独立的传统,有的只是政学一统的传统。在传统的史学理论中,经世致用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治史的金科玉律,虽说也要求在史学研究中贯彻“求真”,但这种“求真”,只是在经世致用下的求真,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纯学术的史学观念。这种政治、伦理的功利主义,使学术失去其自身独立的目的,而将它当作自身以外目的服务的一种手段。与历来认为史学有经邦治国的经济事功,与它们直接的实用功利相比,王国维他们认为想要学术的发展,必须视学术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学术的发展在于其独立。主张史学应当超然于政治、功利及个人名利之外,追求其自身“独立之价值”,成为真正的史学。与此相联,他们提出反功利的“求真”的史学观,其目标在于揭示对象自身的内在规定,即在史学研究的过程中,真本身就构成了目的,或至少是阶段性的目的。正是出于这种史学“求真”本质的规定,它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学术的重要本质特征,即立足于史学本身的特质,着重于学术自身的探索,其内涵在于化外在为内在,增强学术的科学含量。它与功利主义追求效用的目标取向迥然不同,是对史学的价值和功用的一种重新定位,具有一种新的意蕴。由于认识到史学应当有其独立的价值,其本质在求真,因而推动了纯学术观念的建立,而纯学术观念的建立,即是对史学本身理解的一种质的飞跃,显示了一种价值观的转换。

学术独立无疑是学术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学术本身不是目的,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学术就不会有独立性可言。这方面最典型的是顾颉刚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所作《一九二六年始刊词》:“我们的机关是只认得学问,不认得政见与道德主张的。”“我们的目的只在勤勤恳恳地搜集材料而加以客观的研究,作真实的说明,在民国之下这样说,在帝国之下也是这样说,在社会主义共和国之下还是这样说。”“我们研究的东西也许是社会上很需要的,也许是现在虽没有用而将来可以大用的,但这种的斟酌取择原是政治家,社会改造家,教育家的事情而不是我们的事情。”学术自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在史学实践中更是难以做到。但他们强调学者要以研究学术为专职,要保持学术的相对独立性,这些论述与以往的史学经世论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以经世致用为目标,其对史的追求,与其说是注重史学的自身价值,不如说是重视它的效用性。而求真与非功利说则力图排除其功利性的目的,尤其是简单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而以求真为鹄的,注重史学自身的价值,追求史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目的性。它与传统的经世观不同,更与维新派与革命派以为政治之手段不同。就其方向来说,不再是中国传统史学内部的自我调节,而是使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向。它要求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归,主张通过学理的探讨,以求得历史之真相,显示了其由传统向现代、从经世致用向科学求真转型的重要一环。正如当时有人指出的:史学“几千年来做了政治的附庸,好容易随着新思潮得了解放”,“在学术界,不能谈实利主义,至少不能拿来做唯一目的,只要看学术本身是否健全,而定其资格。历史用不着爱护它的人,给它挂了‘伦理教训’或‘政治资鉴’等招牌,来冒充‘实利的学术’,这是错解了学术,错解了史学真精神。”由此作为学术研究新的方向得到积极的拓展,为学术的自由思考和独立探索提供了空间,这对于史学摆脱当时政治的羁绊,促进史学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成为在中国现代学术最初阶段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

这种理论趋向,从研究主体来说,则与培养学者自由独立的主体意识与品格直接相关。对于作为研究主体的学者而言,学术独立也是其开展研究的基本前提。没有学术的独立,知识阶层既难逃人身受依附的地位,学者的独立人格便也无从谈起。如王国维就批评当时社会集中于为利、为官之途,士人阶层也为之奔营竞走,趋之若鹜。政府奖励学术,只是为其名,或以其可以致用,而不是“为学术自己故而尊之”;对研究者来说,也不是“为学术自己故而研究之”,他们并不是“真为学问”,而只是“以学问为羔雁”,作为猎取功名的手段。“故其学苟可以得利禄,苟略可以致用,则遂嚣然自足”,即使是有悦学之人,“亦无坚忍之志,永久之注意”,因此造成“一国之学者,而无朝气、无注意力者也”。他尖锐地指出:“以官奖励职业,是旷废职业也;以官奖励学问,是剿灭学问也。”“夫至道德、学问、实业等皆无价值,而惟官有价值,则国势之危险何如矣。”强调要使道德、学问、实业等“有独立之价值,然后足以旋转社会之趋势”。在他看来,即使天下之人都嚣然谓学术无用,并无损于学术的价值,如果“为此学者自忘其神圣之位置,而求以合当世之用,于是二者之价值失。”因此他既反对把学术当成政治、道德的附庸和工具,也反对将学术作为进身之梯和媚世之物,要求学者保持人格的独立。这对于流行的唯利是图、唯官是欲的社会风气,无疑是一种针砭,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治学主体的独立意识与探索精神。

同类推荐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热门推荐
  • 走在薄冰上

    走在薄冰上

    窗外阴雨连绵,昏暗的颜色笼罩整片大地,狂风暴雨过后留下残破的玫瑰园,一支支被压倒在地上的玫瑰花,哀伤的陷在泥土里仰望着上帝,散落的花瓣是他们的眼泪,他们问着上帝:“为什么要带我走呢??”是风带来的气息,漆黑的午夜长街,就只剩了昏黄的路灯惨淡的照亮着,围绕着那枯黄灯光飞舞的昆虫一次次的在漆黑的夜里碰上冰冷的灯罩,那样的义无反顾和毫不怀疑,尽管自己撞得头破血流,肢体残破,也绝不改变。上帝说:这就是身为他们的宿命。花色的小土猫乖巧的依偎在脚下喵喵的叫着,琉璃大眼楚楚动人的望着它依靠的人,但人却无法从一只的猫眼睛里看出任何内容。叶飞浅浅的笑着伸手摸摸小猫的脖子要抱起它,却突然小猫跑去了另一方向,叶飞目光惊讶的追了小猫看去,公园座椅旁的路灯边不知何时来了一个人,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将小猫勾引了过去。
  • 晴空下的千纸鹤

    晴空下的千纸鹤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长大后的两情相悦,注定了这一生的幸福……绝对甜文【第一次写,希望支持哦^-^】
  • 向阳花

    向阳花

    父亲生病的期间,我爱上了长来帮助我们的父亲的朋友王铮铎,我的爱也许太深沉,让他无法承受。。。。。。多年后,我常想,他听出了我当时说的话的意思吗?也许听出了,装着不知道,也许根本什么也没有听出来。但是听没听出话里的意思结果都是一样,我喜欢他只能是我的事,跟他无任何关系。
  • 太阳末世录

    太阳末世录

    他们两人站在山顶,眺望刚从地平线探出的朝阳。光芒特别刺眼。“因为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所以你想守护的,也就是我要去守护的;你所憎恨的,就是我憎恨的。但是,在我说可以之前,你都不能死去。”“那我想毁灭的,你会替我毁灭吗?”“会。”“如果是那伟大的太阳呢?”少女说着眯起眼望向东升的旭日。“那我就毁灭掉太阳的存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决战都市异界

    决战都市异界

    学渣林晓生因为一次实验失败被一颗名为C.M物质嵌入脑中,醒来发现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考试背诵SOEASY。拥有念动力的他,进入了异能者的世界,异能界只要你有能量晶体就能够换取任何东西,包括钱币、女朋友、各种武器,从此林晓生过上牛逼不装逼的幸福生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刺秘

    刺秘

    江湖事朝堂事事事烦心,惊魂夜悬疑晨层层之谜。夏小秋,带着嬉皮笑脸和他的随从,一路漫步于各个谜团。查的不是案,是人心。探的不是谜,是人情。刺的不是秘,是人性。
  • 时光请允许情深

    时光请允许情深

    不知道你们可曾深爱过一个人,深爱到为之付出一切,从小,翰笙就爱慕着宋铭宇,可是直到她23岁那年,她便知道,有些人,就算你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别说一个转身,就连一个回眸也是冰冷厌恶。她爱他,付出了一切,从一个千金小姐,变成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她爱他,付出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直到她发现她追逐的光芒再也像当初一般迷人心扉。一场车祸,带走的是她整个人生,从此她的世界再也无法充满光彩。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