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300000019

第19章 分层系统理论与译学研究:佐哈的贡献(1)

20世纪80~90年代,译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得以长足发展,但其学科雏形却滥觞于70年代。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论滋养和比利时、荷兰与捷克学者的贡献,西方当代译学研究得以进行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从而导致了译学知识的层累叠加,也为译学范式的历史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但这个时期译学研究的关注重点还主要是译学文本的实证研究、翻译过程的描写以及文学翻译本身,跨学科合作与跨文化视野以及文化转向尚有待于80年代。

80年代初,列夫维尔(Andere Lefevere)和勃洛克(Raymond van den Broeck)等人当时正为从事更多的描写研究而努力,此时的拉姆伯特(Jose Lambert)却已跃上译学研究舞台,将更为宏阔的视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描写力更强的研究模式引入译学,为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他认为,早期的译学研究尽管也提出了一些描写模式,但其具体的实施方法,他们却从来没有予以界定,同时,他们通用的研究方法也更多地具有直觉感悟的特点,离“科学系统性”还相去甚远。毫无疑问,拉姆伯特的范式转向意义深远,尤其对于译学研究这门学科的整体推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不过,就其理论渊源而言,尤值一提的还是一位以色列学者——佐哈(Itamar Even-Zohar)在这个领域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1978年,以色列学者佐哈(Itamar Even-Zohar)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推出力作《历史诗学文集》【1】。在这部文集中,佐哈首次引入“分层系统”(polysystem)这个术语,用以指称“文学系统集”(aggregate of literary systems)(这个集包括某种特定的文化里现存的各种文学样式,无论高雅/经典还是通俗/非经典的作品均皆囊括在内)。借助于这个概念,佐哈对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中两种不同的地位进行了区分:其一是所谓“基元创新功能”,旨在建立一些全新的文学样态或模式;其二是所谓“次级强化功能”,可以进一步强化现存的各种文学样态或文学模式。1980年,另一位年轻的以色列学者图瑞(Gideon Toury)出版了《翻译理论探索》【2】一书。书中他采用“分层系统”这个概念对影响“翻译抉择”的某些翻译标准(translation norms)进行爬抉梳理和界定,并将这些因素置入“翻译通论”这样一个更加宏大的框架之中予以考察研究。所论颇有新意,但只是推陈出新,其学理基础还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晚期诗学理论。当时他们正在从事一项庞大的课题研究,这项课题名为《希伯莱文学翻译迁入史》(Histor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Hebrew),而采用“分层系统”理论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完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研究年代和学术研究本身而言,这两位以色列学者和上述比利时、荷兰与捷克学者的相应研究如出一辙,这种暗合似乎正预示着译学研究在80年代的正式合流,直到今天我们仍可看出其中所蕴涵的历史影响。而且,译学研究之所以会在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小国”发轫,其演变轨迹本身也说明了文化渗透的整合力量,这无疑是西方译学基于文化转向进行范式变革的社会文化基础。首先,在学术上,比利时和荷兰学者一直与德国、捷克的文学和语言学界保持着紧密的接触,而以色列学者则与德国、俄国和英美学者有着长期的交往。其次,无论是以色列还是比利时/荷兰,双方的翻译观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这些国家都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的知识分子都不太讲本土语言,他们的“民族”文学长期以来也深受周边“大国”文学的影响(比如荷兰之于德国、法国和英美,以色列之于德国、俄国和英美)。并且,相比之下,以色列的情况还更为糟糕,他们缺乏本土文学传统,没有本土文学经典,完全依靠外国语言文本来丰富本土文化,为其增加历史深度和历史纵深感。另外,更重要的是,基于商贸和政治方面的考虑,以色列文化也在整体上要完全依赖翻译,而在比利时/荷兰,他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相辅相成,其地位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社会方面都因语言的多元互动而有所提升,然而在以色列,翻译则是关乎民族存亡的一件大事。和比利时/荷兰学者不同,他们倒可以把自己的国家看作是欧洲大陆的文化交汇点,而以色列学者却会发现自己的国家一直还在俄罗斯与西方、西方与“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因此,翻译关乎国计民生,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所谓雕虫小技。根茨勒(Edwin Gentzler)曾经转引恩格尔(Paul Engle)的话说:“一个词的准确翻译或许会在将来系天下安危于一身。”【3】此话对于一个在政治和外交上均无优势的中东国家或民族来讲,无疑别具深意。在这里,俄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相激,穆斯林文化与犹太文化相撞,过去的社会历史影响犹在,人们操持多种语言而不只用一种语言交际,他们流浪四方而不祖居一地,因此,至关重要的是要了解人们的过去、确认人们的文化身份,进而了解翻译自身及其本质。自此,翻译再也不是精英知识分子们日日把玩的文化游戏、也不是文学学科的注脚,而已成为某一文化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因而译学研究向文化转向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术范式变革的内因推动所致。

“分层系统”理论当然与早期的译学研究有同有异。其相同处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联系,比利时/荷兰学者在前期研究中提出理论主张,而以色列学者则将其看作理论公理予以延伸和发展,只是理论视野更为宏阔,善于在更加深邃的框架之中审视翻译等值与文学功能等理论问题,这样便使他们得以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影响翻译过程的一些实际的翻译文本及其美学前提。其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二者关于翻译的有关思路正好相反。早期的译学研究注重一对一的相互关系和等值的功能内涵,他们相信译者具有演绎等值文本的主观能力,并且认为这种能力反过来又会影响特定社会中的文学与文化成规。而主张“分层系统”理论的学者们其思路正好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宿语文化(亦称“宿语系统”)中的社会规范和文学成规会将译者的美学前提纳入自己的辖域,从而影响继后的各种翻译抉择。但无论怎麽说,“分层系统”理论都是早期译学研究的逻辑延伸,只是这种延伸之中有发展也有超越,其超越之处对于今天的译学研究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他们打破了译学早期研究的传统藩篱,超越了语言学和文学范式的历史桎梏,进而导致文化转向,直接向文化范式的整合研究迈进。1981 年,佐哈与图瑞联手在《今日诗学》杂志上推出“翻译理论与跨文化关系”一文【4】,在“前言”中二人写到:“现代翻译理论曾经采用过功能(主义)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完全以理论为基础,但在今天却不得不超越这个‘边界’。正像语言学边界已经被超越一样,也应该超越文学边界,这是因为翻译的本质在今天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呼唤引入一种文化符号学以作新的研究范式。”由于引入了这种新的文化范式,“分层系统”理论从而可以转换视角,开始将一系列新的课题纳入研究视野,这就使得译本以及异质文化之间所存在的文学关系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通过译文研究为某一既定文化其系统结构内部的文学关系、以及文学与语言学的实际发展提供了得以继续研究的理论前提。相对于早期译学研究注重翻译过程的理论阐发、关心个别文本是否成功的历时评价(以译本本身的纯文学性为出发点)等特点,“分层系统”理论却从共时视角出发,同时考虑宿语文化(以译本在该文化中的功能为出发点)和历史语境这两个方面。他们抛弃“规定模式”,着力描写翻译的多维过程,同时也对各种历史的文化产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他们摒弃了基于深层结构的某些语法/主题类型或具有相同功能的语言学特征,却代之以现代译学理论的“系统变化观”,因而彻底瓦解了早期译学研究某些静止机械的观念。这种变革所带来的便是描写对象的改变,单一文本的传译过程从此再也不是译学的描写对象,取而代之的却是翻译生产抑或整个文学系统内部的历史流变。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遴选了古今中外近百部优秀作品结成集子。虽然《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是一部导读书,但我们仍然力图为读者打造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中国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热门推荐
  • 吾道裂天

    吾道裂天

    天--压大陆,欺万生。天道不仁,万生皆蝼蚁。吾,不甘趋于贼老天之下,欲撕裂这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一个小家族诞生了一个逆天之子,一路克服艰难,只为有能力保护自己所在乎的人,不为他人所掌握!修炼等级为御气境、临溪境、星河境、天海境、结丹境、然后是生死境、神魂境、涅槃境,之后是成神境!
  • 老师不教的恋爱课

    老师不教的恋爱课

    如何让他在你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一见钟情果真是不需人工、完全天然的东西?半径5米内,哪里去撞到你的Mr.Right?怎样让他为你怦然心动?他是不是有很强的独占欲?你会不会总是爱上花心男?偏食的男人干吗不能要?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的护花人?
  • 熏邪火

    熏邪火

    遭受背叛的少女“瑰”的含恨死亡造成了上官世家的废物小姐的重生。借尸还魂,异世的孤魂“瑰”能否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古代存活?在这一世,她是否还会因背叛而死?
  • 异界武逆

    异界武逆

    他两世为人,体会过亲情,有过爱情,但一场火焰将他的一切全部摧毁,他几近疯狂,但爱人的死让他觉醒,他开始复仇,一步一步,直到他将敌人全部葬送,他将建立新的秩序,但兄弟背叛,虚空一战他落入凡尘,他再遇转世的她,但她却不入武界,他看着她一步步被岁月消亡,他无能为力,他开始明白,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下一刻他成就神位
  • 夫人,贱下留情!

    夫人,贱下留情!

    凤阁首任阁主建地下铸剑宫,欲铸血剑,百年未成。她身为凤阁阁主,凭着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善行天下,一朝失足被未婚夫背叛和同父异母的姐姐设计,担上叛徒的罪名,作为祭品被扔进了血池中祭剑。三年后,女扮男装的她带着隐忍的恨意归来,参加姐姐和曾经未婚夫的婚礼。彼时她觉得,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遭到至亲至信之人的背叛,而是仇人就在面前,不能杀掉反而要微笑着祝福。而后,她叛离龙门,在武林盟大会上,众目睽睽之下高调祭出至邪之剑--血剑,一举拿下盟主之位将自己推上浪尖,乱了天下,却又傲然转身离开。她是本该死去的未亡人,是龙门所不齿的叛徒,是世人所恐惧的魔女。亦是,他所爱之人......他是名动天下的不夜城城主,一袭黑色衣袍挥洒风华,流光潋滟的诅咒之瞳淡看江湖纷乱。天下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唯有她,是他得到之后最想守住的。若,世人容不下你,我便为你颠覆了这天下;若,你无可归之处,我愿随你策马四海为家;若,先离开的是你,我的怀抱便是你的坟冢。◇凤阁阁主大婚前夕,满地鲜血尸骸的巷子里。女扮男装的她笑道:“呐,在下救了你一命,你是不是考虑一下以身相许?”他淡淡道:“我是正常人。”她笑得更欢了:“没事,在下也没觉得自己不正常。”他:“......”◇琉璃幻境的沙漠之地中,他眯着眼:“本座倒是想知道,你究竟丑到了何种程度。”她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在下丑到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俊美无俦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他默了默,“......别乱用词语。”她:“在下怎么就乱用词语了在下觉得这些词简直就是为我而生的你难道不觉得是这个样子的吗......(省了N个字)”他嘴角轻抽:从未见过如此聒噪的男子。◇充斥着药味儿的屋子里,他负伤倚在床头,奄奄一息。她端着药:“来,快喝完早些上路。”他无力的瞪着她:“你这个......你没有良心。”她面色不改,“我有没有良心与你喝不喝药有关系?”他气得苍白的脸都红了,“我......我要休了你。”她冷笑涟涟,“抱歉,老子和你本就半个铜钱的关系都没有。”他:“......”两眼一翻,晕了。
  • 传说魔法的传说少女

    传说魔法的传说少女

    新野润:“我的梦想是拥有传说中的魔法!”一旁的莉兹吐槽道:“哇传说中的少女啊!”新野润:“为什么是传说中的少女。”莉兹:“因为你是拥有传说中的魔法的少女,简称传说中少女。”新野润:“虽然感觉很酷,但是为什么有一种我是古董的感觉。”总之这是发生在魔法世界魔法学校里面一群魔法少年少女们的故事
  • 异路天堂

    异路天堂

    拔剑问苍天,御剑苍云巅。身附魔血力,纵横仙魔间。一生路坎坷,隐世极峰天。......
  • 十指相扣:我们说好不分手

    十指相扣:我们说好不分手

    初恋情人的背叛,她的家人,她的爱情,她所拥有的一切瞬间灰飞烟灭,当豪门公主一夜间跌入谷底,变成了底层最卑贱的佣人,她恨……16岁,如花一般的年纪,就这样被这个恶魔般的男人动动手指,摧毁了!她不甘……就因为他的一句话:他突然间对爷爷的集团感兴趣?呵……她遍体鳞伤逃到崖边,看着下面凶猛的拍着礁石的海浪,涌出无限的绝望……她拔出匕首,狠狠的刺入自己的身体,她用自己的血起誓:生,她一定让他千倍万倍的还她,死,她也要拉着他进地狱……
  • 魔女老师

    魔女老师

    一群黑色天使和一群白色恶魔的斗争,渗透着悲欢离合。
  • 晨之曦

    晨之曦

    “陨石坠落,时光流转我又来到了这个世界开始下一段轮回”时光守护者辰曦是创世者创造的维持时空平衡的钥匙在创世者的设定面前他是该挑战?还是该服从?他是应该成为正义的化身?还是成为黑暗的造物?在无限循环的命运面前他将如何抉择?《晨之曦》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