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水暖死了以后,很长时间,我一直都恹恹的,浑身上下都没劲儿,跟生了病似的,请了太医来,却也查不出什么病因,吃饭也没什么胃口,连调戏东宫美人们的心思没了,飞行棋也好久没玩了。
可这日子还得这样一天天过下去,天气越来越暖和,厚衣服也一件件脱了下去,我仍是无所事事,朝里宫里的事却少不了,最引起混动的便是要为朝盈公主择婿了。
本朝的祖制,公主们乃是娇客,自是尊贵无比,从太祖皇帝以来,诸位公主的驸马也都是千挑万选的好人家,无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都无可挑剔。太祖皇帝膝下有三位公主,唯一的嫡女陈国公主因为极得父皇母后宠爱,以至于养成了傲慢骄横的性子,加之素日争强好胜,太祖皇帝担心她入了公侯显贵之家,会受婆婆妯娌委屈,便给她选了一位家世普通的驸马了,便是毕锡,这毕锡虽说家世平平,无甚根基,但是他却是科举前三甲,不仅学问好,难得的是性情温和,长得更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另一位楚原公主,嫁了一位军功赫赫的将军,自是不同凡响。还有一位慕微公主,嫁的则是平远伯府的世子唐钰,只是这位公主寿命有限,成亲三年就病逝了。
现在的皇帝,只有两位公主长大成年。一位就是连暠的亲姐姐朝阳公主了,她嫁的是广平侯杜瑀,虽说现下这对夫妇都身故了,但当时杜瑀不但是拥有显爵的世子,更是随着其父守在北疆,颇有军功,是贵族子弟中一等一的人物,也是诸位公主们中嫁的最好的一位了。朝盈公主,就是灵儿,去年才举行了笈礼,今年议亲,明年出嫁,也是正好。可是在为他择婿的人选上,帝后起了争执。
皇帝本来属意的人选是凌哲远,此人乃是秦太傅的得意门生,官居京兆尹,这个官可是不好做,天子脚下有多少皇亲国戚,高门显贵,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雷,但是此人就任此职来却是没出一点差错,既不畏强权,愿为普通百姓伸张,在百姓中名望甚高,却也不是那不通人情的愣头青,愣是叫那些皇亲国戚吃了亏说不出一点话,日后封侯拜相,自然不在话下。只是此人不是年轻小伙了,已经三十有六了,他比朝盈公主大出这么多,皇后当然不愿,她想把女儿嫁给自己的亲侄儿宋崇,这宋崇与女儿年龄相当,长得也是玉树临风。
帝后二人各有打算,皇帝看中凌哲元,其一,便是此人自是有才能,他认定凌哲远日后大有可为,自是希望公主将来仍是可以尊贵显赫,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大多还没定性,哪能看出有没有才干。二来,凌哲远尚主之后,地位也不同了,成了超品的驸马,到时处理京中这些事,诸位老牌皇亲,还是新近高门,自然给小公主几分面子。
宋皇后则是担心此人年纪大,又有孩子,浸淫官场多年,自是喜怒不行于色,城府极深,女儿心思单纯,该如何与这样的人物相处,日子定当无趣,而且,宋皇后母家不显,直到出了她这么个皇后,才算是有点起色,子弟慢慢开始出仕,她希望女儿为母家添份荣耀。于是,她命自己外甥进宫拜见,希望他能讨朝盈公主的喜欢,但是灵儿却对表哥完全不感冒。后来又有传言说要将陈国公主进宫进言,希望将公主许她的儿子毕自清,亲上加亲,她是公主亲子,虽无功绩,但已经封了镇南侯。公主议亲之事在宫里传来传去,被快嚼烂了,最后也没个结论。
不过,这事跟东宫没什么关系,我也就是每天权当听听八卦,打发时间。一日,膳房呈上一道雪泥鸿爪,是用鹅掌和刚从云巍山进贡的白蘑菇制成,我立时食指大动,正欲命他们天天做了来吃。
红袖和一心却说什么: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性”,不宜吃的太油腻,又说我素来宫寒,整日给我熬什么银耳橘皮粥、菊花糯米粥、红豆陈皮粥的让我滋补,喝的我腻歪的不行。
一日,一心又不知端了什么汤水进来,我默默地翻了个白眼,实在懒得看她,小六子这时却慌慌张张进来禀报:“皇上命娘娘脱簪待罪,跪听圣训,派的内侍已经在路上了,娘娘赶紧解下饰物。”
神马情况?老子做错什么了要脱簪待罪?
我顿时大怒,老子就算是软柿子,也不能随随便便任人揉捏,妈的,跟这个老混账拼了!转念一想,事出必有因,莫非这是蓉儿的旧账,还是红袖那丫头又背着我干什么啦?忙问清楚:“到底所谓何事?”
小六子却是摇头不知。红袖虽满面忧色,但却不像知道什么的样子。不过她手上却没闲,和一心俩人三下五除二就将我的头发散开,脱下了常服,直接将我拉到东宫殿前跪下。
就这会功夫,内侍已经来了。原来并非责罚我一人,整个东宫都要跟着受罚,东宫的宫人内侍全都跟在我身后,乌拉拉的跪倒一大片,那老太监满脸褶子,眼神看着有点猥琐,但却没说废话,直接就开始宣读圣旨:
“立政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然太子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
我去!这******什么意思?能不能翻译成白话文,欺负老子没文化呀!我这膝盖还疼呢,脑子还得使劲琢磨,到底骂我啥?骂人不带脏字,也不能这样吧!
后来我才知道,我这次这是无辜被连累呀!是连暠那厮,在云州平叛时,为了彻底击溃叛军,将凉山周围数十余县的百姓,那些个跟叛军勾勾搭搭的人,甄别出来严惩!
这也无可厚非。打仗嘛,要知己知彼,可是最怕的就是自己对敌人一无所知,自己的底细被人探的清清楚楚了。刘氏在那里经营那么久,自然有很多的明探暗探。云州那么大的地方,肯定有人跟叛军买卖贸易或者打探消息,故而他一去,刘御便将他的底细探的明明白白,有一回居然还写了什么檄文嘲讽连暠。故而,他便下令揪出这些探子,以免日后被探了重要情报,失了先机。
可是,手下负责执行这个命令的人是个大老粗,可没什么耐心一个个的甄别调查,给叛军做过探子的,跟叛军士兵沾亲带故的,同叛军做生意提供物资的,甚至有的人因为跟叛军士兵龇牙打架的都没放过,一下子整出两万人,全杀!几乎将那里成年男丁杀绝了。
嘶!这就有点狠了!
要知道那地方一共加起来不过几十万人,有那么百八十个人给刘御做暗探,挺正常。两万人,就有点夸张了。关键是,你要是做了,事后认个错,做个检讨,保证不再犯了,这事也就算了。可是,连暠那厮胆大包天,这么恶劣的居然隐瞒朝廷,拒不上报!
天下没不透风的墙。这事儿还是长了腿似的传回来了。一帮御史得到消息后立马具表上奏,弹劾太子。
有人说太子残暴无度,日后定非仁君,请皇上严惩。有人为两万余百姓鸣冤。整个朝廷沸沸扬扬的谈论这件事,到最后甚至废太子的话都有了。总之,连暠是摊上事儿了。
皇帝本来十分震怒,正要严惩太子,结果太子手下一严姓副将站出来了,说太子曾再三叮嘱他详细核查,万不可擅杀无辜百姓。结果他没听,现在却陷太子于不仁之地,直接到大殿上请罪去了。有些不开眼的大臣却不依,说什么:太子就算不是主使之人,也有御下不严之过,定要将二人一起严惩。
那大老粗哪里辩得过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一气之下,竟回家自杀了。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毕竟,人家刚打了胜仗回来,结果让人给逼死了。可是,那副将手下的士兵却急眼了!战场上命都差点丢了,结果回来让人逼死了,这叫什么事?
第二天,下朝后,他们拦着其中嚷嚷的最凶的一个御史,直接拿棍子将他和下人打得头破血流,负责京城防卫的九门提督的士兵前去阻拦,居然也被他们打了。京兆尹的捕快去城外的兵营捉拿闹事之人,直接让那帮人打了回来。到最后,事情就跟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京城外驻扎着的士兵也觉得委屈,加之有些克扣军饷的事,甚至有哗变的迹象。
皇帝也觉得事儿闹大了,为了平息军中的怒火,只能按下不说,后来内阁有位大人站出来替太子说了几句话。这事儿才算过去了!
但太子犯了这么大的错呢,还是得批评一下!这不,太子挨骂,太子妃也不能便宜!夫妻一体,有难同当嘛!
我去!老子做什么了?
古人嘛,别的本事没有,写篇骂人的文章到是擅长的很!皇帝那老混账还下旨让内侍念三遍!三遍!三遍!老子在青石板上整整跪了近一个时辰,还不允许垫个垫子。一个时辰下来,老子的腿快废了!最后,我还得表示自己痛心疾首,没有尽到规劝太子的责任,顺便多谢皇帝不责罚!
那内侍一走,我就瘫在地上,红袖和一心,一人一面搀着我,把我弄回去。
哎呦!妈的,为什么把门褴弄这么高!我都想不出来我是用一种何等纠结扭曲的姿势进来的!可是看看我身边的俩人,跟我一起跪了个把时辰,红袖看着也就腿有点不利索,奇怪的是一心,就跟没事人似的,莫非这丫头有什么小窍门跪着不累,还是膝盖上有什么鬼!
说!我一把攥住一心的袖子,逼问她怎么才能?
一心本来一惊,听了我的话,哑然失笑:“回娘娘,奴婢自进宫以来,学的第一件规矩就是下跪行礼,还曾被管教姑姑罚跪三个时辰,十数年来,天天都要给主子下跪,早习惯了!”
呵呵!我无语了。不过,怎么说也算是项技术!技多不压身!
——————我是膝盖很疼的分割线——————————
我直接被她们扶到榻上,红袖和一心,一人一边,在边上轻轻给我揉着膝盖。舒服!直到我意识越来越模糊,我摆了摆手让她们退下,这个时候,没有比美美的睡一觉给更舒服的事了。
就在我马上看见周公的时候,听见一声蓉儿幽幽的叹息:“原来父皇真的不喜欢殿下了!”
多新鲜,她居然才知道。不过,被她这么一提,我的睡意瞬间没了。哎!这是我最不愿琢磨的一件事了——
废太子。
虽然我来这没多久,却也深刻意识到两件事:第一,皇帝不喜欢太子;第二,太子不喜欢太子妃!皇帝呢?生杀予夺,自然可以废掉太子。太子现在虽说危机重重,但他熬去这个坎,登基后,也可以废掉自己的皇后。
靠!老子居然是处于食物链底端!
不过,废后毕竟还远着呢!眼前废太子才是大事儿。太子一旦被废,蓉儿这太子妃还能有什么好,最好不过是幽禁致死,可是,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不行,我要绝地反击。
妈的,可是这种政治斗争的事,老子没什么经验。不过,老子上高中的时候,历史学的不错,知道不少史实,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上,废太子这种事情倒是跟家常便饭似的。
历朝历代都少不了,比较出名的有秦始皇的太子扶苏,据说他因为反对始皇的严刑峻法,触怒始皇,被贬到上郡,后来是由于赵高和李斯矫旨而自杀的;汉武帝的卫太子在舅舅卫青死后便不受他爹待见,失了扶持,又遭到那些奸人攻讦,加上巫蛊之祸,最后逼得卫太子起兵反抗,兵败后不愿受辱自杀,不过,我一直觉得刘据这家伙很有血性,摊上个那么雄才伟略却刻薄寡恩又命数太长的老爹,他虽知自己已不受宠爱,地位岌岌可危,但却不愿坐以待毙,仍要奋力最后一击;隋文帝的太子杨勇是被弟弟杨广陷害被废的,不过那货本来也是个草包;李世民,则是发动玄武门事变杀了亲哥哥;还有康熙的太子胤礽是因为被常年的政治斗争逼疯了,屡出昏招,历史上的这些东西虽然有些指导意义,但并不能告诉你到底怎么做?
不过,到底还是有迹可循的,这些太子或废或死,共同特点就是除了那个野心勃勃的弟弟,就是从亲近倚重大臣受到贬黜,自己被架空开始的,扶苏的蒙恬、杨勇的高颎、胤礽的索额图都是如此。
可是,连暠的亲舅舅赵巨,据说也是个造反派,已经死了多年,他的姐夫在云州平叛的时候也死了,他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应该就是蓉儿的母族了。可是因为他们夫妻不睦的缘故,似乎沈家对太子也未见有多支持呀,且皇帝对沈家还是相当信任的。
不对呀,这其中似乎有猫腻。皇帝不喜太子,想废太子,立信王是明眼人都知道的,连瞎子都看的出来。
可是皇帝本人,似乎并未彻底厌弃太子,没下多大决心,朝中大部分人还处于中立状态,而且连暠一举解决烦恼多年的前朝余孽,颇有军功,本人也没有多大的纰漏,朝中也有些势力,不可能随随便便废掉。
可是,一旦太子和沈家暗中勾勾搭搭,意图获取朝廷的支持。那么皇帝就不得不担心太子有谋反的意图了,那时只怕会生出废他之心。可现在,太子与沈家不睦,反而可以让皇帝安心。难道连暠和沈家有什么私下约定,还是他们之间有默契。
也有可能沈家早看出皇帝的心思了,知道他犹豫不决,故而疏远太子,有朝一日太子被废,他们从未协助过他,自然也不会得罪新皇;要是连暠侥幸熬过这艰难的时刻,登基为帝,他们沈家还有一个女儿当着皇后,他们沈家在朝里军中都有势力,连暠不敢随便废了这个皇后,只怕她还能生下嫡子当上太子,到时候沈家更是显赫无比。
越想越觉得第二种情形更有可能,沈老头一定是在观望,我瞬间怒了,怒火直冲脑门,气的我只想找人打一顿。这沈老头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进有路,退也留着余地,反正他总是不吃亏!可他将蓉儿至于何地,难道她只是家族上位的工具吗,他心中,难道没有一点父女情分吗?
可是,连暠似乎对蓉儿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情分,他想必也知道沈严的打算,要是他登基后会不会跟自己老丈人清算?又会不会牵连到蓉儿?
想的我头都疼了,还是不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连暠虽对她有情分,但却极不信任蓉儿这个太子妃,凡事都不会同她商量。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蓉儿并没什么政治头脑,又易感情用事,亲信大丫头红袖又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好容易有两个还算能干的下人,又不受她重视。
盘算半天,我也没发现什么出路!算了,我还是继续修身养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