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不期而遇故人,是缘。
其实,如果没遇上,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缘。
何况,不期而遇的,除了故人,也有可能是敌人。
小道蜿蜒,秋风吹着竹叶,河边渺无人烟,一只鹧鸪远远地飞过来,落在岸边凉亭的扶手上。
这里本是很荒凉的小路,落叶已覆满凉亭的檐顶。站在凉亭下的是个衣着整洁,发鬓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男子,含笑望着项羽。
项羽仔细看了看那男子后,不禁放声笑道:“这许多年,我竟然不知道你还会饮酒。”
那男子听了,万分委屈地说道:“军中纪律严明,我又不是霸王,怎敢在军中饮酒。”
项羽笑道:“也是,但现如今在这荒山野径的,也怕不违反什么军纪了,酒可是好酒?”
男子道:“还过得去,寒潭春。”
项羽问:“全丰轩的寒潭春?”
男子道:“当然,咸阳总店的陈酿。”
项羽叹道:“何止是过得去啊,好酒!你可能喝?”
男子道:“还过得去,怎么着也得陪霸王喝完这三坛。”
项羽不禁摇了摇头,又叹道:“想来你的本事一直都对我藏着呢。”
男子也叹道:“我那点本事,霸王你也瞧不上,不然我又何必四处流荡。”
项羽听了,大手一挥朗声笑道:“好酒当前,这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要不,我先干三杯就算给你赔罪了。”说完,自行走入竹亭,满满地斟了三杯酒倒入口中。
那男子料定项羽在这里见到他必定是大吃一惊,即便不拔剑待战,至少也惶恐失色,不料项羽却好像见了老朋友一般,淡定从容地自斟自酌起来,完全不像担心目前形势的样子。见此情形,那男子不由叹息道:“能在此刻还有如此风度者,除了霸王,世间不作第二人想。”
项羽又喝干了一杯酒,回头取笑那男子道:“做了大将军,说话确实比做执戟郎中时圆滑了许多,你虽说得违心,这人情我也收下了。快快坐下,你我共饮一杯。”
男子过来坐下,自己倒了杯酒,抿了一口,说道:“我韩信说话违心,难道霸王说话就不违心吗?你既想与我共饮,为何不直入我军中大帐,反倒是回头跑来这荒山野径?”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后人更将他奉为“兵仙”。
项羽听了韩信的话,也不答他,只是笑着问道:“汉王的书信收到了?”
韩信答道:“两天前就收到了,汉王派快马日夜兼程送来的。霸王要歇息,驿站的驿差却是不用歇息,五十里一驿,自然比霸王要早到。”
项羽明白过来,又干了一杯,哂笑道:“白累我走了这许多冤枉路,韩将军你是如何断定我一定会走这条小径?”
韩信说道:“斥候一路回报,霸王都是绕过汉军的大营走的。我想霸王必是有那担心,算准你会回头,所以特在此设下酒席给霸王接风洗尘。”
项羽听了暗生佩服,心想连这样的小事都算无遗漏,可见平日行军布阵之时必定也是运筹帷幄之人。只可惜当年没给他机会发挥,以致其郁郁不得志,转投刘邦。
这世上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重视你的敌人,因为他们最先发现你的弱点,而且他们的判断也时常比朋友的判断更准确更有用也更致命。
在战争之中,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前进,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所以,你如果不想躺在地上的那个是你,那你就应该从敌人身上学到知识,一个聪明人从敌人那里学到的东西肯定比从朋友那里学到的东西更多。与敌人的角斗强健了我们的筋骨,磨炼了我们的技巧,其实我们的对手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帮手。
象韩信这等心思慎密之人,今天在此设下酒席也必定不是全无来由的。
项羽也懒得客套,单刀直入问韩信:“韩将军今日如此大费周章,不仅仅是为了请我喝酒吧?”
韩信听项羽这样问,迟疑着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当他接到停战通知时,心里很纳闷,但刘邦在信里没说原因,自己也不好回信去问。这倒也罢了,信中竟然还要自己只带近身侍卫前去楚军的领地江陵会合,这就让人难以安心了。
他担心着是不是刘邦兵败彭城以后归顺了项羽,两人怕手握汉营绝大部分兵马的自己不愿归降,要把自己骗到江陵除掉。但这样的顾虑,怎么好开口跟项羽说呢。
项羽见韩信不语,心底大概也明白了八九分。这领兵在外的将领或分封了领地的诸侯,那个不是这样顾虑重重呢?自己也是怕他们有所顾虑,才连着叫了几批人分别通知他们,但有些事情现在又不能跟他们说清楚,所以他们有疑心那也是在所难免的。
项羽于是安慰韩信:“你是不是担心我与汉王不再相信你?其实按你的作风,你手下肯定有许多斥候。你现在肯定也知道,不仅是你,所有在外领兵的将领及各地诸侯王都在前往江陵,也都是只带近身侍卫,难道我和汉王要把他们都杀掉不成?”
韩信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唯有一口闷了杯中的酒,低头坐着,一声不发。
项羽见状,只好正色与他说道:“韩将军,不瞒你说,听说西北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敌。据从匈奴都城来的人说,那来犯之敌,不仅阵容庞大,而且凶悍异常,个个以一当百,势不可挡。现如今楼兰以西及阴山以北都已落入其手中,而且他们大军所到之处,破城必屠城,鸡犬不留。如果情势不是这般危急,我也不会这样急匆匆的亲自赶往头曼城去探个究竟。”
韩信听了大惊失色,抬起头里,定定地盯着项羽,一脸的狐疑。要知道项羽一向自诩天下第一,目中无人。如果连这样勇猛而骄傲的人都承认为此忧心,甚至愿在大胜之际,与不共戴天的汉王联手抗敌,可见那来犯之敌,必定非同小可。
当然,项羽为了不让众人过于担心,也没有把外星军团的事和盘托出,只是含含糊糊地说有强敌罢了。
但这已足够让韩信感到诧异,于是赶紧询问道:“那强敌可是要南下?”
项羽道:“我如果没有估计错误的话,他们的应该已在南下的途中了。”
韩信又问:“莫非他们也想逐鹿中原?还是只想着来掠夺一番而已?”
项羽干了杯中酒,手里旋着酒杯淡淡笑道:“反正不是来喝酒的。”
韩信紧张地追问:“估计什么时候会到?”
项羽也不隐瞒,答道:“按他们的行军速度,估摸着一两个月内就会越过阴山进入中原,事态紧急,所以才召集大家一起商讨对策。”
韩信的三十万大军驻扎在井陉一带,离阴山仅几百里的路程,此刻听了项羽的话后,不禁焦虑万分,站起身来在竹亭里不停地来回踱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项羽也不打搅他,自顾自地喝酒吃菜,争取补充体力一会好上路。
踱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韩信突然停下来,担忧地对项羽说道:“霸王,如果情势真如你所说这般紧急,那我们都去江陵就麻烦了。其一,我们领军的将领都不在,所率领的军队怎么开展防御敌军的前期准备工作呢?其二,等我们在江陵商讨出对策来后,各诸侯王和将领再回到各自军中部署,时间已过去一月有余。特别是我们这些驻军最靠近匈奴领地的,等我从江陵回来后,留给我筹备的时间就不够了。”
项羽听了,放下手中杯子,脑中飞快地盘算了一下韩信刚说的情况后,不禁点点头“嗯”了一声,表示同意他的说法。
韩信见项羽点头称是,于是赶紧接着建议道:“霸王,你看这样可好,现在通知大家把商讨的地点改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如此安排,一来霸王你往返匈奴的时间可以缩短一点,我们也可以更快知道情况展开应对。其次,我与赵国的兵马现在就可以准备布防事宜,时间比较充裕。其三,如果届时强敌来犯,也可安排与会的将领在邯郸近距离观察敌军,以为今后长期的战事做准备。”
项羽觉得有道理,于是跟韩信说道:“我虽赞同你的说法,但我与汉王已有约定,不好自行更改。我现修书一封,将刚才你所说的话给汉王复述一遍,你快马递与汉王,我会说明我也赞同,但最后的定夺由汉王来做出。汉王若不同意,必有其原因,那你们还是要按照原先的所定,先去江陵。”
韩信见项羽如此干脆,自然应承一切照办。酒饱饭足之后,两人也就此告别,分道扬镳,各自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