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300000063

第63章 非语法性及句法变异(1)

1.0生成语法的前提是:自然语言即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内嵌规则系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人脑中的这一套规则大多以合乎语法的转换为表现形式。尽管什么叫“合乎语法”众说不一,它迄今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导源于乔姆斯基的理论前提:

The fundamental aim in th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a language L is to separate the grammatical sequences which are the sentences of L from the ungrammatical sequences which are not sentences of L an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grammatical sequences.

语言学家以此为“规矩”对语言系统进行动态研究,成就斐然。他们普遍认为,包括“合乎语法”的转换在内的所有句法规则都是“规则的”,这些规则的“可用性”完全为合乎语法的范畴天然的呈现序列所决定。囿于这样一种理论桎梏,语言学家们便不承认“不规则”或“不合语法”现象的合理存在。因此,任何现存的句法不规则现象都被假定为“天然地”“合乎语法”,只是这种“合乎语法”迄今不甚了了,尚待研究证实而已。这种想法符合生成语法的理论前提。然而,“语法皆有疏漏”,生成语法亦然。现有的句法不规则现象以及对此所进行的研究已经确凿无误地表明,大量的所谓合乎语法的语言范畴都不是“天然而然的”,句法不规则现象应该是,也必须是语言系统具有质的规定性的组成部分。由此,似可修改生成语法的理论前提: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兼有解释“语法性”与“非语法性”两种能力。

2.0语法性与非语法性是语言系统相互依赖不可须臾分离的两个部分。对这两个方面作出全面而合理的解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语法性的存在是以非语法性为前提的,没有非语法性,不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便没有语法性,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语法性,我们对语言系统的认识就只能是片面的。因此,应该对被乔氏看作是不合语法的句子予以足够的重视。

然而,现有的语法模式难以解释以非语法性为主要特征的诸种语篇。譬如,句法变异为诗歌的主要特征,对此,生成语法的解释却差强人意。诗的诗歌性究其因由与句法变异切切相关,非语法性在诗歌句法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即是说,语言系统不可或缺的非语法性与诗歌句法变异相互认同。因此,考察诗歌的句法变异现象无疑会使非语法性并进而使整个语言系统得到合理的解释。

3.0基于这样的认识,甚至乔氏本人也作了一些努力,试图修正自己对语言系统的认识。

1963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一次关于英语句法结构的讲习班上,乔姆斯基教授从肯明斯一首题为Me up at does 的诗中引征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句法变异现象,以引起语言学家对在所谓的“标准英语”中不可能出现的句法现象的注意。乔氏的努力对语言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肯明斯诗中大量存在的变异句法并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存在于诗歌中的某种普遍现象,证实了非语法性在语言系统中毋庸置疑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1964 年,P.波斯塔尔在乔氏的启示下提出了一套新的语法设想。在这套语法中,不规则现象亦即非语法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起着关键的作用。波氏关于语法的观点包括以下几种限制:1)转换可以不包括个别语项;2)某种语言中可能出现的不规则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这种语言本身的语法规则系统得到解释;3)深层结构的终结成分只可能是词项;4)词项只存在两个范畴——名词和动词(动词这个范畴在这里包括传统语法中的两个词类,形容词和动词)。

4.0波氏关于语法的新颖的构思,其中尤以第二点最为重要。因为它首先承认在语言中可能存在着不规则现象,体现出不同程度的非语法性,并且认为这种非语法性可以用该语法中的一套规则加以解释。据此,本文拟重点探讨英语的句法变异现象,并以此说明非语法性在日常语言中程度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以对变异本质的揭示来阐明非语法性在语言系统中毋庸置疑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4.1非语法性及变异

4.1理论公设

本文的理论公设是:非语法性与变异句法同一——即变异句法作为实证体现着最高程度的非语法性。广义而论,非语法性的指涉对象是一些呈异态分布的语言序列,它们由语法生成,却不同程度地违反了日常语言的语法规则。换言之,由同一部语法生成的,没有违反日常语言的语法规则的任何呈正态分布的语言序列都具有语法性。在乔姆斯基看来,这部语法是“天然的”,具有“生成性”,本质上是一套形式规则系统,能将有限的语句投射到潜在的无限的语句上去,从而形成整个语言系统。这一部语法(亦即这一套转换规则)适用于任何一种特定的语言,能自动地生成该语言中所有完全合乎语法的语言序列。然而,这种语法模式太理想化了,其过分强大的生成能力往往产生出一些不合语法的语言序列,却常常被看作是“例外”。因为这些语句违反了这部语法中某些被假定为是恰当而合理的转换规则,相对于整个语法系统而言,便成了变异句。结果,非语法性成了一种客观存在,变异也成了一种客观存在,随之,语言系统中有许多语篇便具有了变异的特征,其中尤以诗歌句法最为突出。

但是,要对以诗歌为代表的变异句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对变异这个概念本身作出同样合理的解释;即是说,讨论非语法性与句法变异的同一这个问题必须有相应的认识作其坚实的基础。

人们往往因循既有的传统,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与这个标准相悖而逸出常规的叫做变异。我们对事物作出判断,所依据的就是这个标准。对此,人们往往持肯定态度,认为现实世界在本质上就是通过性质不同、种类迥异的标准而分为不同层次的。然而,对于因违反常规而产生的变异,却常常不予重视。

据说生成语法反映了语言普遍现象,旨在体现语言学家的一个主要目的——他们认为语言学的终极目的是确定一部语法可能存在的形.式.,特别是要对这种语法可能呈现的形式进行各种限制。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便意味着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法系统的诞生,这个系统可以提供无所不能的常规标准,使人的智力利用这些标准获得对于语言相当合理的阐释。然而,万能的标准不可能存在,因而,只能是相对的;于是,便产生了“例外”或者“变异”。从理论上讲,某一标准有了例外,抑或某一个现存的思维图示产生了变异,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人类抽象和想象思维所付出的合理代价。二十世纪,现代科学哲学战胜了实证主义,这种新的世界观强调这样一种观点:没有折衷的观察,也没有对语言折衷的观察。对于自己所观照的对象,人们总得采取某种态度,但决不是折衷调和的。问题的关键在人的意识,因为对可观察的对象进行观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我意识。但是,人类注定要受困于自己思维的物质载体——大脑,因为迄今为止,这个载体还是一个“黑箱”,一个谜。由于缺乏系统而直接的证据,对于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受到了很大限制。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在外界的刺激下建立、扩展、重建思维图示的过程,皮亚杰将其定义为“建构”过程。这样一种认知过程表明,人对外物的观照是为理论图示所决定的。这就是说,各种各样的理论严格地说来既是一种认识系统,又表明了意识的局限。因为自我封闭,便自给自足。在自我封闭的系统以外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任何理论体系都免不了“伟大的荒谬”和“深刻的片面”。

其实,这也正是生成语法所面临的处境。句法变异现象使现代语言学十分难堪,因为这种现象在该语法模式以外,又在外面的“空白”以内,难以对此作出解释,原因正在于这种语法理论本身的局限性。但这并不是说,生成语法这种尴尬的处境与其高度概括、高度形式化的标准和规则相抵触;恰恰相反,句法变异是赋予生成语法的礼品,而以诗歌为代表的诸种语篇正是这样一种礼物。

4.2日常语言中的句法变异

同类推荐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象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热门推荐
  • 千金有毒

    千金有毒

    她是宋氏集团的千金,却被闺蜜下药拐卖,在高速路上与人车震丢了清白,爷爷被丈夫害死,家产尽数落在渣夫手里。五年后,她改头换面归来,成影后,建公司,玩期货,整渣男,斗渣女,报仇雪恨!只是,她却踏入了更险恶的漩涡中…“我保护你,你嫁给我。”“给我个理由。”“早已睡过,并没睡够,还想再睡。”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回首亦是伤

    回首亦是伤

    这是个N角恋的故事,之所以不狗血,是因为它的主题是离别。我们爱了散了,或我生君已老,或有生之年,假如相恋。各式各样的情最后的终点都是离别。但是,我们至少爱过了对不对?
  • 废物倾狂泠漠大小姐

    废物倾狂泠漠大小姐

    她,全球通缉犯,冷漠无情。她,轻云大陆闻名的草包废。当她成了她,整个大陆都将颤抖。他,轻云大陆的最神密的王爷,传闻他长的绝美,却整天戴着面具。传闻只要有女人进他半米之內就会七窍流血。传闻他心狠手辣,嗜血如魔。当冷漠无情的她遇上心狠手辣的他,会擦出爱情火花?还是仇敌?是宠爱如命?还是拔刀相见?
  • 《穿越绝宠王妃》

    《穿越绝宠王妃》

    意外穿越,没有庶姐嫡母的陷害,也没有家人的仇视。在丞相府中有三个妹控的哥哥,以及疼爱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一出生就紫云萦绕,被皇帝叔叔在满月之日封为郡主。五岁离家修行,十三岁回归。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组织,她的产业遍布整个傲宇大陆。遇上冰冷的腹黑王爷,一次次的为她破坏自己立下的规矩。
  • 生化来袭之宇宙病毒

    生化来袭之宇宙病毒

    2022年一块陨石撞击地球,后被科学家切开研究调查,一种人类未知的X病毒诞生了。X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令人防不胜防,很快这种病毒席卷了全球,一场惊天的末日危机~~~~~
  • 病粟的莉安

    病粟的莉安

    -〔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对比,黑暗必未败北的那一方。〕-〔没了光何来暗,没了暗何来光。〕-〔光吞噬了暗,暗腐蚀了光,究竟是谁胜。〕【两个月后改名为病色的莉安】
  • 逆世重生之封天

    逆世重生之封天

    一代大神,遭小人五次三番暗算而坠落红尘。后得到佛门观音和地府和平心娘娘的帮助,逆世重生。最终修得无上修为,以王者的姿态重返天界,称霸三界!在天界的修真之旅,结识了被世人广为传颂、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并与他们携手打破天界旧的规则,建立新的秩序。也和众多爱侣,演绎出一段段传奇佳话!
  • Under the Greenwood Tree

    Under the Greenwood Tr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帝苏落雨

    邪帝苏落雨

    今天忽然召开了紧急会议。貌似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苏落雨也不敢怠慢。急急忙忙的跑去议事厅。坐在了属于他的位置上。可是听见年轻貌美的美女老大说要去保护什么人。好像只是他们洛家族长的私生女?你妹啊。你们族长都多大了。还有私生女。佩服,。佩服。。。-------------------------这是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同时也不是斗气世界。这片大陆上的人们。他们修炼的都是元力。而主人公苏落雨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士。没有奇遇。没有天赋。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修炼到了顶端。可是就在他辛辛苦苦功成名就之后。却迎来了不可思议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