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300000055

第55章 视域延伸与学科价值的多维凸现(2)

因循上述思路,作者首先提出了“风格是什么?”的问题。在他看来,传统意义上说的“某作家有某种风格或某作品表现了某风格,只是指出了该作家作品的风格形态,而不是对‘风格是什么?’的美学回答。”【21】因此,他认为“‘风格是什么?’的质的内涵必将包蕴着风格创造与鉴赏的美学规律,是对风格创造与鉴赏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美学规定。”【22】这样一来,根据作者的观点,关于“风格”规律的美学回答就转化成了关于“风格创造与鉴赏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美学规定”,这显然是作者“把风格问题放到整个文学艺术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试图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艺术风格的美学规律”,为“确立其应有的美学地位和实践意义”所进行的有益的尝诚。根据对美学规律进行哲学考察所积淀的理论认识,作者明确指出:“考察艺术风格的美学规律,必须深入到艺术创作、鉴赏的全过程研究艺术风格在这一全过程之中形成与发展的诸种内在因素的关系,力求增进对艺术风格整体性的美学认识,把握艺术风格的美学规律作为文艺系统的一般形式在整个文学艺术历史发展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23】作者认为从风格创造与鉴赏实践的全过程出发去考察艺术风格的美学规律,这完全得益于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所给予的启示,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哲学观,“艺术的美学规律以社会生活和艺术表现对象为出发点,以艺术作品为中间环节,沟通了社会生活(艺术对象)——作家艺术家——创作过程——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者——审美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一个开放式螺旋上升的艺术运动过程”。【24】因此而得出的结论便是:“艺术风格形成并得以审美实现的美学规律就孕育于艺术创作与鉴赏的全过程”。【25】这样一来,风格规律的美学构建将首先依赖于这一过程的全景扫描,而风格规律的审美实现就发生在这一扫描过程完成以后。那未,风格创造与鉴赏实践的全过程究竟怎样?其间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风格美学规律?请看作者对这一全过程所作的周密描述:“社会生活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家艺术家,作家艺术家与作为艺术对象的社会生活发生审美关系,从而进入艺术主客体有机统一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求得诸多审美关系的和谐统一,创造出具有鲜明风格定性的艺术作品;作品风格作用于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艺术鉴赏者,在审美过程中得以确证和实现,同时也造就了鉴赏者的批评风格,从而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实现艺术运动(包括风格规律)的美学目的,最后又反馈于艺术创造与鉴赏本身,使其进入更高的艺术运动过程,艺术风格亦随之完臻成熟、不断丰富发展”。【26】可见艺术风格的美学规律并不是一堆僵滞的理论概念,而是一个深入整个艺术运动过程的动态的“现实生成”,并且由于这个生成过程而相应地规定了风格美学规律的体系构成:一、风格创造规律,涉及艺术表现对象、创作主体与创作过程等三个要素;二、作品风格的构成规律,包括风格的感性表现形态及其美学要素;三、风格鉴赏规律,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艺术作品,二是鉴赏主体,三是鉴赏过程。作者认为风格鉴赏规律的发现与建立“标志着审美主体对作品美学意义的独到发现与沉思,决定着艺术鉴赏的审美价值量和美学力度”。为了延伸自己关于风格美学规律的“独到发现和沉思”,作者又不惜笔墨分别用了“艺术风格的创造”、“艺术风格的构成”以及“艺术风格的鉴赏”共三篇文章的篇幅详细讨论了风格规律的三大体系及其内在构成,其用心之良苦,俨然有深意存焉。

综观全书,在“文艺学”的名目之下作者着力探讨的主要就是“风格”及其美学规律。据作者自己讲,以风格作为研究重点是因为它已“成为文艺学、美学中重要的理论范畴”,【27】但若将视域延伸,在当代学术的大背景下来考察风格研究的现代意义和学科价值,就会看出此举不啻是对国际学术潮流所做出的一次积极的应答,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位中国学者宽阔的视野和胸襟。

众所周知,中国是文体大国,关于“风格”的研究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既往的研究多局限于“辩体”、“昭体”、“晓变”等本体探索和风格定位,却很少有人从生命存在和文化经验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现在一般认为,在文化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风格的形成与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经验的凝聚,其间必然昭示着民族的共享文化价值,而比较文学所孜孜以求的又正是各民族共享文化价值的融摄与重铸,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比较文学与当代文艺学有暗合之处,而这又大概是作者能够在这两大领域里交叉腾挪的重要缘故。另外,在中国“风格”被认为是体裁与语体递进发展、终而成熟的自然结果。传统的观点认为,体裁、语体和风格三者交相融合,从而构成了内蕴气脉、情怀、韵致、境界与至味等的整体氛围,仅从某一个层面去体认风格往往不得要领,只有从整体去把握与感悟才行。至于风格的演化规律,在刘勰看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而“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相辐辏成”,其实质还是风格的本体认证与定位,并不像本书作者这样嘱意于从艺术的发生机制及其运动的全过程中发掘风格的美学规律。更何况传统的视点主要集中在作为实体存在的风格认证之上,所附加的说明也多是一些价值判断,却从未将风格实体的“质料”——语言要素纳入研究视野,这样就使传统的风格研究与现代学术品格拉开了距离。实际上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困惑,西方学术界也业已从传统的“本体之辩”、“主体之辩”、“存在之辩”等转到当下的“语言之维”,可以说重铸西方现代学术品格主要就是通过“语言转向”而得以完成的。就风格研究而言,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西方主流学术的主流话语之一,因为西方的传统自亚里士多德以降就对语言这个维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风格的构成质料就是语言,正好成为学术研究的最佳视点,因此具有其它研究对象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风格研究才逐渐为各学科所青睐,成为包括文艺学和美学在内的诸多现代学科所研究的重点。本书作者视野开阔,在文艺学这个名目下特地拈出“风格”范畴详加研究并试图在现代宏阔的国际学术背景之下着力揭示艺术风格的美学规律,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国际学术潮流,这无疑是在清醒的学术意识驱动之下所做出的一次自觉的学术选择,其学理意义显然具有导向性质,相信会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不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多维展开的视野中,文化与跨学科视野(尤其是前者)已从边缘移向中心,成为世纪之交的主流话语。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局势的巨变,一系列新的国际文化问题也随之而起。随着“欧洲中心主义”或者说“西方中心主义”的渐次破灭,世界已进入后殖民主义时期,与此相呼应,人们已经开始重新考虑在西方文明优势丧失以后如何调整国际文化的新格局。但不管结果如何,由于后殖民阶段的到来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广泛影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民族文化复兴与多元文化并存的新局面,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文化交往方面的新难题,比如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关系、文化冲实与文化共处的可能性、文化相对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文化对话的基础、文化误读的建构意义、文化转型与文化研究的重新定位等。毋庸置疑,这是世纪之交异质文化之间的一次深度对话,也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全方位审视与认证。由于比较文学一向以跨文化研究作为自己的内在属性,因此必定会对这场世界性文化论战作出积极的反应。而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敏感,也迅速感知到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所发生的变化,即刻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学科发展的大趋势。

在本书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文化立场”这篇文章里,作者明确指出:“比较文学作为跨民族文化系统的文学研究,最高目标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28】这个观点现在已经是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共识,因为“比较文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世界性的理论眼光来研究文学,它并不局限于所谓的‘影响’和‘类比’;即便研究一首小诗,只要研究者用世界性的文化、理论眼光来透视它,阐释它,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体系的文学观念与批评方法来分析它,探讨其相通或相悖、总结其相同或相近或近拟的文学经验乃至人生经验,认识其文学特点,从而在跨文化、跨国度、跨民族的文学及理论之间,去寻求‘共同的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这种研究便具有‘世界性’,就符合‘比较文学精神’”。【29】实际上所谓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其本质就是要着眼于中西文学基于“共同的美学据点”抑或共享文化价值的共时动态“涵化”,而这种涵化的生命力不在单向的移植,却取决于双向的熔铸和综摄,取决于双方在深掘历史从而叩问传统的同时能否自由地挪用同质或异质文化资源,以求“视野的融汇”。因此,作者认为“比较文学作为跨民族文化系统的文学研究只有在最广泛的文化层面,只有在物质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的结合上,才能找出文学与人类文化诸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比较文学产生与发展的世界文化背景,才能为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背景,更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更深厚的文化意蕴”。【30】由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化”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有人甚至将90年代所谓“后文学时代”的全球主流话语认定为“文化研究”。这当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跨文化性质使之然,而以跨文化研究为使命的中国比较文学界迅速感知国际学术前沿的变化也从神话原型理论、文化人类学、人类学诗学等理论立场出发着力探讨跨文化交往中的同质与异质性问题,同时分别就文化转型期价值与精神的重建、东西方和多元文化中的文学经典、后殖民主义与本土话语等论题进行过较为深入的讨论,为重铸中国学术品格、建构跨文化的共通的学术话语勉力而行,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未可估量。正如叶舒宪教授所说:“比较的视界仅仅停留在‘文学’本身,未能深入到文化整合要素中去,因而也就不能升华到比较文化的透视高度。‘文化’视角的引入是解放学科本位主义囚徒的有效途径,使研究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比较文化研究未必是比较文学,但有深度有洞见的比较文学研究自然是比较文化。换言之,比较文学研究若能得出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那将是其学术深度的最好证明”。【31】本书作者能够延伸自己的视域,最终瞩目于跨文化研究,的确具有“比较文学精神”,其“具有文化意义”的观点与结论毫无疑问也正是“其学术深度的最好证明”。

这本书就这么悄悄地问世了,其中虽然蕴蓄着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却又那么的平凡而不张狂,这使我们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生前在首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讨论会”上所做的开幕释:“我们不但开创了纪录,而且平凡地、不铺张地创造了历史”。但这毕竟是作者既往研究的纪录,其中打下了他往昔思索与追求的学术烙印,或许是那会儿才刚刚起步,有些篇章深度不够也缺乏新意,尤其是参考文献几乎没有西文原著,这于比较文学研究倒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不过这面镜子毕竟透射出作者眼下的取向及未来的思路,特别是视域较宽能够洞悉学科发展趋势及其学术价值,因此又可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开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大乐黛云教授最近指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在人文科学研究中正保持其前沿地位,在这世纪之交的文化转型时期,它将面临着更远大、更光辉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界已作好各方面的准备,迎接这一伟大新阶段的到来”。【32】惟愿我们包括本书作者都已作好了这种准备,争取为比较文学、文艺学及其它学科的更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载:《南方文坛》,1996年第4期,第37-43页)

【1】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53页。

【2】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页。

【3】Bullock,Allan &Oliver Stallybrass:.The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Glascow:William Collins Sons &Co Ltd.1977:298.

【4】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9-90页。

【5】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6】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第106页。

【7】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第107页。

【8】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第14页。

【9】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第172页。

【10】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第173页。

【11】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第198页。

【12】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4页。

【13】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4-205页。

【14】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5页。

【15】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页。

【16】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8页。

【17】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9-70页。

【18】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6页。

【19】叶舒宪: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研究展望,载《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6—117页。

【20】乐黛云:“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未刊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发言稿,1996年9月,中国长春。

【21】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8页。

【22】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8页。

【23】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4页。

【24】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4—205页。

【25】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5页。

【26】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5页。

【27】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28】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8页。

【29】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9—70页。

【30】贾益民:《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6页。

【31】叶舒宪: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研究展望,载《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6—117页。

【32】乐黛云: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收录吕思勉先生《国学概论》《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是迄今讲授国学入门门径最全面的指导书。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本书收录了《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访谈录》、《面向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艾朗诺访谈录》、《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夏志清访谈录》、《文化转向与人文传统——李欧梵访谈录》等文章。
  •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2009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巫溪调研时指出,巫溪很漂亮,很有魅力,历史文化,秦楚之门,大有发展前景。于是,本书随应而出,志在推广巫溪风光!
热门推荐
  • 你最喜爱的寓言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你最喜爱的寓言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心态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对青少年心态的呵护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要引导他们对真善美的积极追求、要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兴趣。
  • Boss来袭:全城通缉少夫人

    Boss来袭:全城通缉少夫人

    一次任务,让她掉进了他设下的陷阱,被他占尽便宜;一个意外,让她得知母亲的死亡是人为;一场爆炸让她成为夜场女郎。终是逃不出他的黑心,是勾引?是蓄谋?她成了他的佣人兼情妇,她爱上了他。当记忆的闸门打开,是逃?是背叛?还是义无反顾?还是为母报仇?
  • 稻草人的蜕变之旅

    稻草人的蜕变之旅

    古老玛雅文明预言首次爆出2012跨世灾难,人心惶惶。传言地球的2012末日灾难竟是古老民族-玛雅人的一次诅咒,未来的科技是否会重新拯救人类,魔猫的死亡代价只是为了彻底封印天妖,却不知巧然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预言2012,主人公黄立,雪英,乌塔姆,杨洋又如何阻止这一切,最后龙飞最后是否会复活……
  •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阐述“舍得”是人生课,是人际关系的必修课,从古今中外的故事入手,深刻阐释了为人处世的内涵和艺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爱情瓶颈

    爱情瓶颈

    在爱情到了一个瓶颈期的时候,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这份感情,它来时我不激动,去时我不悔恨。有一些人,他们背叛了爱情,只是上帝不会立即惩罚他,而是在过后的年岁里给他们致命的一击,只是这对于我们而言,仿佛已经失去了意义。
  • 羚羊

    羚羊

    自从我知道我被诅咒那一天起,我便决定不会爱上任何人,即便在最爱之人面前痛苦挣扎,也绝不释怀,绝不屈从......
  • 印川

    印川

    人类?只是下等的双足兽,没有族名的下等种。
  • 重生:天财大小姐

    重生:天财大小姐

    被最亲爱的“姐姐”和未婚夫害死,她坠入了地狱。老天却不让她死,让她回到了小时候。她不再像圣母一样无数的宽容伤害她的人,她要让每一个伤害过她的人生不如死!
  • 狩猎苍天

    狩猎苍天

    那一天,无穷无尽的魔怪占领了世界。那一天,人类只能在死亡与绝望中挣扎。那一天,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毁灭中奋力新生。千年以后,当屈辱成为了记忆,当自由成为了传说,当生活只剩下冰与火。希望,痛苦,绝望,崩溃,希望……人生不过如此。这是一个小人物成长的故事,这里没有魔法,斗气,武技,这里只有满山遍野的魔怪,以及狩猎魔怪的猎人。这里比拼的,是世界最强天赋!
  • 一个人的悲伤

    一个人的悲伤

    因为爱着你,我狠狠地伤了自己。寂静的夜,一个人听自己心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