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间九州风调雨顺,罕有天灾浩劫现世,盛世太平已多年。
九州各地,万千百姓安居乐业,不再为温饱而尝受苦难,不再因战火而颠沛流离,呈现出一片繁荣鼎盛之象。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百安城神府中的历代灵神。
人间百姓信奉灵道而修行,至今已有数千年之久,更是早已形成了一套森严的品衔划分,而灵神的存在,便意味着人间灵道的极致,犹如君王一般,代表天地管理人间。
这一日,神府中传出了一阵闷沉洪亮的钟声,声音初时不显,却渐渐扩散到了百安城各个街道,原本嘈杂喧闹的街市,霎时间肃穆起来。
灵神虽是人间修行的巅峰极致,却终归身在人间,逃不出生死循环的束缚,岁不过百,不得长生,换而言之,这阵低沉的钟声响起,便意味着——
神府老灵神仙逝。
钟声犹如天泣,久经回荡之际,世间最为繁荣的百安城,陷入了空前的沉默,而在那座庄严古朴的神府内部,一名名下人纷纷下跪,面向最深处的那间屋子,氛围压抑,四处皆可听闻低沉的哽咽与抽泣。
一道平稳的脚步声,在那间屋子外的长廊响起。
少年穿着一袭白衣,看上去只有十六岁左右,他径直走到了那间屋子前,稍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推开了身前的木门。
屋里的布置十分简单,一排放满书籍的书架,一扇敞开的木窗,一把破旧的躺椅,一名躺在椅子上的长衫老人。
木窗洒落的光线照在老人的脸上,映照出那些深刻的褐斑与褶皱,满是岁月沧桑,年迈的老人双目轻阖,似乎是在午睡,可鼻息间却仿佛没了气息。
然而,就在白衣少年将木门关闭之际,老人却缓缓睁开了眼睛。
“来了。”
一道温和沙哑的嗓音,在这个时候传了出来。
白衣少年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表情,声音平稳说道:“宋修年见过师傅。”
老灵神轻轻叹了口气,缓缓从躺椅上站了起来,走到那排书架前,从中找出了一本泛黄的书籍,他的动作颤颤巍巍,看似弱不禁风,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直到老灵神重新回到躺椅上,眼睛里才泛起一丝笑意,他没有急着翻开手里的书,而是转过头,笑吟吟说道:“世人皆醉我独醒,亲眼见证了世人不可能触及的真相,这种感受如何?”
宋修年嘴角微微抽了抽,心想此时此刻,外头还有好多人在为你这老头的死讯伤心欲绝,你倒好,居然还有心情在这调侃徒弟?
当然,这些话宋修年也就是心里想想,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宋修年无奈地捏了捏眉心,实话实说道:“不是很好。”
老灵神无声笑了起来,一边翻看着手里的书籍,一边说道:“无所谓好或不好,天道循环,生老病死,亘古不曾变化。老夫苟活人间多年,自是不可破坏此理,故而才有了这每隔百年死一回。”
这些道理,其实早在很久以前,老灵神便告诉了宋修年,也正是因此,方才见到老灵神仍旧活着之际,宋修年才没有表现出惊讶。
至于老灵神究竟活了多长,宋修年不知道,想必天底下的世人,也不会有人知道。
所谓秘密,便是注定要被时光掩盖浸泡的,直到腐烂。
宋修年无声叹了口气,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注意到,老灵神方才从书架里取出的书籍,竟是那本《昆仑》。
对于人间九州,昆仑二字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在这个灵修当道,仙魔古迹屡见不鲜的年代,世人都会向往传说中的仙人,憧憬长生不老,而这一切与仙有关的故事,则是尽数出自昆仑。
自古有山,其名昆仑,乃世人成仙证道之处。
看见老人手中的这本书籍,宋修年心底咯噔一颤,头皮隐隐发麻起来。
原因很简单——每当老人取出《昆仑》之时,人间必有重大变故发生。
在宋修年的记忆里,老人上一次翻看《昆仑》,还是在十年前,当时的宋修年才刚刚来到神府,便跟着老灵神去了一趟东海,亲眼目睹了十万锦鲤发狂吞山的景象。
那时的宋修年只有六岁,但那个场景,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正是有了那一段回忆,宋修年此刻盯着老灵神翻书的指尖,内心一下子悬了起来,生怕从老人的口中,再听到什么惊人的事情。
然而人心最担心出现的,往往是最有可能发生的。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功夫,老灵神缓缓将书籍合上,目光透过木窗望向天际,淡淡说道:“妖魔界找到了重返人间的道路,已经出发了。”
“他们带着愤怒而来,人间,还有三十年。”
仙、魔、妖,自古便是世间最为玄奇的传说,从未有人敢彻底否定他们的存在,同样的,也没有人会真正相信他们的存在。很难想象,这么一件堪称惊天的大事,居然会被老人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口吻道出。
宋修年神情未变,内心却是掀起了阵阵狂风骇浪,因为他很清楚,除了每隔百年一回死,老灵神从来不会说谎。
人间只剩下短短的三十年,因为传说中的妖与魔,正带着滔天怒火赶来?
重返?
原来人间当真有妖魔存在过,既然如此,仙人也应该是存在的了。
那么……昆仑山呢?
仅仅刹那,宋修年的内心便生出了千种惊叹,万般惊疑,心乱如麻。
老灵神缓缓收回了眺望的目光,转过头,淡淡笑道:“这的确算不上是好消息,但既然是宿命安排,便无需多做烦恼自扰,来之顺之受之方可逆之。更何况在此事上,你似乎没有烦恼的理由。”
在老灵神似笑非笑的注视下,宋修年神情变得有些复杂,因为他明白对方话语中的意思。
老灵神语不惊人死不休,接着说道:“命中劫乃宿世之劫,常人无法更改。这些年,你虽有我年轻时偶得的筑基卷,习上古仙修之法,却依旧只能延缓,不可逆转。”
“除非你能及时找到第二重境界的仙修法,否则单凭这筑基卷,你很难活过二十岁。”
老灵神的话不无道理。
妖魔将至,此乃天地浩劫,更是人间每个生命的灾难,然而对于宋修年而言,这场浩劫却是不存在的。
因为他根本撑不到浩劫到来。
正如老灵神所说,若非这筑基卷的修炼,宋修年恐怕都不能活过十二岁,是老灵神给予的筑基卷,才让宋修年走到了今天,如果用古人最喜欢的方式来说,那便是——这是一场造化。
老灵神给了宋修年一场造化,就好像这些年跟在老灵神左右,宋修年总能从对方轻描淡写的话语中,学习到许多深刻的东西,变得与众不同。
就好像刚才那一刻,他又记住了老灵神的话语——来之顺之受之方可逆之。
于是他忽然回想起了,老灵神曾经无意间说出的另一句话——每个人都会哭着到来,因为他们一无所有。却不是每个人都会哭着离去,因为他们并非一无所获。
想到这句话的同时,宋修年才蓦然记起,今日来寻找师傅的真正目的。
一个许多年前,便出现在他内心的想法。
宋修年眼中的复杂渐渐褪去,认真说道:“师傅,我想去昆仑山。”
饶是老灵神,也没有料到宋修年会这么说,目光中掠过了一抹意外,但是很快,这抹异色便重新归进了他沧桑的目光中。
老灵神稍作沉吟,轻声说道:“所有人都想找到昆仑,却从未有人成功。”
昆仑山虽然是人间所有传说的起源,却不存在于九州的版图,时至今日,这座传说中的大山究竟是否真实存在,都是一个谜。
宋修年自然很清楚这一点,继续说道:“既然人间曾经有过妖魔,想必仙人也就不是传说,昆仑山也应该是存在的。”
老灵神眯起眼睛,问道:“你知道在哪?”
宋修年摇了摇头,坦白说道:“不知道。”
老灵神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轻声笑道:“昆仑山意味着求仙证道得长生不假,这么说来,你是心有不甘?”
宋修年细细思量了起来,却是将思绪放回到了遥远的过去,许久才渐渐回过神来。
“十六年前,弟子一无所有而来。”
“弟子只是不愿意四年后,一无所知、一无所获的离去。”
方才老灵神问宋修年是否是心有不甘,若是换做寻常人回答,必然是会最先回应并非不甘、或是确有不甘,然后再以长篇大论的话语来解释,表明自己的想法,希望借此说动老灵神。
但是宋修年没有,因为他确实认真思考了老灵神的问题,同时还联想到了某些往事。
或许是不甘心,也可能没有不甘心,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宋修年把心中真实所想,直接说了出来。
这些话听到任何人耳中,想必都会令人一头雾水,然而老灵神终归是活了许多年岁的大人物,历经沧桑,刹那便明白了宋修年的心意。
老灵神缓缓眯起了眼睛,回想起了十年前,在青州云城初遇宋修年之时,那个时候,宋修年的母亲刚刚离世不久,老灵神来到宋修年的家中,却察觉到了人间灵修的气息。
是的,宋修年的父母曾经也是灵修,而人间灵修千千万万,唯一相同之处,便是他们都会义无反顾的,踏上寻找昆仑的道路。
只不过宋修年双亲的早亡,以及他自身的命中劫,无一不是意味着这两位昆仑路途的失败。
宋修年自幼聪颖过人,十分擅长洞察常人难以发觉的细节,尤其在他来到神府,逐渐接触到灵修、昆仑、仙魔……之后,想必经过了这些年,宋修年对于自己的身世,也早已有了他自己的猜测以及结论。
如此看来,宋修年的话语便有了解释。
他不希望自己一无所知的死去,他想弄明白许多年前,他的父母在昆仑路途上,发生了什么,他想知道这命中灾劫,从何而来,因何而来。
他想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不希望自己一无所获的离去,他想踏上那条千人万人的道路。
他想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是不甘心,却也不是。
老灵神没有去看宋修年,而是转过头,再次将目光投向那片天际,低声喃喃道:“原来是梦想。”
片刻时间过去,宋修年终于得到了老灵神的回应。
那道沙哑的嗓音温和说道:“府里的陈渔实力不强,但是潜力惊人。把她带上吧,光凭你筑基境界的修为,很难走远。”
宋修年微怔片刻,随即揖手行礼,说道:“谢过师傅。”
半柱香后,宋修年走出了这间屋子,在推门而出之前,深处传来了熟悉的嗓音。
“接下来的百年,老夫便叫墨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