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破产,是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并由法院宣告破产解散的程序。然而当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时,事情就复杂多了。一来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程序,国家也不能像那些破产的公司一样寻求破产法庭的保护,这样,国内《破产法》中诸如公正的法官、起诉保护以及在债权人有异议的情况下强制进行非破产重组等条款在国家借款人破产的情况下都不存在了。但是欠外国投资者的钱毕竟是应该还的,重新吸引投资者从理论上也是应该进行的,而这无疑极其考验一国政府的智慧。
2008年,全球著名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发表报告指出,全球共有6个国家在头三个季度里不能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处于“破产”状态,从而使全球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总数达到了28个。新增加的6个国家是阿根廷、加蓬、印尼、马达加斯加、摩尔多瓦和瑙鲁,总共欠债达1330亿美元,几乎要比去年同期的740亿美元翻了一番。
国家真的会破产吗?答案是“肯定不会”。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在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时代之后,这一原则日益成为国际共识,成为大小贫富悬殊国家之间交往的原则。所以,对于那些贫困国家,尽管外债缠身,理论上足够“破产”几百次,但是并没有被拍卖掉,这些穷国家也没有随之在国际政治版图上消失,沦落为其他债权国家的“新殖民地”。
反过来说,倘若国际间有“国家破产”的“市场空间”,那么,美国仅举华尔街上的一个个富可敌国的金融大佬之力,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兵不血刃地将一个个破产小国收入囊中。如此一来,世界就依然是“强权政治”的天下。显然,让“国家破产”成为可能,就意味着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放行,最终破坏基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渊源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脆弱国际平衡。
由此看来,“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改换门庭。
为了回避国家主权问题,曾有学者提出“主权政府破产”的概念,即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不能偿还其应偿付的债务时,用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偿还其外债,不足的部分不予偿还,政府宣布解散,由其人民推举组成新一届政府,原政府主要组成人员不得再在政府中任职,债权人亦不得再向新政府要求偿付原未得到清偿的债务——听起来也算是一种“破产”,但更像是专为债务国逃避外债而设计的“金蝉脱壳”之计,缺乏对债权人的诚信意识。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徐东华认为,所谓国家破产,实际上也就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描述。他说:“国家破产,是说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段里的经济情况。首先,就是出现大量的财政赤字、对外贸易赤字;其次,就是出现大量外债;第三,该国家没有偿还外债的能力。同时也没有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国家破产了。”
面对一个个国家纷纷陷入破产危机,如何拯救它们,也同样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早在200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的第一执行总裁克鲁格尔女士曾提出过一个解决机制,将IFM的地位放在了国家破产解决程序的核心地位,但是很明显,这一方案遭到了所有国家的反对。两年后,IFM再次提出一个改进后的方案,该条款从法律上允许债权人中的一个“绝大多数集体”可以进行债务重组,同时该重组须将其余的债权人包括在内,而IFM只起到监督和最后仲裁的作用。
仍以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当然,一旦面临国家破产的局面,只有发动国内民众,国际、国内多方面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真正收到挽救的效果。
4.蝴蝶翅膀上的全球经济
出现“蝴蝶效应”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强势地区向相对弱势地区传递,而反向传递则较为少见。譬如,反映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总是美国经济影响其他国家,反过来,其他国家影响美国的则比较少。
——桂浩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一只蝴蝶在南美洲的巴西扇动翅膀,一个月后会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对于这样的推论,你可能会觉得很不靠谱。事实上,当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首次在演讲中抛出这一理论时,人们也不相信。不过,洛伦兹的演讲和结论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便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洛伦兹还是一位数学家,蝴蝶效应的灵感便来自一次精确的计算。那是1961年的某个冬日,罗伦兹在计算机上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计算时,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计算值0.506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输入回计算机中。当他下楼喝完一杯咖啡回来后,再看计算结果时竞大吃一惊:原本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一开始,洛伦兹还在怀疑是计算机出了问题,经过再次验算,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也即“蝴蝶效应”。不过在给美国气象局的论文中,洛伦兹用的是海鸥而非蝴蝶。他写道:“一只海鸥的煽动就能引起明显的天气变化”。也许是因为这个比喻稍逊文学气息,因此美国气象局并不买账,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在后来的演讲中,洛伦兹试着把海鸥换成了更具诗意的蝴蝶:“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会使更多蝴蝶跟着一起振翅。最后将有成千上万只蝴蝶都跟着那只蝴蝶一起挥动翅膀,其所产生的空气变化可以导致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州发生一场龙卷风。”想想看,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种生物,而就是这种不起眼的生物的微弱动作都能在遥远的地方能引起很大的气候变化,人们怎能不提起注意?总之,人们接受了这一诗意的描述,并且把它广泛地运用在了很多生活领域中。
在经济学中,蝴蝶效应是“十大效应”之一,也是近些年来被人提及率最高的效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余威犹存,人们没法不念叨它。然而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直到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波澜时,并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会对亚洲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人们“刚刚”才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亚洲国家和地区虽然损失不小,但也拜其所赐显著借以改善了自己的经济体系,人们有理由乐观认定,只要亚洲的经济完好,那么美欧的次贷危机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太大。殊不知在金融、贸易早就全球化的今天,当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扇动经济危机的翅膀时,必然会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危机共振”。对于为数众多的亚洲外贸型经济体来说,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订单下滑。仅2009年初,中国台湾的出口额便下滑了40%,韩国与日本达30%,情况稍好的中国大陆也达17%。但17%这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意味着多少企业陷入危机、多少产业工人迅速失业呢?
其实,中国人对蝴蝶效应并不陌生,只不过是换了个名词而已。用中国话说,那叫“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两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只眼睛的几倍?一般人都会回答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自己试着闭上一只眼睛就能体会得到!因此,企业界有人总结出了一个“1%与100%理论”,简而言之便是,当一个销售人员拜访100名客户其中只有1位客户感到不满意时,对他来说,这是完全可以忽略的1%,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但对那个客户来说,他却是100%的不满意,而他的100%的不满意又往往不是因为销售人员犯了什么天理不容的大错,相反,他们犯的往往是一些细枝末节的错误。换言之,无论是抵制金融危机,还是加强管理,都应该做到防微杜渐,否则就有可能形成积习,酿成风暴,一发不可收拾;当然,若能在巴西的那只蝴蝶振翅时也即事物发展之初就提起注意,或及时扼制,或巧妙引导,也会产生相应的正面效果,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西方有一首流传广泛的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种军事和政治领域的“蝴蝶效应”,据说今天还广泛存在:每当恐怖分子发动针对美国的袭击,流向美国的资本便会质疑美国的投资环境,继尔转向新兴经济体或欧洲;当美国取得反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资本家便会重归美国这个所谓的“投资者的天堂”。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军事、政治领域,尤其是当发展中国家遇到美国这样的强大对手时,蝴蝶效应往往表现出不平衡性,即美国的金融危机往往可以影响全世界,而别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小国的金融危机却不足以撼动美国经济的根基。看来,破解蝴蝶效应,必须着眼于防微杜渐,也必须着眼于加强自身实力。
5.失业VS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