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在专业课的时候有了新的同桌。
乱,校园里太乱了。
中师班没有意向参加成人高考的好像被全体放弃。大多数的课程,并不会有什么老师到来。除了语文老师,很多老师对中师班剩下的学生没有兴趣。
沈兰对那一年的生活是满怀后悔与憎恨的。后悔的是自己没有高志银那样的勇气,憎恨的是学校完全拿最后一批中师生当了试验品。那晚父亲不但给她讲了很多大道理,还直言既然读的是师范专业,就别东想西想好高骛远。沈兰很少被父亲批评。
罗天桥早在去年就考上了有名的Z大,全国前十的排名。
裴蓓蕾转到美术专业的时候,很多人预言不出三天她一定会背着画板回到音乐专业的教室。因为只有刘广能容忍她的臭脾气。结果,裴蓓蕾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她成天都埋头在画室里努力。
“美术算什么,只要我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沈兰,你说是不是?”裴蓓蕾的脸上流露出自信。
分了班级之后,没有学习音乐专业的同学再难接触到琴房。宋波和田安很快少了一个秘密场所。田安选择了音乐专业,宋波却留在了中师专业。宋波说,反正自己音乐美术都不太好,计算机也没有基础,干脆顺其自然,等待毕业。”
五美中的谭林也选择了留在原专业。于晓梦说谭林不愿意学习其他专业的原因不是她不想学,更不是家里负担不起,而是她有很大的把握毕业后有工作。
“你们想想,中考没考上的人过两月能以统招生的身份来报道,那她就一定有办法保证自己的分配!”
周华有个认识的学姐,被分配在很偏远的乡村。学姐说,同学们最羡慕的就是李雯,因为四个毕业班,一百个宁成的,只有李雯一个人留在了城里。
留在师范原专业的,能改变自己的,就只有个人展出了。
宁成师范有个传统,毕业前都会评选特长生。按照以前的规矩,有特长的同学就要举办个人展出。美术特长生们通常会举办个人画展,音乐特长生们会钢琴过级或者擅长其他乐器。沈兰在这几方面都略有不足,她想自己能准备的可能就只有写作特长生了。
随着学校的改制,原有的校园文学社已经解体。有的人需要参加自考,还得同时准备成人高考。简叶原本就喜欢画画,借此机会报了美术班。严婷笑着说:“简叶,这下你可以和唐先生比翼双飞了。”简叶却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温燕清对发生的一切都无所谓,因为选择中师专业的她有了更多的时间看小说。
“沈兰,我给你推荐一本书,真的很好看,男女主好浪漫!”温燕清坐在沈兰的旁边,小声说。
在三班的教室里,被放弃的学生十堂课有五堂课没有老师。原本分散的桌椅已经被喜欢说话聊天的同学拉成一整排。沈兰在这里认识了新的朋友——杨慧。杨慧矮矮胖胖的,看起来很好相处。
虽然说寒冬还远着呢,沈兰却感受到了一阵萧条。
何芹已经不在市场上卖衣服了。八月她已经满了十八岁。虽然说老板夫妻极力挽留,何芹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外出打工。倪兰的来信里已经不再问起何芹,也不再谈起赵翠华。何梦洁怀了孕,赵小红却和吴朔打了一架。赵小林已经毕业,来信说铁路学校并没有安排她的工作,她准备在家待业一段时间,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再去外地工作。
“我以后应该不会回宁成了。”赵小林说。
沈兰想起赵小林的第一封来信,那时候,袁柳英看见了赵小林的照片。
“是你的姐姐还是妹妹?你们长得好像啊!”她总想起这句话来。
她也给赵小林寄过自己的照片,不知道赵小林有没有给身边的朋友看,有没有人同样说过:“是你的姐姐还是妹妹?你们长得好像啊!”
裴蓓蕾进入了美术班以后,对于刘广,她再也不崇拜了。反之,只要是刘广出现的班会,她总是阴阳怪气地和刘广唱反调。沈兰觉得裴蓓蕾的性格好好笑,像小孩子似的,一会亲密,一会疏远,一会嚎啕大哭,不久又破涕为笑。
这样的性格也只有裴蓓蕾才有。
孙瑞到学校来找董丽华了。自从两个人开始谈恋爱以后,董丽华高傲的气质又回来了。沈兰去十二号宿舍的时候,董丽华点点头,带着一丝嘲讽和不屑的口气,说:“沈兰,原来你和孙瑞不是兄妹啊!我以前还以为你们是兄妹呢,你也不告诉我事实。”
董丽华显然是选择性遗忘。沈兰很想好好地告诉她自己早就说过和孙瑞没有半点关系。但是董丽华气势逼人,竟然搞得她像理亏一样。也对,自己还记得当初说过的话,可是董丽华不记得啊。
脸上挂起笑容,道了个歉,权当就是自己的错。
冬季运动会又要开始了,是最后一次运动会,偏偏朱文芳还在代理班主任。周晓英在统计同学们参加的运动项目,走到沈兰身边的时候,周晓英说:“800米,3000米你都要参加。”
“为什么?”沈兰说,不是说自己报名参加吗?
周晓英轻轻地甩了甩短刘海,放下登记册,皱着眉说:“班里你最高,最胖,你身体最好,你不跑谁跑?”
这话已经不是周晓英第一次说了,从前的沈兰从没有问过为什么。她习惯了忍让,习惯了别人为自己安排的一切。就拿篮球队的事来说吧,她一直被要求必须加入,但是从来没有上过一次场。朱文芳太要强了,哪怕是面对实力很弱的班级,她也不愿意沈兰上场,她要赢得漂亮,要大比分。
800米,3000米都不是班级强项,既然必须要人参加,选沈兰这样体格高大的人凑数最好。
沈兰一开始的反应是想完全拒绝,可是忽然又想,班主任其实名义上应该是刘广了。她犹豫了一下,只是轻声说:“好吧,随便你给我填什么项目。”
“那长短跑接力赛我都给你报了哟!”周晓英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
名单出炉的时候,沈兰看到,自己和周晓英都是3000米的报名者。3000米是周晓英的长项,虽然不能拿第一,但是比起沈兰,周晓英已经是遥遥领先。
运动会开始的时候,偏偏刘广外出学习,朱文芳一手包揽。
800米的时候,沈兰感觉还好。虽然有些累,但是毕竟距离不长,坚持坚持也就到了终点。3000米比赛的时候,她刚刚跑过班级接力赛,只是跑到1500米左右,她就感觉胸口沉闷得难受。有好几次,她总想停下来。
周晓英跑在前面,朱文芳吩咐陈亮和宋波在一旁陪跑鼓励。
沈兰一个人在队伍后面跑。
周晓英的性格很像朱文芳,其实是最不喜欢服输的一个人。她曾经也是文学社的成员,第一学年的时候,她深得语文老师青睐,同学们也夸她和范丽是二班两大才女。沈兰的作文第一次拿到高分的时候,她是最不服气的人。虽然后来每次专栏文章她都会找沈兰要,但大多数时候,她也会在那里贴上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们作对比,也向沈兰宣誓自己才女的地位。
“你的心态真的是太好了,换了我就不行。”赵丽娟说。
虽然在短跑上沈兰比周晓英有太多优势,但是3000米周晓英整整甩了沈兰一圈。沈兰远远地看见周晓英冲到了终点,朱文芳和其他几个女生很快拥过去,葡萄糖,毛巾,水杯,一应俱全,陈亮和宋波架着周晓英在那里慢走了半圈。等她气喘吁吁熬到终点的时候,朱文芳不在,葡萄糖没有,毛巾别提了,如果不是寇黎和裴蓓蕾在对面,她感觉自己马上就会倒下去。
朱文芳把她忘了。
报名的时候没有忘记她,比赛结果出来前忘记了她。
3000米颁奖的时候,沈兰看见台下的朱文芳满脸微笑地看着台上拿了第三名的周晓英。
说不出的滋味,但她无暇顾及。这段时间,因为准备个人展出,她把精力都用在了整理日记上。因为班级成员大多数时候成分散状,她和张子军的流言也相对减少。这让她第一次可以专心地做某件事。
写些什么呢?她一直在想。
又走了一位同学。
没有人想过陈果会走。读了快三个月了,学费也缴纳了,陈果却走了。
“走了好。”袁柳英说。“不爱干净,臭死了!”
对于极度讨厌陈果的袁柳英来说,陈果走了是一件好事。
生日的时候,袁柳英收到了一束鲜花,陈果送的。
鲜花里还夹杂了一封亲手写的情书。
由贾露露转交到宿舍的。
袁柳英怒了。
“真是个疯子!”袁柳英说,“谁要他的花!”
“给我个面子呗,你不收下他就要一直站在女生宿舍围墙外。”
“好。”
袁柳英接过鲜花丢在了垃圾桶里。
“哎呀,太可惜了,袁柳英,就像以前那样放在花瓶里,美化宿舍嘛!”周华心疼地捡起来。
一大束的鲜花,有玫瑰,有康乃馨,有满天星。
于晓梦乐呵呵地捡起了陈果的情书,一边读,一边笑。
“哎哟,真的没有见过比这还丑的字了!”
陈果在信中说,他喜欢袁柳英很久了,幼师班的女生的确写给他一封情书,但是他交往了几天就分手了。他对那个女生完全没有感觉。他知道袁柳英是单身,他很喜欢她,希望袁柳英给他一个机会。
于晓梦读完情书的时候,宿舍里的人全部都在笑,袁柳英的脸色却很难看。
她不是和于建强在谈恋爱么?怎么又成了单身?沈兰疑惑。
袁柳英和于建强的关系,其实是属于半公开关系。虽然两个人从来没有正面承认过谈恋爱,但是周末一起出去看电影逛街可是事实。袁柳英还帮于建强洗过好多次秋衣和球鞋。袁柳英那么讲究的人,为什么忍受那么大汗味的秋衣和球鞋?它们的味道会比陈果身上的味道好闻?
“看我干什么?我和于建强本来就没有什么。”袁柳英理直气壮的说。
温燕清抬起头:“老婆,你们分手了吗?”
袁柳英没有说话,只是立即别过头去。
陈果的追求行动,无疑是不对等的行为。他发现袁柳英没有将鲜花退回的时候,以为袁柳英收下了,于是乘胜追击,又跑到女生宿舍外唱情歌。陈果的嗓音本来就很低沉,唱起情歌来,也是极其难听。
袁柳英说自己想吐的心都有了。
可是陈果依然锲而不舍。
陈果对袁柳英的放弃来源于他的离开。没有任何原因的,陈果退学了。
“我要走了,同学们。”他说。
和高志银不同,陈果的离开原本就没有多少同学在意。所以并没有人站起来询问他为什么要走。大家分在几个教室上班,忙着锦绣前程,很多人心里早已经没有二班的概念了。
“反正不会分配工作,我先出去打工了!”陈果终于提高了嗓音说。“我肯定会好好混,混出个人样来……”
说完他看了一眼埋头画画的袁柳英。
没有人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