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利多销与厚利适销
现在楼市热销的首要原因,在于楼盘普遍把价格下调幅度加大,促使购房者出手。尽管现在的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但相比以前,现在的房企基本都在“低利润”运行,能够“走得动”就是胜利。可以预期的是,在政府不断进行调控的情况下,房企“薄利经营”将成为常态。
——邓志浩(地产经济学家,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有一次,笔者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书,邻近的书架上摆了不下十种版本的戴尔·卡耐基的名著——《人性的弱点》,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足足比较了半小时,最终选定了一个版本。是什么让他最终决定了买这本书呢?他走后,笔者把几个版本的内容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大同小异,就连用纸和封面设计也差不多,惟一不同的是厚度和定价,有的高达48元,有的低至19.8元,而小伙子挑的那本不仅最厚,定价也最低。
谁都知道,书籍不同于大白菜,不能简单地论斤卖,然而生活中的很多读者往往跟那个小伙子一样,即便是买知识、买文化,也想买些物美价廉的。事实上,即使是那些知道文化无价的高层次读者,如果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他们中意的好书,也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对于那些囊中不太羞涩但也绝不宽裕的爱书成癖者来说,过高的定价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一个有关数学家的故事也颇有意思:某数学家要建别墅,为节省开支,他亲自去某砖厂买砖。见到砖厂老板,数学家开门见山地问:你的砖怎么卖?砖厂老板答:一毛钱一块,要的多还能便宜。数学家问:是不是要的越多越便宜?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数学家高兴地说:那就给我装车吧,一直装到不要钱为止!
“一直装到不要钱为止”,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成立的,但若去掉“一直”两个字,也即适当的不要钱,在商场上倒是司空见惯的事。
经济学中有一句术语:最贵的东西是免费。销售的关键,在于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而赢得消费者的最好方式就是免费。而一旦消费者对某商品或某商家产生了感情,忍着肚子疼放了半天长线的商家就会适时收起钓钩,一点儿一点儿的把他们投资在顾客身上的钱成倍成倍地赚回来。
很多年轻朋友喜欢玩的QQ游戏就是如此——欢乐斗地主,每天免费送你4000欢乐豆,不管你技术多好,只要你不下场,你迟早有输光的时候,这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很急的,但没有欢乐豆了,怎么办?惟一的办法只有掏钱买。相信很多朋友都买过。
商界运用此招最娴熟的人莫过于日本人岛村芳雄。刚创业时,岛村为打开市场,发明了一套“原价销售法”,即他贩卖的草绳多少钱进的就多少钱卖,分文不赚不说,还得搭上运费、人工等等。这样一来,订单自然雪片般飞来。如此坚持了一年左右,岛村见客户足够多了也足够稳定了,便拿着自己的收货单与发货单独账单找到上游企业说,我这一年都在白白为你们服务,再不给我便宜些的话,我是坚持不下去了,上游企业一看,果真如此,由于岛村已是他们最大的客户,要求也不高,便非常爽快地答应此后每条草绳给岛村降价5分钱。接着岛村又拿着单子找到客户们,把类似的话又说了一遍,客户们也通情答理地表示在以后可以在原有价格上给岛村提高5分钱。这样一来,岛村每卖一根绳索就能赚到1角。日元的一角,连我们的一分都不到,但岛村的销售量巨大,因此没过多久,岛村便跻身富豪之列,人称“绳索大王”。
当然,有魄力赔本赚吆喝的人毕竟是少数,虽说赔本有时候也是一种赔养,但很多人尤其是白手起家者根本就赔不起。相对来说,薄利多销的原则更适合大多数人。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便宜更是他们惟一的追求。A超市的方便面哪怕只比B超市的方便面便宜一毛钱,大家便纷纷涌进A超市,急得B超市的负责人只好也降价。但降来降去,难免陷入价格战,到头来只有消费者高兴,所以说,薄利多销未必行得通。多销倒是多销了,但没有利润的多销又有多大意义呢?再者说,世上哪有知足的消费者呢?消费者的格言永远都是“买的没有卖的精”,真碰上物美价廉乃至物超所值的东西,他反倒会怀疑商家居心不良:这么便宜,该不会是过期的吧?另外,即使碰上个把素质高心态又阳光的消费者,他也未必买得了多少,比如一次买太多只会烂在家里的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一年也用不了几次的生活用品如蜡烛、气筒等。
薄利未必能多销,厚利也未必会少销。比如一涨再涨利润丰厚无比的中国房地产业,为什么从未见其降温呢?很大原因在于消费者看到别人亢奋地疯抢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再不买就被别人抢光了”的思想,至于房价再不买会不会涨更高倒在其次。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消费者的这种普遍心理导致了很多物美价廉的产品积压,也导致了一些本不该畅销的东西畅销,比如苹果手机,它未必有多好,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手机不过是个通讯工具,能接电话、发短信足矣,但就是因为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追捧美国货,它便成了时尚的象征,甚至成了没有它就丢人的象征,因此令很多年轻人宁肯少吃半个月饭,也要为美国经济做贡献。
当然,苹果得以在中国大行其道且鲜有对手,自有其道理所在,如果苹果没有过人之处,而且还是别人不能轻易模仿的过人之处,那么推出不久便会被竞争对手模仿并迅速挤占其市场,因此像“厚利多销”这种反常规的经营模式,通常情况下并不足取。
那么,哪些情况下适用薄利多销,哪些情况下适用厚利适销呢?一般来说,当企业成本低廉、原料充足、急需回笼资金、急需打开市场或进一步占领市场时,又或者企业败局已定,抛售商品可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时,便可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而当企业有较强的实力、充裕的资金、独一无二的技术,乃至没有竞争对手时,便可考虑厚利策略。当然,不管是薄利多销,还是厚利多销,采取具体措施前都应谨慎,切不可盲目乐观。另外,薄利薄到什么程度,厚利又厚到什么程度,都应根据情况掌握好分寸。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应随机应变,必要的时候,薄利可以调整为相对的厚利,厚利也可以调整为相对的薄利,甚至是无利。
2.复利:惊人的财富增值工具
虽然从2000年开始,中国收藏品的价格上升得很快,增长率远离了市场平均的增长,但我认为,如果继续长期持有此类收藏品,藏家是不会输钱的。因为艺术品投资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复利效应。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中,若以每年复利8%来计算,200多年就会上升6000多万倍。就算剔除通胀因素,每年仍然有5%的复利。那么,你说收藏能不能赚钱,答案是可以赚钱。
——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我们看香港电影,经常会看到有人由于某种原因借了黑社会的钱,被追得无处藏身,挨打挨骂不说,还总也还不完。用黑社会的话说,这叫“驴打滚的利”,旧社会则叫“印子钱”,民间称之为“高利贷”,这一系列叫法,一定程度上都是我们所要说的复利。
简而言之,复利就是利滚利、利生利。以存款为例,假设我们存入银行1000元,在一年期利率5%的情况下,存满一年就可以得到利息50元,然后我们再把这1050元继续存入银行,那么第二年的利息就达到52.5元了,如果一直这样存下去,利息就会越来越多。
最终会多到什么程度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很久以前,印度有个非常喜欢下棋的国王,有一天,他对一个棋艺很高的大臣说:“我知道你以前经常让着我,今天我心情很好,你好好下,如果你赢了,随便你要什么奖赏。”大臣见国王确实心情不错,便三下五除二地赢了国王,然后说:“陛下,我要的其实很简单:您看我们面前这张棋盘,它上面有64个格子,你只要能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上一粒米,然后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放四粒米,如此类推,帮我放满这张棋盘,我就心满意足了。”国王一听这还不简单?当即命掌管粮库的官吏去取米,按他的想法,这个大臣顶多也就能赢一袋大米。但不一会儿,掌管粮库的官吏便大惊失色地跑来告诉国王,倘若真的按照国王和大臣的约定执行,就算把国内所有粮库的大米都搬来也不足以支付。
那么,究竟需要多少粒大米才能填满故事中的棋盘呢?某位较真的学者通过计算得出了答案——18446744073709551615——这个比我们的银行的账号还要长的数字,很多人读都读不出来,天文数字都不足以形容它。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例子,实际生活中既无这样的好事,而且真正的“复利”也不是这么简单地倍翻倍翻再倍翻,不过它已足以说明复利效用的惊人。
我们不妨再计算一下顺利情况下10万元人民币的复利收益。假设我们有10万元资金投资于股市,或者其他投资领域,同时假设每个月可以净收益10%,下个月再把所有的本金和收益继续投出去,同样再赚10%,然后继续投资,如此循环下去,一年下来便能净赚21万余元!如果连续3年,连本带利就可翻到300多万元!
巴菲特为什么可以成为超级富豪?股票投资所带来的复利效应便是其一。
当然,即使是巴菲特,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每月都能净赚10%。相反,投资市场上每月亏10%甚至亏得血本无归的人比比皆是。老百姓常说,怕就怕好的不灵坏的灵,所以运用复利,稳妥第一。否则连本都亏完了,还有什么利呢?
可惜很多人就是想不透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平常嘴里总是哭穷,但是一遇到类似集资之类的事情,这些人就好像会变戏法似的,突然就有了很多钱,为了所谓的“高利”争先恐后,好像晚一会儿别人就再也不收了似的。结果这些人在把自己赔进去的同时,制造出了一个个的“房姐”。
有些人则比较冤枉——亏都不知道是怎么亏的。去年某报纸报道,南方某城一位姓杨的先生致信报社,诉说了一件令他很郁闷的事情:5年前,杨先生的一张银行卡不知怎么的产生了5分钱的欠款,杨先生并未注意,银行方面也未提醒,结果5年下来,超限费、滞纳金、利息越滚越多,直至滚到了694.96元。600多元虽说并不多,但它与最初的5分钱比起来,足足翻了一万多倍还多!或许杨先生应该感到庆幸,若是他当初欠的多些,岂不是连全部身家都得赔上?更令杨先生郁闷的是,就因为这最初5分钱的欠款,他被列入了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不良信用顾客名单,因此他贷款买房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了。
另外一些人就是明知深渊还往里跳了。如前所述,放高利贷又叫放印子钱,其实它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叫放血印子钱,其中的“血”字一语双关:一方面指旧时放高利贷双方往往按手印为证,而按手印用的印泥多是红色,另一方面则是指高利贷记息极重,一旦借后很难偿清,最后往往闹出人命。
类似的事情当今社会也不鲜见。包括笔者的老家在内的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类似的人甚至组织,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两个悲剧:其一,某大学生刚刚毕业便萌生了创业的豪情壮志,由于家里不支持,他便悄悄找到村里一位流氓,借了一笔钱,开起了商店。结果是还款日期到了,他的钱也赔光了。流氓及其豢养的打手多次上门,答复都是没钱,再等等,最后流氓本性流露,竟当着大学生父母的面把他打了个腿骨骨折,后来一家人被迫卖掉了赖以居住的房子还债,这事才算完结。其二,另一个青年向高利贷组织借款10万元,领着一群农民工承包某建筑工地上的零活。结果辛苦辛苦干了一年,这个青年又垫材料又垫工资兼伙食费,甲方老板却因难以为继偷偷跑了!赔得一干二净的青年顿时没了着落,虽说他的父母及时挺身而出,代他承担了所有的欠款,找遍亲戚朋友,挨家挨户借钱,总算还清了借款,但这个青年却因受打击太大,趁父母不注意寻了短见。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珍爱生命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离高利贷远些。
更重要的是,那些借高利贷的人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真正使人的财富增值的并不是什么暴利的方法,而是时间。李嘉诚说过:30岁以前要靠力气挣钱,30岁以后要靠钱生钱。与其借高利贷铤而走险,不如给自己几年时间,自己积累些资金,也积累些必要的经验。即使不成功,也不会被“复利”逼得走投无路。
3.负利率时代:资金就是用来投资的
按照理论上来讲,最好的安排是,一方面有出品额盈余,另一个资本账户应该是赤字。现在咱们的资本账户和贸易账户都江所十多年里面全都是盈余。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老百姓辛辛苦苦地干活,积累起来的财富,实际上让人家用了,我们自己没用,对不对?咱们两个账户中的盈余,是咱们自己积累起来的储蓄,供外国人用。现在各个地方为了政绩还在积极地引进外资,其实国内资金并不缺。
——张曙光(北京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所谓负利率,简单来说就是把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跟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如一个人本来有一万元存款,银行年利率为5%,而物价上涨也即通涨则高达10%,那么这个人的存款其实就已经缩水了5%。这自然与我们当初把钱放在银行里的初衷不相一致。所以有经济学家直截了当地指出,负利率实际上是把老百姓的财富转移给了银行和国有部门,得利的只有那些能得到贷款的人或公司。
中国人爱储蓄——这是国内外的一致看法。相关资料也表明,中国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稳居世界前列,2009年,中国居民储蓄余额一举突破18万亿元大关,排名世界第一。鉴于这一数据,有学者认为中国已经是储蓄大国,颇有些得意洋洋。其实中国充其量是个储蓄总量大国,如果把储蓄总量平均分配到13亿人头上,也即一个人大概一万元的存款,放在世界上是拿不出手的。再想想看,中国有多少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扣除他们的储蓄,普通老百姓还能分配到多少钱?
中国人的确爱储蓄,不过这个“爱”字必须打上引号。用一位美国人的话说,“中国的高储蓄源于对饥荒的集体记忆”。换言之,中国人不得不爱储蓄。想象一下,作为一家之主,孩子上学要花钱,一家老小生活要钱,生病吃药要钱,将来养老要钱,随时可以出现的各种意外也要钱,这么多要钱的地方,由不得我们不把有限的工资尽可能多地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据此,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负利率等同于政府变相加税。因为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尽管他们明知道把钱存在银行里会日益缩水、白白蒸发,但他们绝对不敢把钱拿出来消费掉,更不敢投资,因为这些钱基本是等同于养老钱、“棺材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