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阳光明亮。夏至虽已过一些时日,但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凉城,太阳光丝毫没有减弱的念头,思寒就是被这八点钟的阳光叫醒的,光线一直刺破窗帘,打到他的床头,照得他紧闭的双眼被掰开,想多睡一会的他不得不起床进行洗漱。虽不舍,但昨天晚上还是睡得比较好,精神似乎也好到了这些年以来的极致,昨晚也没有这些年来的半夜醒。此前,每当半夜醒来他都持续一个小时的清醒,闭上眼也无法安眠,这时他会天马行空的想许多,不是想别人就是想想自己。只是后来他几乎厌倦了这样习惯,想了很多种治疗的办法,如凌晨以后再睡,或是去锻炼得很累,看书看到眼睛睁不开等,可都不顶用,到现在他已经适从了,不去挣扎,就当这是一种每天的课程。可是昨晚,即使不比以往累,可是睡下去再也没醒过。
洗漱好后,思寒轻轻敲了子溪的门,因为他要给她当回导游,带她环游凉城,这个在世界微不足道的地方。
大约过了五分钟,子溪才把房门打开。
“不好意思,这么早就把你吵醒!”思寒抱歉说道。
“其实我早就醒了,只是感觉脚有点痛,所以才这么慢开门。”子溪表情有些沉重的说。
“哪里痛?给我看看!”思寒搀扶起子溪说。
“你的脚背有点肿,是不是昨晚被瓶子砸到的?”思寒望着脚背吃惊道。
“嗯,昨晚一点感觉也没有!”子溪答道。
“你忍一会,我去给你弄点药!”思寒仰望子溪说。
没过多久,只见他端一碗酒上来。
“你这是要干嘛?”子溪吃惊地说。
“我拿酒给你揉一下就好,这是民间秘方,效果比那些狗皮膏药好!”思寒边说边拿出打火机把碗里的酒点燃,没有耀眼的火焰,却有一番温度从碗里冒出,思寒盯着这无色火焰的同时用手去试温度,子溪表情先是吃惊,当思寒要把这热酒用手沾着放到她的脚上时,她感到害怕,用胆怯的目光注视着思寒。
“不必害怕,不会烧到脚的,脚肿一般都是碰到筋脉导致血液受阻,只要把它疏通就没事了。”思寒正儿八经地说。子溪信以为真的同意了,她从未试过,也未曾见过,当思寒把燃烧的酒倒在她的脚上时,她吓了一条,但是当感觉到并未对自己造成伤害后,她渐渐适应了,看着蓝色火焰在思寒手指间燃烧,露出丝丝感动。
一直当把半碗酒用去二分之一后,思寒才停了下来。问子溪感觉好点没有,她点了点头,刚才的肿块也像太阳下的雪球一样越来越小。“你起来走走看!”思寒对子溪说。她起来走了几步,也没有开门时的一瘸一拐了。
“能出去玩吗?”。
“可以啊!”。
他们就这样走出房门,坐公交来到了凉城文庙,与文庙背面一街之隔的是水上游乐场,东面是鸿福寺,由于比较灵验,每天都有很多到这里祈福和听经的信徒,游乐场这几天在烈日炙烤下更是人满为患,只有文庙里人数屈指可数,只有少部分人会到里面给这位至圣先贤上香,或者摸一下里面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建筑,或看一下柱子的雕工,望一下孔圣人的塑像是什么打造的,大约值多少钱等。
这里是思寒以前常来的地方之一,因为里面有一位市文物局的专家徐老师,他已年过花甲,每次来他都会给思寒们讲一些关于孔子的故事,这是思寒们比较喜欢的,徐老师很珍惜这里的文物,由此退休后主动请缨于此,以前的管理者由于嫌工资低,对文物不管不问,导致一些受损,徐老看后十分痛心。自从他到这里后,里面经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学校老师把学生带到这里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思寒也是在借此机会认识徐老的。
一进大门,只见门柱上写有一副对联,这是借用诸葛亮《诫子书》的一句:“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横批是:学以致用。子溪一看到这里,连连称妙。思寒笑着问道:“不知姑娘何妙之有?”
“学习专研不是象牙之塔、阳春白雪,而是为社会所用,这不是很妙吗?”子溪笑着答道。走近一看,正对大门的是一照壁,照壁的图案是一头野鹿转身仰视日月,圆形图案的两边是一副对联:读儒雅文集足可养心,仿圣贤行为方能滋品。
思寒毫不谦虚的给子溪当上了导游,向她介绍道壁照始于商周时期的国都陕西一带,主要是用来驱邪的,在元朝时推广到全国,这里的文庙也是元朝时期的驻守这里的藩王兴建的,在凉城一带,保留的已不是很多,因为当时只有一些大户人家才有能力建,加上后来的一些错误破坏,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那为什么这里的没被破坏?”子溪好奇的问道。
“这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呢,与徐老有莫大的关联。徐老出生在张学良东北易帜那一年,家里祖上做官,到祖辈和父辈的时成为了地主,说是地主,其实已经没落了,他曾祖父开了几家钱庄,鸦片战争的时给清政府借了许多赔款,大清政府还不起债,可钱庄里的钱都是老百姓的,为了赔钱,曾祖父把家产变卖一空,就只剩下了几亩良田。家里几代单传,就只能雇人种地,抗战以后又划为地主,但是家里面经常接济穷人,丝毫没有地主老财周扒皮那样的架子,打土豪分田地那会,也正是由于家人的乐善好施,许多百姓都去求情,加上父亲也为抗日战争捐过粮,才幸免一难。当时二十出头的徐老就读于西南联大的历史专业,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当老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徐老和一些同学也受到追铺就回到了家乡,在当时冷水县城文物局工作,土地革命时期自己作为进步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可后来却被打为黑五类,怎天受到监视,当红卫兵跑进文庙里时,四处找四旧,除四旧,里面的孔夫子都被打断了一只手,闻讯赶来的徐老拿着一本县志告诉红卫兵大喊:“这里你们不能拆,县志里面记载了1935年3月15日,红军路过于此,并在此歇脚,在这里开了进入大西南以来的工作总结会议,这里是革命圣地,你们否认这里,就是否认中国工农革命、、、、、、”在徐老的制止下,红卫兵才离去。
接着他们又走进了孔庙大厅,孔夫子的雕像切实成了断臂维纳斯。他们正看得入迷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身长约七尺有余,穿一件白大褂、黑布鞋,仙风道骨的老人走了进来,思寒转身看到刹那,便毕恭毕敬的叫道:“徐老好!、、、”。子溪见状也跟着叫道。“这位是,以前怎么没见过?”徐老指着子溪向思寒问道。思寒详细的给徐老介绍了子溪的来历,并且把他们之间的故事也一同告诉这位老人,听完后大家都笑了。
“姑娘,习惯我们南方吗?”徐老问道。
“挺好的!徐老,可以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啊,请讲!”。
“平时学校来这里参观考察你会向学生讲述这里以前被毁的故事吗?”。
“你问得很好,但我想反问你我们历史教科书上会说这些吗”徐老答道。
“不会,有也是简单略写,一笔带过”。
“所以我也只是向少部分喜欢的人说,思寒以前和几个同学是三番五次的恳求下我才说的。”。
“为何我们不能正视这些曾经所犯下的错误呢?我们掩盖这些对于下一代来说就是忘却,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意味着什么?”子溪把这些疑问推诚开来,搞得徐老一下子也不知如何回答,只是说:“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掩盖不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你们现在能无羁无束的高谈阔论这些历史,比我们以前好多了,说明我们在不断的进步,某些国家肆意改写历史,把民众搞得愚昧无知,把侵略说成防卫。我们要相信我们国家,试着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看待这些问题、、、我感到很欣慰,因为你们这群年轻人,不包庇历史,勇于追求真理。”
听到这些话以后,子溪仿佛醍醐灌顶,一直以来的心结得到了解脱。思寒又带着她领略了孔夫子的一些著作,如挂在墙上的《十翼》,她们边看边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就像刚学会认字的小学生一样,看到懂的字一定要念出来。大约逛到午时,他们才意犹未尽的走出文庙,直接奔往下一站——鸿福寺。
思寒一边走,一边给子溪介绍该庙的来历:“鸿福寺始建于明朝建文年间,传说为建文帝朱允炆所建,靖难之变大难不死的建文帝逃到了梵净山出家,但是当时梵净山较为出名,怕被别人认出便逃到这里,虽然被叔叔夺权逐出皇宫,但他手中毕竟还有些辎重,为了祭奠在大火中死去的人,安抚他们的灵魂,特请了当时这里最有名阴阳在此选址修建。这里方圆几里地势低平,唯有这里独出一座破军山,在风水中称之为金钟罩大地,是建庙得不二之选,可世上本无十全十美之物,这里虽可建庙,可靠山不高,其次破军山无水相依便为穷山恶水,难出有用之人,遂在山上建一石砌文笔,四周雕上佛像,象征佛光普照,又在寺庙前修一弯水渠,将井水引入,工程花费了四年的时间才建成。”
子溪听得津津有味。一走近果然如思寒所介绍,红墙黑瓦,一湾清水围庙宇,一座石桥跨两岸,一对香炉对石桥,青烟袅袅,大门匾上是草书“鸿福寺”三个烫金大字,两边还有一副对联行书写道:无牵无挂无法无天断万丈尘缘,不来不往不结不留千古恩仇。听里面的师傅介绍,此为建文帝所写,思寒又向子溪介绍道。
走近大厅抬头一看,里面是弥勒佛金身,两边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低下头全是求签问卜、烧香拜服、捐功德、参禅念经的人,“我们也去点炷香吧!”子溪笑着说道。他们去售香处一人买了三炷香,看人不多后,就走到弥勒佛面前跪下,闭上眼祈福,磕了三个响头就起身了,一旁站着的中年和尚忙喊一句“你们还没捐功德呢?捐了功德无量”,他们没听转身就走了。
“你刚才许的什么愿啊?”子溪好奇地问道。
“你呢?”思寒反问道。
“当然天天开心啊,难道希望自己每天以泪洗面啊!”子溪说。
“我就是啊,我希望我天天伤心!”他答道。
“你可真逗,哪有人希望自己不快乐啊!”她大笑道。
“这是真的啊,你往好的一面去许愿,你肯定要往不好的一面去想你会怎样,比如,你希望自己天天开心,你就要去想自己不会经受失恋之苦,失亲之痛,这反而是把自己往灾难的边缘推,不妨直接了当祝自己不开心,反而不会去想其它的,这就是佛家说的明心见性,见心见性。你觉得呢?”
“你讲得好有道理哦,我竟无言以对!”。也许是思寒经历的伤心太多,他已经对以后的伤心快乐毫不在乎,更或许是人有祸福旦夕,人算不如天算,还不如顺其自然。他俩走出寺庙后,就坐车去了这里的古城,买了一些饰物,吃了里面的一些小吃,天黑就回去了,可能是游了大半天觉得太累,顾不上晚上的聊天就睡了,大约睡到十点,思寒就被电话吵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