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到这里,完全可以圆满地画上句号,怎奈我不是个干脆人,说话办事婆婆妈妈的,遇事总要刨根问底,什么“少剑波和白茹能走到一起吗?”“刘洪和芳林嫂后来又怎么样了?”“杨军和阿菊啥时候能结婚?”······诸如此类,不可枚举。其实,与我有同一想法的也大有人在,毕竟谁都不想当糊涂虫,探寻事物的真相亦是人之本性,无可厚非。为了提前答复看客心中疑虑,这里就补说几句,充作本文的后记。
话说二人婚后,孙二娘总觉得娶媳妇子没花钱,心下过意不去,日每里唠唠叨叨,催育红去县城买身新衣服。如此吵闹几天,育红头都被吵大了,只好答应与卫红一同去买衣服。孙二娘见育红应允,欢喜非常,便取出三百元钱,塞到她手里说:“这点钱就是给你准备的衣服钱,全部拿上,拣顶贵的买,别舍不得钱。”育红有点吃惊,忙说:“妈,不就买件衣裳吗,能用那么多钱?”孙二娘疼爱地说:“这还多?其实,这些应该都是你的钱。为娶你,家里准备了两千多元,做梦也没想到送彩礼只花了二十五元钱,成婚总共花费不足一百元。所有这些,还不是你的功劳?再说,咱家以后也没有用多钱的地方,吃喝不愁,还有余粮卖,留钱干啥呀?不瞒你说,你大板箱里还有七百多元的私财,包得好好的放着呢!往后你想买啥就开口,还不都是你的。我们只是你的保管员。你要是觉着不方便,有空了就全部交给你保管。但这三百元,是做娘的一片心意,好不容易进一回城,一定要把钱花完,别剩下,要不我可不依。”
孙二娘的话,让育红左右为难。不拿吧,两人苦口婆心念叨了好几天,就会惹她不高兴;拿上吧,实在没有那么多用场。思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见收了钱,孙二娘又弯腰拍打了一下育红裤脚上沾的尘土,笑着说:“对,应该这样干脆!这才像孙二娘的媳妇子。一家人处事就应该痛痛快快,不要婆婆妈妈,拖泥带水。我最喜欢你这种性格,实是咱娘儿俩前世修来的缘分。”
育红接了钱,心里头直犯嘀咕,寻思半晌,拿不定主意,就想到卫红:“唉,此事还得与他商量一下。”就在花园找到卫红,把孙二娘给钱的事说了,征询他的意见。其实,卫红心里早就谋划好了,只不明说,故意戏她道:“常言说世上没有富死的回回,钱还有花不出去的?我就一点不相信。你看看,我在家里头活了快二十五个年头了,第一次见妈大大方方的一下子拿出三百元,叫人花费。你究竟使了什么法术,让妈如此看重你?看来只要跟着你,往后就有我的好日子过了!至于这区区三百元钱该如何花,自是小菜一碟。你先不要声张,明天帮你保证完成任务就是。”育红笑骂道:“瞧你的死样子,就那点出息,就跟没见过钱似的。想不到你变化的这么快,昔日的假腼腆到哪去了?真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卫红听了,忍俊不禁,“嗤”的笑出声,育红也“咯咯咯”地笑着进了新房。
县城发往古公岭乡的唯一一辆班车只放到国道边上的王家店,距巧妙村约五花里路程,就得步行。班车早上是七点半的点,孙二娘五点就起来了。做好早饭,盯着二人吃完,一直跟到村口方才回去。五里多山路,走了不到半个小时。到王家店时,天才大亮。等了没多一会,车就到了。因为这是头一站,乘客不多,车上空空如也,两人便挑拣了后排座位,相挨着坐了。随着“滴滴、滴滴”的一阵车喇叭响,没觉得有多少工夫,相隔五十里的县城即便出现在眼前。
一下车,他们先去了八哥家。凑巧八哥休假在家,看见二人非常欢喜,就把育红介绍给媳妇,两妯娌就扯上了闲话。主妇热情大方,育红泼辣大胆,两个人很投脾胃,说话无拘无束,气氛极是融洽。说笑一阵,八哥的老婆就要育红帮忙做饭,却被八哥拦住:“你看你,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人家几辈子没见过饭?兄弟说了,这次专为育红买衣服来的,况已已吃过早饭,还要她给你当丫鬟,做的几时的饭?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干脆兵分两路,我陪着两个逛百货大楼,你一个人去菜市场,买点好菜,中午好好搓一顿,也算是给弟媳接风洗尘。”大家皆笑着点头依从,八哥一行三人便在城里转悠开了。
其实,卫红早就思谋好了,因育红姊妹们多,家里缝缝补补的活计多,要给岳母买一台缝纫机。就把这个想法说了,八哥举双手赞成,育红也不好反对。八哥托朋友弄了一台“牡丹牌”,花了一百四十九元,就寄放在朋友家,等有顺车了再捎回去。走到街上,八哥被熟人请去办事,就剩他们两人东游西转,走到百货大楼的钟表柜台,要给她买一块手表。育红说自己不常出门,要买就给他买一块,以后在外面办事方便。二人争执不下,架不住售货员巧舌如簧的游说,两个人各退一步,来个公平交易,花九十块钱挑了两块上海中型“双喜”表,还是二十一钻带日历有夜光的那种,自是十分中意。明晃晃的手表戴在腕上,兜里的钱就不足五十,辛亏卫红身上还有几十元元的私财,买衣服还是绰绰有余。走到服装柜台,二人商议一番,统一意见,决定给家庭主要成员——四老君和孙二娘一人买一套,然后再给自己买。挑来拣去,皆不称心,最后决定买些布料,回去自己缝。一来有了缝纫机可以自己做,二来做的衣服可心随意,经济实惠。来到布店,迎门挂着一件新疆细毛羊青面子皮袄,育红灵机一动,坚持要给四老君买上。卫红也看上这件皮袄,便点头同意一问价,六十九元,就硬着心肠提了一件。一盘点,还剩四十几元,显见布是扯不成了,索性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先满足老的要紧,花二十七块钱给孙二娘买了一件毛背心,采购宣告结束。
出了百货大楼,卫红笑着说:“来的时候还愁钱花不出去,现在连一件衣服没买就没钱了,害的人连新华书店都不敢去。”育红回道:“谁承想你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我一点儿都没料到。你做得对,今后办啥事都要一碗水端平,才不会有遗憾。就说眼前,你我花了九十,爹妈花了一百,娘家花了一百五。虽说衣服没买成,但钱却花到了地方,将来一定要先给父母着想,方才对得住拉扯我们所费的心血。再说,我还落了一块手表,就是一无所有,心里也是舒服的。”
回到八哥家,两口子正忙活着包饺子,育红洗过手就去帮忙。八哥便笑着出了厨房,陪卫红在客厅扯闲。问及买衣服事体,卫红就把买表及皮袄的事说了,八哥十分高兴,把育红连声夸赞一番。八哥的媳妇闻讯,把两件衣服翻看一遍,见颜色质量确实不错,就想给多九公老两口也买上一件,要他们顺便捎回去。八哥自是一百个赞成,问清地方,饭也顾不上吃,就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刚放下饭碗,八哥便满载而归。皮袄背心一模一样,还顺便提了两瓶“泸州”老窖,一斤猪头肉,要老父打打牙祭。四个人分做两对,一问一答说得正欢,熟料发车时间快到,只好依依不舍作别,两口子恁是把他们车站,八哥掏钱买了车票方才罢休。
二人回家,就把多九公老两口及小宝请了过来,两家合为一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饭后,育红拿出礼物,四位老者欣喜万分,乐的合不拢嘴。多九公说:“时代变了,还是年轻人会来事。要不是娃娃们孝顺晓得心疼人,出手大方,我们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能有皮袄穿。每人都有,当真是十分周全。我看就把大权全部交出吧,让他们自己操心做主,保证比我们强多了。再说,你我都是有今日没明日的人,这个家早就该他们当。”四老君两口子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不顾儿子媳妇反对阻拦,翻箱倒柜,清理出全部家产,当着多九公的面,把七百多元现金一字不落地交给育红。育红想转手交给丈夫,怎奈卫红死活不接,只好自己拾掇好不题。此后,老两口便退居二线,处处顺着他们,大小事儿皆由小两口说了算。育红也以女儿和儿媳的双重身份要求自己,里里外外的活计从不让二老干,老两口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日子。乐的孙二娘逢人就说:“俺张家不知烧了几辈人的长香,今世里修来这样一个贤德媳妇,真是老天开眼,三生有幸。”村里有好事者对这家人也有了新的评价:“哎,你看:孙二娘自打娶了媳妇子,与四老君就像重新结了次婚,再也没有吵过嘴、红过脸,不再争刚强了。育红那么厉害的主,进他家门变得服服帖帖,稳重识理,一团和气。真可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两口和气。老两口也和气!”孔先生特作《西江月》一首为证:
巧妙村中老君,
凡事要论吉凶,
为娶儿媳费尽心,
到头事愿不同。
英雄当数九公,
为人智勇皆通,
娉来元帅配先行,
老少满堂喜庆。
细磨石自从女儿被马武白白送人,一分钱彩礼没捞上,害的耐火砖阴沟里翻船,落下笑话,从此断了亲戚路,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女儿又折兵,把人丢到了家。看见女儿女婿就跟仇人似的,不理不睬,白眼相待。怎奈二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就当没事人一般,地里有活就过来帮忙做,做完又叫上育芳、育花等去巧妙村忙活,分明就似一家人。四老君这个原本过于寂静的家庭,就有了吵吵闹闹、说说笑笑声,给两颗孤寂的心带来新的乐趣。老两口分明年轻了十岁,脾性改变了许多,一个不再古板,一个不再逞强争胜,和睦相处,有空就找年轻人说说笑笑,和以前判若两人,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张兰芳养了一大群女儿,为能养儿子不知受了细磨石多少哑气,想儿子都快想疯的女人,对男娃分外看重,今见女婿如此诚实勤快,一有空就帮着做这做那,比亲生儿子还要孝顺,嘴里不说,心里却比吃了蜂蜜还甜。常言道:“好是换下的,功是干下的。”女婿如此乖巧可人,她自是另眼相待,不要说一大帮女儿,就连全家的宝贝疙瘩——远在乡上中学读书、一星期才能见次面的老孙台顺子都有所不及,女儿们都说她偏心眼。小女儿一见卫红到家,就扮个鬼脸羞母亲:“丈母娘、见女婿,亲的像个大母鸡。”惹得阖家上下笑声四起。平时做下酿皮、凉粉之类的小吃,一定要给卫红留一份,等不到人就就连哄带骂地支派小女儿送到巧妙村。当然,那就不是送一两碗的事了,总要一家四口人人有份,有时还要给多九公捎带一份,落个皆大欢喜。在她心目中,女儿的出嫁,跟以前没有多少变化,分明还是一家人,在一个锅里搅勺,到婆家就跟在外面上学一般。不同的是,走时她再不用担心一周的吃喝拉撒诸般琐事,轻松了许多。应女儿要求,把家里的小白兔送了四只,细磨石虽说有点心疼,自知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弄不好他又成为孤家寡人、众矢之的,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为之,倒也没闹出什么风波。
今年五月,一九八五年农历五月,细磨石南山洼的二亩麦生了黄锈病,庄稼人谁都知晓此病的厉害,不要说是颗粒无收,就是碾下的草牲口都不吃,等于是白忙乎了一年。细磨石心知肚明,实在是无法可想,日每里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可是卫红坚持要治,他不报任何希望,就冷眼旁观,听之任之。后来,被卫红自费打了几遍农药,小麦大有起色,收割时除了麦秆有点发黄,产量倒比收成最好的一年高。至此,他才打心眼里佩服卫红的能耐,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诸事都要与其商量,并且是言听计从,要不是各起炉灶,分明就是一家人。静心一想,这段美好姻缘全赖多九公和马武二人所赐,便提上前次送彩礼时剩下的两瓶“小角楼”、四包“黄金叶”,分别向二人赔礼道歉,承认自己当时的鼠目寸光,不识大体,总算是心甘情愿地谢了大媒,还了天大的人情。多、马二人呢?自然不会计较以前发生的一切,今见细磨石亲自登门拜访,都是满心欢喜,再三声明心意全领,东西拒收,架不住细磨石说好说歹,差点急红了脸,只好收了。觑个空,由马武多九公做东,聚齐细磨石、老萧何、七煞星、小雷神、唐杜薛魏诸人,搞了个盛大聚会,众人喝了个一醉方休,方才完事。
武正清回到乡上,把这件稀奇事与马书记说了。马书记亦很重视,派专人做了调查采访,弄清详情后,为了表彰鼓励,特作四面锦旗,赠送古公岭。大红的一幅绣着“圣贤遗风”,赠予古公岭村委会;粉红的一幅绣着“模范支书”,赠予马武;杏黄的一幅绣着“德才兼备”,赠予多九公;还有一幅制作最为精致:桃红穗子翠绿底,金黄色大字明晃晃,要知上面绣的啥?龙飞凤舞“美满鸳鸯”!——自然是赠送新人的新婚贺礼。乡上的这一举措,深得人心,马武诸人赢得良好声誉,他们的事迹迅速传遍四里八乡,有的乡村还委派群众代表前来取经学习,决心以古公岭为榜样,把此事发扬光大,闹腾个轰轰烈烈,天下闻名。多九公、马武等见自己的无意之举业已是“皮影子唱唱成了大戏”,人人精神倍增,个个意气风发,决心再接再厉,方能不孚众望!马武牵头组织,连开几次群众大会,宣讲讨论上级领导对此事的重视度及提出的新要求,全体村民尽皆扬眉吐气,喜气洋洋,决定结成统一战线,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入侵古公岭。
为了弘扬光大美丽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马武、多九公、小雷神、七煞星、唐之奇、杜求仁、魏思温、薛仲璋诸位,先行元帅一对新人,细磨石四老君两亲家,决定集资做些牌匾,分赠各家,令其悬挂,鞭策、警醒每家每户,每一个村民。匾上题字褒贬不一,须经专人研究讨论,通过表决方才动笔。有“持有古风”、“重义轻才”、“路不拾遗”、“道德高尚”等褒匾,亦有“是非少搬”、“知错要改”、“心存善念”等贬匾。挂贬匾的人,改正后经三个月审核,申请商讨更换新匾。这样一来,古公岭确实具有“古公”之风,打架斗殴、争论吵嘴等鸡毛蒜皮之类的邻里纠纷基本绝迹,村民不论男女老少都自觉履行自制的乡规民约,社会风气极大好转。就连邻村发生打架斗殴的邻里纠纷,村民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送到古公岭学习改造去!”
多九公负责挂完牌匾回家,却见老赵老孙老李头、老周老吴老郑老王头等,都是一班儿新近娶媳妇子的,也有出嫁女儿的,提着烟酒等各种慰问品,登门套谢他。说经他如此一折腾,亲家都仁仁义义地把彩礼退还,位居首功自是当之无愧。多九公听了,欢喜不已,禁不住仰天长笑:“啊哈哈哈哈······”这正是:
平平凡凡事,
轰轰烈烈传;
人皆学古公,
家皆万事欢。
先行自从有元帅助阵,在村里更是大显身手,科技兴农。今年古公岭村的小麦“黄锈病”普遍严重,他就买了三台喷雾器,无偿奉献,还给经济困难的人家送去农药,指导喷施,东奔西走,四处奔波,有求必应,任劳任怨,好心得好报,终于挽救了古公岭周围的几百亩小麦,人人称颂,成为全乡的风云人物。农闲时间,他不计报酬,义务给全村每户人家改修吸风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大队书包乡上,乡长又亲自颁发他“年轻有为、造福乡里”的大红旌旗。古公岭方圆几十个村庄,谁人不知张卫红,那个不晓先行将!
育红喜欢养兔,又有卫红相助,科学管理,精心喂养从娘家带来的种兔,繁殖量比以前翻了几倍。她又动员细磨石,把小白兔少赚点钱,全部买给村里喜欢养兔的人家,发展家庭副业。在她的带动下,古公岭人人爱兔,户户养兔,成为远近闻名的“养兔模范村”。
年终,县里举行年度劳模表彰大会,全乡的六个名额中,古公岭村就占有四名,他们分别是:土专家张卫红,玉兔公主牛育红,模范干部马武,人老心红、乐于助人的多九公。诸位,四位当模范够格吗?
故事讲到这里,暂告一段落。小子意犹未尽,特填《西江月》数阙,以抒发内心感慨:
古公岭上英杰,
马武随带九公,
破旧立新显神通,
谁人闻之不惊?
巧妙村中元帅,
爱上妙巧先行,
双双月下定终身,
发誓永不离分。
老君卜就凶神,
磨石重财轻人,
一人图钱一迷信,
鸳鸯已成泡影。
多马二人相通,
兴利除弊立功,
耐火砖把账算清,
险些误其性命。
乡长亲自发奖,
村人挂匾如云,
非财不取真古公,
谁阅不笑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