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在位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一直就没有立太子。七王心里很是不安。七王私下里和王钦商议。王钦本来就巧言善变,很有文采,为人又善于逢迎,自从进入七王府,他很快就取得了七王的信任。七王对王钦说:
“圣上如今已经年迈,却迟迟不肯立太子,难道是想传位于八王?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岂不是没有机会了?”王钦说道:“殿下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当年太后有遗言,让八王继承太宗皇位。圣上非常看重太后遗言,一定会传位于八王。殿下如果有想法,就应早做定夺。”七王问道:“我该怎么做?你有什么计策?”王钦想了想说:“殿下,臣有一计,不知殿下是否满意?”七王说道:“说来听听。”王钦说:“殿下可以找一个能工巧匠到府中来,为您打造一把鸳鸯酒壶。这个鸳鸯酒壶能盛两种酒。现在正是春天,百花盛开,陛下可以选一个良辰吉日,请八王到后苑玩赏。然后请八王饮酒。您把毒酒藏在鸳鸯酒壶的外层,醇酒放在酒壶内层。八王喝到毒酒,不用半个钟头就会死于非命。您看如何?”七王一听大喜,说道:
“这个计策太好了!不过事不宜迟,应该马上去找工匠打造酒壶。”于是就派人到城中寻找能打造鸳鸯酒壶的能工巧匠。
城西有个胡银匠,手艺不错,就被召到七王府中打造鸳鸯酒壶。胡银匠果然技艺高超,不出几日,就打造完毕。银匠把酒壶献给七王,七王一见,惊叹不已,酒壶做工精巧,内中机密,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七王和王钦秘密商议:“酒壶已经做好,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王钦老谋深算,说道:“此事一定要万分小心,一定不能泄露半点风声。为了防止消息外漏,殿下要先杀掉胡银匠灭口,然后您再邀请八王来赏玩宴饮。”七王随即请上胡银匠,赏赐给他醇香美酒。胡银匠喝了醇酒,很快醉倒。七王命手下把银匠扔到了后苑的井里淹死了。七王杀死了银匠,就派手下到八王府中邀请八王前来七王府中,在后苑同赏春光美景。八王同意第二天前来赴约。
第二天,八王应约来到七王府中。二人来到后苑,此时正当春光明媚,百花斗艳,真是一派胜景。七王笑道:“难得如此美景,我们不如畅饮一番。”八王说道:“多谢殿下相邀。只是这些天,由于冷暖失调,身体有些不适,尤其是胃部更加难受。实在是不敢饮酒啊!”七王说:“那您就少饮几杯。”说着命人摆上美味佳肴,七王命令手下为八王斟酒。手下人拿过鸳鸯酒壶倒了一杯毒酒,端到八王面前。这酒一倒入金钟,毒气就一下子弥漫开来。八王因为身体没有完全康复,闻到这酒气,忍不住连连咳嗽,连忙用手捂住鼻子。忽然间,吹来一阵狂风,一下子就吹倒了金钟,毒酒全都洒了出来。八王觉得身体很不舒服,就告辞离开了。
七王这个计策失败,很是懊恼。完全说道:“虽然没有达到目的,陛下也不必惊慌,八王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再慢慢想办法。”七王仍是心里不安,闷闷不乐。
这一年,太宗偶然染上疾病,谁知竟然一病不起。太宗感到自己离开人世的日子不远了,就召集寇准、八王等人进宫,向他们嘱托后事。太宗说:“自从先帝把天下交给我,已经二十二年了。按照太后遗嘱,我应该把皇位还给八王了。”八王说道:“陛下,您的皇子已经长大成人,还是应该立您的皇子为太子。您应该传位给您的皇子七王。臣绝对没有继承皇位的愿望。陛下保重龙体才是最重要的。”太宗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才对寇准说:“你看谁可以继承皇位?”寇准说:“陛下您为国家选择君主,这是国家最重要的事,还是由陛下您自己选择德高望重的人最合适。”太宗说道:
“既然八王不肯继承皇位,那就由七王元侃来当此重任吧!”太宗又对八王说:“朕这次生病不同平常,恐怕是不久于人世了。你要尽心尽力地辅佐弟弟元侃。我赐给你十二道免死金牌,如果有奸臣把持朝政,你有权诛杀。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定要重用他。”八王跪拜受命。
不久,太宗皇帝驾崩,终年五十九岁。众文武拥立七王赵元侃在福宁殿继位,这就是真宗皇帝。真宗即位,尊母亲李氏为皇太后;封王钦为东厅枢密使,谢金吾为枢密副使;为八王进爵位为诚意王;其他文武,各有升职。
真宗即位不久,朝廷重臣宋琪、吕蒙正、张齐贤等纷纷上书皇帝,申请解职还乡。真宗准许他们还乡,从此朝廷重事专由王钦处理。
这一天,八王刚刚出府门,就被一人拦住车驾,喊冤告状。八王问道:
“谁在驾前喊冤?”那人哭着说道:“小人是胡银匠的儿子。我的父亲是京城最好的工匠,前些日子被召入七王府中打造鸳鸯酒壶,想要用这个酒壶谋害殿下。好多天,我的父亲都没有回家。后来才知道,那王钦怕我父亲泄密,已经把他谋害致死了!小人有冤无处诉,只得求殿下为小人做主!”
八王一听大怒,想到那天在七王府中饮酒,那酒气非常怪异,原来竟然是毒酒!当时看到王钦在那里指手画脚,这个奸人竟然想要谋害自己!于是八王命令手下接过状纸,拿了十两黄金给了那个告状的人,让他走了。
八王入朝,正好遇到王钦在和真宗皇帝在便殿商议事情。八王径直走到皇帝面前说道:“臣今天接到一纸冤状,告王钦枢密使谋害了胡银匠,臣已经准许受理这个案子,特地来报告给陛下。”真宗一听,大惊,说道:
“王钦一直都在朕的身边,怎么会有谋害百姓的事呢?王兄不要轻信奸人胡言啊!”八王冷笑着说:“谋害胡银匠,本来就是因为我的缘故。臣诚心诚意为陛下尽忠,陛下又何必心生疑虑,听信谗言,来迫害自家骨肉呢?
臣要是想当皇帝,用不着等到现在!”王钦急忙上前对皇帝说:“陛下请明鉴,如果真是胡银匠被谋害,那他为什么当时不去告状,却等到陛下您已经做了皇帝,才去告状?这不是毁谤天子吗?八王这是以势压臣,还请陛下为臣做主。”真宗没有应答。八王大怒,抽出太祖所赐金简,朝着王钦就打了过去。王钦没有来得及躲避,金简一下子就打中了他的鼻子,鲜血流得满脸都是。王钦赶紧逃跑了。真宗劝八王说:“王兄息怒,看在朕的面子上,就饶了他这一次。”八王指着王钦骂道:“你要是再敢为非作歹,我就杀死你!”说完,愤愤离去。
王钦见八王离去,就回来跪在真宗面前,请求赐自己死罪。真宗抚慰他说:“八王是先帝的爱臣,连朕也要让他几分,何况是你呢!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以后凡事都避让他就是了。”王钦告辞皇帝回到自己府中,心中仍旧愤愤不已,想要报复八王。于是王钦给萧太后写了一封密信,派人连夜到幽州送交萧太后。
萧太后收到王钦的密信,只见信中说道:“宋朝太宗去世,新皇帝刚刚即位,朝中没有什么良将。此时正是攻打大宋,占领中原的好时机。如果太后发兵攻打大宋,中原之地指日可得!”萧太后看完密信,立即召集群臣商议。萧天佑说:“耶律休哥驻扎在云州,已经多次请求出兵伐宋了。既然宋朝的君主立国未稳,我们正好可以趁着他们没有什么防备,出兵讨伐,一定能够大获全胜!”话音刚刚落下,只听有人说道:“宋朝皇帝善于用人,镇守边疆的统帅,都是虎狼一般的将领。王钦所说的情况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到,如果太后发兵南下,也不一定准保成功。”萧太后一看,原来是卷帘将军土金秀。太后问道:“那你认为应该怎样才更妥当?”土金秀说:“臣有一计,可以让宋朝献出山后的九州之地给太后,而不需要劳师动众。陛下可以派人给宋朝皇帝带去书信一封,通知他们,臣与麻哩招吉、麻哩庆吉率领五千骑兵,要在河东与宋交界之处与宋人比武。臣的箭法天下无双,招吉枪法无敌,庆吉刀法冠于天下。如果宋朝的将领能和我们打成平手,那陛下如立即出兵攻打大宋的话,就很难获得全胜;如果宋将不是我们的对手,陛下就可以御驾亲征,长驱直入,一举攻占汴京。”
萧太后一听,非常高兴。随即写好书信,派使者送往汴京。真宗看到萧太后的书信,与众位大臣商议对策。寇准说:“看萧太后的来信,语气很傲慢,应该是想看看我方的实力如何。我大宋堂堂天朝大国,将才济济,还怕一个区区蛮夷之国吗?陛下只需降下圣旨,在全国选拔勇猛善战之将,到河东去与他们比武较量。”真宗说道:“先辈的良将,都已经年迈。
只有杨家还有杨延昭在。当年先帝曾经派人把他从郑州发配之地调回,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听到他的什么消息。其他将帅恐怕不能战胜辽将啊!”寇准说道:“陛下可以再派人到郑州去找一找。”
于是真宗派人到郑州寻访杨延昭的下落,郑州太守说:“先帝早已下令赦免了他的罪回朝廷去了。”真宗得知,心中闷闷不乐。八王见真宗几日来愁闷不堪,上奏道:“臣前往无佞府察看一下,看看有没有杨六郎的下落,陛下认为如何?”真宗说道:“能不能找到杨六郎,关系重大,还请皇兄用心察看。”
八王当天就来到无佞府,见到杨老夫人,向她询问杨延昭的消息。老夫人说:“当年六郎犯了罪,被发配到郑州,就再也没有回来,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啊!”八王说:“老夫人,现在是新皇帝即位,已经对延昭下令赦免令,召他入朝,您就应该让他为国家出力呀!为什么要藏起来呢?”老夫人说:“既然是国家有难,那就容我们再派人到郑州去找找。如果能找到,就让他立即去见殿下。”八王明白了她的意思,就起身告辞离去。
八王回到朝廷奏明真宗:“杨家人也不知道杨延昭的下落。”真宗更加忧虑。此时,边境上传来消息:“辽兵在晋阳屠杀大宋百姓,很是猖狂。
乞求陛下早日下旨发兵。”真宗问满朝文武道:“谁能担当重任,领兵前往边界与辽人比武?”寇准说道:“禁军教练使贾能,文武双全,可以担此重任。”真宗皇帝于是传旨,任命贾能为亲军使,带领骑兵一万,同寇准一起到晋阳与辽军比武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