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识得这手法?”老人放下紫砂壶将青花杯端放在了徐亦身前,褶皱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惊异。
“见过。”徐亦笑笑。
走路多时确实有些口渴,徐亦也不客气,三指取品茗杯置于鼻尖轻嗅几口,随后小嘴微张分三口轻叕,也不急着咽下,任由茶水在口腔喉间肆意流淌。入口即是温润,茶香带着暖意沁入肺腑驱走山林之间沾染的阴寒。
老人的目光一直注视在徐亦脸上,苍老的神色间散发着浓浓的兴趣。如果说这世上识得‘凤凰三点头’的人不在少数,徐亦的相识只是偶然,那他这一颦一蹙举手投足间严谨自然的品茶动作便足以说明一个问题。
他是一个茶道高手。至少是一个品茶高手。
老人脸上的表情不算丰富,一如来时嘴角微扬挂着一抹招牌似的微笑,但他的内心里却是有些震动,有些期待。
茶道没落,识茶的人不多,懂茶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好茶。”徐亦的喉间发出一声舒爽,声音中夹杂厚厚的品鉴赞赏的味道。确实,自从离开风谷以后他已经许久没品尝过如此高品质的茶水了。
“哦?”老人眼睛微眯面带慈祥。“茶好,好在哪里?”
说好茶,这不奇怪。若是一般人说好茶,他也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显然这样的问题有给人难堪的嫌疑,老而不死是为贼,他也不是自讨没趣的人。但是看着面前这个小子,他却着实想出题考考,从那咸淡一口的品茶动作就能看出这小子的与众不同,既然与众不同就该有与众不同的资本。
“首先是这茶叶。茶叶是一杯茶的灵魂,至关重要。”徐亦侃侃而谈,似乎没有看出老人的刁难之意。吧唧吧唧嘴里的余味,徐亦继续说道:“极品雨前龙井。摘茶的人应该是一位心细如发的女子,所摘新茶不带梗不带叶,只取刚发的嫩芽,甚妙。炒茶的人也是高手,火候把握到位,茶品工艺外焦里嫩,极大的保留了龙井醇香的特性。从茶的品相,质地都不难看出摘茶晒茶炒茶制茶这些环节都做到了极致,所以这茶叶的品质可谓茶中上品。”
“其次是泡茶的水。水是载体就好比人的躯体,是茶叶作用发挥的承载。”徐亦缓缓说道。“泡茶的水应该是煮熟凝结的山泉水,它没有平常水的杂质异味,反倒平添了许多甘甜,美不胜收。当然,单是这样倒也不值得一说,关键是这山泉水搭配龙井相得益彰,水的甘甜与龙井的醇厚交相辉映两者相互激发,充分的发挥出各自的特性,堪称完美。”
“选材搭配的成功已然完成了这杯茶水的大部分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泡出这样一杯好茶。关键点便在于泡茶的人,也就是这杯茶的灵魂摆渡人。”端起茶杯再喝一口,徐亦继续说道:“洗茶,冲茶,过茶甚至于盛茶的青瓷这些细微的环节都有讲究,也都对这杯茶的品质晋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做到九十不是难事,难就难在方寸不差百分之百。这一点只有好的茶师才能做到,也正因如此,只有好的茶师才能赋予茶灵魂。所以茶的甘香才会如此丰盈。”
言罢,徐亦又端起手中茶往嘴里轻灌了一口,脸上表情享受。
“不错!”老人手抚着胡子,眼睛里泛着波光,脸上笑盈盈的赞叹道。除了他那几个茶间老友,能识得他的茶说出这番话的人着实不多。更令他惊讶的是对方竟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心里不由得一阵唏嘘。“茶道五品,尊人,贵生,坐忘,无己,合一。不知小友觉得我这杯能占几品?”
“第三品,坐忘。”徐亦放下青花茶杯,看着老人淡淡的说道。
茶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凝结而成的国粹之一。时代交替,岁月更迭,经过历朝历代爱茶之人的拓展与弘扬,茶道至今已然是理论完备,工艺娴熟。奈何,快餐文化的出现,茶道修身养性的慢却成为了它最大的弊端,世人摒弃,久之茶道没落。
如今能见三品‘坐忘’茶已是难得。
老人脸上的笑容变得愈发的浓烈,对面前的小子兴趣也是越发浓厚,笑的时候脸上皱纹褶皱在一起看起来像极了刚出笼的包子:“老朽不才倒是一直以为自己到了第四品无己的境界,不知小友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徐亦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自顾自的起身走到了嘎吱作响的木窗跟前,老人跟在身后。
“老先生觉不觉得今天的天气略微有些转冷。”
“确实。”老人有些不明就里,昨日雨后今天的林间确实有些阴寒的迹象,不然他也不至于穿着加厚。
“那饮茶之后呢?”
“饮茶之后体寒转暖,身体略有些汗意……”老人话没说完突然停了下来,眼神诡异的看着徐亦,顿了半天,眼珠流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