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酒店,女人上了车,自己也坐了进去。
看女人没有说话的意思,自己先开口道:“你打算怎么办?”
女人目视前方,紧握方向盘,没有回话。
“你得给我一个方向,我才能知道如何应对啊!”
女人依然没有回话。
伸手握住女人的右手,拉到自己跟前,让女人朝向自己。
女人看向自己的眼里噙着泪,“褚宏!我该怎么办?”眼泪应声滑落。
把女人抱在怀里,心疼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激动——为一向要强的女人肯在自己面前示弱和肯依赖自己而激动到浑身发热。“人,你不打算认是吧?”
女人没有回应。
放开女人,温柔地为女人拭去泪痕,轻轻地问:“你可以自己开车回去吗?”
女人还是没有回答,只是望着自己默默地流泪,那眼神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她需要我!
突然,与女人初次见面时的画面出现在自己脑中,在喧闹的KTV包间里,在热闹的众人中,女人就是用这种眼神直直地看着自己的,眼神中充满了悲伤,现在想来,那时的眼神里所要传达的正是需要和不舍。可在那之后,女人再也没有用那样的眼神看过自己,自己也忘记了女人曾经用这样的目光看过自己。现在想想,或许早在那个时候,女人就已经深深地植入了自己的心田,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注定了女人将成为自己一生都无法放弃、无法割舍的存在。
把女人搂在怀里,耳语道:“我很想陪着你,也知道你现在需要有人陪,可我不能丢下老人家不管。你放心,我最擅长搞定老人家了,你不想见,不想认,我就想办法把她哄走。我帮你打辆车,你坐车回吧,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开车回去,好吗?”
女人点点头,说:“要好好对她!不要让她太伤心!”
“……我知道了!”
*
妇人精神矍铄绝对有精神矍铄的理由,自己离开前还伤心欲绝,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像没事人一样了——这心胸未免也太豁达了吧!这心里未免也太不存事了吧!这样的人想不健康、想不长寿都难吧!
“妍妍已经走了吗?”妇人问。
“嗯,本来我这个司机加秘书也应该跟着去的,但言总把我派到您这儿来了,让我好好照顾您!”
先让老太太在心理上产生愧疚,让她知道她给女人添麻烦了,后面的事才好办。
“我们家妍妍从小就乖巧懂事!——”
这句话已经听老太太说了不下十遍了。
“——比起她自己,她总是首先想到别人。她八岁的时候——”
“奶奶,您肚子饿了吧?我们先去吃饭吧!”赶快打断老太太,否则又要说上没完了。
就这见面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自己就能完完全全想象得出女人小时候是怎样一个孩子了。妇人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连小细节都能顾到,女人小时候的事就像舞台剧一样活脱脱地在自己脑海里一幕一幕上演着。这得多好的记心啊!这得多会讲故事啊!“侄女像家姑,外甥像舅舅”,女人能干也是有原因的!
说实在的,自己很想多知道女人一些事,但妇人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虽然很大,但内容大致相同,无非就是女人小时候多么乖巧懂事(诸如学习是多么好、家务活儿干得是多么好、照顾体谅起人来是多么好)和她不见了之后全家人是如何焦急寻找的。如果不是急于搞定妇人,这些自己是乐于听的,多少都乐意听,但现在的情况不是悠闲地听故事的时候,不过有一点自己有些在意,就是妇人说女人的母亲是在女人五岁时抛下女人跟人跑了的这件事,如果时机合适,自己倒是很想听听原委。
商务酒店的隔壁就是一家家常菜馆,点好菜,等着服务员上菜的空档,自己便开口套话,“奶奶,您是真的很疼爱您的侄女啊!”
“那当然!妍妍可是我一手带大的!”
“那您当年一定很不容易?”
“那到没有。我们家妍妍太懂事了。小小年纪,跟个大人一样,也不用我们操什么心。”
“言总的母亲在她五岁的时候就丢下她走了,当时她一定很难过吧?”
“小伙子,你刚才说你是妍妍的秘书是吧?我们妍妍平时工作很辛苦吗?怎么瘦得像麻杆一样?脸色也很差?”
真没想到,妇人居然对自己的问话充耳不闻,如此生硬地就把话题转移开了!——原来女人转移话题的技能是从她老人家这儿学会的啊!
失了套话的心情,看来还是单刀直入的好。
“言总工作是很辛苦,天天跑来跑去,加班加点也是常事。——您说,她母亲是跟别人走的?”虽然知道自己这样很八卦,但自己确实很想知道,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讨人厌就讨人厌吧。
“我在手机上看,她在公司里可是个大官啊,怎么还那么辛苦啊?当大官不就是天天喝茶看报、指挥下面的人干事就行了吗?”妇人还是没有正面回答问题。
从小,老妈就灌输自己“有话直说”,她最讨厌的就是拐弯抹角,所以她要么选择不说话,要说就从来都是直来直去,自己虽然并没有完全像她,会像老爸一样看老妈脸色说话,所以拐弯抹角在所难免,但讨厌别人拐弯抹角、避重就轻的心是一样的。
“奶奶,您说的是哪年哪月的事啊!位置越是坐得高,责任就越大,需要操心的事就越多,哪有您说得那般轻松啊!”
——和我打太极!女人也就算了,我甘心服输,您也和我打太极?我可不干!
继续道:“言总的母亲——”
“我说,小伙子,我本来想给你留点面子,不想说你的——你不是说你是妍妍的手下吗,你为啥要打听领导家里的事?领导家里的事是你打听的吗?——”
——哈?!
“——还有,你不要叫我叫得那么亲,也不要表现得和我们家妍妍那么亲,做手下要有做手下的样子!你那样,让我们妍妍怎么做人啊?会让人家戳我们家妍妍的脊梁骨的!——”
——哈?!!
“乾隆皇帝不就是因为身边有个和珅让人戳脊梁骨的吗?——”
——乾隆?和珅?这是哪儿跟哪儿啊!我怎么就成了佞臣了?老太太这是什么思维方式啊!
“——你只要规规矩矩干好我们家妍妍让你干的事就行了!不要套近乎!不要让我们妍妍看起来好像公私不分一样!那个武则天啊——”
——怎么又跑到武则天那儿了?
“——其实干了不少对老百姓好的事,可就是作风问题让人戳脊梁骨,——”
一会儿工夫戳三次脊梁骨了!自己也从佞臣变男宠了!
“——你不要让我们妍妍也成了别人的笑话!”
人不可貌相啊!
老太太,牛!
咱不说她说的有道理没,单这架势自己就服,都想伸出大拇指赞扬老太太了!
棋高一着啊!自己现在明显被“将军”了啊!
明显再问下去就是不识趣啊!
本想给老太太布个局,结果掉老太太局里了!
还说帮女人搞定呢?
还说自己最擅长应对老人家呢?
女人还说“要好好对她,不要让她太伤心”呢?
——妍啊!这句话你应该对老太太说,让她好好对我,不要让我太伤心才对吧?
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老太太这儿,恐怕是蓝胜于青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