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场前的疑问:谁在青睐电影?
(一)自1905年至21世纪初:对镜像的回眸一瞥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戏曲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历史的第一页。此后,郑正秋、张石川和黎民伟同在1913年分别在上海和香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1920年上海产生第一批长故事片,形成中国电影的萌芽期。1923年,由于“明星”公司开拍的《孤儿救祖记》在艺术上和票房上都同时获得成功而崛起。据统计,1922-1926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45家,造就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繁盛时期。1927年发生的四一二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国共合作破裂,中国电影界的方向亦发生改变。为了抵制外片的控制,沟通海外贸易,上海六家规模较大的电影机构联合起来,包括“明星”、“大中华百合”、“民新”、“上海”、“华剧”、“友联”,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直接导致上海20多家小规模的电影公司倒闭。此时拍摄的重要影片有:《武松血溅鸳鸯楼》(1927)、《明太祖朱元璋》(1927)、《盘丝洞》(1927)、《火烧红莲寺》(1928)、《清宫秘史》(1928)等。其中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著的《江湖奇侠传》改编的《火烧红莲寺》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火烧红莲寺》的成功使其他公司发现武侠片能迎合大众市场,纷纷开拍“神怪片”和“武侠片”,代替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装片”和“言情片”。据统计,1928-1931年,上海约五十多家公司,共拍摄了近400部电影,当中的神怪武侠片就占了250部左右。这可以说是后来香港“武侠片”最初的滥觞,但迟到了整整三十年,香港才树立了中国类型片的风格。一直到21世纪的2002年,我们依然可以从香港明星郑伊健与张柏芝所演的《蜀山传》在上海暑期电影市场上依旧占据高出座率、高票房中,看出中国人对武侠和神怪片的“情有独钟”。
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界兴起了一个以左翼艺术家为主导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电影事业的开始。以夏衍、田汉、阳翰笙、洪深、蔡楚生、司徒慧敏、聂耳、袁牧之、孙瑜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如《狂流》(1931)、《三个摩登女性》(1932)、《姐妹花》(1933)、《渔光曲》(1934)、《神女》(1934)、《桃李劫》(1934)、《十字街头》(1937)、《马路天使》(1937)、《夜半歌声》(1937)等,与20年代以来的神怪武侠、鸳鸯蝴蝶电影和“软性电影”区别开来。抗战以后,上海的“孤岛”身份使其电影制作能力依然保持得比较好,几家影业机构生产稍为停顿后,又开始投入电影制作。在这里产生了中国电影制作的第二次高潮。1938年首先由张善琨主持的新华公司投石问路开拍《乞丐千金》,放映后反应奇佳。其后上映的《貂蝉》更创下连映70天的惊人记录,带动了孤岛影业的复活。1937年至1941年间,上海先后出现的制片公司达20多家。出产影片240部左右,其中大多是“古装片”。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上海被日军占领,中国电影的全盛期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电影机制的变化,加之电影市场“供销”一体化、大风格统一化,因此对上海和外地电影作出细分和区别并没有多大意义,所以笼统来讲,从1949年到1959年期间,拍摄了《中华儿女》、《白毛女》、《翠岗红旗》、《南征北战》、《董存瑞》、《柳堡的故事》、《上甘岭》、《林则徐》、《老兵新传》、《林家铺子》、《战火中的青春》、《五朵金花》等影片,形成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60年代初,由于调整文艺政策,使得这一艺术高潮向纵深发展,有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小兵张嘎》、《枯木逢春》等为代表的艺术创新运动。80年代中期,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开始兴起了电影创作新高潮,出现了《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人到中年》、《邻居》、《沙鸥》、《城南旧事》、《孙中山》、《野山》、《芙蓉镇》、《开国大典》、《大决战》等作品。被称为“第五代”的导演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人则随后崛起。90年代以后,由于开始引进国外大片,兴起合作拍摄等方式,电影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例如近年来除了有《生死抉择》、《横空出世》、《我的父亲母亲》、《我的1919》、《益西卓玛》、《紧急迫降》、《甲方乙方》、《大腕》等本土影片外,又有《真实的谎言》、《生死时速》、《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魔戒》等引进大片,还有《大话西游》、《少林足球》、《蜀山传》、《无间道》等港台影片,掀起了又一次电影热潮。
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电影市场似乎有着很明晰的脉络:其一,就电影本身来说,电影片几乎都是国产,国外影片屈指可数;其二,就电影观众来说,在这段时间之前,娱乐消费方式实在乏善可陈,电影占据绝对中心的消遣方式地位。但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娱乐产业日趋发达,人群的消费分层也日趋细化,电影似乎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电视、网络、卡拉OK、酒吧、街舞、桑拿,如此众多的娱乐方式,如此众多的虚拟世界,谁还会光顾已有100年历史的镜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正是一门新兴的艺术样式,正如今天的网络游戏。对于“谁在看电影”这样的问题,并不难以回答。如果要以“场所”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当时上海在电影业上的几个“最”:
1925年,上海有影院141家,占据全国影院的80%。
1929年,夏林匹克电影院,远东第一家装置有声设备、中国最老字号的电影院。
1932年,大光明电影院,联合电影公司耗资110万白银修建,是当时亚洲最豪华的影院、有远东第一影院之誉。
如果用一种不算特别恰当的类比来说明,我们可以这样说,今天在上海,谁喜欢在哈根达斯吃冰激凌、谁喜欢在STAR-BACKS喝咖啡,那他一定会喜欢坐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院里。对于那个时代,电影是一种时尚的风向标,是种类不算太多的娱乐方式中的重要的一种。那么,在作为中国时尚风标的上海的今天,娱乐休闲方式丰富得甚至有些过剩的情况下,谁在看电影?为什么要去看电影?
(二)谁在青睐电影:“进场者”的身份辨认
据有关人士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称,“就上海电影市场而言,在研究之后发现,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才21.7岁。年轻的观众有消费能力,也有消费意识”,通过这次会议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在票价如此之高的上海,能够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经济条件应该还不错。经济基础已经限定了观众的范围。通过经济收入,我们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时尚的、白领的、小资的或者家庭条件尚好的学生,是主要的电影观众。
2.通过近年来放映的影片,特别是票房收入位于前列的影片,可以看出究竟是哪些人在影响票房,在“进场”。以2002年为例,上海放映的影片中,取得较好票房成绩的是美国魔幻影片《指环王》等这些惊险片、动作片、科幻片、娱乐片。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工作、生活节奏都很紧张,看大片主要是调节和放松紧张的神经,所以选择的影片一般是通俗性、娱乐性或搞笑的影片”,“估计,像这类观众会占喜欢看大片人数中的六成,其他四成人较喜欢看欧洲的特别是法国的电影”。通过“放什么电影”、“什么电影最受欢迎”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谁在看电影”的结论。这个结论和上述结论基本吻合——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时尚的、小资的、希望从“进场”中得到放松的人们。
顺便提一句,2003年4月1日下午,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有关领导,共同为上海市永乐电影城和超级电影世界两家五星级影院揭牌。在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全国第一批6家五星级影院名单中,上海占到三分之一,并且是5个城市中惟一同时拥有首批两家五星级影院的。2002年这两家影院的票房收入总和,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占上海当年电影市场票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说经过了近十年的冷落后,电影院在上海重新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标的话,我们可以认为这两家五星级电影院的揭牌,及其所提供的特殊空间功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证实上述推断,笔者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
2003年5月的一天,正是中国的“非典”还在肆虐的时候。上海还算幸运,情况不算十分严重,但也对娱乐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来到位于徐家汇商业区的美罗城上的柯达超级影院——这是全国五所五星级影院中的一所(上海获此殊荣的一共有两家,另一家同样位于徐家汇商业区,为港汇广场里的永华电影院),观看刚引进的美国影片《指环王2》。与“非典”前的热闹和繁华相比,商场、餐饮、游戏厅里冷清了许多。《指环王2》这部令人期盼已久的影片已经上映一个月了,但同2002年上映的《指环王1》相比,其票房收入可谓少得可怜。进入宽阔的放映大厅,影片尚未开始。在正片放映前,屏幕上出现的是几则化妆品和啤酒的贴片广告。大厅里坐了约20来位观众。笔者注意观察了一下,单从外表上看,几乎没有一个观众的年纪超过四十岁,其中大部分是恋人,还有少数是结伴而来的年轻女性。只有一个是单身男子,提着公文包,看样子是白领人士。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坐在笔者旁边的一对年轻女孩低声交谈了几句,其中一人对另一人说,她很痛恨公司里的另一同事,因为他“最喜欢拍老板马屁,喜欢打小报告”——可见这两人也是白领阶层。坐在前面的则是一对年轻男女,大约20岁不到,他们亲密的动作显示出是恋人关系。散场后,女孩问男孩子,他的作业做完没有,做完的话,给她参考参考。因此可以估计,两人应该是中学生,很可能是高中学生。“进场者”的身份在此确认。
散场以后,经过同意,笔者采访了两组不同的观众,一组是那位单身男子,另一组是两位年轻女学生。单身男子姓常,在徐家汇附近的一家大公司做职员,以下简称A;年轻的女学生在光明中学读高中,以下简称B。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来看电影?
A:平时工作太忙,趁着有时间,来放松放松。
B:放假了,没有事情做。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在家看电视或者看碟片,玩游戏,找人聊天?
A:看电影的感觉跟看电视不一样的,遇到自己喜欢的电影,还是来电影院看比较好。
B:来逛街,遇到好看的电影,就进来看了。
第三个问题是:对你来说,电影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跟电视、游戏、网上聊天完全不一样的消遣方式?
A:应该有些不一样吧,电影更……需要一本正经些。
B:可能有些不一样吧。不过,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第四个问题是:比较起来,更喜欢看电视还是看电影?
A:当然是电影,电视太滥了。
B:要看情况的,有时看看电视就行了,有时还是电影好看。第五个问题是:相对网络而言(包括游戏和网上聊天),哪种形式对你们的影响更大?
A:可能是网络吧。
B:网络,平常接触网络多一些。第六个问题是:那么是不是只需要网络就够了呢?
A:当然不够,电影还是和网络不一样的。
B:当然不够,各有各的好处嘛。第七个问题是:什么地方不一样?
A:也说不出具体的来……网络更随意一些吧,互动性强,但电影是更需要你认真去欣赏的。
B:网络好玩,电影好看,不一样的啊。
第八个问题是:但你也可以在网上看电影啊,为什么不呢?
A:感觉不一样的,有些效果必须在电影院里才能感受到的。
B:不一样的,网上看电影不过瘾,还是电影院看过瘾。
第九个问题是: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在电影院里看才过瘾?
A:电影院里的音响效果,视觉效果更好一些,还有……看电影的氛围更好些吧。
B:在家里看没有那种氛围啊,大家说说笑笑的,都没办法认真看。在这里可以专心看了。
答案已经足够了。
从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得到的答案不仅仅证实了预先猜想的东西,更发觉了另一个情况:在网络、游戏等诸多新娱乐方式的不断发展下,电影一直作为单纯的娱乐方式的性质也在慢慢转变。那么,它转变成了什么?
二、从单纯的娱乐到复杂的心理转换
(一)现代影院:一种复杂心理转换的载体
为什么说进入影院看电影对现代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的心理转换性质?
其一,复杂的心理转换需要一个共同的目的。对看电影的人来说,目的就是进行一场短时间的忘我之旅。其二,复杂的心理转换需要一个共同的环境。对进入影院的人来说,环境就是人工营造出来的视觉、听觉堪称一流的影院。
其三,复杂的心理转换需要一个共同而严肃的程序。对于看电影的人来说,这个共同而严肃的程序就是:暂时忘掉身边的琐事、关闭手机、闭上平常絮絮不休的嘴,坐在舒服的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
以上三点具备了复杂的心理转换的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第三点,与网络、电视、碟片、煲电话粥等休闲方式区别开来,成为了在影院看电影时,诱发复杂心理转换的关键性因素。网络固然能够造就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但过于自我张扬和随意的态度(比如,边打游戏边骂骂咧咧,边上网聊天边做着家庭作业),让它无法具备复杂的心理转换应有的程序。同样,电视的随意性和开放性(环境过于熟悉,灯光明亮,家人走来走去),都破坏了复杂的心理转换应有的严肃性和封闭性。目前看来,只有在影院看电影,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破坏性因素。用上面访问过的两组对象的话来说,只有影院才有这样的“氛围”。他们说的“氛围”,可以理解为能够制造复杂的心理转换的环境。
当大厅里的光线突然暗淡下来,与此同时,外面的喧杂声、手机声、讨价还价的声音被瞬间隔在了另一个空间,你眼睛里只有一块巨大的银幕和色彩斑斓、价值数百万的音响在你耳边造就了另一个世界的动感,于是,你仰靠在舒服的沙发椅上,把可乐杯子放在扶手孔里,准备进入另一个世界了。
于是,复杂的心理转换开始了。
原始人在昏暗的洞穴里,远处是夜晚无边无际的黑幕,只有洞中的篝火闪烁出一圈黄晕,洞穴壁上是色彩斑斓的壁画,他们开始舞蹈,祈神,以期在白天来临时有更好的收获。
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影院与原始洞穴有着相似之处,我们不妨一一对照:
洞穴——影院
夜晚——熄灯,人工黑夜
原始舞蹈或歌唱——银幕上的斑斓色彩和逼真音响
对大自然、神灵的顶礼膜拜——忘却现实、专心致志的观看
进入与神灵和自然交流的虚幻之境——进入好莱坞梦工厂制造的另一个世界
这样,影院作为制造心理转换的环境,被充分地建构起来。对于观看者来说,只要他个人愿意专心地进入,他就可以进行一场短时间的忘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