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不见硝烟的战场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的GDP已经占全球总量的6.8%,进口和出口分别占8%和9%。然而,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定价和结算或者储备货币,所占的份额几乎等于零。也就是说,我国在国际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没有在国际金融上反映出来。这无可避免会影响到国家调配和使用其巨大财富应对国际形势的能力。
——曾荫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贸易”一词最早出现于《商君书·开塞》,书中说:“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意思是两者表面上相似,实际上却是以次换好,不可不认真对待。商君即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由于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后人辑录他的政治主张,编成《商君书》,《开塞》是《商君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从商鞅的观点中显然可以看出,他并不喜欢商贾。然而这样一句批评商人的话,后来被缩写成“贸易”,且失去了原来的贬义,变成中性词。
贸易出现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专门化,个体只会从事一个小范畴的工作,所以他们必须通过贸易的方式来获取生活的日用品。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往往是因为一地在生产某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如有较佳的技术、较易获取原材料等。
由此可见,贸易就是自愿的货品或服务交换,也被称为商业。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换货品或服务。现代的贸易则普遍以一种媒介进行讨价还价,如金钱。金钱及非实体金钱大大简化和促进了贸易。
国际贸易,就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以有时也称“进出口贸易”。
谈到国际贸易,我们不得不谈谈丝绸之路。在这条长达7000公里的道路上,丝绸与瓷器成为了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西域、中亚及西方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同时,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大大推动了欧亚贸易与交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黄瓜、石榴等的传播,也让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则为中国传统酒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国际贸易能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同时还具有一个可怕的作用,那就是“消灭另一个国家”。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某大国国王曾下达命令:国内的大小官员必须穿丝绸衣服,但老百姓不可以养蚕,只能种粮食。这样一来,该国的丝绸价格便不断上涨,并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看到这种情况,相邻的一个小国的国王立即下了一道命令:全国人民应大力养蚕,然后制作丝绸卖给邻国。几年后,该国的老百姓都赚了大钱,变成了富翁。但就在此时,那个大国的国王又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全国的官员只能穿土布衣服,不许穿丝绸衣服。于是,邻国的丝绸大量积压。由于老百姓大力养蚕,没人种粮食作物,只好向邻国高价购买。大国国王却下令不许将一粒粮食卖给邻国。结果,没费一兵一卒,大国就灭掉了只养蚕而不种粮食作物的小国。
不论这个传说是否属实,它至少反映了国际贸易具有军事方面的作用这一事实。此外,相对于国内贸易来讲,国际贸易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第二,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第三,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第四,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它毕竟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常会出现发达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不考虑全局利益,自私地进行经济侵略,从而让发展中国家遭受损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就更像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了。
比如1998年,美国曾发动过一起针对中国的反果汁倾销案。中国具有丰富的苹果资源,品质优秀,再加上生产成本比较低,因此中国生产的浓缩果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针对这种情况,节节败退的美国企业便诉讼中国企业在美国存在果汁倾销行为,要求对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91%的反倾销税。也就是说,一旦美方胜诉,中国的果汁在美国销售时将不得不提高将近一倍的价格,原有的竞争力会严重下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烟台北方安德利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经过充分准备,果断应诉,并聘请了具有丰富反倾销办案经验的美国律师办理此案。经过艰苦的应诉,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作出裁决——对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51.74%的反倾销税。在这场纠纷中,我国企业虽未取得完胜,但总算避免了相比来说更大的利益损失。
事实上,与中美两国近些来发生的数起贸易摩擦相比,上述案例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整体来说,中国企业虽然竞争力较强,尤其是在成本和价格方面,但在与美国企业的竞争中往往吃亏。这一方面在于我们的企业入世较晚,在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发生贸易纠纷时,不懂得运用WT·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的企业过分依赖出口,被人拿住了要害,想不就范很难。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难道不也是我们的胜利吗?
2.卷席全球的金融风暴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可能只是很小的问题,但是由于企业、金融机构都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来解决,中央政府对此也并不重视,才会造成了更大的危机。只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并不能解决问题。政府必须在正确的时机对市场进行干预,由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同时采取果断措施来遏制危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朴海春(韩国友利银行行长,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金融风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金融危机,即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里所说的金融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其特征是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未来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些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自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较大的经济金融风暴多达20余次,比较著名的有1929年大危机、两次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等,鉴于篇幅,本书只能做简单介绍:
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可能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此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由于投机者大量进入股市,一些工业股票的价格上涨了一倍。同时,一些基金也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战股市。最高峰的时候,交易所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了800万股。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股市价格很快开始下跌,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由于投机者急于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资料显示,10月24日这天,共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尽管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了行动,以控制局势,但也仅仅收到了暂时拖延的效果。10月29日,所有股票均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无数美国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积蓄荡然无存。
两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于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于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明显放慢。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混乱,导致该国石油产量由以前的每天580万桶下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第二年年初,油价开始暴涨,一直从最初的每桶13美元增加到34美元,从而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拉美债务危机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二战以后,由于拉美国家采取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鼓励本国大力发展制造业,然后出口国内资源丰富的初级产品,经济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之后,这些国家为更快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于是对外大规模举债。70年代,由于石油两次涨价,拉美国家积累了大量美元,并且放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里。为取得更高的投资回报,这些商业银行非常愿意将钱货给发展势头良好的拉美国家。这样一来,拉美国家的债务急剧增长。然而,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利率大幅度提高,投向拉美国家的资本趋于减少,而这时拉美国家的负债已非常严重。
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1984年,玻利维亚、厄尔多尔等国家停止偿还外债;1986年,墨西哥等国债务告急;1987年,巴西宣布停止偿还外债利息;1989年委内瑞拉宣布暂停偿还国际私人银行的公共外债……拉美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近些年来,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危机,而是逐渐向混合形式的危机发展。如1997年,泰国经济疲软,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偏高并大多维持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或联系汇率,这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由美国知名炒家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香港的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
1998年8月份,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开始炒卖港元,首先向银行借来大量港元在市场上抛售,换来美元借出以赚取利息,同时大量卖空港股期货。前者会使利率急速上升,从而导致股市下跌;一旦港元下跌,他们也可以同时在外汇市场获利,可谓一箭双雕。香港政府于是大幅调高息率,并动用外汇储备大量购入港股,结果炒家在8月28日期货结算日被迫以高价平仓,损失严重,加上在俄国和马来西亚同时受挫,最终炒家撤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金融风暴呢?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东体制转轨等特殊情况外,一是股市和房市泡沫经济形成及破灭,二是外部冲击,包括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资本大量进出、汇率大量进出、汇率大幅波动和债务危机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外部冲击与泡沫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与风险。
对于个人而言,金融危机到来之日,往往便是失业率上升之时。其实,企业也不愿意职工下岗,只是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必须弃卒保车。可以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哪个国家遭遇金融危机都不新鲜,即使不被正面命中,也往往被波及。遭遇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危机。从另一角度来讲,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形势、各行业领域,以及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只是暂时的。因此当危机真的降临时,我们必须积极地看待它。相信危机也是一种转机,就不难看到形势的扭转。
3.国家居然也会破产
美国经济虽然还不错,但是属于无就业的增长,预期几年内可能都是这种情况,这样美国的消费就很难起来。欧洲比较糟糕,除德国外普遍举步维艰,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等这些国家,长远来看它们国家的财政都是要破产的,对中国未来的出口增长不是什么好消息。
——李国飞(普惠基金管理部副总监,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如果不是拜金融危机所赐,可能很多普通中国民众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冰岛的小国。
冰岛全称冰岛共和国,位于北大西洋中部,是一个靠近北极圈的岛国,尽管其境内除了冰川就是火山,大部分土地都不能开垦,但冰岛人民长期以来与天斗、与地争,国民的乐观精神及经济指标始终位列世界前列。直到2008年10月,冰岛总理哈尔德通过电视讲话告诉冰岛人民:“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漩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从此,冰岛人民再也乐观不起来。
冰岛是个高福利、高待遇、高税收的国家,冰岛人素以行事谨慎小心著称,冒险并不是他们的天性。冰岛人被认为是北欧最勤奋的工人,他们平均每周工作47小时,而其他北欧国家的居民只工作38小时。冰岛的贫富差距也非常小,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几乎是全球最低的。冰岛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以下,这个数字意味着冰岛人只要想工作,就一定有活儿干。
冰岛的自然资源很贫乏,所以他们便大力发展金融业,以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式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金。而冰岛的银行也效法其他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投资高获利长期资产,次级按揭资产便是其中一种。出于对全球经济形势的错估,冰岛的大部分银行长期过分借贷,财务杠杆因此达到了惊人的幅度,总外债规模竟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1000亿欧元,相反冰岛央行的流动资产不过才40亿欧元。银行业已经达到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地步,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政府根本无法挽救,只有宣布面临破产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