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300000041

第41章 以少总多·尚象精神·诗性智慧(1)

——关于“比兴”说的一个理论评注

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规律的本质规定,“以少总多”说本身就是“道”(规律、本质)与“器”(情貌、物象)的有机统一,其深刻的思维赋予中国文论以理论深度,因而具有极强的涵摄力,深刻地影响了自此以降的中国历代文论。值得注意的是,思维深度往往植根于丰满的理论肌质,没有二者的整合,便不可能生成“法治六合”的“以少总多”说,也就不可能以此作为基元命题规定中国文论的价值取向,塑造出中国文学的文化品格。在诗性智慧的驱动下,中国文论的致思旅程因有深刻的思维而凸现了具象思维的光辉,但诗性智慧的运思方式凭借“象语”作为手段却使“以少总多”说的理论肌质愈益丰满,也使文论模式的构建成为可能,于此催生发达的诗性式操作智慧,从而为中国文论的实际批评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作者认为,在中国文论的本位话语体系里,“以少总多”说植根于诗性智慧,表现为具象思维,受制于实践理性,其前提是一多对立和所指的具象延伸,其内涵为“以象总象”或“以共象总殊象”。在这里,“殊象”分指物象和世象,共象则常以“象语”出之。据此纵观历代文论及其批评实践,可以看出两大特点,一是中国式的诗性智慧通过具象思维把“以少总多”说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使其游走于实际批评,却很少作纯抽象的形而上的玄思。因此而演绎出第二个特点,即是“以少总多”说作为中国文论的本位话语和元概念同时也是艺术创作规律的本质规定,它的特点是逐渐在批评实践的过程中呈二维展开,一是理论维度,以尚象、崇简、去累为理论枢纽,一以贯之,历代文论概莫能外;一是各类批评模式均是这种规律的物化形态,历代论家相濡以沫,已成一种文化记忆抑或“集体无意识”。

下面即对著名的“比兴”说进行讨论,贯穿于其中的自然是“以少总多”说这个基元命题透溢而出的理论意绪,希望能够从中发掘出中国文论独具特色的操作智慧,为建立在文化通约基础之上的中西文论共享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佐证。

关于“比兴说”,历代歧见百出,有单举,有并称,有合而义一,有并称而义见乖离;有视为诗法者,有见其功用者,论者执其一端,偏居一隅,虽多有创辟之见,亦难免失之于偏颇。实际上,在“以少总多”说的观照之下,与其它模式一样,二者相濡以沫,共同涵泳于诗性智慧、归辖于实践理性、统一于具象思维、表现为象语实体,区别只在主客体的隐显和方向不同。历代论者洞幽查微,旨在烛照比兴之别,并未看出二者的共性。须知方法论意义上的批评模式必须诉诸致思运思方式,而涵泳于诗性智慧,二者必然归辖于实践理性,凸现方法论性质,在“以少总多”的驱动之下用象语实体体现尚象精神,并以此达致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其终极结果是象语含蕴情思而卓然独立,虽情脉不断但可收止于象语。当然每一个象语都是众象之共象,每一段情思都是千般思绪共振而成,或比或兴,皆须经过“以少总多”的过滤,实际上二者都只是“总多”过程之中不同的手段而已。因此,讨论比兴自然应该考虑二者之间“总多”方式的不同以及作为“少”的象语是如何增加语义容量、拓展诗意空间的。

“以少总多”说发韧于远古,大成于《易经》。检索《周易》文本,发现“比”一语在其中凡18见,而且《易经》亦有“比卦”,但此词多作“比附”解,意为“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为“圣人立象以尽意”提供运思手段和操作方法。“拟”者,比也。“拟诸形容,象其物宜”实际上就是比象,这种运思行程主要表现为从形而下的具体事象→形而上的符号化的“象”→再“以象制器”(按符号化的“象”产生具体的“器”)。前两个流程归结为用共象总殊象,实际上就是“以少总多”,可见“比”即是“象”,但都受制于“以少总多”的运思方式,为立象尽意提供了有效的操作手段。当然,在《易经》里取比的过程就是立象的过程,无论卦象还是爻辞之象都是“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结果,因此“放之可弥六合”,以达“以象制器”的效果。可是由于《易经》的象语实体在功能上具有很强的开放发散性,一象既立,解者皆可率由说之,这样就从比象直接服务于断占,抽去了推理这个环节,为阐释者留下了无限的阐释空间,也为这些象语提高语义密度提供了可能。所以,诗无达诂,易象亦无达占。立象旨在尽意,但尽而不尽,往往予智者以无尽的思索,创造的契机,以中国诗学而言,这种运思方式和操作智慧正是象语诗意空间得以拓展的重要前提。

应该说比象方法的确定对于中国诗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使得对比的探讨和应用成为中国诗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易经》成书于周代初叶,晚于卜辞,早于《诗经》,其发达的致思方式与操作智慧自然会对《诗经》产生影响,只是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比象方法已潜至中国诗学思维之流的最底层,无需任何解释即可付诸一用,成了当然而然的事。所以《诗大序》只称“《诗》有六义焉”,却不对包括比在内的六义作出任何解释。后世历代论家蜂起,于此多有创辞,但都忽略了比的尚象特质,更鲜有人对比作形而上的把握,扼住“以少总多”的理论意绪。就此而论,唐皎然《诗式》云“取象曰比”,超迈古今,几同绝响,更见出论者非凡的见识,可很遗憾他也只是掘出了比的尚象性质,并未看出比中内蕴的理论规定。清代诗论家何义门说:“千古区分比兴二字,莫善于《文心雕龙》。”(《钝吟杂录》卷四)是书《比兴》篇云:“故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附理,故比例以生。”其“善”处就在提出了“切类指事”的主张,同时也说明了取类立象的内在生成机制。除此之外,《文心雕龙》的贡献还表现在对比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划分。《比兴》篇又云:“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锡’以喻明德,‘圭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呼,‘浣衣’以拟心忧,‘席卷’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义也。至如‘麻衣如雪’,‘两骖如舞’,若斯之类,皆比类者也。”可见比义即以物比心志,比类即以物比物,而尤以前一种“因物喻志”往往蕴义深醇含蓄,素为论家推重。毫无疑问,称名辩物有助于揭示对象的本质,刘勰将比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种就直接切入了比的内涵,较之于朱熹等人的“以彼物比此物”,这显然就高明得多了。可见何义门之说确属高论。《文心雕龙》把握住了比的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一边洞幽察微对比作出分类,一边还采用象语说明比的特性,诉诸尚象思维,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比的四个问题:

(1)比之操作智慧:以少总多。

(2)比之操作手段:以彼物比此物。

(3)比之形式分类:比义(因物喻志)/比类(以物比物)。

(4)比之尚象特性:取象曰比/比者意之象。而这四个方面从历史的流变着眼都发韧于《易经》,这一点因章学诚所说“《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文史通义》卷一《易教》下)而一语道破,正好说明了易象与比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二者的冥合却植根于“以少总多”式的诗性智慧,因此深契于象语,凸现了中国诗学的尚象本质。

从功能上讲,无论易象还是比象都是为了“以少总多”终而“法治六合”,但立象时的思维轨迹(观象→法象→拟象→取象→定象→成象→立象)表明取象是立象的关键。“取象曰比”,“比者意之象”(郝经《毛诗原解》)因此比即是象。但作为一种取象方法,比象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南宋诗人杨万里深研易学,曾有《诚斋易传》问世,其论卦象之章正可用以说明这个问题。《诚斋易传·系辞》云:“象者何也?所以形天下无形之理也。”又说:“何谓形天下无形之理?今夫天之高,地之厚,日月之明,雨露之润,人皆可得而见也,未离夫物之有形故也。至于其所以高,所以厚,所以明,所以润,人不可得而见也,其理无形故也。”此与刘勰“一言穷理、两字穷形”之说异曲同工,旨在以有形之象作为共象摄取众象之神韵理趣,达致“以少总多”的目的。杨万里论易理尝与论诗之法交相映照,颇得比象之要旨。比如苏东坡《煎茶》诗有云:“活水还将活水烹,自临钩石汲深清。”杨万里认为第二名七字中并具五意,解道:“水清,一也;深处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钩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汲,五也。”一句包孕五意,且将有形之物比之于象,以象语“天然淡泊”,形“无形之理”,可谓深得比象之精义。“形天下无形之理”,“形”即比象,因以象之;而“天下”一语说明象语可以弥纶天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无形之理”不是有形之象,当是“天地之化”或曰众象的共性,由于“类同必具共性”,所以只有举类以取,于同类中抽取共性而“形”之,故此有晋代挚虞云“比者,喻类之言也”(《文章流别论》),唐朝贾岛称“比者,类也”(《二南秘旨》,《学海类编》本)。这样一来,比象就有两重含义,一是通过类取掘出众象无形之共性(“比者,类也”),二是万取一收,用共象摄取众象,再用这个共象包孕众象之“无形之理”。所以一象之立既是象语的新质生成,又是“无形之理”寄寓于象语并被“形”之的完成。象语既是殊象之共象,又要“形”殊象之共性,所谓“形天下无形之理”也就是“象天下无形之理”抑或“类天下无形之理”,一言以蔽之,即“比天下无形之理”,比之真谛于此昭然若揭。可见比中的确流淌着“以少总多”的理论意绪,而象语的确立有赖于类取和取象,也反映出发达的尚象传统和诗性智慧,但受制于实践理性,比终究体现为一种象喻式操作智慧,并和其它模式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论“以少总多”的象喻式批评手法,终而形成了诗化般的批评特色。

关于这一点,兴的功劳也着实不小。比兴历来比肩而行,在中国上古诗歌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当是文论家们理性抽绎的结果。古人说诗,着眼于“六义”,但用心各别,多在这一“兴”字。翻检历代字书、韵书及其它文献材料,可知“兴”字积蕴甚厚,大致有如下诸义:

(1)象。《集韵·证韵》:兴,象也。此系后人“兴象”说之缘起。

(2)譬喻。《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说:兴者,以善物喻善事。《汉书·楚元王传》:依兴古事,悼王及同类也。颜师古注:兴,谓比喻也。

(3)托谕。《玉篇·舁部》:兴,托事。

可见“兴法”之本质也在尚象,只不过这里的兴象的原是比象的结果并与物象同一,睹物见象所见到的原本是称名取类进而比象立象以后所建构的世界,因此“长亭古道”作为物理实体与“长亭古道”作为语言实体同一,天涯游客见到作为物理实体的长亭古道,脑海里浮现出相应的语言实体,便会勾起该实体所蕴含的比象意义——离愁别绪。所以触景生情的前提是此番景象必须“寄兴深微”,其中已浓缩了沧桑巨变,积淀了前人赋予这种景象及其语言实体——象语的深厚的共享文化价值。就兴的思维流程而言,所兴之象先是一物理实体,接着联带而起该物理实体的语言表象,然后是该语言表象所寄寓的文化记忆,而这种记忆又必然源自先前的比象,积淀下来成为深蕴民族记忆且为该民族所有成员共享的文化母题。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是由于比兴之间原本存在着这种逻辑联系,所以才构成了兴的逻辑前提。

上面已经说过,“兴”一字涵三义(象、譬喻和托谕),而一“象”字又兼指物象与象语,实属二者的同一;物象对应于物理实体,象语则是语言实体,其中又涵括了所“感触”之物象以及该物象通过比象而后历代相传所积淀的文化记忆,因此作为兴象的象语又可称作文化母题,体现了汉民族的共享文化价值。就此而言,一个象语三位一体,兼有物象、兴象、文化母题三种性质,即是说一个象语作为比象的结果既是物象又是兴象抑或文化母题,而兴象作为可兴之象又自然包括了物象和象语,这就涉及到了象语与物象之间的指涉问题。而解答这个问题则无疑与“以少总多”式的诗性智慧有关,当然一切还得从比兴的有关定义开始。

同类推荐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热门推荐
  • 末日之涅槃重生

    末日之涅槃重生

    林天重生在十二年前,此时虫族才刚刚降临,从头开始的他又该如何改变原本属于自己的命运,看林天末日如何创造奇迹。
  • 无赖总裁追萌妻

    无赖总裁追萌妻

    她以为她们会一生一世,她追了他18年,可如今,她的归来换她的离去,,呵呵,夏暖心不仅自嘲起来,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自从她认识了凌慕深,追了他18年,,却还不如那个女人装个可怜,撒个娇。3年前,她的离去,三年后,她携宝归来。“妈咪,我们滴爹地是不是条狗呀!”两个萌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问到。“对呀!你们的爹地很坏,所以上帝把它变成了一条狗狗!!”夏暖心摸着自家女儿的头发,说道。。“那妈咪,这里有个骗纸,说他是我们的爹地!!!”夏暖心一愣,回头,微笑了一下,带着俩萌宝赶紧跑!!!凌慕深:夏暖心,你给我回来!!!
  • 兽倾天下,御魂女帝

    兽倾天下,御魂女帝

    一场穿越,一段情;一次相遇,一世宠。一朝遭人暗算,再度醒来,她已不再是她曾经的王者。经脉阻塞?灵力废柴?被下封印?那又何妨。被称为“灵力废柴”的她,一再惊艳他人的眼球。本是“废根”的她,却有着叫人艳羡的机遇。当体内的封印破解时,那又是如何的骇人心魂?强者为师,美男相伴,贵人相助,御万兽,收神器,炼帝丹,强者之路,无限无阻,然而一路风平浪静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他又有什么目的?古墓里的那个男人又是何方神圣?一次次阴谋接踵而来,一环相扣一环,让人无法招架,却有他一路相护身旁,不离不弃。凤凰涅槃,王者归来。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本文虚构)
  • 坐卧山河

    坐卧山河

    他天资纵横,他乃是一国太子,可是战乱使他变成孤儿。看他如何走上强者之路
  • 破道独行

    破道独行

    一本神秘之书,一场平凡的血祭,带来了无尽的力量。行走在死亡边缘的少年,与死神做着交换;一路历经坎坷,却总能化险为夷。当生命能够换来一世为尊,张陵大笑着前行!
  • 四六话

    四六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感悟母爱:绵绵情长的116个动人时刻

    感悟母爱:绵绵情长的116个动人时刻

    她是平凡的,是伟大的、是怯懦的、是勇敢的……她似乎生来就是矛盾的集合体,却是普天下最伟大的存在,给予我们最质朴,最纯粹的情感。她便是母亲。从来没有一种文字能写尽母爱,文章尚有长短尽头,而母爱,却是无痕的岁月,贯穿着我们生命的全部。母爱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为我们洗手羹汤的身影、是关爱的喃喃之语,是悲伤时的轻轻拥抱,是危险时的生命守护……这些都永恒的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一起去感悟这些动人的片段,体悟母爱的每一个感动瞬间吧!
  • 一吻成灾:帝少的落跑新娘

    一吻成灾:帝少的落跑新娘

    顾知夏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恐怕就是一气之下答应嫁给了苏煜宸,结婚前想着嫁给他,自己完全不吃亏,有钱又有颜,绝逼的正人君子,只是……婚后的她,居然发现,自家老公不仅是自己顶头上司,人前高冷又禁欲,可是每到晚上,则变成了夜夜想要扑倒她的大灰狼。
  • 毒指乾坤

    毒指乾坤

    你有无上神通,我却有毒门法诀。纵使你修为通天,也难逃我千毒蚀心。天道不仁,我便诛天。仙道不义,我欲毒仙。即使天下与我一人为敌,也要一手毒指天下。仰问毒修大道,是否缥缈?
  • 胎道传说

    胎道传说

    九域,一个道法昌盛的星空。一胎,二道,三功,四法,五技,这样的排名意味着什么?鸿蒙出,风云变。混沌开,山河碎。人皇现,九州乱。这段流传千古的话语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天之谜?流云,携带着神秘的九龙玉坠降临这片大陆,复仇…冒险…一步步走来,解开一个个谜团,最终成就无上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