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小丽来了。她依然穿着昨日那套衣裙。走近才看到衣服的左上襟还用深绿色绣线勾勒着几片叶子和两朵花儿,淡雅又别致。如黛的青丝用一条白手绢扎在脑后,显得飘逸清爽,左手还捏着一支铅笔一小本子,跟着刘嫂走进披榭。
小丽一踏进门,文斌立马起身,朝思暮想的人就在眼前,他的心怦怦地慌乱起来,他觉得血液上涌体温升高,傻呼呼地直视着,忘了应有的礼貌与风度。慧芬见状大声道:“文斌,这是安秋丽小姐,大家叫她小丽。”文斌才定住神讪讪地说:“安小姐,要辛苦你了。”深深一躬;慧芬介绍了文斌,小丽落落大方微微弯腰。“小丽坐。”慧芬拉小丽坐下,小桃端上茶,小丽呷了几口茶,茶香扑鼻,是上等的龙井茶。放下杯子,她用眼睛示意,慧芬起身打开樟木箱,取出三块杭州缎子,两块白色,一块苹果绿色,小丽用手抚摸一下,手感很好。
慧芬面带得色,“不错吧。”小丽点头,“文斌喜淡雅不喜浓妆,你看看该绣什么花样搭配什么颜色呢?”小丽眼珠子转了转,用铅笔在本子上写了一行字,文斌一看哭笑不得。上面写道:听家姐讲,张先生来东洲是为了婚事,女方喜欢什么花样什么色彩能否告知一二?慧芬连忙笑着说:“还讲什么婚事,我介绍的他全看不上,他现在只想带几副枕套回去交差,你就按他的喜好行事,全由你作主。”小丽点点头,看着缎子沉思。片刻后她又在本子上写了几行:绿色缎子绣一池荷花,各种绿色线绣荷叶,在荷叶中点缀着红色荷花,枕套的荷花边采用深绿色线;白色缎子用天蓝色线绣一只大花蓝;另一块用深浅紫色线绣百朵碎花,几只蝴蝶,荷叶边采用同色线。慧芬看了点点头。问文斌:“您认为如何?”文斌的目光中只跟着小丽转,慧芬一问,他愣了一下,尴尬地哦哦两声,“我……我外行,我听安小姐的,安小姐认为好就是好。”文斌如此作答,倒令小丽难为情了,她垂下眼帘。慧芬笑一笑解围道:“既然张先生这样说,那就照你的设想行事吧。”小丽点头,慧芬又说:“时间还早,你要绣荷花,我带你去后院看荷花,美林有没有跟你说我家后院的池塘里种着荷花。”小丽点头。三人正要走,刘嫂端来两粒荷包蛋,小丽摇手推辞,慧芬说:“头一回来是客,一定要吃。”把她按在椅子上。小丽只能听从吃下,而后去了后院。
昨晚后半夜下了一场雷阵雨,今天云层仍然很厚,天气凉爽,小丽站在池畔从容地观赏着满池荷花。她是头一回看到荷花,目光从左转到右,又从右转到左,看个不休。一阵风吹过,荷叶起伏荷花摇曳,真美,她心里赞叹着,想起一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日虽没有什么阳光,但花儿依然红艳。慧芬见她盯着荷花,打趣道:“你看花,花也看你,它们在议论边上站的是一朵什么花?姐妹们,是她美还是我们美?”小丽含羞地一扬下巴抗议,文斌想讲当然安小姐美,但他知道初次见面切不可冒失,咽一口唾液把话儿压回去。小丽打量着四周,桂花树、方竹、金鱼缸目光落在方竹上,哦,还有方的竹子,她走近轻轻地抚着竹子,好奇地瞧着,一副小孩子家的天真神态。见小丽开心,文斌也笑意盎然,他脑子里无一点杂念只装着小丽。慧芬说:“小丽,你想在哪儿绣?后厅、披榭或在这儿,竹荫下很凉快的。”小丽打手势示意在方竹下,“那你负责伺候安小姐。”慧芬吩咐文斌,文斌说这是当然。“小丽,需要什么就叫他去,他闲着也是闲着。”文斌鞠躬说愿为安小姐鞍前马后效劳。小丽红了脸,慧芬嗔道:“没个正经,别动不动就弯腰,不要说安小姐,我也不自在,随意点吧。”
“是,是,嫂子说得对,安小姐,对不起。”又要鞠躬,慧芬伸手拦住:“刚说的,又来啦。”这下文斌红了脸,小丽微微一笑。
离开白家时,慧芬拉往小丽的手,塞了两块大洋,“这是定金,要收。”口气不容推辞,小丽只得拿着,她朝文斌礼仪性点头致意,带着绿色缎子走了,今晚她要在缎子上描好花样,明天下午才能开绣。文斌目送她走入家门才转进屋,脸上一副春风杨柳。修瑞、慧芬在厅堂中小声说着话,看他进来,慧芬笑咪咪说:“嫂子给您牵上线,今后要看您自己了。”
“谢谢嫂子。”文斌拱手作揖,“我好开心,真想大吼几声。”
修瑞淡淡说:“八字才一撇,成或不成,还很难料,开心是否太早了?”
“不早,不早,我认定了安小姐,我一定要与她白头偕老厮守一生,非她不娶。瑞哥,您当年娶到嫂子时,一定也是开心得不得了,有爱才会开心,爱是人世间最永恒的情感,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可见儿女情盖过英雄气概。人生在世,娶一房好妻室是头等重要的事。”文斌激动地说,“哦,伯父、伯母。”文斌向从卧室出来的白老爷白太太点头,修瑞夫妇赶紧站起来搀扶他们坐下。
白老爷看着文斌笑一笑,呷了一口茶说:“贤侄,老夫认为你的话有点不妥,男子汉大丈夫应以事业为重,对于男人而言,事业才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儿女私情是次要的,天下何处无芳草?美女爱的是英雄,一到英雄气短便不是英雄了,美女也就移情别恋。当年陈圆圆爱吴三桂,她敬重吴三桂是英雄;后来吴三桂迎清兵入关,投降了清王朝,被汉人唾骂,陈圆圆也远离了吴三桂。大丈夫只要事业有成,什么都会有的。”白老爷谆谆而说。
“不,不,伯父。”文斌摇头,“我虽然闻寡见浅,但我认为事业固然重要,可若没有一位贤内助相夫教子,事业决不会顺畅。试问,家中河东狮子吼,鸡犬不宁,你能不分心?正因为有德容兼备的伯母、嫂子,家庭和睦,您们才事业有成,伯父想一想,难道不是这样吗?”
厅堂里变得哑然无声,白家父子觉得文斌所言是有一定道理,可太长了女人的威风,但一时又找不出适当言辞予以反驳,且也怕反驳不当伤了妻子的心,只能缄口笑笑不置可否。而白家婆媳心里好舒坦,相互会心对视一眼,对文斌报以微笑。
小丽走回家门,她心情很好,她早已从家人口中知道南洋客的事,她以为是个纨绔子弟,但今天一看改变了看法,对方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给她留下很好印象。当月娇问她南洋客很客气吗?她笑着点点头,“我告诉你不要担心。”月娇对凤英说,“南洋客很和气很斯文的,我对他印象很好。珠姨,你呢?”“也不错。”云珠说,她舀了一碗绿豆汤给小丽,小丽打手势说已在白家吃了,二少奶还给了定金,她把两块大洋放在桌子上。月娇欢喜地说:“凭良心讲,白家虽有钱有势,但为人不错,对邻里厝边挺厚道的,尤其二少奶没一点架子,物以……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云珠说,“对,对,‘物以类聚,人以众分’连客人都随和得很。小丽,我作主了,这两块大洋你自个儿留着。”月娇把大洋又塞到小丽手中。
当晚,张文斌兴奋得难已入眠,他在憧憬着他与小丽的幸福生活。而在欧阳家,小丽躺在床上慢悠悠摇着扇子,她看着天花板回想着下午的情景:南洋客……还会脸红。她笑了笑,小丽认为会脸红的人懂得羞耻,是好人。“他来东洲是为了娶媳妇,什么样的女孩子会成为他的老婆呢?”同大多数年轻人具有好奇心一样,小丽也不例外,“看样子不是挑剔的人,怎么还定不不下来?不知能否有幸见到他老婆。”嘴角又笑了笑,停下扇子,愉悦地闭上双眼。而此时张文斌依然睡意全无,脑子里尽是小丽的倩影。
“安小姐,休息了。”文斌轻声说。小丽抬起脖子点点头。已是第五天了,第一天文斌就诚恳地说,刺绣很伤眼,绣一个小时便该让眼睛休息十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身骨对健康也有益。小丽矜持地点头同意,人家是一片好意,不接受太不近人情。她在方竹的树荫下安静地绣着;文斌则坐在后厅门旁安静地看着书。到了四点,他就过来提醒该休息了。小丽放下针线,喝一杯蜂蜜水,站起来走一走,然后看看荷花,或蹲在鱼缸边观看金鱼摇头摆尾。“金鱼真快活。”她在心里说。见小丽着迷,文斌说除了金鱼外,还有一种观赏鱼叫热带鱼,其色彩比金鱼更斑斓,他家里养了上百条热带鱼。热带鱼?小丽没听说过,不过她相信南洋客所说,她赞同地点点头,文斌心里热呼呼的。
毕竟平生头一回同一个陌生男人近距离接触,起初两三天小丽很拘谨,但几天后她就处之泰然了,因为她看到南洋客的言谈举止庄重得体,她没有任何负担,她像在绣庄一样心平气和地忙着手中的活,细心地一针一针地绣着,决不允许出一点纰漏和差错。她全身心贯注在绣品中,浑然不知有一双眼睛在凝神着她,那眼睛贼亮贼亮的,勿须多言,那是张文斌。
张文斌手中拿着一本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其实心不在焉,他在尽情地欣赏着小丽:端正的身姿,妩媚的脸蛋,优美的手势,专注的目光,无一不令他心动。小丽就是一本书,世上最动人心弦的书,看着她刺绣是一种多么温馨的享受,他回屋拿来相机在不同角度给小丽拍了照,而小丽依然没察觉。
过了十天,第一副枕套绣好了,只见色彩搭配和谐,线条简洁细腻,阴阳浓密恰当;枕面上荷叶葱翠,荷花娇妍,绣得栩栩如生,似乎呼之欲出,闻到荷叶的清香。慧芬称赞,白太太啧啧叫好:小丽呀,出阁时带着这样嫁妆,给娘家人长脸。小丽谦逊地摆摆手,文斌喜形于色,好像夸得是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二副枕套也完工了,小丽对文斌已没有了陌生感,文斌对小丽的称呼已从安小姐变成小丽。休息时,小丽不再留恋于荷花和金鱼,而是听文斌谈论,文斌把南洋的风土人情,趣闻佚事说给小丽听,小丽听得很开心。她没有意识到文斌已悄悄地融进她的心头,她对南洋客已情愫渐生,并且随着昼夜交替一天比一天强烈了。
慧芬极少在后院露面,她只在门外窥视,从二人的神态她猜到事情正按她的设想顺利进行。她也在打牌时有意地闲聊张家的情况,月娇、素兰都说不知谁家闺女能有福气嫁进张家,云珠却说,这还用讲,龙配龙凤配凤,当然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慧芬听了心里发怵:云珠这一关恐怕不好过。
第三副枕套也已绣了一半,小丽与文斌已相处得似老朋友般融洽。文斌说了自己家人情况,小丽也把身世写出来,写到幼年丧父,受人欺凌,母亲不得已改嫁时,泪眼婆娑。文斌鼻子发酸,情不自禁地掏出白手绢轻轻地为她拭去泪水,举止是那么自然,小丽也没闪开。
“过去的事不要再想,听嫂子讲你家有好几口人,大家相处得非常和睦,这是有钱买不到的。你一位柔弱的女子,却能自强自尊,也是难能可贵的,老天爷以前亏欠了你,今后会加倍补偿给你,令堂令弟也都会过上好日子。我在书房见到令弟,是一位聪明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文斌低声安慰。
自长大成人后,小丽是头一回向他人吐露藏在心里的伤痕,可见她对南洋客已是多么信赖。南洋客的安慰更是讲到她的心坎上,她觉得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她感激地点点头,镇静一下情绪,又拿起了绣花针。
小丽的泪水令文斌心疼,他真想把小丽搂进怀中,告诉她他会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但他明白他万万不能如此,小丽是个传统的女孩,他的行动必须符合礼仪,否则他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看着小丽从容淡定的神态,他感叹在她娇弱的身驱里面有颗坚韧的心,还有对工作的无比热忱。一拿起绣花针,心便安定下来,心中只有针和线,忘了时间,忘了空间,这样的女人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一定要将她娶到手,张文斌攥紧拳头。
月亮在窗前荡漾,投入淡淡的月光,小丽简陋的闺房显得朦朦胧胧。小丽很喜欢这样的月夜,觉得此时情景就像刘方平的两句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她喜欢满天星斗,更喜欢天空中唯一的月亮。无论月牙儿或是望月,都给她无限遐思。月牙儿像儿时折叠的小纸船,在茫茫的天际中悠悠穿行;浑圆的满月像锃亮的银盘子挂在半空,慷慨地把清辉洒向人间。她认为任何字眼都难以言表圆月之美,古人有关诗词中,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得浪漫;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得真实。古人已逝,只有明月永恒。但今晚小丽没了闲情逸意,虽望着夜空,却是心猿意马:再过两天,第三副枕套也将完工,也就是说两天后,她就不必去白家了,应该高兴,可怎么觉得难受呢,他脾气温存,说话斯文又风趣,同他在一块,自己很开心……是好人,可要走了……南洋那么遥远,再难以相见了。唉,他是好人,祝愿他过得好……他究竟相好亲没有,那位姑娘长什么样子呢……关你什么事,睡去吧,二更梆子都打过好久了。小丽躺到床上,“今晚真热,风跑到哪儿去了。”她用劲摇着扇子,摇呀摇。突然一个细小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姐姐,你喜欢上他了。”
小丽侧头一瞧,洋娃娃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小丽很惊讶:“你能说话?”
“我能说话,不过我懒得说。那年你给我换上这身漂亮的绣花衣裙,我好高兴,但也只是记在心里。我是有话不轻讲,只因未到开口时。今天我是不得不说了,姐姐,你爱上南洋客了,嘻嘻!”
“我没有,你胡说,我当他是朋友。”小丽急急地辩白。
“姐姐,你不要不承认,你骗得了别人,骗得过我吗?我陪伴你十几年了,你的心思我一清二楚。姐姐,南洋客见多识广,又温柔体贴,长相嘛,嘻嘻,也好,你不舍他离去,想一辈子跟他在一起,姐姐,我说得没错吧,嘻嘻。”
“哎呀,小声点。”
“嘻,嘻嘻。”洋娃娃放声大笑,小丽一急,醒了,原来是一场梦。“哦,还好是做梦,不然臊死人。”小丽觉得心儿突突直跳。“怎么做如此荒唐的梦呢?难道我真的爱上他了?没有,我们是朋友,我是对他有好感,但仅此而已。有钱人讲的是门当户对,看重家世、地位、财富,娶一位绣娘岂不是丢尽脸面,快别胡思乱想了。也许他对任何女孩都是这般好,自己想入非非了,切莫让他看出自己的心思,那会被他看轻了。”小丽睁开眼,见房里已没了月光,“唉,就当成月光一样,很美好,可终究要离开,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自己要自重自爱,快睡吧。”
小丽的心平静下来,听到了窗外的水声,渐渐地进入梦乡。
此时此刻,张文斌也在辗转难眠。“再不表白,就没有机会了,自己为什么这样胆小呢?好几回话到舌尖又咽了下去,是因为顾忌未到火候欲速不达,明天一定要说,直截了当地说:‘小丽嫁给我吧。’不,不,太直白了,应该含蓄点,‘小丽,人生短暂,让我陪伴着你从清晨到黄昏,从黑发到白发。’对,就这样说,明天一见到她就说,可万一生气怎办?不会的,她的眼神越来越温柔,可见已有了情意,会答应的。张文斌,你要有自信,一定成功,一定成功。”文斌喃喃念着,他翻来复去直到拂晓,才迷迷糊糊睡着。当他睁开眼时已过八点,他一跃而起,心里懊恼不已。原来自从那回看到小丽后,文斌竟然习惯了每天清晨在窗前眺望着小丽,那感觉很美妙,很幸福。可今天显然已迟了,柳树下哪还有人,他怏怏地收回眼,懒洋洋地下楼去了。
饭桌上,白太太看了一眼,说:“眼皮有点浮肿,昨晚没睡好?”
“多喝了一点茶。”文斌遮掩说。
“晚上尤其睡前不能多喝茶,茶能提神。”白老爷说。
“咖啡也提神。”孙子振兴插嘴,“我在同学家喝过一回,整晚睡不着。”
白老爷撇撇嘴:“咖啡那能同茶比,我在京城时也喝过,苦,加了糖还好点。”
“各国习惯不一样。”修瑞说,“西洋人就喜欢喝咖啡,中国人到了欧美也都入乡随俗喝起咖啡,外国可没茶馆。”
“国外是没茶馆,但唐人街也都有茶叶卖,老华侨还是喜欢喝茶。”文斌说。
“咱们中国人喝咱们的茶,洋人喝……喝什么啡?”白太太一时结巴了。慧芬赶忙说:“喝咖啡。”“对,瞧我这记性,洋人喝咖啡,咱们喝清香的茶,井水不犯河水。洋人喝咖啡,吃面包,所以他们才金毛、蓝眼、钩鼻子.”白太太发表高见。
“奶奶,”振兴笑着说,“这同喝咖啡,吃面包没关系,他们是白色人种,我们是黄色人种。”“还有黑色人种。”挨着振兴的振华加了一句。
“什么白呀黄啊,我们哪儿黄?你妈多白,还有小丽也白,我们的白是那种象牙白,顺眼;洋人那白扎眼,你们讲是不是?”
修瑞嘴里含着粥点点头,文斌则说:“伯母说得对,我也认为中国人皮肤好看,伯母的皮肤多白净,一点也不像上了年纪的人。”
“年轻时还行,现在——”白太太高兴地摇摇头,“那位姑娘也很白吗?”
文斌笑着点点头。这时阿才走进来,“张先生,您的电报。”饭桌上安静下来,文斌撕开电报,目光一溜,说:“没啥事,家父问起亲事。他把电文放到白老爷面前,白老爷见电文上写:亲事定否?何日返家,告之。白老爷用毛巾擦擦嘴,说:“你奉命回东洲娶亲,可至今亲事尚无着落,老夫愧对令尊,你打算怎么回电?”文斌略一沉思说:“我就回再待时日,定有佳音。”
“哦,这样说,你是有了中意的姑娘,是哪一家的千金?”白太太问慧芬。
“问他。”
文斌笑道:“现在还不便讲,到时,伯父伯母就知道了。”
“保密?”白太太笑眯眯的,“透一点口风吧,再说要三聘六礼,我们也好早作准备。”
文斌一笑,说:“恕文斌无礼,现在还不便说,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还要仰仗伯父伯母作大媒,伯父伯母可不能推托,文斌先谢过了。”文斌起身鞠了一躬。
白太太更乐了,“大喜的事,你弄得神神秘秘的,看来你非常在意那位千金,究竟是谁家的千金,老身益发好奇了。”
白老爷微笑道:“你一定有你的理由,我们也不强人所难,你相中的姑娘一定不差,无论千金万金,这媒人还是主婚人全包在老夫身上。”
“多谢了。”文斌又鞠躬,大伙儿笑起来,只有修瑞脸色凝重。
白家的规矩,用餐时须待一家人全吃好了才能离开,白太太吃得最慢,待她放下饭碗,大家又攀谈了几句,白老爷白太太起身离开,文斌也得以上楼,离开时他给慧芬使了个眼色。
文斌回到楼上等着慧芬上来,没多久他便听见脚步声,走到门口一看是修瑞,他一脸严肃。
“老弟,娶小丽之事是否同令尊商量后再行事?爱上一个人时,头脑发热不计后果,觉得对方一切全是美好的,热度退后便后悔了。我不是反对,我是提醒,喜欢一个人与同她一块过日子是俩码事,你要三思再三思。”
“瑞哥,人生如下棋,落子不悔,落地生根,我是娶定了。若不娶小丽我这一辈子永远不快乐。我父亲叫我回东洲相亲,可见他对我完全放心。瑞哥,我不明白,您为什么不赞成呢?”文斌不解地看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丽不适合你,只有你嫂子疯疯癫癫瞎起哄,也不知她为了什么。”
“嘿,嘿,谁瞎起哄?”慧芬走进来质问道,“为了什么,为了小丽是个好姑娘,君子成人之美。”
“好姑娘?都不敢堂堂正正说出来,藏着,掖着。”
“瑞哥,不敢说出来是因为还没得到小丽家人的同意。”文斌急忙解释。
“会不同意?天上掉下一块馅饼,高兴都来不及。”
“不要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慧芬气恼地说,“快下去吧,爹找你。”修瑞瞪了妻子一眼下去了。
别看慧芬当面不饶人,可背后又为修瑞说话,“别跟他计较,其实他也没有恶意。”慧芬换上笑脸说。
“嫂子,难道我连起码的好歹都分不清?”文斌委屈地说,“我当然明白,无论嫂子还是瑞哥全为我好。”
“好了,好了,别说了。”慧芬安抚道,“昨晚没睡好是因为小丽吗?”
“嗯。嫂子,我打算今天对她表白,枕套明日便能完工,再找不出什么借口了。不说,就没了机会,可我没有十分把握,万一不成那可怎么办,想了一宿也想不出什么应变良策,嫂子,如果您出面是否更稳妥?”
慧芬沉吟片刻,“还是你自个儿说更能表明你的情意,爱那有通过第三人之口说呢。小丽心灵手巧,你对她的好,她不会没感觉,但她是个自重的姑娘,不会轻易流露出来,从她能对你诉说身世,可见你在她心中的地位已非同寻常。我估计你有九成半胜算,待她答应后,我再对她大姐说,她家的关键是她的亲娘。”
“听嫂子的口气,珠姨不会爽快同意?”
慧芬点点头:“有可能,先别说她,眼下先搞定小丽,只要小丽愿意,做父母的是拧不过孩子的。你担心……你先投个小石子探探水的深浅,有机会我会帮你旁敲侧击,你就大胆地往前走吧。”
文斌点点头。
下午,小丽如往常一样不急不慢走进后院,文斌总是已先在后院等候。她接过文斌递过来的一杯茶水,其实刚从家里来并不渴,但礼貌起见,她还是喝几口,然后打开蓝布包,取出枕套,耳边听到文斌叫声,她抬头,文斌又停住,她拿起针,文斌又叫,她用眼睛问怎么啦,“我……我,”文斌结巴地说,“有话对你讲,可你一看我,我全忘了。”小丽莞尔一笑,打手势叫他到门口去,文斌说今天我就在旁边看你绣,看多了,说不定我也能绣上两针。若是在绣庄,无论身旁围着多少人,小丽全处之泰然,但今天她也有心思,文斌在身旁那
能静下心,她摆摆手,可文斌一脸嘻笑,小丽板起脸一扬下巴,文斌却双手抱胸歪着头,二人相持着。忽然慧芬的声音响起,小丽吓了一跳,慧芬已站在跟前。
“嘿。瞧你们俩大眼对小眼的,像俩口子在生气。小丽,告诉嫂子是不是他欺侮你?”小丽一听脸刷地通红,俯首看着枕套,文斌朝慧芬翘起大姆指。“别跟这浑小子一般见识,我买了几张戏票,晚上我们一块看戏去,我已对你家里说了,好了,不打搅你们俩。”慧芬对文斌狡黠一笑走了。小丽臊得不敢抬头,文斌见小丽虽然头低低的可并无发怒,心中大喜,“曙光在望,美事要成真,现在该适可而止,若得寸进尺,反而要弄巧成拙。”于是说:“别生气,我听你的,滚到那边去。”
一个滚字,小丽忍不住要笑,她拚命咬住嘴唇。文斌不在眼前,纷杂的心暂且定下来,她深吸一口,定睛在绣品上。她想放慢速度可多拖一天,可养成的习惯慢不下来,她埋头绣着,直到文斌叫她休息,才抬起头。看见文斌端着两碗豆腐脑,小丽接过一碗问谁买的,“振华想吃,阿才上街叫了卖豆腐脑进来,白家上下一人一碗,吃吧。“文斌说。
热天吃豆腐脑爽口又清凉,很多人爱吃,小丽慢慢吃着,当她放下调羹时,文斌也吃完了。小丽明白,这不是碰巧而是有意的,她拿毛巾抹一下嘴,在小本上写了几个字递过去,“刚才不是讲有话说,什么话?”文斌装出一副痛心的神情说:“抱歉,还没有记起来。”小丽扑哧笑了,文斌又一本正经说:“晚上再告诉你。”小丽很是喜欢,眼角瞥见文斌在看着她,赶紧扭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