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在边关战胜萧天佑的消息传到汴京,真宗非常高兴,传令赏赐佳山寨的将士们。随即派使者前往佳山寨犒劳三军。当天退朝之后,王钦回到府中,心中郁闷。他心中暗自思量:“杨家将确实英勇无比,宋朝有杨家的英雄,我们大辽国何时才能够一统中原啊?得想办法除掉杨家!”
这王钦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就请副枢密使谢金吾来府中商议。谢金吾也是朝中重臣,为人狡诈贪财。看杨家将屡建奇功,得到皇帝赏识,很是愤愤不平,平日里总是和王钦背地里诋毁杨家。谢金吾应邀来到王钦府上,拜见王钦,说道:“不知枢密使大人召见下官,有何教诲?”王钦长叹一声,说道:“谢副使有所不知啊!承蒙皇上恩宠于我,可是八王却心怀不平,屡屡找我的麻烦。前几天,我因为有公务路过无佞府,走到滴水天波楼前的时候,来不及下马,竟然被杨家羞辱了一番,弄得我好没面子。我心中不平,就向皇上奏明,谁知又被八王得知,又对我好一番羞辱。唉!
我也是堂堂的朝廷命官,却总是要受这种无端的羞辱,还不如辞官归乡,从此闭门不出,也省得生出这样的烦恼!”
谢金吾一听,说道:“这杨家靠着有几分战功得到先帝的恩宠,就横行霸道,耀武扬威。我们文武百官路过杨府门前都要下马,这虽然是先帝的遗命,但是他杨家也太过分了吧!不过王大人也不必如此消沉,你看现在朝中,先朝的老臣已经所剩无几,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而已。八王殿下虽然权高位重,但是他并不管理政事。那杨家父子,早已都做了无头之鬼,杨家也只是剩了一门寡妇而已。先帝在位时,建起无佞府、天波楼,只是为了诱使杨家来归顺大宋。当今皇上,早已经不看重这无佞府、天波楼了。我明天就骑马从他们杨家门前走过,他们如果找我的麻烦,我就命令手下拆了他的天波楼!”
王钦见谢金吾中了自己的计策,心中暗自高兴,于是又说道:“谢副使还是不要和他们争这些吧!你如果要拆天波楼,那杨老夫人一定会闹到圣上那里。到时候,圣上给她做主,我们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谢金吾并不知道王钦是利用自己,说道:“王大人放心好了,下官自有办法。”王钦很高兴,于是命人摆上酒宴,二人饮酒密谋,很晚,谢金吾才离开。
第二天,谢金吾带领手下众人骑马从无佞府门前经过,走进天波楼时,谢金吾不但端坐在马上,还故意命令手下敲动金鼓,连连大声吆喝。
杨老夫人听到府外鼓乐声响,人声喧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此时有人来禀报:“谢副使骑马吆喝部下从门前走过。”杨老夫人大怒,说道:“满朝文武,路过我杨府门前都要下马,谢金吾这个奸佞小人,不下马也就罢了,还故意大声喧哗,这是有意欺侮我们杨家啊!”老夫人决定到皇帝那里讨个说法。
杨老夫人手拿先帝所赐龙杖来见真宗。真宗按礼节走下台阶来迎接老夫人。老夫人说:“我们杨家蒙受先帝的厚恩,才有今天的荣耀。先帝赐给杨家无佞府、天波楼,文武官员路过门前都要下马回避,这并不只是尊敬我们杨家,更是尊敬皇帝啊!可是谢金吾路过门前,不但不下马,还敲击鼓乐故意喧哗,这分明是对皇帝陛下不恭敬,是欺负我们杨家孤儿寡母啊!”
真宗随即召谢金吾入朝,真宗说:“当年先帝有遗旨,路过无佞府、天波楼门前要下马回避,你怎么能违抗呢?”谢金吾说道:“臣不敢轻视先帝遗旨,臣有实情上奏。前几天陛下命令赏赐杨巡检,臣带皇帝陛下的敕命到天波楼前,也下马经过。当时就觉得这样做是对皇帝敕命的不敬,反而有辱陛下。臣还没有来得及禀报陛下。而且臣认为,天波楼、无佞宅正好位于南北要道,如果遇到圣节朝贺的日子,陛下也要由此经过,在礼节上很是不便。不如拆毁天波楼,这样会省去许多不便。”真宗听了,沉默不语。王钦趁机说道:“谢副使所说,很有道理。”真宗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朕再和文武百官商议一下再定。”杨老夫人只得愀然退出。
王钦私下里又多次劝说真宗,真宗同意拆毁天波楼,命谢金吾督办此事。圣旨一下,王钦、谢金吾不胜欢喜。杨老夫人与六郎夫人柴郡主商议,老夫人说:“如果真的拆掉天波楼,岂不是让死去的令公蒙受羞辱吗?”柴郡主说:“还是我到八王殿下那里求求情,也许八王能让皇上收回成命。”老夫人同意。
柴郡主来到八王府中,拜见八王。郡主说:“皇上听信谢金吾之言,要拆毁天波楼。这楼本是奉先帝之命为杨家所造,希望殿下能够看在杨家父子忠诚为国,想办法让陛下改变主意。杨家一定会感激殿下恩德的!”
八王说:“圣旨已经传达,就很难收回了。如今之计,只能是去求谢金吾先暂缓拆毁,宽容几日,等有机会,我再向圣上请求。”
柴郡主回到杨府,把情况告知老夫人。老夫人说:“现在也只能如此了。谢金吾本是贪财好利之人,我们都给他财宝,让他暂时不要来拆。”于是准备了黄金四十两,玉带一条,派人送到谢府去。
谢金吾看到杨家送来的礼物,果然心动,收下礼物,答应暂缓拆毁天波楼。杨老夫人暗自高兴,心想:“如果谢金吾肯放下此事,皇上肯定不再深究。”没想到,谢金吾收受杨家礼物一事早已经被王钦探知。王钦私下里极力劝说真宗,尽快拆毁天波楼。真宗随即命令谢金吾立即行动。谢金吾领旨,不敢怠慢,随即带人前往拆除。眼看着天波楼上层已被拆掉,杨老夫人忧闷不已。八王派人对老夫人说:“皇上很难改变主意,你们赶紧派人火速赶往三关和六郎商议,也许还有挽回的办法。”八娘说道:“母亲不必担忧,就按八王殿下的话做,到边关找六哥回来商议。不然的话,恐怕以后无佞府也很难保全。”老夫人说:“找六郎回来商议自然可以,只是这是机密之事,派谁去三关报信呢?”九妹说道:“女儿认识去三关的路,让女儿去吧!”老夫人同意九妹前往,说道:“你路上要多加小心,速去速回!”
九妹辞别母亲,前往三关。当时正是五月天气,一路上天气燥热,九妹并不歇息,走了不到一天,就来到佳山寨。九妹见到六郎,把情况向六郎说明。六郎一听,气愤不已:没想到自己一家为国尽忠,却还是遭到小人陷害。六郎有心遵从母命回京,但是自己身负皇命,镇守三关,责任重大。没有朝廷的诏书,私自回京就会有擅离职守之罪,真是进退两难!
九妹见哥哥犹豫不决,说道:“母亲在家中等候,哥哥只需偷偷离开几天,一旦事情有了眉目,就马上回寨。”想到老母正在忧心等待,六郎决定私自回京。六郎吩咐岳胜说道:“我家中有大事商量,母亲派九妹来叫我回京。我私自离开三关几天,事情解决之后立即回寨。你和孟良等人要谨守边境,遵守号令。焦赞要是问我去哪了,就告诉他说我到眉山打猎,不要向他透出半点风声。”岳胜领命。
当天夜里,六郎和九妹辞别岳胜、孟良,悄悄离开佳山寨,向汴京方向疾行而来。两个人走了大半夜,来到乌鸦林。忽然一个人跳出林外,拦住二人去路,说道:“哈哈!我要和将军一起回汴京!”六郎一惊,细看竟然是焦赞,六郎说道:“你不守好关寨,私自跑到这里做什么!”焦赞笑着说:
“将军不也是擅自离开三关吗?小人早就听说汴京城繁华热闹,我却从来没看到过,今天我要和将军一同到汴京看看!”六郎说:“你真是要气死我了!我这次回京最怕别人知道,你性子急躁,到了京城,你肯定会惹出麻烦。还是赶紧回山寨,我回来之后一定重重赏你!”焦赞说道:“您要让我回去,我就先到京城,扬言说将军擅离三关,私自回京!”九妹说道:“反正就他一个人,哥哥还是带他去吧!嘱咐好他不要惹是生非就行了。”六郎只好带上焦赞一起回无佞府中。
杨老夫人一见六郎,便泪如雨下,说道:“你们父子八人投奔大宋朝廷,为国征战沙场,你父亲和兄弟们都命丧疆场,如今只有你还在。先帝尊敬我杨家,建无佞府、天波楼赐予我们杨家。如今却被谢金吾欺负,要拆毁天波楼。恐怕不久无佞府也难以保全了!”六郎劝慰母亲说道:“母亲不必过于忧虑。我们父子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皇帝不会弃之不顾的!
您等我找八王商量一下,一定能挽回局面的!”六郎随即安顿焦赞在偏房居住,嘱咐府中军士,对焦赞要严加看管,以防他出去惹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