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讲述了拓跋珪的中期的神武以及后期的昏庸,并且简单讲述了他的死因。在拓跋珪死后,接下来登上皇位的是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说起拓跋嗣的经历,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总结:
1.第一位被施加“立子杀母”政策的少数民族皇子;
2.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父死子继”政策的正统继承人;
3.第一位魏国守成天子;
4.第一位因为操劳过度死亡的正统的魏国皇帝。
这一讲,我们主要讲述的就是前三个问题,至于最后的那个问题,留待下讲。当然,里面仍然是有隐藏的部分。不过能让大家放心的是,里面都是正确的历史,绝对没有什么历史段子。
说起拓跋嗣,我们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他出生于登国七年(392年),因为拓跋珪幼年即位,所以前半生一心的扑在了开疆拓土、建立国家的事业上,所以得子较晚。可能有人会说拓跋珪在392年,也才二十二岁,怎么会说他“得子较晚”呢?
这就牵扯到我们上一讲所讲述的内容,游牧民族的领袖的寿命都很短,活到四十五岁的就更少了。终魏国一朝(386——557),能够活得过四十五岁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太武帝拓跋焘,另一个是文昭帝元宝炬。
拓跋嗣在天兴六年(403年)十月二十五日的时候,被封为齐王,拜为相国,授车骑大将军的军衔,不久又晋封为太子,可以说无比的荣耀。但是拓跋珪看着自己的儿子虽然被封为太子,但是仍然是很幼小。担心他真的在自己身后被生母所制,所以只好赐死了拓跋嗣的生母刘贵人。这就是“立子杀母制”,官方名称为“子贵母死制”。
拓跋嗣非常的孝顺,但是拓跋珪的眼里制度大于天、理智大于天(毕竟拓跋珪是狮子座,一个“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性格,前期有可能听从别人的意见,但是后期就会变得独断),见到拓跋嗣日夜的号哭,所以非常的愤怒。想要将他召到自己的宫中,加以训斥。而拓跋嗣幸有身边的一些随从劝说,方才从拓跋珪的宫中溜了出去。
在拓跋珪晚年猜忌的时候,拓跋嗣小心翼翼的活着。时间到了六年之后,也就是天赐六年(409年)的十月十三日,这一天拓跋珪的次子清河王拓跋绍发动叛乱,将拓跋珪杀害。拓跋嗣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入宫杀死了拓跋绍,平息了这场叛乱。
四天之后,拓跋嗣继承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兴。拓跋嗣继位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改正拓跋珪后期的一系列冤假错案。因为拓跋珪的后期简直可以用“残暴”二字来形容,许多跟着拓跋珪一起打天下的老臣被冤杀,这里面虽然有为儿子扫除障碍的因素,但是在那个“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为了收拢人心,就必须给予平反。
拓跋嗣第二步要做的就是选贤任能,因为一个新的君主他是否贤明,不是看他一个人能怎么样,而是要看他的臣子是不是有能力独自成事。关于这一点,清朝办得很糟,元朝办得过头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将民众向魏国内地迁移,当时的魏国因为战乱,有好多的流民进入国内,流民就像现在的“希腊难民”一样,虽然他们的苦衷可以理解,但是无奈不好管理。所以内迁国民,是为了有效的管理流民。
第四件事情就更不必说了,因为这是历朝历代“明君圣主”(体会一下吧)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安抚百姓。对于这件事情的评价,我在这里只能用“一定程度”来表示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人都有私心,只不过私心的爆发时间有不同。
永兴二年,也就是公元410年正月初一,拓跋嗣下诏命令南平公长孙嵩等人北伐柔然国。同年五月,长孙嵩等人从大漠归来,被柔然追赶并围困在牛川。五月二十一日,拓跋嗣御驾亲征,率部北伐柔然国。柔然听说此事之后仓惶逃走,魏国大军取得了胜利。永兴三年(411年)十二月初十,柔然觚律党羽吐抵于等百余人归顺魏国。
神瑞元年(414年)八月十四日,拓跋嗣派遣使者悦力延前去安抚柔然,在什门诏谕冯跋。十二月初一,柔然侵犯魏国边境,十二月十三日,拓跋嗣再一次亲率大军讨伐柔然,仍然获得胜利。
在这里,我要公正的说一句,拓跋嗣在这场战斗之中,确实是有点欺负人了。因为柔然毕竟还是处于纯种的游牧民族时代,但是鲜卑族已经和“游牧民族”这一性质处于“半分离”的状态。经过一系列的“先代君主”的“汉化改革”,鲜卑族已经被调教成为了一种趋向于“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以这种状态来和游牧民族较量,不可能不获得胜利。
不过,上面这一段内容,只是在我们这些现代意义上的读者看来,我将这种“解释”定义为“良知解读”,因为这是在后世人的严重的意思,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多数情况不会发生。
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一件事物不适合社会向利处发展,那么他内部的某些因素就会慢慢的退化,退化成为足以导致他崩溃灭亡的因素。如上面所说,“游牧因素”遇到了“农耕因素”,“游牧因素”之中的“迁徙环节”就会慢慢的改变,等到民族生存方式变成了定居之后,“游牧因素”就会慢慢的消亡。
在拓跋嗣的征讨过程之中,长期的军事胜利固然是好的。但是拓跋嗣却仅仅活到了32岁。在他在位的这十四年之中,不可能不与南方发生冲突,当时南方的王朝已经变成了宋,那么在和刘宋交战之后,战果如何?
请看下一讲:在南征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