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2700000009

第9章 协商民主及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缘起及历史演进(6)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6月15日在中南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代表、人民团体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共23个单位134人。******在开幕式上指出“这个筹备会的任务,就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该条例规定筹备会的中心任务为:(1)商定并邀请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之单位和代表;(2)决定新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之时间、地点及议程;(3)拟定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条例草案;(4)制定共同纲领草案;(5)提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方案。会议还确定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新政协的党派团体及代表名额,这样政党政协的运行机构就在新政协筹备过程中得到基本确定。

会议经过反复协商确定“新政协”的参会代表、共同纲领等事宜,充分体现出协商性和民主性。以《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为例,“草案初稿写出以后,经过七次的反复讨论和修改,计由先后到达北平的政协代表五六百人分组讨论两次,第三组本身讨论了三次,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两次,广泛地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作了基本通过。”筹备会多次召开会议商讨新政协的各项事宜,对共同纲领的具体内容,如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总纲,国家政权制度、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充分协商,以维护最多数人的利益。《共同纲领》草案的产生离不开各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努力,充分体现了各党派精诚合作、民主协商的精神。

新政协筹备会结束后,******专门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在名称和本质上的差异之处进行说明,“现在凡是通过****方式产生出来的会,我们叫做大会,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凡是通过协商方式产生的会,我们就叫做会议,例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实际上,这说明在当时不具备全民****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协商民主和政党协商的建国方式成为必要之策,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于9月2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民主党派共11个,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民主人士也作为一个单位参加”。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各地区和各界的代表,共662人。由于当时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新政协就履行了后来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制定并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重要文件,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和纪年,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协商建国工作顺利完成。这既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几千年政治文明史的巨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政治协商制度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在新中国开始运行。政党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的有效途径开始运行,人民政协开始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和实践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规定了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旨在经过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的团结,去团结全中国各民主阶级、各民族、共同努力,实行新民主主义”,以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及富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开始向制度化方向演变,也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下各革命阶级联合****”精神的制度化。可以说,新中国的成立是各党派民主协商的结果。民主党派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成为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参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中国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从此,各民主党派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

从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政党协商实践的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在政治协商会议合作共事的黄金时期,“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抛弃中间路线,拥护新民主主义和人民民主****,拥护以****为首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的民主党派良性的党际关系得以初构,再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中,巩固和加强中国式协商民主和政党协商制度。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会议“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全国委员会向政府提出议案,同中央政府协商议事。在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条件下,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实际作用相当大,“一切大政方针,都要先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我们的会议暂时还是建议性质的会议。但是在实际上,我们在这种会议上所做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是当然会采纳并见之实行的,是应当采纳并见之实行的”。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统一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2月,中国人民救国会宣布解散,至此,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之外就形成了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带有党派性质的无党派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各民主党派于1949年底到1950年初相继召开了各自的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共同纲领》作为各自的政治纲领。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新中国政权稳定,要求中国共产党联合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为主体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充当“联系人”角色,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1950年私营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1.8%,私营商业占社会商品机构批发额的76.1%,零售额的85%。除此经济因素之外,各民主党派还拥有大批科技或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和社会精英,其成员所从事的工商业、科教文艺、新闻出版事业等生产实践、文化建设、政治舆论领域对社会建设和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在落后经济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离不开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曾指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利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才能提高国家落后的经济地位,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刘少奇同样认为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较大的社会生产力,强调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生产在一个长时期内对于新中国的进步性、建设性和必须性。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真诚包容的姿态联合各民主党派,并赋予各民主党派在阶级联盟的民主联合政府中合作者身份和参政地位。******明确指出“我们党和政府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是跟工人、农民、民主党派商量办事的,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有大事召集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开会,共同协商、讨论和决定”。新中国的人民民主政权是包括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族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民主联合政府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直接参加政府组织,参与国家政权管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6位副主席中,共产党员3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3人:宋庆龄(民革)、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中央人民政府56位委员中,共产党员29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27人;政务院4位副总理中,共产党员2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2人:郭沫若(无党派民主人士)、黄炎培(民盟);15政务委员中,共产党员6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9人;政务院所辖4个委员会和30个部、会、院、署、行等机构中,担任正职的共产党员20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14人。

1950年11月,薄一波谈到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四点经验时指出,“与民主人士和其他党外人士要合作好,必须做到四点:“(一)要使党外人士有职有权”;“(二)一切重要决定应有应该参加的党外人士(如部长、副部长等)参加决定”;“(三)有些日常处理的重要事情(如电报、公文)和上级来的指示,下级来的报告,均应使应该看到的党外人士看到,每天在做什么事情他都知道。(四)用人也应与党外人士商酌。党外人士所举荐的人,更应慎重考虑,能用者尽量予以录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央政府机构协商共事的同时,也在中央以外各级地方政府妥善安排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职有权”参与国家管理,使多党合作和协商民主思想在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中得到落实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对于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同民主党派和各界各团体对话与讨论的方式制定共识性和科学化的决策,是中国式协商民主和政党协商的主要实践路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历次会议的议案都要经过全国政协的协商讨论,如《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婚姻法》等议案的制定。在人民政协以外,中国共产党还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和协商机制容纳不同利益群体,充分体现以协商达成共识的民主精神,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创造出双周座谈会、协商座谈会和最高国务会议等行之有效的协商方式,就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文字改革、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等问题进行充分协商。尽管阶级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协商方式协调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为加强社会团结、实现和平改造、顺利过渡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为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结束了人民政协代行国家政权机关职能的过渡期。从第一届政协到第一届全国人大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备双重身份和性质,一是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二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担负着参政议政和民主协商的职责。人民政协在代行全国人大政权期间,不仅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案,同时经过协商制定多项重要制度和政策,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前,****中央******就已对人民政协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1953年7月制定的《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指出,“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章程将政协性质定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章程总纲调整了人民政协的组织体系,将“政协全体会议”改之为“全国委员会”、“全国委员会常委会”两个层次,还规定了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共同遵守的七项准则、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构成和工作任务等。因此,人民政协既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政治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稳定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秩序、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有着积极意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人民政协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时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同时发挥巩固民主政治的作用,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特色。******也明确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

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一切大政方针都要先经过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商讨,然后建议政府具体实施,人民政协以向国家政权机关提交建议、民主监督等方式实现人民民主,有助于缓和社会冲突,加强阶级和党派团结。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我国的政党政治和协商民主制度,从思想认识到内容形式都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巩固,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组织队伍逐渐扩大,在1950年重新登记的民主党派成员中,民革1500余人,民盟5800余人,民建1600余人,农工党1500余人,民进200余人,九三学社120余人,总计11000余人。在1951年的第二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与李维汉代表****中央正式提出帮助民主党派发展的建议获得通过,此后,民主党派规模在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由1951年初的2万人,发展到1953年初的3.2万人,再到1956年的10多万人。

同类推荐
  •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陈晓钢编著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对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于对陈独秀著作的仔细研读,在准确把握陈独秀对各类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出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面。其次,是将陈独秀的社会发展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合乎逻辑地勾勒出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因此,阅读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与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联系紧密的有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本书以深度剖析、专题研究等方式,梳理和回顾2013年以来中国政坛动态,为读者提供透视中国政治动向、社会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特别是围绕各级政府、决策者比较关心的典型问题,对当下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进行深入透视和解析,并辅之以鲜活的典型案例,为各界把握中央新精神、了解各地新动态提供资政借鉴。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中国是南亚国家的邻国,南亚是中国安全环境中敏感和复杂的一部分美印、美巴关系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书创新地提出“超越均势”概念概括和分析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并具体从理念、政策、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对“9.11”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一步莲华生

    一步莲华生

    陪君笑醉三万场,纵横间沉起沉浮。只我笑看俗世繁华,都付与昨夜梧桐。茶一壶,琴一曲。杯也从容,歌也从容。归去也,我欲乘风。这是一个睡了三万年的神女,醒来后的故事,跟不上世道还得出去走一走。咦!只我一人?没事,姜太公还愿者上钩,很快就有人跟过来了。
  • 咒纪元

    咒纪元

    主角是一只鬼,却因为感情缺失无法修炼,然后就没有然后啦
  • 百越灵屠

    百越灵屠

    众生平等何苦杀来杀去,积郁难平行路唯念唯心。屠手从低到高共分七刃,一至三刃为低阶,四到五为中阶,六七刃为高阶。从第一刃定脑到第七刃抢核有七把不同的小刀,一曰定脑,二曰拨珠,三曰整皮,四曰取灵筋,五曰斫骨,六曰换血肉,七曰抢核。把杀戮定成等阶,无他,为了活命而已......
  • 痴情皇帝:天下第一宠

    痴情皇帝:天下第一宠

    悲剧的人生,成就了他的冷酷与决然,遇到她之前,他从未相信自己还能拥有幸福。她是平凡世界单纯小白,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却因为在墟无世界遇上他,而变得心事重重。他喜欢她,她更加心疼他,但是他不说,她便也不知道。一直以为,他都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拥有爱情的悲剧,所以隐忍,一直在隐忍,直到最后,她成了别的男人的人。这一次,他的心,终于有了蚀骨一样的疼。这一次,他才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一场注定好了的蚀骨劫,逃也逃不掉。想要夺回心中所爱,可是,却仍然只能犹豫,因为那个她嫁的男人,是他的弟弟,是他永远不能兵戎相见的异父弟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幽幽盛夏

    tfboys之幽幽盛夏

    在学院的偶遇,和未来的发展,夏幽幽和tfboys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楠楠他哥我脑公

    楠楠他哥我脑公

    那次的邂逅捡到的手链,那次意外的吻,每次都都让他【她】无法忘记,呆呆的她一直都被他保护着,她知道吗?剧情会怎样发展,亲,请收藏此书吧~
  • The Friendly Road

    The Friendly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返华夏

    重返华夏

    曾经无比耀眼龙魂组成员炎,因为一次反驳和一个银白色头发的女子,被送进了一个死亡之地,炎逃出来后心中满满的愤怒,与各地结识的强者聚集在了一起成立了四圣堂,“华夏,我炎回来了,是时候该算清了”。
  • 武侠逍遥录

    武侠逍遥录

    北冥神功大成,周身无处不吸,堪称近战无敌。六脉神剑,以气化剑,无处不可为剑!龙象般若功的力量,葵花宝典的速度,再加上乾坤大挪移开发潜力,力量与速度倍增,谁是敌手?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功,无限返老还童,岁月能奈我何?一书一世界,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天下第一、天涯明月刀(游戏)、大唐双龙传、风云(后面视情况增减。)不断破碎虚空,最终由虚返实。
  • 我是大族长

    我是大族长

    穿越孤岛,却被暗精灵部落给抓了,莫名其妙的当了一个全族都是女性的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