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日本和西欧已经恢复了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国力大增。而美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且在越南战争中泥足深陷,不能自拔,战后绝对优势地位不断削弱,与其盟国的主从关系逐渐变成伙伴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遭到破坏,阵营趋于解体。
应该说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世界战略格局是“两极格局”与“三角格局”并存时期,主流是“两极格局”,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态势是十分明显的。
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形势剧变,政权更迭。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此后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相对稳定了45年之久的世界格局进入动乱的转型期。
(四)当前世界军事战略格局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两德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为标志,延续了45年之久两极世界战略格局宣告结束。两极格局结束至今,已有十多年了,新的世界战略格局仍未形成,目前处在新、旧世界战略格局的过渡转型时期。此次世界战略格局的转换,不同于以往。以往几次战略格局的转型都是通过大规模战争方式实现的,因此格局转型快,过渡时间短,甚至没有过渡时期。这次战略格局的转型,基本是以和平方式进行。在此期间,各种力量需要慢慢地发生变化,由量变到质变,最后才能定型,因而需要时间较长。
在新、旧世界战略格局转型过渡时期,虽然新的世界战略格局没有完全形成,但是,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是明显的。对目前世界战略格局特点和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和看法:
1.“一超多强”战略格局论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军事大国,它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企图建立单极世界,充当世界霸主,是当今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一极。俄罗斯从原苏联分离出时,继承原苏联80%的军事遗产,虽然其国内矛盾较多、困难重重,但俄罗斯仍凭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加之近年来经济状况的好转,在世界舞台上,在世界军事领域里仍发挥重要作用,对国际事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俄罗斯仍是当前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大国,是目前世界战略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欧洲作为一个整体,随着欧洲的统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进展,加之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所以,作为一体的欧洲,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事务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世界战略格局中强有力的一极。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军队建设逐步走向现代化,经济保持长期的高速发展。当今的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理所当然的是世界战略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日本凭借其经济、科技大国的地位,大力拓展在世界舞台上的活动空间,一方面扩大在国际社会活动范围,力争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军备,逐步走向军事大国,对世界战略格局发挥重要影响,日本也是当前世界战略格局中的一极。
2.“三圈”、“三环”、“三角”战略格局论
“三圈”战略格局是指在欧洲以德法为中心的政治、军事、经济圈,在美洲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政治、军事、经济圈,在亚洲以东盟、日本、中国为代表的政治、军事、经济圈。
“三环”战略格局是指内环是美国,中环是欧洲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和亚洲少数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外环。
“三角”格局是指美国、俄罗斯、中国为代表的三角格局,类似冷战时期的美、苏、中三角关系。
3.“四边”或“五边”世界战略格局论
四边格局论是指地处欧洲中部、统一后的德国,与美国、俄罗斯、中国形成一个四边世界战略格局。由于日本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加上日本,世界战略格局呈现“五边”战略格局。
未来世界格局究竟怎样定型,现在定论还为时过早,但总的趋势可以肯定。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路是走不通的,未来的世界战略格局必将呈现出多极化、多元化的态势。这是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所希望的,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
(五)当前世界军事形势
两极格局解体之后,世界军事力量分布失去平衡,世界军事形势呈现出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转型时期的世界军事格局基本特点是,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这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格格不入的。转型过渡时期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国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并进行战略调整。经过40多年的“冷战”阶段,又经过“冷战”后十多年,原来的战略重点欧洲地区已经稳定,美国原来最大的战略对手一一一苏联不复存在,现今俄罗斯已不足以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可能是多个潜在的地区强国,国家利益的威胁主要是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美国的战略重点,一是要对付不同地区可能爆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二是要对付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和争霸全球起严重阻碍的国家,因此美国的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其战略重点逐步移向亚太地区,将中国列入最大的潜在对手。俄罗斯经过十多年的调整和改革,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有了较好的改观,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逐步恢复,但其军事学说与前苏联有着本质的区别,俄罗斯认为其战略重点已变成了如何应付可能来自周边国家的威胁,尤其是独联体内部,这与西欧国家将防务重点从对付前苏联及东欧诸国转向应付欧洲其他地区的各种低强度的冲突和局部战争是分不开的。日本的战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现在日本认为俄罗斯是潜在的对手之一,并将中国和朝鲜视为主要潜在对手,把应付主要方向可能出现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作为军事战略重点。在保证北部地区具有足够作战能力的前提下加强西部地区的作战能力,以应付中亚地区可能出现的局部战争和冲突。由于苏联解体后世界军事力量分布失去平衡,印度担心中国和日本会填补东南亚出现的力量真空,因此,加强印美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为由大力加强其军事力量。
其次,各国均在进行建军方针、政策的调整。海湾战争以后,尤其是科索沃战争后,世界各国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安全是以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后盾;军队建设必须是高质量,武器装备必须是现代化、科技化,否则国家无安全可言。因而各国在大力提高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上,加大了武器装备的科技化投入,力争建立一支少而精、反应快、战斗力强、装备高技术兵器的军队,走质量建军之路。
再次,许多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尤其是一些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多国军事合作。少数国家还主动寻求大国的保护,希求国际社会、军事同盟或大国的保护来维系国家的安全。
二、军事强国众多,战争热点分布全球
军事强国,是指能对世界或某一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是世界级军事强国,对某一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是地区性军事强国。
军事强国与军事实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军事实力可以比较排序,军事强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国相对于他国而言的。因此,一些国家军事实力较弱,但相对该国周边其他国家占据优势,也属于军事强国。
战争热点是指容易爆发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的地区。这些地区之所以容易出现争端,一是由于历史原因;二是领土、资源、民族、宗教等多种矛盾;三是外部力量的介入。当前,世界战争热点分布全球,其中对世界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地区、南亚地区、东北亚等,另外,前苏联地区、南中国海也都潜伏着较大的不安定因素。
三、世界战争形势错综复杂
两极格局瓦解后,由于军事力量失去平衡,使得战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世界级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是局部战争越来越多,战争诱因越来越复杂。
1.世界大战可能性越来越小
首先,世界大战的基础不复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到1904年基本形成了德、奥、意“同盟国”与英、法、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帝国主义国家逐步形成了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和英、法、美“同盟国”集团。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大战具有了物质基础,终于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
当今世界,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已不复存在,只有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约集团存在,以苏联为核心的华约集团已经消失,而现在的俄、白联盟,不具备与北约抗衡的实力,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及集团,更不具有打世界大战的能力。因此,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其次,世界经济一体化制约着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现代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快,各国间经济交往和联系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各国大都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共同体中。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完全可以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优势来达到以往只能通过战争才能达到的政治目的,而且经济手段的效果可能更好。所以,霸权主义国家不会频频向发展中国家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即使现在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突出起来,但也达不到需要动用武力解决矛盾的程度,而且它们之间的协调机制仍可能遏制其矛盾升级到爆发全球大战。
再次,国际社会的制约使战争热点不会升级为世界大战。冷战结束后,世界进一步趋向缓和,原来的热点地区大都降温。欧洲南部及欧亚之间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热点,但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交战各方的战争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这些热点将会逐渐平息下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当前国际政治和军事斗争走向的大趋势。因此,新的热点不会升级为世界大战。
此外,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增长壮大,人们普遍反对战争,也是制约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力量。
2.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战争诱因复杂
导致当前乃至今后一段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格局转换,力量失衡,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导致当前局部战争增多的根本原因;二是地区霸权主义在超级大国力量薄弱的地区企图建立主导权引起的反抗和斗争;三是各国之间,特别是新独立的国家之间的领土和边界纠纷引起的矛盾和斗争;四是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引起的国内战争;五是种族问题,特别是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引起的反抗和斗争;六是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的斗争。此外,恐怖主义、武器扩散、国际犯罪都可能引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我国周边的范围
我国周边陆海相邻的国家有22个。陆地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边界总长22800公里。与中国隔海相邻的国家有7个,海岸线有18400余公里。
狭义的周边,主要是指与我国陆地相连、隔海相望的亚洲国家。从我国安全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安全利益仅从狭义的周边来理解是不够的,应从更大的范围内来看我国的安全环境。具体地说是指亚洲太平洋地区,即“亚太地区”。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况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加之中国与众多周边国家在社会制度、形态、宗教传统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与许多国家存在领土、领海主权争议,因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并不十分乐观。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在亚太地区,有俄、中、美、日、印等国相对平衡的力量及其利益关系,加之我国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基本良好。
首先,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矛盾与合作并存。这种比较稳固的国家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哪一国也不愿贸然打破,这是我国周边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近来相对平衡的重要因素和基石。在美俄关系中,美国极力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使俄在世界上的作用大为削减。因而,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显得极为重要,俄决不会轻易放弃。尤其是美国在欧洲方向借北约东扩挤压俄战略空间的同时,在俄的东、南方向上加强同俄周边一些国家合作,给俄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俄罗斯随着近年来国内问题的逐步好转,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正在逐步恢复,在这种情况下,俄开始着手找回原苏联的国际地位,争取成为世界超一流大国,美国则想全力阻止俄恢复昔日苏联的雄风。美俄之间斗争愈来愈明显。但是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他们之间合作又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经贸方面,解决地区性冲突和矛盾方面以及在反恐怖主义、打击国际犯罪、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美俄必须密切合作。如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缓和都与美俄之间的合作密不可分。
在美日关系中,美日在军事利益方面的合作协调,仍占主导地位,但美日之间的矛盾和裂痕十分明显。一是经济贸易方面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美日经济下滑严重的时刻,双方矛盾更加尖锐;二是在争夺太平洋主控权的问题上,美国想在这一地区发挥主导作用,而日本则想在这一地区发挥中心作用,美日这种矛盾已初见端倪。美国希望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发挥作用,不愿看到一个强大到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政治、军事大国出现,而美国的战略利益又必须日本配合。日本则希望建立起一支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军事力量,以便能在国际社会发挥政治大国的作用,美日这种既合作又斗争的态势会长期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