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阳节。
在苏州,端阳节算是百姓们比较看重的节日。在这天,人们会在家中悬上艾叶,挂荷包、包粽子,松江畔会有龙舟竞渡,各地的商贩也会特意赶来,热闹非凡。
诗雨听采依说,京城这天也会很热闹。于是,她一大早就收拾好行装,准备下山看看。
朱友贞这两个月来也没有回过王府,正好趁此机会回去看望母妃。于是二人相约,先回王府,然后朱友贞带她在京城转转。
张惠一见他夫妻二人携手前来,恩爱有加,心中很是宽慰。
二人坐下来和张惠闲聊了几句,诗雨还特意带了些亲手做的糕点。
诗雨自知自己的手艺不如溶月,可偌大的梁王府什么也不缺,她又不好空手前来,只有花点心思做些点心聊表心意。
二人陪张惠在后花园赏了会花,便起身告辞了。
长安街上果真热闹非凡,小贩沿街叫卖,杂耍艺人卖力表演,直看得诗雨眼花缭乱。她东瞧西望,朱友贞倒也不介意,跟在她身后,一脸温和的看着她在各个小摊穿梭,顺便替她给买的小玩意儿付账。
就在此时,只听远处有铜锣开道之声,百姓自觉的让出一条路来。诗雨也从地摊处凑过来,探着头往街头观望。
只见四人抬着一顶华丽的步撵缓缓走来。
只见一位头戴面纱的白衣女子端坐在辇中。
诗雨看着阵仗,以为是哪家王府的夫人出行,便转过头来问朱友贞,友贞也摇头表示不知。
站在旁边的小贩忍不住插了嘴:“一看二位就不是京城人士。这位姑娘乃是登仙楼的花魁雪姬,听说不仅有倾城之貌,而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据说以前是江南一带的名妓,登仙楼的老鸨花了大价钱才请过来的。今天正值端阳节,听说她午时会在登仙楼上登台献艺,许多王侯公子都是慕名前来。”
登仙楼是京城内出了名的花楼,坐落在最繁华的东街闹市。诗雨虽到长安日子不长,但也略有耳闻。没想到红尘之中的烟花女子会有如此才情,想来必是有一段不俗的经历。她心下更是好奇,便伸着脖子往步撵那边看。可惜离着颇有些距离,且那白衣女子素纱遮面,看不清容貌。她拉了拉身边的朱友贞,小声说:“你说这姑娘头戴轻纱,不知是何等的天姿国色呢,刚才听那位小哥说,一会这美女会在登仙楼献艺,要不,咱们也去看看怎么样?”
朱友贞白了她一眼,“不去。”
“哎呀,就去看看,就看一眼!”诗雨小声建议道。
“堂堂朱家少夫人,跑去烟花之地传扬出去,成何体统?你就不怕父王怪罪?”朱友贞轻声呵斥。
“嗯,我们可以乔装打扮以下,以前我和采依出来的时候都换男装的,放心,不会让别人认出来的!”诗雨小声建议道。
“要去你自己去。”朱友贞偏偏头,抬脚往前走。
“哎哎,不去就不去嘛,倒是等等我呀!”诗雨赶忙跑过去,临走还不忘嘀咕两句。
浅紫色的身影从步撵前一闪,白衣女子猛地一惊。
她一回头,便看见诗雨蹦蹦跳跳的从眼前经过,去追前面的素衣公子,嘴上絮絮叨叨不知在说些什么。那素衣公子虽没有回头,面上却是一脸温柔,眼中盛满笑意。
朱友贞!!
那女子唯一露在外面的一双玲珑的凤目霎时间腾起一片惊涛骇浪,她招手将步撵外随侍的婢女唤过来:“梓砚,你去找人打探一下……”
街上鼓乐齐鸣,好不热闹,听不清主仆二人在说些什么。只见梓砚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离开了步撵,渐渐消失在车水马龙之间。
上午明明艳阳高照,不知怎的,还不及晌午,乌黑的云层便遮了上来。雨中上山需担三分险,雨天山路滑,如果真有个闪失,真不是闹着玩的。夜昭不敢含糊,提议今晚暂回王府住一晚。朱友贞一想,他和诗雨二人身份尴尬,回到王府住多有不便,便说在客栈留宿一晚。
主仆几人刚在悦来客栈安顿好,大雨便倾盆而下。二人终是无缘看到登仙楼上白衣女子的倾城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