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拓跋弘的政治功绩和经济功绩(简称“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确有其事,只是大多数时代是被他的嫡母冯太后的影子所掩盖。冯太后实在是一位政治上的领袖,可是在军事上面,史书上面却并没有提及冯太后有什么军事上的打算,反倒是拓跋弘在这五六年里面军事上面表现得无比的活跃。
从史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即位之初,拓跋弘就和柔然打了一场恶仗。柔然又称“蠕蠕”,这个定义我们以后会讲到。这一仗让我们的这位小皇帝扬名立万,而且一追就追到了“石碛”(意思为“多石的沙滩”,不严格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沙漠”)。
拓跋弘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非常喜欢练兵,这也是在汉化过程中的保持较好的一个游牧民族传统。可以这么说:拓跋弘在位时期是魏国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个时期魏国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称得上是“既没有忘本,又没有固守传统”。虽然农耕民族也有练兵的习惯,但是农耕民族练出来的兵有的甚至是为了“撑门面”(阅兵)而练的,宋朝虽然每年都在扩张,但是如果你要问扩张的结果,却是十分的抱歉。
相比较而言,拓跋弘的扩张要千倍百倍的强于宋朝。宋朝(这里指的是北宋)虽然在灭亡之前都在扩张土地,但是他所扩张的土地,全部用于割地赔款了。比方说,北宋每年平均扩张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结果到了“宋夏之盟”、“宋金之盟”、“海上盟约”的时候,宋朝以往的几代君王和将领扩张的土地将会大部分的割让出去。
“弱宋之说”虽然并不可靠,但是在长远来看,宋朝弱就弱在“扩张的土地”守不住,割让的土地收不回。虽然宋朝对文人来说是天堂,但是对于军人来说,却是一个噩梦。因为作为军人来说,要听一群“之乎者也”的庸才的命令,实在憋屈。
可是拓跋弘时代就不同了,因为他和宋朝的组成成分不同,但是又有相近之处。拓跋弘是生活在“汉化时代”,尽管这个“汉化”并不彻底。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就像日本为什么会把清朝打败、又为什么会把俄罗斯帝国在十几个月内打趴下一样。
拓跋弘的第二战,是和南方的朝廷拼杀。不过这一次由于是北伐战争,所以获得了胜利。因为拓跋弘背后的民族使用刀枪棍棒的,而南方的朝廷里面的兵士,使用的是“之乎者也”加上常规战术。
其实看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大家就会发现,古代的农耕民族在大多数时代战胜不了游牧民族,原因就在此。农耕民族可以说是“继承”为主,而不是“创新”为主。这样的继承实际上会让中华王朝得不偿失。
“继承”的是什么呢?前代王朝所树立的儒家思想以及其道德传统。儒家思想的根基就在于“反对变通”,所以教出来的实际上都是些“儒家思想的卫道士”(简称“儒了子”)。虽然孟轲和孔丘也说过一些比较正能量的话语,但是他们都跳不出“儒家思想的“圈儿”去。
就像我们讲述汉朝的时候,汉朝的“新儒学”虽然糅合了“黄老之学”、“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及其他的学说,但是他只是砍断了“儒家思想”这棵大树上的一些分杈,然后用“502”或者“101”粘上了一些别的学说,根基和树的主杈没有改变,依然是“仁”、“让”、“孝”等具有两面性的东西。
“创新”的是什么?创新的是“儒家”那棵大树上的枝枝桠桠。其实儒家思想构建的那些“枝枝桠桠”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只是不利于统治者的“愚化政策”。“黄老之学”虽好,但是不利于统治者要求人民履行义务;“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就像以前的生肖和现在的星座一样,统治者越到后面越务实,谁会相信一些“梦想的东西”,即使这个“梦想的东西”是对的,他们也不会采纳。
儒家思想却正好切合了“务实”二字,他既不放弃义务,又不会像法家那样只规定义务不规定人民所享有的权利。“儒家思想”之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正是统治者规定的“义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是统治者赋予人民的权力,因为一个统治者如果不能保境安民,那么要他何用!
但是对于时下的拓跋弘,儒家思想正是他要追求的。在追求儒家思想之前,他要进行的是“南北大战”。这一场战斗由于没有儒家思想的介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466年,彭城被魏国军队攻陷,整个江苏落入了北军的手中。
467年,魏国军队征服淮河流域,南方朝廷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因为淮河一攻陷,长江天险就是唯一一条他们可以依仗的屏障。然而拓跋弘就此收手,很可能在此时,拓跋弘就有条件的接受了“儒家思想”这杆大旗,“见好就收”这才是儒家思想的理念,因为在这么打下去,双方的人民该怎么活!
所以魏军转而征服北方,469年占领山东,470年拓跋弘手下的一支军队驱逐了鲜卑部落蒙古种吐谷浑。进而占领了青海湖地区。这是拓跋弘指挥的最后一战,在第二年,他让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元宏。
让位的原因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谜团,这个谜团的唯一凶手便是拓跋弘的嫡母冯太后。至于这个谜团的猜测,我们留到下一讲再解说。
退位之后的拓跋弘并不是一点权力都没有,他常常在幕后帮助小皇帝处理政务,只是人们常常会将所有的功绩都记在小皇帝和太皇太后冯氏的账目上面,因为在中国看来,让位的皇帝相当的没有权利,除非这个皇帝当政的时间足够长(如爱新觉罗?弘历)。
请看下一讲:离奇的退位
(明天继续上传第三十六讲,这一卷的最后一讲。下一卷的讲述会比较长,因为对于一个在中学和大学历史教科书里面占有相对篇幅的帝国改革,任何的方面都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