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清人生本来的面目
慧能以一个行者的身份,得到禅宗的衣钵传承,一跃成为六祖。而与此同时,他拿在手里的,不仅仅是达摩祖师当初从印度带来的袈裟,也是一颗危险的炸弹!
虽然这祖师递代相传的袈裟只是一个信物,并非佛法本身,但有了它,就能证明你与历代祖师心心相印。但是,许多名利之徒不明白禅宗以心传心、心有灵犀的道理,以为有了袈裟就是佛,就是祖,总想方设法抢夺。因此,历来衣钵相传,命若悬丝!何况,慧能是一个樵夫出身的普通人,字都不识,甚至连起码的剃度都还没有进行--尚未出家,却得到了禅宗的衣钵,全天下的人有谁能服气?
五祖弘忍说:“你连夜快走,恐怕有人会加害于你!”弘忍担心徒弟不熟悉路径,亲自送他下山。夜色凄迷中,他们师徒二人快步流星,直奔长江岸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是唐朝的一个晚上。弘忍带着慧能来到江边,白日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码头,此刻冷冷寂寂,迎接他们的,只有江潮叩击堤岸的声音。放眼望去,朦胧的月色笼罩下的长江越发壮阔,带给人一片未知的苍茫感。
二人跳上一只小船,弘忍刚要去拿船桨,慧能说:“师父,您请坐好,我来摇桨。”
弘忍说:“我是师父,应该由我来度你到彼岸啊!”慧能会心地一笑,说:“弟子迷的时候,要依靠师父来度;现在我已经悟了,应该自己度自己。”弘忍频频点头:“极是,极是。自己的烦恼自己断,自己的生死自己了。参禅修道,任何人都不能相互替代。所谓师父,只能为人指明前行的方向,是否能够到达不生不灭的彼岸,只能靠每一个人自度。今后,禅宗发扬光大,就靠你了。”
波涛滚滚浪如云,清光粼粼月似船。慧能飞快摇浆,小船像箭一样向彼岸的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去……慧能渡江后,日夜兼程,一路向南。这一天,他走到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下。抬头,见群山似潮涌,诸峰如浪奔,这连绵不断的山脉,活脱脱就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一条羊肠小路,时而挂在峰巅,时而落入深渊,时有时无,若隐若现。又恰似一条从缥缈云端悬垂下来的彩带,随风飘舞,仿佛沿着它,你能走向美妙的天国一样。
它是否真的通向天国?慧能不知道,他知道的是:顺着这条路,翻过这大庾岭,就是故乡岭南了;他还知道,到达故乡后,他就安全了。因此,他的一颗紧紧绷了很长时间的心,到这里轻松了许多,爬山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慧能翻过一道山梁,跨越一条深谷,刚刚开始向一座更高的山峰攀登时,身后忽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是慧明,是慧明追来了。
这慧明原来是南朝陈宣帝的裔孙,因武功了得,被封为四品将军。他剃度出家后,投于五祖门下,以性情粗鲁闻名。他听说慧能取了禅宗衣钵南去了,就率领十几个人千里追踪而来,终于在大庾岭自己一个人率先赶上了慧能。
“站住,站住!我已经看到你啦,你跑不了了,趁早给我停下来!”慧明喊道。
慧能的脚步并未停止,但他嘴里说道:“我早已停下了,反而是你一直不肯停下来。”
慧明不由得一愣:你慧能奔跑的脚步和速度一点都没减慢,为什么说自己早就停下了?慧明毕竟在五祖门下修行多年,很快就从慧能的话里感受到无限禅机。但是什么呢?一时他又无法领会。
“慧明,你为什么还不停下来?”慧能又一次奇怪地问道。慧明忽然想到了《贤愚经》里记载的一个故事: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印度王舍城有一名大盗,信奉杀足千人可得解脱的邪教。因而,他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慢慢地,人们都知道了他的恶行,躲他远远的,因此,他在杀了999个人之后,再也无法找到可杀的目标了。于是,他就计划杀死自己的母亲,凑足千人。佛陀听说了他的事后,马上赶来度化他。大盗看见了佛陀,就放掉了自己的母亲,来追杀这个光头赤足的僧人。然而,他追得快,佛陀走得也快;他赶得慢,佛陀也便慢下来,虽然只间隔着一小段距离,他却总是追不上。于是,大盗就高声喊叫:“站住,别跑!你给我停下!”佛陀一边走一边说:“我早就停住了,是你自己不肯停住。”大盗听了这句话后,恍然大悟,放下屠刀,改邪归正。
在慧明发愣的同时,慧能已经将弘忍传给他的袈裟拿了出来,放在一块卧牛石上。他对慧明说:“你千里迢迢追踪而来,无非是为了争夺袈裟。喏,这就是禅宗历代祖师一脉相传的衣钵,你拿去吧。不过,这衣钵是祖师之间以心印心的表法信物,岂是依靠力气争夺所能得到的!”
慧明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如此珍贵的袈裟,会如此轻而易举地得到。难道,六祖的尊位就这样轻轻松松到了自己手里?他将信将疑地看看慧能。慧能的目光遥望着辽远的山与天相连的地方。慧明未见异常,就去拿袈裟。然而,天晓得是怎么回事,他,一个力拔千钧的壮汉,用尽全身的力气,竟然未能拿起一件薄薄的袈裟!他又试了一次,袈裟仍然纹丝不动。好像那袈裟已经与石头,与整个山河大地连为了一体。
在这一瞬间,慧明不禁冷汗如雨。这带有传奇色彩的一幕,其实只是告诉人们:这袈裟是从佛祖释迦牟尼那里传下来的信物,代表了佛之心印。你没有悟道,没有得法,没有得到祖师的传承,纵然用武力夺得,也只不过徒有其表。无论多么光彩耀目的表象,都不能改变其本来的实质。
慧明由疑生畏,由畏生敬,继而全身颤抖不止。他,毕竟是个虔诚的、正直的出家人,深知因果,马上悔悟,连忙说道:“行者,请你见谅,我错了。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了争夺袈裟。听说你得了五祖的法脉传承,成了禅宗六祖,请你为我说法。”
慧能欣慰地点点头,在大石头上坐了下来。他拍拍身边的地方,示意慧明也坐下休息。慧明此时对六祖是满心敬重,怎肯与他并肩?他席地坐在慧能膝下,恭恭敬敬对着六祖合十致礼,甚是激动。
慧能伸出右手,抚摸着他的头顶,亲切地说道:“你既然是为法而来,我就为你开示禅宗法要。”
慧能叫他先闭上眼睛,将心绪平静下来,断绝全部的外缘,清除内心的思虑,“然后,我再给你说。”
过了好一会儿,慧能看到慧明面色恢复了正常,呼吸也变得又细又轻,于是在他耳边轻轻说道:“你善的不要思念,恶的也不要想,正在这个时候,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离开一切对立的妄想,心念不动不摇,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像深山老林中的水潭,当风完全停息后,水面上一丝波纹都没有,由于潭水处在静止状态,水中的杂质全部沉淀下去。这时候,你会看到,潭中之物纤毫毕现,一清二楚。而同时,潭外一切景象都分毫不差地映现在水面上。这种意境,用禅宗祖师的话说,就是“澄潭秋月,灵明不昧”。
慧明的心就处在这种状态中。他在慧能的提示下,蓦然回首,突然间恍然大悟,像忽然卸下了千斤重担,像不经意间挣脱了千年禁锢,在那石火电光的瞬间,开悟的慧明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大师,除了刚才这些意外,还有更秘密的佛法吗?”
慧能说:“能对你说的,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说还有什么秘密的话,也都在你自己的心里。你自己心中,比我、比佛祖,一点都不少。”
慧明听了这番话,如同一个穷人,原来整天在外面寻找财富而未得,现在在慧能的启发下,忽然在自己家发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又高兴又懊恼:高兴的是,从此不再受穷;懊恼的是,自己生生世世,费尽千辛万苦,向外寻求,原来宝藏就在自己身上!
慧明说:“我在五祖座下修行多年,一直未能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今天承蒙您的教导而大悟。从今往后,您就是我的师父了。请受弟子一拜。”
景深
在日本,有一位了不得的比丘尼禅师,法号叫了然。她那惊心动魄的求道史,感人至深。而她的面目三变,更像是凤凰涅槃。
了然生于1797年,是日本史上著名武士信原的孙女。小小年纪,她便震惊了贵族社会。因为,她有着异乎寻常的美丽容颜。她的容貌,或许只有天仙才可相比。那时候,毫无疑问,她的面目是最富有魅力的。
由于了然出身高贵,才貌双全,十七岁时被选入皇宫,成为皇后的贴身侍女。在皇宫,了然出众的才华与花容月貌,赢得了皇后的欢心。皇后经常爱怜地抚摸着她姣好的脸颊,如梦似幻地说:“从你的面容上,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我。”
同样,了然也从皇后的脸上,看到了自己尊贵的未来。然而,人有旦夕祸福。正当了然前程似锦时,皇后突然得了重病,不久便一命呜呼了。了然所有美好的梦想都成了苦涩的回忆,灿烂的希望变成了破灭的泡影。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皇后生前那张端庄美丽、高傲尊贵的脸庞,在死亡来临之际,因极端恐惧而严重扭曲,变得丑陋不堪,如同恶鬼一般狰狞……“难道,我最后的结局,也是这样一张充满痛苦与绝望的面目?难道,这就是人生最真实的面目?”了然不寒而栗。
恍惚中,她仿佛看到自己如花的容颜渐渐枯萎,长出深深的皱褶,粗糙如老树皮……她感受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悲怆与苍凉。由此,了然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不是吗?高贵的皇后,也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折磨,最终也要化作一捧泥土,无论多美丽的容颜,终将凋零而去。于是,了然决心出家学禅,参破人生的幽暗,洞悉自己的本来面目。
了然的想法理所当然地被长辈否决。并且,他们还自作主张,包办她的婚姻。了然一个弱女子,只能以自己的生命来抗争--绝食,主动放弃生命。
家人被震住了,只好让步,答应了她的出家要求,但有一个条件:作为武士,他们的家庭不可言而无信,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的婚事,就不能毁约,若出家也可以,必须等她生下三个孩子之后。家人的算盘是:等她真的有了孩子,必然要牵挂子女,出家的心思就会动摇。
到二十五岁那年,了然的第三个孩子降生。这就是说,她达到了家人制定的条件。终于,长发飘落,一个俏丽的贵妇,最终还是变成了清心的比丘尼。
当时,江户的铁牛大师誉满全国。了然行脚来到铁牛的寺院,请求收她为徒。铁牛看了她一眼,断然拒绝。原因是她长得太美了,美得令人可怜,令人心悸。铁牛是老船长,自然不会晕船,但他不敢保证自己的弟子不会眩晕。
万一美色当前,弟子们邪念顿生,毁坏道心,岂不是自找麻烦!了然不死心,又去参拜白翁禅师。白翁更干脆,一刻也不让她在寺院里停留,立即将她赶了出去。理由嘛,当然还是因为她的容貌。白翁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你的美貌,只会给你所在的寺院带来祸害!”
如花的容貌,以往是令人羡慕的资本,如今却成了求道的障碍!在洒下一串晶莹的泪珠后,了然毫不犹豫地将一块烧红的烙铁贴在自己娇嫩的脸上……古往今来,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花容月貌,化作了一缕青烟。曾经最美丽的容颜,变成了最丑陋的面目。白翁禅师被了然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心深深打动,立刻将她收入门下。
了然时常用一面小铜镜审视自己这张打上烙印的脸,以警示自己要发愤参禅,寻找自己本来的面目。她在镜子背面写下一首偈子:“昔在皇宫烧兰麝,今入禅林燎面皮。四序流行亦如此,不知谁是个中人?”
后来,了然参禅开悟,豁然参透人生的本来面目。作为日本史上少有的比丘尼禅匠,作为一个觉悟了宇宙真谛的智者,她,由于心慈而面善,因为心中平静如水而面色格外安详。她的脸上,似乎总是笼罩着一层智慧的光芒。此时,再看那毁容的烙印,反而成了圣洁的标志。
心语
因为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不管是官场、职场、生意场,似乎人人都戴着假面具,而且不止一副。每个人同时有几张面孔,在不同的面具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人们之所以以假面示人,要包裹一层甚至几层伪装,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真面目,不愿意流露出自己的真性情。大概觉得,那真面目与真性情,总是不容于现实的。于是,在戴着假面具的人群中,人与人之间虚与委蛇,相互糊弄,真诚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我们的时代恰似一场没有终点的假面舞会。
我们当然可以说,有些人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以虚伪的假面蒙骗他人,损人利己;绝大多数人仅仅是为了自我保护,不得已而为之。但问题是,面具戴得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弄假成真,就摘不下来了!
其实,不管眼前的环境如何污浊,只要我们自己先打开心扉,用心灵去细细感受,就会发现:虚情只能换来假意,真诚则获得真情。韶华易逝,过去的光阴再难寻。在这珍贵而短暂的人生单程之旅中,是永远地戴着面具,还是以真面目示人,君可思而择之。
很多人担心,在感情中,在职场中,露出自己的真性情,就会“混不下去”,或者说,叫一些东西从自己手中跑掉。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懂得:只要心中坦荡,浩气充盈,丢掉面具,打破枷锁,以真面目示人,属于自己的机遇是永远不会离开你的。而且,还能感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愉悦,人生的品质也会由此而得到质的飞跃。
2.心生万物生,心灭万物灭
慧能翻过绵长、高大、险峻的大庾岭,终于回到了岭南曹溪。曹侯村的百姓听说慧能得到禅宗五祖的衣钵归来,像迎接凯旋的英雄一样欢天喜地。他们敲锣打鼓,再次将慧能迎到宝林寺,请他登坛弘扬禅法。然而,仅仅过了九个月,慧能的行踪被一群妄想争夺禅宗衣钵的恶徒发现。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他们闯进宝林寺,径直扑向慧能居住的正堂……幸好,慧能大师开悟后,直觉异常灵敏,早已察觉到他们的不良企图,提前躲到寺院后面林密草深的大山。谁知,那些丧心病狂的人为了逼迫他走出山林,竟然放火烧山。
烈焰熊熊,浓烟滚滚,火势越来越猛,火舌越逼越近……此时此刻,慧能若是不能自救,只能葬身火海。他不慌不忙,来到两块大石头的间隙里,双腿盘坐下来,进入了禅定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肉体竟然深深隐没在了石缝中。
据说,禅宗初祖大迦叶尊者,就是以这种禅定之力,隐入了鸡足山的山体中,等待着弥勒佛的降生。而今天,曹溪山那块石头上依然存留着慧能打坐的痕迹,甚至连衣服的纹路都很清晰。人们都称它为“避难石”。
慧能因为受到名利之徒的追杀,不得不从韶州继续南行,来到广东四会、怀集一带的深山中,隐居了十五年。这十五年,是修行的十五年,是对佛之心法艰苦实践的十五年。因此,四会与怀集,可以说是慧能的成佛之地。
岭南春来早。远处的村落里过年的鞭炮声催得山中野梅灼然开放,把一束大好春意尽情地抒写在荒野中。六祖慧能感到显身出世的时机已成熟,就沐浴着早春明媚的阳光,步出深山,来到南海。
南海是岭南最繁华的大都市,名流荟萃,商旅云集。当年达摩大师泛海来华,就是从这里踏上了华夏大地,播撒下禅的种子;而今,他的法孙慧能也将从这里开始大张法席,广泛传播禅之心法,从而使禅--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益发光辉灿烂,其影响一直到如今的时代。
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天,是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正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