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见,甚是想念。
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同学印象仍旧清晰。平时忙碌,只和几位要好同学偶尔联系。随着同学会临近,渐渐有了欢乐迫切心情。
应林的宿舍到了四位,晋城老三赵大成、咸陕老六黄鑫磊,南粤林红宇还带着老婆宁婧娴。老二、老四有事不克出席。
能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满满都是情份。
李滨拍着胸脯和林昭然悄悄说,“还好,还都能叫得出名字。我还以为忘记了呢。”
同学会组织过程中,林红宇出力最多。他很热心,对每位同学都同样热情,大家乐于听从他的安排。
林红宇安排细致,每个聚会地点都亲自踩点,确保聚会愉快有序。
叶明义揶揄他,“连生活了四年的母校也要踩点,真是服你。”
“怕到时操场进不去,提前联系总没错。”林红宇觉得事先踩点理所当然。即使有差错,同学们也能原谅,但就五周年聚会,尽量圆满。
“大家注意啦,我们的宿舍要被拆了,下次再来就看不到。趁着还在,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林红宇招呼大家。
行啊,情报工作做得杠杠的。
林红宇用心了。
大家配合着拍完照,就到操场踢一场球。
想不到的是,老六黄鑫磊和叶明义走得很近。在学校时,很少看到他俩在一起玩。
正好林红宇问他俩,“你俩啥时候勾搭在一起。”
“用词不当哦。同学友爱,我们可是铁哥们。上次到鑫磊哪儿玩,住在鑫磊宿舍。有一次路过一家五星级宾馆。鑫磊发下宏愿,‘这辈子希望能够混到毫不犹疑请同学们住五星级酒店’。哥们特感动。”叶明义心直口快。
应林、林红宇同时看向黄鑫磊,没想到平时闷不吭声的舍友,竟然对同学有此用心,当刮目相看。
应林没有和同学一起住酒店,呆到十点多就回家睡觉。
林红宇、叶明义、黄鑫磊三人住一间。为了热闹些,林红宇尽量订两床房、三床房。林红宇有征询过同学意见,没人需要单人房。大学时‘卧谈会’令大家记忆犹新,乐此不疲。遥想当年,多少夜晚谈到自然睡着,还梦话问答。
有一次,应林和林红宇还在卧谈,其他人应该已经入眠。黄鑫磊从床上爬起来,到窗口看月亮。林红宇看他举动有些奇怪,轻声叫‘黄鑫磊’。他一点反应也没有。林红宇问应林,‘他是不是在梦游’?应林觉得很象。
两人带着好奇,默默观察黄鑫磊。
他看一会儿月亮,然后走到下铺赵大成位置,摸了摸赵大成的头,自言自语,‘这颗西瓜还没熟’。最后又爬到自己铺上呼呼大睡。
应林、林红宇差点笑出声来。
第二天,林红宇讲起昨晚的事情,又有应林作证。许多人爱摸着赵大成的头,‘这颗西瓜还没熟’。从此后赵大成每晚都要把蚊帐围好,后来又买一块布当床帘子。
多年以后,网上一片‘谢同学不杀之恩’时,大家更觉后怕,很不可思议当时没想着把黄鑫磊赶出宿舍。这是后话。
谁能知道,毕业五年,黄鑫磊在同学心中如此重情重义。
林红宇、叶明义、黄鑫磊三人聊得很嗨。
叶明义说起做生意亏了一笔钱。
林红宇安慰他,大不了再回去上班。
叶明义自嘲没班可上。
“你不是办了停薪留职吗,回去上就是。国企会越来越好的。”
黄鑫磊替叶明义说,‘那都是老黄历,明义已经正式离职’。
“为啥?”林红宇吃惊,叶明义的工作得来不易,国企房地产公司算不错,怎能轻易辞职。
“没啥原因,就是不想干了。”叶明义不知道怎么解释。真正原因在于他看不到前途,想换换工作。
林红宇说叶明义太鲁莽,这样的单位正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岗位。‘停薪留职’后,从事的工作比不上原来的,可以边工作边做兼职,或者边工作边读书考证,转行,不能这样没有着落冒然辞职。
林红宇说的实情,是为叶明义好。
叶明义倒没有生气,林红宇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得出的判断自己无法依从。
“红宇,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我有苦衷。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身体健康,家里暂时不需要我负担。我不相信凭我的本事养不活自己。”
林红宇也是醉了,叶明义太天真。按说叶明义从农村出来,家庭也就温饱水平,吃过很多苦头,怎么还不知道为稻粮谋。
一时无语。
现在大部分人都解决温饱问题,在追求更高质量生活。叶明义仍然沉浸在解决温饱问题这样的低目标。
林红宇问叶明义生意做得如何?
叶明义对做生意没有头绪。家里三代务农,哪有什么生意经。凭着年轻,觉得自己学过经济学,比一般人聪明,应该能够找到商机。一句话,凭着自己的臆想,没有实际操作过。饿不死,就是他的底限。
想开店,没钱。
经营哪种商品,还没定。更不要谈从哪里进货。
林红宇摇摇头,这样怎么做生意,提议,“明义,可以代理花达饮品,至少货源不成问题,应林能够保证给你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