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杰进公司有两三年时间,从菜鸟到企划部主力,很多企划案由他主导。他渴望能够高飞,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策划活动来证明。在郝能发的光环下,他仍然被看作在长辈宠爱下的小鸟,天马行空、独立、自由地任创意飞翔,这是他的心理。
企划部否掉的方案,连杰之所以要重提,有反叛郝能发的因素,更多原因在于急切之下引起最高领导的关注。
会后,连杰立即找郝能发承认错误。理由是作为企划部员工在策划案讨论会上不主动发言不好,急切之下没有更好的点子,只好炒旧货。
郝能发好言抚慰连杰,提醒他不能老炒旧货,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时时开动脑筋。其实郝能发知道连杰那点小心思,想要引起林昭然的注意。郝能发不觉得连杰能够取代他的位置,孙猴子怎么跳都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郝能发所思考的是按部就班的培养方式有改善空间,至少不适合连杰这样的人,有必要超常规培养。
郝能发主动找到林昭然,汇报连杰的事情。
林昭然赞同郝能发适当改变培养的方式,支持他进行尝试。林昭然谈起一位管理者以七位直接报告员工为佳的理论。郝能发颇为认同。连杰的工作,还是由郝能发具体安排。
连杰没想到他的举动促动领导对培养员工培养方式的变更。领导的视角和决策方式,还不是他能料想得到。
焦仁和到帝都,廖文化请客。
应林一向宅在家,廖文化本没打算请应林。焦仁和问起应林,只好一并请了。
应林不会喝酒,酒精过敏,喝一次,身上会起疙瘩,痒,要一个礼拜才能好,那难受劲,让应林望酒却步。造成应林不爱参加酒席。
妹妹应梅的装饰店没少受焦仁和的关照,这个面子一定要给。
焦仁和还带来卢总。焦仁和能拿下启明,有卢总一份功劳。卢总的名字,兵棋。
应林到饭店之前,廖文化给焦仁和介绍应林宅男本性,也就是焦仁和面子大,应林一般不出席酒宴。
被人尊重,焦仁和很受用。
在焦仁和取得启明股权的庆功宴上,应林见过卢兵棋,在场都是熟人。
应林问焦仁和来帝都办什么事?
焦仁和送卢兵棋来拜码头,往后卢兵棋常驻帝都。
廖文化问帝都的片区经理不是那某某吗,卢兵棋是不是要负责整个华北片区?
“兵棋升官了,现在是公司副董事长,不负责具体业务,主要工作‘选型’。”
廖文化、应林第一次听到‘选型’这个词。
“兵棋,你解释一下啥叫‘选型’。”焦仁和让卢兵棋解释,他是专业的。
“银行总行从供应商中选取一部分入围,分行只能从入围的厂商中采购。这就是‘选型’。”
廖文化不解地问,“‘选型’有什么作用?”
“你要从头给他们解释,新名词只给个定义,会莫名其妙的。”焦仁和插话。
“以往总行要把控采购权,分行不相让,常常争执不下。各种纷争不断,比如分行不用总行采购的物资,将总行采购的物资闲置,自己再另行采购。又造成浪费严重。要说官面上聪明人多,就想出这么一招,总行不管采购,管‘选型’,不准向没有入围的厂家采购物资。我的任务就是跑各家银行总部,让启明入围各总行‘选型’。”
廖文化爆粗话,“这不是明目张胆分赃嘛,还起这么一个名字。”
焦仁和道,“谁也别想吃独食,人人有钱赚。一切为了和谐。来,敬和谐。”
几个人干杯。
‘选型’,这些人太聪明了。应林越品越有味道,无中生有,取‘选型’名字,还真无懈可击,到哪里都说得通。‘选型’和采购招标,容易让人想当然以为两者相互监督。只有太较真的人才能够发现‘选型’的内容和采购招标资格审查一样,只不过前置了而已。
解决问题的高手。
“那你在帝都的工作就是喝酒陪开心。”廖文化问卢兵棋。
“那可不就是喝酒陪开心。”
“那你责任很大。这边没搞入围,各地业务员都得傻眼。”廖文化道。
“就是这样。一旦没入围,几十位业务员工作就白做了,没饭吃。还请廖总、应总多多帮忙。”
应林、廖文化看在焦仁和的面子上不吝帮忙。应林认识的人少,廖文化混帝都的,在启明有点利益,人脉不少可以用得上。
焦仁和目的在此。
回到家,应林把‘选型’的新闻讲给林昭然听。
“人才啊。能把矛盾处理得合情合理,不着痕迹完成利益分配。公司要有这样的人才,何愁利益分配不均。这样的人很适合负责人事部。”
林昭然整理一下思路,接着说,“公司人才捉襟见肘,有必要重视人事部。至少有一位高管负责人事部。不能只有一位中层做人事部经理。”
林昭然将连杰的事情和应林说了一下,“不止我俩需要提升人才观,象徐晓芳、郝能发等高管在使用人才上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更多还在本能反应上,需要有系统组织学习人力资源的知识,统一认识。”
经林昭然这么一说,应林觉得应该立即将人力资源的事情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最好能够学习西方人力资源知识,毕竟公司起源于西方,他们在公司治理上不是国内所能比拟。
林昭然决定把人力资源培训的事情交由高明诚负责。
应林每天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分析情报。
明达市场调研公司现有专职员工五名,兼职顾问五十名,主要来自于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其中国内十三名,国外学者三十七名。另外五名专职员工,各发展数名信息收集员。应林每天收到的信息量十分浩瀚。他需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挑出有用信息,有些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核实。
其中有一条信息和公司关系不大,但比较奇怪,令应林陷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