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大宗商品,谁主沉浮?
表面上,我们看似在和某某国家做交易,买了他们的原材料,其实错了。比如科特迪瓦,它是主要的咖啡产地,它的咖啡出口,绝大部分是被几个外资控制的,原材料的定价,是发达国家控制的。
——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1973年,非洲小国扎伊尔发生了武装叛乱。众所周知,直到今天,此类事情在非洲也是家常便饭。因此叛乱发生后,除了当地居民和邻近的几个国家,大多数地球人都觉得这对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但消息传到日本后,却引起了三菱公司的高层们的极大震动。因为扎伊尔虽小,却有着全球7.9%的铜储量,其邻国赞比亚也的铜含量也占全球总储量的4.55%,一旦叛军坐大,或者平叛牵延,势必会影响铜矿的生产,进而引起世界市场的铜价震荡。基于此,三菱公司立即出手,在尚无反应的原铜期货市场上买进了一大批铜,待价而沽。结果仅仅几天之后,国际市场上的铜价便上涨了将近100英镑/吨,三菱公司一转手,便赚取了上千万元的差价。
1973年至2013年,中间足足隔了40年。若说40年前的扎伊尔叛乱,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基本无关痛痒,大概可以说得通。但在4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的话,普通中国人就难以置身事外了。
最新近的例子莫过于去年的利比亚战争了。综合官方的说法与民间的推断,保守估计,利比亚政局动荡至少导致了200亿美元的中国资金打了水漂。但这又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不过世界局势如何,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人民对诸如扎伊尔的铜、利比亚的石油等矿产资源的需求,却是一日不可或缺的。
除了铜和石油,几乎所有矿产品、有色金属、农产品,以及其他可大宗交易、被用作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国际上统称为“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煤炭、橡胶、粗钢、玉米、小麦等。由于大宗商品多是工业基础,因此其价格的变动,势必影响整个产业链乃至全球经济体系。比如,铜价上涨就会提高电子、建筑和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而石油价格上涨不仅影响化工产品的价格,还导致油价上涨,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因此,大宗商品始终都是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们密切关注的对象。
经常关注网络资讯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发生着愈演愈烈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一,原材料价格上扬;二,利润回报太低,甚至是负回报。专业人士给出的数据显示,自2002年至今,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已经由当初的不足30美元涨到了如今的150美元,而钢材的价格仅由20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4400多元。毫无疑问,中国钢企若想维持利润,只有两个选择:一,涨价;二,降低成本。在目前情况下,涨价肯定没有出路——现有价格都卖不出去,何谈涨价?而降低成本的道路同样难行,因为国际铁矿石的定价权不在中国手里。
那么它又在谁手里呢?答案是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铁矿石巨头,这三家垄断大企业几乎插手了世界上所有能入股的铁矿山,每年的出产占据着全球铁矿石海上运输市场2/3的份额。毫无疑问,全球铁矿石涨价风潮的始作俑者正是它们。据统计,在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年份里,三大巨头中的任何一家其年利润均超过了国内70余家钢铁企业的利润总和!
表面看来,中国作为全球第一钢铁生产大国、全球第一铁矿石进口大国,是不应该被人如此欺负的。中国钢企自然也不愿任人宰割。事实上,中钢协与三大巨头的谈判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但老辣的三巨头根本就是吃准了中国钢企,它们一边结成价格同盟,一边离间中国钢铁企业。于是,就在中钢协与三巨头的博弈逐步升级之际,却有38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集体倒戈”,与淡水河谷签订了总量为5000万吨的长协矿合同。这正是中国钢企的软肋:对国有企业来说,不买三大巨头的铁矿石可能还能撑住,中小企业怎么撑?当然对那些关键时刻拆台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也等于是饮鸩止渴。成本降不下来,产品卖不上价,终究是要倒闭的。
不过这些企业也有话说:日本、德国都已经接受了涨价了,“中钢一个人的战斗”,有意义吗?这话也是事实,但事实背后却有他们不了解的内幕。日本作为亚洲数十年来惟一的经济强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凭借其雄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开发世界铁矿石资源,包括我们一开篇时提到的三菱公司的母公司三井集团在内的日本财团,目前控股的铁矿石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其在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亦有相当的股份。另外,日本也好,德国也罢,其钢铁技术及资源利用率都远较普通中华钢铁企业为强,因此铁矿石涨价它们即使享受不到利润,也影响不大。相反,铁矿石涨价还会间接地帮它们挤垮一大批竞争对手,早就产能过剩的中国钢企就在其列。
除了铁矿石,我国石油、农产品及其他矿物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也面临类似局面,甚至于到了“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的程度。买得高、卖得低的中国企业不仅有苦难言,而且这种痛苦还有加重的趋势。一位摩根士丹利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就曾直截了当地说:“中国要买什么,我们就赶在他们之前买入。”
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方面的缺失不仅表现在进口上,也表现在出口上,甚至于某些稀缺性、战略性资源,只要到了中国手上,就会立即掉价。稀土便是最好的例子。我国拥有超过全球50%的稀土储量,并占据着全球90%的市场份额,邓公曾说过:“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但我们却没有用好这一经济武器,哪怕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我们的稀土在经济市场上的地位非但不能与中东的石油相比拟,而且长期以来卖的都是“白菜价”。虽说近年来,国家开始把稀土资源的开发提升到战略高度,逐步开始下调出口配额,但不争气的同胞们铤而走险也要把宝贵的资源低价走私给潜在竞争对手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总之,作为“世界工厂”而又资源有限的中国,对大宗商品依存度非常高,而当前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却牢牢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上。抢占国际定价权,不再动不动就“被涨价”、“被降价”,摆脱以往“买得贵、卖得贱”的产业怪圈,必然是中国企业界今后努力的大方向。但打铁还需自身硬,突破长期受制于人的瓶颈,不仅需要魄力和雄心,也要以突破民族劣根性为前提。
2.歇不下来的中国通胀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经济学家,我必须再次发出我的警告:中国经济在未来的中长期都摆脱不掉通胀这个瘟神,地方政府这种重投资、重税收的GDP主义一日不改,中国就无法摆脱通胀的魔咒,我们千万不要看着通胀落了一点就又跃跃欲试放开货币闸口。这就像一个有肺炎的病人,别以为感冒好了、高烧退了,病就痊愈了。
——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通胀,即通货膨胀的简称,其中,通货泛指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是中国的通货、美元是美国的通货、日元是日本的通货,而通货膨胀,简单来说便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过高,从而导致流通的货币大于流通的商品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应该对应一分钱的实际财富,如生活用品、房产等等,钱不过是这些实际财富的符号,是为了携带和交易方便而发明的。而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社会上的实际财富还是那么多,货币却多出来了很多,自然就意味着货币贬值和购买力下降。
按照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们的说法,通货膨胀只是“有时”会造成物价上涨,而不是必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说法实在让人难以认同。或许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情况下才称得上“通货膨胀”,不过近些年来的物价上涨,却是每个老百姓都能感同身受的。以至于坊间有人这样定义“通胀”:通胀就是通通都涨!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过三轮较为明显的通胀。第一次是1980年,当年的商品价格上涨率达7.5%;第二次是1988年至1989年,通胀率超18%;第三次则是1993年至1995年,通胀率超14%,其间,1994年还达到了24.1%最高点。
以上只是较为明显的通胀,至于“不太明显”的通胀,近些年来可以说是时刻都在进行、发生着。
据一位做焊工的王姓农民工在网上吐槽,其从2003年来北京至今已满10年,10年前,月收入870块钱的王先生从未觉得物价贵过,而现在,仍然做焊工的王先生月收入已涨到了3000多元,却感觉什么都贵了,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而且这不是老百姓常说的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事实上,王先生一直都是家庭妇男,掌握着家里的大小开支。王老先也回忆道:10年前,至少他和他的朋友还没有听说过按揭买房、贷款买车,当时的姑娘们也没有买房买车的要求。每当看到网上爆出一些与房子有关的爱情杯具,王先生都颇有庆幸的感觉。
另一位张先生的回忆则带着十足的“吃货本色”。张先生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下馆子,全国各地的小吃、特色菜等,他基本上都吃过。而且张先生不挑食,没钱的时候,吃一碗地道的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等,他也能感到莫大的满足。因此关于10年来的物价问题,他认为最能反映这一点的就是街上面馆里的面条了。10年前,普通小吃店的面条不过2.5元一碗,最多3块。而现在,能在饿肚子时找到一家8元以下的面馆就算幸运了。而且当年的面条绝对物美价廉,不仅面条量足够,就连卤汁也往往是一大勺子。而如今的面条,不管是削面也好,拉面也好,都在碗上下起了功夫:碗特大,汤特多,看着满满一大碗,量挺大,但中看不中吃,别说自己吃不饱,有些女生都吃不饱。驴肉火烧也如此,10年前2元一个,如今5元,而且个头越来越小;水果也如此,10年前10元钱能买一网兜苹果,现在充其量买四五个……
还有网友爆料说:二十几年前,百元面额的人民币刚刚推出时,某边远山村里一个包工头的老婆常常在乡亲们面前抱怨:“这个钱一点都不好用,买东西别人都不要,找不开。”而现在,100元钱能买点什么,买过东西的人都清楚。
总而言之,这些年的通胀虽说“不太明显”,但也令众多老百姓有吃不消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的收入与其不成正比。所以每当网上吹风说新的通胀要来的时候,都会引起老百姓的恐慌。
此外,通胀令人恐慌并不仅仅在于物价上涨,还在于每一轮通胀都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过程。如前所述,通胀意味着货币超发继而贬值,而货币贬值的部分,其实就是被超发的这部分货币挤占了。换言之,超发货币的人只需开动印钞机,就直接把纸片变成了具有购买力的钱,这等于变相掠夺社会财富。当然我们知道,在我国,发行货币是由央行央行控制的。但央行并不会直接用这些钱采购商品,因此央行并非通货膨胀的收益者。真正的通胀受益者其实是那些有条件得到贷款的人以及那些工资一涨再涨的公务员们。而对于大多数贷款无门的普通百姓和那些挤破脑袋也未能挤进公务员队伍的人来说,便只有任由财富缩水的份儿。
不过最吃亏的还要属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从理论上来说,尽管通胀在一开始意味着富人得利穷人吃亏,但在有效的调控下,通胀最终是要走向公平意义上的财富的重新分配,也即让百姓在承受通胀的同时也从通胀中得到些什么。比如近些年工资情况改善幅度较大的农民工(此处专指建筑农民工),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工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20%。因此可以说,广大劳动人民即使没有从通胀中受益,也没有绝对的吃亏。我们现在不也老提收入倍增计划吗?尽管这有点看起来像是一场收入与物价之间的龟兔赛跑,但终究是个盼头。
而对于那些已经退了休的老年人、没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等群体来说,工资再涨也涨不到他们头上,能涨到他们头上的只有物价,因此,他们才是绝对通胀受害者。对此,除了呼吁政府重视这一问题,提高此类人群的社会福利水平,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应该指出的是,近些年来的中国通胀,很大程度上属于输入型通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开放度越来越高,对外依存度尤其是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当这些产品的价格因“天灾人祸”发生大规模上涨时,势必会引起国内相应的物价上涨链条。
当然,跟老百姓讲这么多大道理是不务实的,不管怎么说,老百姓不希望被通胀,不希望物价上涨,即使他们日后也能享受到通胀的好处,他们也不希望现在就让富人占更多的便宜。否则他们就会心情黯然、敏感、恐慌,这些显然都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3.房价为什么只涨不跌?
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太庞大了,比如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这些政策,肯定不是很真心实意愿意跟的,开发商更不用说了,银行也不太愿意跟,就算中央政府本身是不是有那么大的决心也值得观怀疑。因为他要稳定经济,如果房地产调控真的会影响他的经济,他也不敢。
——赵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谈中国经济,房价注定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不,确切地说,这早已是一个人人喊打、全民诅咒的话题。著名学者、《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刘建强就曾在他那本汪洋恣肆的《中国商人新肖像》中这样写道:“听,您又在黎明前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房价还要涨!这消息将让多少人在梦中发抖……让我们共同期待房价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上涨到每平方米1亿元吧!那时候,我们睡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空荡荡的房子,会产生多少现在难以预知的幻想啊!”
谁在不断吹响战斗的号角?任志强肯定算一个。任先生曾经顶着全国各族的唾沫在微博中写道:“北京的新楼盘都是一开盘就卖光了,很多地方都得排号抢房,说中国人买不起房谁信啊?”这话很有道理,但中国人买得起房绝不等同于中国的房价不高,相信这道理任总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