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四祖到了!失敬,失敬!快请到草庵一叙。”来到法融的庵中,法融急不可待地向道信请教禅之真谛。道信说自己累了,在法融的床上倒头就睡。法融无奈,只好像往常一样,以打坐度过漫漫长夜。他在盘腿入定前,不禁扫了呼呼大睡的道信一眼,心想:你还四祖呢,如此放逸!说来也是,这道信几十年肋不沾席,整夜坐禅,今天不但蒙头大睡,而且还呼噜连天。
法融耳边滚动着一连串的惊雷--道信鼾声如雷,打扰得他无法观心入定,情绪越是无法安静下来,感觉越烦躁、精神越躁动、心情越烦恼。这时候,连身上的虱子也来添乱,咬得法融痒得难受。他伸手入怀,捉出两只虱子,将它们狠狠摔在地上--他正在气头上,若不是佛教戒律禁止杀生,恐怕那两个不长眼的小东西早就没命了。
第二天一大早,道信打着哈欠,伸伸懒腰,问法融夜里休息得如何。法融正没好气,听得道信如此一问,气得脸都青了,毫不客气地抢白:“你自己不修行,还打呼噜,吵得我根本无法打坐!”
道信说:“你昨天夜上嗔火四起,怒气冲天,拿两只虱子出气,将其中一只虱子的腿摔断。疼得它叫唤了一整夜,打扰得我没有睡好觉。”
说着,道信大师从地上捡起一只虱子,果然有一条腿断了。天哪,这是一种多么不可思议的境界!外界稍微有一些动静,自己就无法摄心入定;而人家蒙头大睡,却对周围的一切明察秋毫。直到这时,法融才对四祖道信心服口服。他将道信扶到座位上,自己铺展拜具,大礼跪拜,请求四祖传授禅要。
道信开示说:“千百佛法法门,同归于方寸间;无数美妙的德行,也都源于心灵。也就是说,佛法所说的戒、定、慧,以及神通妙用,你都自然具备,这一切都不离你的心。”
法融低头想了想,问:“此心既然一切具备,那么,什么是佛?什么又是心?”“法融!”道信突然大叫一声。法融一激灵,下意识地答应。道信笑着说:“法融啊,你再好好思考一下,刚才若不是心的作用,你怎么会应声而答?所以,你要问的佛,就是你那能问的心。心与佛,无二无别。”法融于此顿悟禅旨。此后,牛头山法席大盛,开创了中国禅宗史上极具特色的第一旁系支脉--牛头宗。高山无心,众人仰之;大海空腹,江河来归。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对道信大师的禅法非常仰慕,于贞观十七年(643年),特派专使来到黄梅,请道信大师到皇宫,以求供养。道信说自己不过是个山野村僧,恐怕难入皇帝慧眼,婉言谢绝了。
道信的谦谦风度,使得唐太宗更想一睹他的风采,又连续两次派钦差来请。但是,道信都称病不去。三次恭请,三次被拒绝,对于说一不二、一言九鼎的大唐天子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难怪李世民大发雷霆:“再去!这第四次他再推托,就将他的脑袋提来!”
谁知,道信听完圣旨,让弘忍取一把快刀来,自己伸长脖子,请使臣砍头。使臣被他淡薄名利的高风亮节和视死如归的气魄所感动,回朝禀告了太宗。李世民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明的皇帝,当他得知道信既不为荣华富贵所打动,也不为死亡威胁所屈服的时候,不禁转怒为喜,对道信大加赏赐。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闰九月四日,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在将衣钵传给弘忍后,端坐圆寂。弘忍为师父的肉身建了一座塔。第二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圣诞日,塔门无故自开,道信大师的仪容栩栩如生……
景深
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在一个地方,有一种捕捉小猴子的妙法。当地人在椰子壳上挖一个小洞,洞口的大小恰好能让小猴子空着手伸进去,却无法攥成拳头拔出来。然后,他们或者将椰子壳拴到树上,或者固定在地下,再往洞中放一些猴子爱吃的食物。一个简单得无法再简单的陷阱,就这样做成了。他们躲得远远的,静候小猴子上钩。
几乎没有不贪吃的小猴子,也几乎没有猴子能禁得住香喷喷的诱惑。于是,就有小猴子闻香而来。它非常机警地向四周张望,没有人,真的没有人。起码,在它嗅觉范围内没有人的气味。其实,就算有人,就算人们突然出现在几丈远的地方,它也不怕。凭着它猴子的机灵与敏捷,凭着它出色的弹跳与攀爬能力,它可以轻而易举地逃离而去。人只能看见其影,却无法追上其踪。人这东西,整天说自己是猴子变的,其实他们很是对不起自己的远祖,已经退化得比狗熊还笨,哪里还有一点猴子的灵巧?
哈哈,抓住啦,抓住啦!小猴子得意忘形,因为它已经将食物紧紧抓在了手中。但是,它虽然馋涎欲滴,却无法将美食送到口中。因为直着伸进洞中的手,攥成拳头之后,却无法再拔出来。
本来空着的手掌,一旦紧紧抓住梦寐以求的东西后,便膨胀了许多。设置陷阱的人来了。小猴子惊惶失措,心惊胆战,却无法逃脱。并没有谁捉住小猴子,没有任何东西紧紧抓住它不放,连那只椰子壳中也没有任何机关;恰恰相反,是小猴子自己抓住了自己,因为它伸进椰壳中的手仍在紧紧抓着食物不放,于是就将自己紧紧捆绑在了这里,死死束缚在了椰子壳上。它,只要将手中的美食放下,把手松开,就能将手从椰子壳里拔出来,随时都可以逃之夭夭。然而,鲜有猴子能在这种情况下逃脱。因为,心中的贪欲,在不知不觉中使它紧紧攥着到手的东西,始终不肯放下。
心语
是谁捉住了猴子?是谁捆绑着我们?如果将陷阱中的食物换成金钱、美色、官位、名声,那将如何?试问天下,看到这些东西,有几人能不去抓?已经将这些东西紧紧攥在手中的人,又有几人能放下?
在现代生活中,因为心中的欲念,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一直受缚。于是,我们自己将自己紧紧捆绑在各种欲望的车轮上,在它的驱使下奔波旋转,以为得了前面的东西,就会罢手了。却不知,人,有贪婪的弱点。换句话说,对很多人来说,欲望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甚至越刺激越强烈,所以不少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肯松手。
有人问六祖慧能的法孙石头希迁禅师:“什么是净土?”石头大师说:“谁能污染你?”又有人问:“什么是禅定?”石头反问:“谁能扰乱你?”
原来,一切都在于自己。
4.虚华落尽,心性显现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本是岭南荒蛮之地的一个樵夫。有一天,慧能在街市上卖柴,偶然听了一位居士诵持《金刚经》。没想到,他这个一字不识的苦恼人,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居然豁然开悟了!于是,在这位居士的指点、赞助下,他告别故乡,北上湖北黄梅求法。
当慧能一路翻山越岭,途经韶州(今广东曲江县)曹溪曹侯村时,结识了儒士刘志略。二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刘志略挽留慧能小住几日,以尽兄弟之谊。
刘志略虽然修学儒业,但他的家庭颇有佛缘。他的姑姑就在离曹侯村不远的山涧寺出家为尼,法号“无尽藏”。无尽藏尼师以诵持《涅经》为日常课业,所以,当刘志略与慧能前来拜访之时,她正在诵《涅经》,自然而然也就说到了《涅经》。无尽藏尼师满脸堆笑,恭谦地对慧能说:“听我的侄子说,你对佛法很有研究。这《涅经》贫尼虽然诵持多年,却仍有许多地方不甚明白,请你指点迷津。”
说着,尼师将厚厚的经书递向慧能。慧能摇着手说:“惭愧惭愧,我从来没有读过书,所以不识字,更读不了经。
不过,你若是把经文读出来,或许我能为您解答其中的意思。”灿烂在无尽藏脸上的笑容,瞬间凝结成了浓重的阴云。她垂下眼帘,以略带责备的口吻说道:“佛戒妄语。所以,学佛之人,诚实第一。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解释经文之中甚深的道理呢?”
“佛法真理,与文字无关!”这慧能,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刘志略与无尽藏都被他的这句话震惊了:什么?神奇、玄妙的佛法,与文字没有关系?那么,还要这千百万卷的佛经干什么?前人九死一生,到西天取经,不就是为了带回一些经书吗?
他们二人像审视怪物一样盯着慧能。
慧能却莫名其妙地吸了吸鼻子,一边四处寻觅,一边说道:“哪儿来的花香?”
这慧能真的像瞎子一样,连无尽藏供在佛龛前的那簇烂漫的山花都视而不见。无尽藏用手指指着供桌上的花瓶说:“喏,贫尼每天清晨采野花供佛。室内的淡淡馨香,就是它们散发出的。”
慧能又侧着耳朵,倾听着什么:“哪里有人弹琴呢?”刘志略说:“这座寺庙之所以叫山涧寺,就是因为左近有一道山涧。涧水叮咚,宛若琴声一般。看,就是那边。”刘志略的手指向寺外。慧能的目光没有顺着他的手指指引的方向望去,而是认真打量着他的手指头。刘志略又好气又好笑,说道:“慧能,你本来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今天怎么啦?你看我的手指干什么?手指既不是涧水,也没发出声音!”
这时,慧能才哈哈大笑着说:“你们看,佛法的真谛,就像美妙的花香,也像动听的流水;而文字,就犹如你们指给我看的手指。手指能指出花香与流水的所在,但你们的手指本身并不是馨香的山花,也不是动听的溪水。而且,看美丽的花朵,听山涧的流水,并不一定非要通过手指不可。”
最后,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所以,不能对经文产生执着。”从此,无尽藏对慧能敬佩得五体投地。她对村民们赞叹慧能:“他天机自悟,无师自通,非常人所及,是大菩萨再来。”于是,曹侯村的民众在大善人曹叔良的带领下,礼请慧能住进了当地著名的宝林寺。然而,慧能怎么能因此而改变北上求法的初衷呢?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份荣耀,飘然而去,到湖北黄梅拜谒五祖弘忍去了。
唐高宗咸亨元年(661年),当二十四岁的慧能从广东艰苦跋涉数千里,风尘仆仆来到湖北黄梅并走进东山寺正堂时,室内十几个禅僧肃然侧立,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双目微合,安然端坐。慧能施礼后,悄然退在一边。
片刻后,弘忍双眼睁开,目光像闪电一样照向慧能。慧能不由得一激灵。未等慧能开口,五祖首先问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求福,求寿,还是求财?”慧能从容不迫地说:“弟子是岭南人,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俗姓卢。
不远万里而来,不求福,不求寿,不求财,只求做佛。”弘忍略微沉吟,不客气地说:“你是岭南人,岭南系荒蛮之地,民未开化。
你有成佛的资格吗?”慧能并未被大师的气势所吓倒,反而挺直腰杆,镇定自若地说:“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并没有南北之别。人人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弘忍眼睛半闭半睁,不置可否地说道:“是吗?”慧能说:“当然。佛法面前,人人平等。不错,弟子是岭南人,是未开化的普通人,连字都不识,的确无法与大师尊贵的法体相比。可是,请问大师,南蛮子的佛性与大师您的佛性有什么差别吗?”
慧能说完,深深地向大师鞠躬,退到一旁,静候大师发落。旁观的和尚们对慧能怒目而视,他们从未想到,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竟敢与他们敬若神明的五祖争辩。弘忍的目光却变得极为慈祥,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他本来就是想试试慧能的悟性,听了慧能之言,句句契合佛理,立刻感到此人根器非同寻常,是千载难逢的好僧材。弘忍刚想对慧能表示什么,却见周围的弟子皆对慧能目而视。他唯恐众怒难犯,对慧能不利,于是改口说:“你既然是为求法而来,就先打杂去吧!”
慧能上前一步,施礼道:“启禀师父,弟子内心清净无染,没有任何杂念。现在师父让我打杂,请问到底打什么杂?”
弘忍大师闻听此言,不禁大吃一惊,不由得再次认真打量着慧能,微微点头首肯。但他同时想到,这慧能实在太过聪明,必须折其毛刺,方可慧其心性。于是大师板起面孔,威严地喝道:“你这年轻人,刁蛮成性,立刻干活去!”
慧能挥汗如雨地劈柴。他本是樵夫出身,劈起柴来自然得心应手,斧落柴裂。不远处,弘忍在背后悄悄观察着他。慧能浑然不觉,挥斧不止。弘忍走过来,叫道:“慧能!”
慧能转头见是师父,深深磕头。弘忍问:“慧能,你已经来到寺里一个多月了,过得怎么样?”
慧能回答:“挺好,师父。”弘忍沉吟了一会儿才说:“你刚来那天,我有意难为你,还斥骂你,你是不是觉得师父对你太刻薄了?”慧能说:“师父待我恩重如山,弟子终身难报。”
弘忍道:“其实,一见面我就很喜欢你。尤其是你对佛性的论述,简直就跟我师父--四祖道信与我初次见面时说的一模一样。那天,我很想和你好好谈谈。但不知为什么,你的师兄们不太欢迎你。我怕人多嘴杂,将来对你不利,因此就故意训斥了你一顿。”
慧能说:“弟子当时就明白师父的心思,所以,自从到寺里,一直躲在后院,也不与师兄们打交道,一来不给师父添麻烦,二来省得师兄们产生误会。”慧能捡起一个木墩,用袖子擦了擦,扶师父坐下。
五祖弘忍捡着慧能劈开的木柴看了看,问:“我看你劈柴时,斧落柴裂,很少劈第二斧,是什么缘故?”
慧能随口说:“我在家时便以打柴为生,熟能生巧吧。”弘忍紧接着问:“巧从何来?”慧能摇摇头,老老实实说:“没想过。”
弘忍拿起几根木柴,指给慧能:“你看,你每一斧都不离木纹的症结之处,这就是外力插入的契合点。”
弘忍摆好一截原木,说事也说禅“看准契机,单刀直入,无明结为之顿开!”话完斧落,圆木裂成两半。
慧能拿起师父劈开的木柴看看:“真利索!师父,你也劈过几十年柴?”弘忍摇摇头:“不是我劈过柴,而是我会劈柴。”慧能似懂非懂地望着师父,想听师父解释。弘忍反而问慧能:“你在家时劈柴,来到东山寺还是劈柴。与其在这里劈,不如在家中劈,何必要艰难跋涉几千里呢?”慧能一头雾水,不知师父究竟想传达什么禅机,只好求师父:“弟子愚笨,请师父明示。”
弘忍说:“慧能你应该知道,因为你是为学佛而来,所以,此柴非彼柴。这就是发心不同,道则不同,果便不同。”
慧能摇摇头:“弟子还是不明白。”弘忍正色道:“自从佛陀把正法眼藏传给初祖迦叶尊者,至今已一千多年,历经三十二代。这中间求法者众多,但得道的人却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你现在在寺里打杂,看似与学佛、修禅无关。而实际上,禅,无形无相,不可言说。禅在哪里?就在飞花、落叶、针头、线脑中,就在劈柴、挑水、舂米、扫地中,就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里。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啊!你好自为之,好自为之吧!”
如惊雷贯耳,震醒梦幻。师父一席话,在慧能心中产生强烈共鸣,他喜不自胜,情不自禁,扑通跪倒,五体投地,十分感激地喃喃道:“谢谢师父教诲,谢谢师父大恩大德,谢谢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