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300000043

第43章 考据学的传承与学术范式的更新(1)

学术也是一种人生;学者生涯也是诗;考据学承载着前辈学者的精神履历和心路历程,亦可激活许多精神话题,有裨于继往开来的学术追求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定位;有厚度的学术梳理非为雕虫小技,而是一种心灵的探幽访胜,自有深情远致。——作者题记《中外文化与文论》(第2辑)特地推出“考据学的传承与更新”专栏【1】,由叶舒宪教授主持,特邀了国内一批学有专攻、成果卓著的学者,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着眼于传统考据学的创造性转化,探索现代研究方法的更新,对这一重大的文化课题进行了颇有价值的讨论,予人多有启迪。现就个人研习所见,也提出一些看法,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教正。

以埋头书斋整理古籍为其基本特征的传统考据学肇始于古代经学的方法论,从校订经书、说解经义,到考究古代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天文历法、声韵音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2】,主张以文字学为基础,从训诂音韵、典章制度等方面阐明经典大义,反对“空言说理”、“轻凭臆解”而“求之古经”、“求之故训”。从本质上讲,所谓考据学就是一种实证科学,由于考证的目的是要“明道”,因此,考据学又可说是一种具有技术内涵的文化操作,尽管要求实事求是、摒弃任何的价值渗入,但它绝不是一种纯然客观的、与研究主体无关的技术操作,倘若没有文化意义的追求,传统考据学就不会因其独特的学术成就产生价值效应,而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日本学者村濑裕也认为:“起这种作用的考据学必须作为一种思想史的事态来处理,并且指出通常所谓考据学者的无思想性,其实也是一种基于特定社会意识上的固有的思想现象,必须讨论其自身的思想史意义。”【3】在这位日本学者看来,考据学这种坚持“实证的科学的无前提”的立场,依据归纳的方法以确立严格的客观态度,是“通道”的首要条件,其促成因素有二:“第一,是对不顾事实根据,不以积累经验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空疏高远学问的反命题;第二,是对要把‘自己的所谓理’普遍化合理化,强迫万人的恣意独断的形而上学的反抗”【4】,因此,实证精神便深深地织进了考据学者的一切研究活动。清代朴学皖派大师戴东原一生力破“人蔽”,曾说;“仆闻事于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同时指出:“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并且据以抨击汉儒宋人,说道:“志存闻道,必空所依榜。汉儒训诂,有师承,有时亦傅会,晋人傅会凿空益多,宋人则恃胸臆以为断,故其袭取者多谬,而不谬者反在其弃。”在他看来,义理、考核、文章三位一体,“义理即考核,文章之源也。”【5】戴震本人从名物、度数入手以通经义,将其视为自己的看家功夫,同时资以淹博、识断、精审三端,颇具现代科学实证精神,直逼牛顿、达尔文,因此时人誉之“所谓通天地人之儒也”。有清一代,乾嘉以后朴学大兴,计有吴、皖、扬、浙四个系派,分别以惠栋、戴震、王念孙、引之父子和全谢山、章实斋等为首,蔚为大观。其时经学家十有八九兼治天算,力倡实学,陆续推出《晓庵新法》(锡阐)、《勿庵历算全书》(文鼎)、《慎修数学》(江永)等天算名著,为科学的实证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戴震本人更是富有科学精神,经年累月,从《永乐大典》中整理出了《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又精通古音,立音类正转旁转之例,从分析《广韵》系统入手,区别等呼洪细与韵类异同,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并且精于文字训诂,对古代名物考释也时有创获,以研究实绩为清代朴学提供了个案基础。总的来讲,基于传统考据学的实际成就,可以看出这种实证研究的理论要领是“淹博、识断、精审”,操作原则是“巨细毕究,本末兼察”,要求“征古而条贯,合道而留余议”,反对“依于传闻以拟其是,择于众说以裁其优,出于空言以定其论,据于孤证以信其通”【6】,并将其悬为有清一代朴学家们共同的研究范式和学术信仰,因此而成为传统考据学的灵魂与精髓。

当然,考据学主要具方法论性质,渊源流长的践证抑或实证精神是其根本的理论支撑。在中国,从先秦诸子哲学,历秦汉晋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两千多年来,践证精神通过知行观得以传承,终而奠定了经验式研究在中国学术传统中的崇高地位。比如孔子强调“学而知之”;墨子提出“言必有三表”,认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肯定经验起源与操作规则的认知价值;后期墨家在《墨经》中提出认知理论的精湛学说,认为认知程序分为三种,即“闻知、说知、亲知”;最值得注意的是韩非子力倡“参验”之说,而废“意度”之法,反对“无缘而妄意度”,主张“必缘理,不径绝”,亦即不能不经过“践证”而妄下断言,他强调“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要求“因参验而审言辞”,表现出了高度的践证精神;及至程朱标举“格物致知”,认为“格物莫若察之于身,其得之尤切”,也肯定践证对于“致知”具有重要作用;当然,仅就方法论而言,乾嘉朴学则无疑是中国学术践证传统的高峰,其治学方法尤重探求研究对象的经验来源和操作含义,将践证精神推向了极致。鉴于乾嘉学派三百多年的突出成就,曹聚仁先生干脆明言:“没经过清代考证学的洗礼,是不配来读古书,谈什么‘复兴中国文化’的。”【7】延及近代,践证精神得以大肆张扬,顾颉刚的《古史辨》、王国维的《古史新证》、郭沫若的《古代社会研究》、徐中舒、董作宾等人的甲骨文研究前逾古人,后启来者,蔚开一代新风;至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将地下纸上打成一片”,后有饶宗颐先生再创“三重证据法”,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甲骨文字相互抉发印证,以求融通。从此,中国学术的科学肌理日渐发达,学术范式日益完善,学术信仰也渐趋坚定,为中国学术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理基础。其实,仅就方法论而言,中国式的践证精神又和西方自古希腊以降一脉相承的实证精神不无相似之处。根据一般的看法,实证者通常认为所有的知识凡属真的就是科学的,但前提是这些知识要能描写可观察的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在西方,实证意识导源于经验哲学,其基本观点是:一,所有的概念都派生于经验,比如某一个语言表达只要通过语法规则而和某种可以经验的事物相联系,就具有指涉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二,声称可以表达知识的一切观点都依赖经验,并且可以验证。由这两个观点又衍生出经验哲学的三个特点:可验证性、可分析性和注重基本事实的科学态度。应该说这三个特点和考据学所体现的践证精神在内的理路上不无相似之处,因为二者都植根于对学术生命的深刻体认与把握,而不是空无依傍,流为空论。事实上,西方实证者的“经验”要素经由历史的演变,也经过了长期的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康德的知性经验,罗素的逻辑经验,胡塞尔的意向性经验,到维特根斯坦的语用经验,斯特劳斯的结构经验,伽达默尔的解释经验,哈贝马斯的交往经验,德里达的解构经验,利奥塔的悖论经验,等等”的实证精神,维护着学术的生命,也正因为这样,经验性研究才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有了毋庸置疑的主导地位。于是,我们看到,植根于践证抑或实证精神丰厚的土壤,在中国诞生了考据学,而在西方则有实验科学延绵至今,直接造成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层累迭加,也对学术范式的不断完善与重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再来反思传统考据学的现代价值,恐怕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到它所提供的范型意义。基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传统考据学渗透着实证精神的理论意绪,比诸于实际操作,再加上中西践证/实证观的交相融通,则可引出如下考据规则:

1.学术以践证为本,须求淹博、识断、精审,实事求是,不主一家;

2.征古而条贯,合道而留余议;

3.巨细毕究,本末兼察;

4.不依传闻以拟其是,不择于众说以裁其优,不出于空言以定其论,不据于孤证以信其通;

5.理求讲明,践履始实;学贯解析,证悟始满。

这些规则和下述18世纪末叶四库馆臣评判进呈书籍所依据的标准和尺度大致相似,表明相同的学术取向和研究范式,是为当时考据学者共同的学术话语和信仰:

1.是否正确使用文献和考证方法;

2.判断是否武断;

3.是否具有考证价值;

4.是否运用宋儒义理的思辨方法;

5.是否和专题性研究(实学)有关;

6.是否正确运用训诂方法;

7.有无发明创见。可见当时压倒一切的关注焦点是能否正确运用文献和考证方法,只有长于考证之著才会受到青睐,否则便免不了有“疏于考证”之讥。而且“有无发明”也是当时评判学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比如四库馆臣即常用“无所发明”的字眼批评对科学知识的积累毫无贡献的明代学术著作,把实学称为探本知源的重要方法,提倡实证研究,反对崇尚“虚谈”的两宋经学。因此,从共时性结构考察,可以说以清代考据学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实证/经验式研究从本质上体现为内容广泛的学术范式革命,从而引发了一场全面的学术话语变革,通过笃实无遗的小学实践,考据学者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宋儒抽象思辨的学术理路和理论预设并据此确定考证的对象。这种理路旨在揭示义理形成与其范式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些可验证的规则,并不像宋儒那样力图建立涵盖全部人类经验的理论框架,以抽象思辩代替训诂考证,以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完善替代对经验性实证知识的系统研究。随着清代批评意识的复活,考据学者摆脱盛行了五个世纪的理学的羁绊,试图重构经典经学,并通过对传统儒学的实践性应答,使考据学成为一种自足性很强的学术话语,将之看作是发掘古典智慧的更为准确的来源。考据学者虔诚地相信经典儒学的完善以及重构经典智慧对中国传统政治运作的深刻影响力,认为只有考据而不是思辩哲学,才是恢复三代之治的最可行的方法,这是他们投身于经典考据的精神支柱,并因此而将考据学推向知识理论体系的前台,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话语。新的研究范式的建立标志着既往知识体系的历史断裂和旧的研究范式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解构性疏离。理论兴趣的淡化和思辨性知识的衰落,使考据学者在学术范式的历史性整合过程之中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学术的进步有赖于新的研究范式的建立,而任何知识的积累与学科体系的完善又取决于考证方法的实际应用。

综观中国当代学术状况,虽说也有不小的进步,但就科学知识是否增长而言,由于内省直觉、玄想意度以及非学术的信仰经验之风的盛行,还不能说已到令人满意的地步。况且加上学术失范以及学术运作严重的失语,更给人一种悬置之感。无根的状态,无语的尴尬,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似乎也已经处于与清代学者相同的境地,只有经过历史的反拔,尽力重建中国本土学术话语,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力图建构新的学术范式,为中国学术提供肌理丰满的学理基础,或许才有可能提高中国学术的科学品位,促进学术的进步,以自己的研究实绩汇入国际知识网络,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力,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声音。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考据学所提供的研究范式以及学术理路便具有了非同寻常的价值,因为它为我们实施学术整容提供了学理基础,于学界颇有启示。

所谓“范式”就其一般的理解是指“一个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精神信念和研究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要而言之,学术范式应包括四个要素:精神信念、研究传统、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其本质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所共享的学术价值。在这四个要素之中,精神信念和研究传统关乎文化与科学品位,而没有这两个层面的准确定位,理论模式以及话语规则的构拟与重建就会失去历史深度和丰满的肌理,因此研究范式的更新作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就历史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娱乐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如诗歌,比如戏剧。但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本书就是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古代现场,为你解开影响中国人玩乐的器具和秘诀。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盛宴。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

    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

    历经沧桑洗礼的古民居应当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人类栖身居所的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人类从居无定所到结庐而居,这一小步,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面对仍有幸留存在大地上的一座座古民居建筑,一个有历史感的人,不免会想到,那是时间的积淀,是文化的积淀,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
  •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香格里拉魔法学院战记

    香格里拉魔法学院战记

    一个曾经在魔法商店工作的废材宅男,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而被送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然后与一群莫名其妙的邂逅,开始了纯粹不明所以的莫名其妙的生活。
  • 成天之路

    成天之路

    太古时期,万族林立,大千世界,谁与争锋?……远古蛮荒,诸天大战,西天妖魔,退居魔渊!……上古纪元,宗门万象,九天之境,独霸大千!……太古,远古,上古,这一个一个的时期逐渐演化,逐渐消散,原因竟然是“天”的存在?!!一段我意凌云的旅程,一个成天的故事。。。
  • 我是不平凡的人

    我是不平凡的人

    书籍介绍国际未来最有成就的生物发明家,家电器发明家,环保主义家,有发明神之称的张睿,为了发明环境保护器于3022年四于劳累,年仅22岁。当他一觉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叫做封神大陆的世界里,变成了一个叫做乌贼龙的小孩。在这里人们练习功夫。话说练到顶级也就是一百级时能,能与天同其还可以借助天的力量。这就是神存在的世界。且看这个乌贼龙咋嘛打一片天下。等级分类:入门——初学者——学童——门徒——大门徒——强人——圣王——神人——祖师——终结者入门零级往后每个称号十级..........
  • 炼体武圣

    炼体武圣

    风元大陆,武者为上,强者为尊,弱者苟延残喘。肖锋,前世一代无根骨炼体狂人,冲击真尊失败,灵魂重生在同姓少年上。意外获得母亲留下来的神秘戒指,化作无名暗金厚书,得傲骨金身,走一代武体双修路。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发展到今天虚拟网络的数字时代,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数千年来,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就是神秘。而所接触的未知领域越多,人类对未来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也愈强。本书以最生动的文字,最精彩的图片,将这些神秘现象的奥妙娓娓道来,与青少年朋友们一起探索种种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
  • 许是一念间

    许是一念间

    片段一:安念朝戚许温柔的笑笑,眼眸流转之间顾盼生辉,戚许心下沉醉,又有丝警惕。每次他的妻子露出这个笑容,准没好事。“老公……”甜腻腻的声音,纯纯的笑容在他面前绽放。戚许闭眼,索性不看她。好一会也不见安念有动静,戚许睁开眼,就看到自家的小妻子一脸严肃的盯着他,言辞恳切,“戚同志,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戚许:……什么鬼。片段二:一日,安念和闺蜜路小桥逛街,两人边逛边聊减肥。“安念你看,”陆小桥指了指自己的小腿,“小腿这么粗,根本减不掉啊!”安念:“少吃饭,多睡觉。”陆小桥抱怨:“而且也不是肌肉,都不知道为什么减不掉……”安念走神中:“不是鸡肉,那是……猪肉?”陆小桥:“……”
  • 永恒之主普什

    永恒之主普什

    指剑是我唯一可以给你的,你的目标要你自己去实现,希望它可以给你一些帮助!叶竹看着普什的离开,却想着:普什这这一步踏出去会是怎么样的天地?
  • 大世争修

    大世争修

    我从凡间来,到此觅长生!一座来自远古时期的状元庙在泰山现世,由此拉开一个浩瀚的仙侠世界……【(大型古装神话剧场),本文特点:行文如流水,轻松无阻碍,没有所谓的“热血”,没有所谓的“爽点”,只有华丽的法术与神通,这是一个全新的神话世界。本文最大败笔:前文引篇,借鉴了遮天。】作者留言:喷子走开,不喜欢这本书的,不勉强,请不要开骂。喜欢这本书的,多多支持谢谢!买版权的,找起点中文网,或者联系作者本人。更新通知:风雨无阻,更新不固定!
  • 我们的十八岁

    我们的十八岁

    十几岁的时候为什么天不怕地不怕,因为那个年龄阶段没有答案,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爱我的人是谁,我爱的人又是谁,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跌跌撞撞犯了很多错,最后奇迹般的找到答案的瞬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