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100000006

第6章 人皆可为尧舜?——洞悉人性,赢得先机(1)

洞悉人性,是王阳明心学的必修课。王阳明虽然承认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但他也沮丧地说,世间所以有恶人,人性所以幽暗不明,就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遮蔽了啊。在这个大部分人的良知都被遮蔽的世界上,你必须洞悉人性,才能赢得先机,无论是社交还是修行。

1.是人,就有良知

先生曰:“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蔽日,日何尝失了。”

先生曰:“于中如此聪明,他人见不及此。”

先生曰:“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传习录·陈九川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良知在人身体里,不管你怎么样,它也泯灭不了。比如盗贼,他也明白不应该去偷窃,说他是贼,他也会羞愧而不好意思。”

弟子于中说:“那只是被物欲给蒙蔽了。良知在人的心中,不会自己消失。仿佛乌云遮住太阳,而太阳是不会就此不存在的。”

王阳明说:“于中这样聪明,别人还未看到这一点。”

王阳明又说:“把这些道理都理解透了,随他万语千言,是非真伪,一看就会知道。相符合的就正确,不相符的自然错。这与佛教所谓的‘心印’差不多,的确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心学解】

王阳明说,人人都有良知,不管你如何对它,它都泯灭不了。正是这种思路,才有了下面这样的故事:王阳明曾审讯过一个强盗头目。强盗头目很有英雄气概,开门见山地对王阳明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强盗头目说:“脱就脱吧。”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头目说:“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强盗头目犹豫起来:“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良知人人都有,而且伴随你的生命始终。那些做了许多坏事的人,不是没有良知,只是良知被物欲遮蔽了。其实很多时候,良知一直在他们身上起作用,只不过,物欲太厚了,他们毫不留恋地把良知放到了一边。当初,哥白尼被宗教裁判所逼迫承认,地球是静止的。哥白尼为了活下去只好承认,但刚判定他无罪,他就小声嘀咕了一句:“可地球还是在转动啊。”

良知同样如此,无论你承认还是否认,它都在。正是因此,当物欲遮蔽它时,它会奋勇向前,想冲出来指导你的人生。这就是很多人做了坏事就良心不安、无法幸福的原因。

2.刀子嘴,必不是豆腐心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所;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哪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如善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

——《传习录·黄以方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程颐和朱熹都主张格物就是参透尽天下的事物。天下事物如何能全部参透完?比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你如何去参透天下的草木?即使你参透了所有草木的道理,又怎样让它来和我的意相贴合?我认为‘格’就是‘正’,‘物’就是‘事’。格物,就是正事。《大学》中所谓的身,就是指人的耳目口鼻及四肢。若想修身,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眼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由此看来,要修这个身,工夫怎么可能用在身上?心是身的主宰。眼睛是能看,但让眼睛能看到的是心;耳朵是能听,但让耳朵能听到的是心;口与四肢是能言能动,但让口与四肢能言能动的是心。所以,修身其实就是修心,经常让心体保持在廓然大公的状态,没有丝毫不中正之处。身的主宰中正了,表现在眼睛上,就会不合于礼的不看;表现在耳朵上,就会不合于礼的不听;表现在口和四肢上,就会不合于礼的不言不行。这就是《大学》中的‘修身在于正心’。但是,至善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如何会有不善?现在要正心,怎么可能在本体上用功?因此,就必须在心的发动处用功。心的发动,不可能无不善,所以,必须在此处用力,这就是诚意。若一念发动在好善上,就切实地去好善;一念发动在憎恶上,就切实地去憎恶。意所产生处既然无不诚,那么,本体如何会有不正的?所以,要正心就在于诚意。工夫在诚意上方有落实处。但是,诚意的根本表现在致知上。‘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这句话,就正是我心的良知所在。然而,如果知道善,但不遵从这个良知去做,知道不善,但不遵从这个良知不去做,那么,这个良知被蒙蔽了,就不能致知了。我心的良知既然不能完全扩充,即便知道好善,也不能真诚去爱,即便知道憎恶,也不能真诚去恨,又怎能使意诚呢?所以,致知是诚意的根本所在。但是,致知需要到实事上去格。比如,意在行善上,就在这件事上做;意在除恶上,就在这件事上不去做。除恶,固然是格去不正以归于正。从善,就是不善的得到纠正而变成善了,也是格去不正以归于正。如此,我心的良知就不被私欲蒙蔽,可以到达极限。而意的产生,好善除恶,没有不诚的了。格物就是诚意工夫切实的下手处。格物若能如此,则人人都可为。《孟子》上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其正是这个原因。”

【心学解】

我们经常评价一个人说话尖刻,但心肠很软弱,“刀子嘴豆腐心”,在王阳明看来,人怎么可能是豆腐心,却长了一张刀子嘴呢?

因为王阳明说,指使我们一切行动和思想的只是那颗心,一个良知光明的人,不可能是刀子嘴豆腐心。

我们的言谈举止都是受心控制的,心如果是慈悲的,说话就不可能不管不顾,甚至恶语伤人。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正是王阳明所说的那种,明知道是恶的,却不去除恶,明知道是善的,却不去为善。这就不是真的致良知。良知是什么?是别人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的一个神秘的东西。当你言谈时,举止时,你是否真的按良知的指引在行动,只有你自己知道。

人人皆可为尧舜,是因为人人的心中都有良知这件法宝,只要你按照它的指引去言谈举止,那就是致良知,致良知的人就是尧舜那样的伟大人物。可那些经常恶言恶语,不管别人感受的人,他的良知已被遮蔽,他的人性已发生扭曲,不可能是我们心目中那种好人。

洞悉人性,其实很简单。人性肯定或多或少从言谈举止中暴露出来,对于那些在言谈举止上很不厚道的人,你不必指望他的人性有多光明。因为言谈举止的背后就是他的那颗心。所以说,刀子嘴的人,肯定没有一颗豆腐心。

3.到底什么是恶

问:“先生尝谓善恶只是一物。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直因闻先生之说,则知程子所谓有“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

又曰:“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

其说皆无可疑。

——《传习录·黄以方录》

【原文直译】

黄直问:“先生您认为善恶只是一个东西。可我知道,善恶如同冰炭不相容,怎么能说是一个东西呢?”

王阳明回答:“至善,是心的本体。本体上稍有闪失就是恶了。并不是有了一个善,就有一个恶来与它相对立。所以说善恶只是一物。”

黄直听了先生的这番解释,也就明白了程颢所讲的话“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是过与不及之间耳”。黄直认为这些言论无可置疑。

【心学解】

印度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善恶两只老虎,哪只更强大,取决于你喂哪只。西方哲学家说,善恶是一条路的上坡和下坡。王阳明说,善恶是一物,善是人性,恶也是人性。没有恶,就体现不出善,没有善,也就没有恶。之所以有恶,是因为本体有了差池。

人类对善恶的分析多如牛毛,都能自圆其说。王阳明对善恶的评析是中国传统儒家智慧中的精华。孔子曾说,中庸就是善,过和不及就是恶。这个尺度的把握其实很难,正如跷跷板,平衡的时候就是善,任何一面比另一面高或者低时就是恶。程颢说,善恶都是天理,所谓恶,并非我们印象中的恶,只是本性过和不及罢了。王阳明说,从来没有人是善恶同体的,人的心里不可能既有善又有恶,要么是善,要么就是恶。同时,人的心里也不可能永远是善,恰好相反,人的心里很多时候都是恶,所以才需要良知来做定盘星,不要让我们的心过或者不及。

从“过”的角度来说,平和的心态是善,但有人惹到我们时,我们或多或少就产生愤怒情绪,这就是恶了。有了恶后,我们必须靠良知的力量让它恢复平衡,回到善这一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调整心态,用各种办法使心态平衡。

可爱的小狗平时散步时,是善。可当它见到骨头时,贪婪之心顿起,像疯狗一样扑上去,这就是恶了。

饿了吃饭,这是善;不饿的时候,还想要吃山珍海味,这就是恶。困了睡觉,这是善;睡觉时必须有美女陪伴,这就是恶。

从“不及”的角度来说,遇到不义之事,不去勇为,这就是恶。饿了不吃饭,这就是恶,困了不睡觉,这就是恶。

善和恶就这么简单,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刻出现。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当它过或者不及时,及时纠正它,使它回归正常轨道。而当你发现别人有过或者不及时,要以一种不触怒他的方式来纠正他。拯救一个人的人性,胜于拯救世界。

4.心理不一,是人性

问:“心即理之说,程子云‘在物为理’,如何谓心即理?”

先生曰:“‘在物为理’,‘在’字上当添一‘心’字。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

先生因谓之曰:“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朱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黄以方录》

【原文直译】

(弟子)问:“先生主张心就是理,程颐认为‘在物为理’,怎么说心就是理呢?”

王阳明回答:“‘在物为理’,‘在’字前面应添加一个‘心’字。就是说,心在物上就是理。例如,这个心在侍父上就是孝,在事君上就是忠,等等。”

王阳明又说:“诸位需要知道我立论的宗旨,我现在说‘心就是理’,其用意是什么呢?只因世人将心和理一分为二,所以就会出现许多弊端。比如五霸攻击夷狄,尊崇周王室,都是为了一个私心,因此就不合乎理,但人们说他们做得十分合理。这只是世人的心不够明净,对他们的行为往往羡慕,并且只求外表漂亮,与心毫无关系。把心和理分开为二,它的结局是,自己已陷入霸道虚伪还没觉察到。所以我认为心就是理。要让人们明白心和理只是一个,仅在心上做工夫,而不到心外去寻求,这才是王道的真谛,亦是我立论的宗旨。”

【心学解】

中国春秋齐国国君姜小白(齐桓公)靠管仲的力量成为春秋首霸。管仲临死前对他说,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你一定要记住,不然,霸业将在你身上终结。

管仲说的秘密是关于人性的,承载这个秘密的主角有三人:易牙、竖刁、齐开方。易牙是姜小白的厨师,曾把亲儿子当原材料烹饪成佳肴送给姜小白吃。竖刁是姜小白的贴身男保姆,主动阉割自己到姜小白身边服务。齐开方则是一位贵族,三十多年未离开过姜小白半步。这三人的忠贞表演使姜小白至为感动。

而管仲却说,人人都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易牙却不喜欢;人人都爱自己的身体,而竖刁却不爱惜;人人都和自己的家人亲密,而齐开方却对家人疏远。这是有违人性的,所以,你必须提防这三个没有人性的东西。

姜小白大大地不以为然,结果当他生病后,三个没有人性的人联合把姜小白活活饿死在房中。

管仲对姜小白的提醒,正是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思想源泉。“心即理”就是说,我们那颗未被物欲遮蔽的心所想所思的就是天理、道理。也就是说,天理不在外界,就在我们心中。是非善恶,我们能分清,不是因为宇宙中的那个天理告诉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心中得出的,这就是心即理。“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磐石,没有了这一条,其他的都是闲扯。

那么,为什么王阳明要提“心即理”呢,按他的解释,太多的世人都是心理不一的人。这种人有个特点,很少按良知的指引去做事,或者是故意蒙蔽良知去做事。再简洁点说,做的事和心中良知所想不一致。比如春秋五霸,他们张口闭口就是尊王攘夷,其实就是想自己当国王,享受国王的威风。站在他们的角度,以良知的标准衡量他们,他们就不是“心即理”的人。因为他们说的话和真正想要做的事不一致。

然而,许多人只是羡慕这些成功者,所以良知被蒙蔽,分不清是非,认为他们做的就是对的,人人都把他们当成榜样。如此一来,心和理就分道扬镳,人人都陷入虚伪的泥沼中去了。

王阳明说,人人都应该表里如一,心理合一,专心在自己的良知上做功夫,而不是只把外面做得好看。为什么要提心即理?是因为世界上虚伪的人太多,要他们改邪归正罢了。

同类推荐
  • 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本书稿是一部心灵修养类的图书读物,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人一味追求财富、地位与成就而忽视了简单生活带来的快乐的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并给那些困在迷惘中的人提供一些生活智慧,帮助现代人回归本真,发现生活之美。
  • 人生赢在预见

    人生赢在预见

    本书包括七个方面,分别从人生发展规律,详细阐述了中外成功人士的成败经验教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深入探讨了人生在预见基础、障碍、机遇、实践和执行过程中的根本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案例贴近生活,文字比较简练,是广大学子和职场、商场人士预见未来的指导书籍,是走向成功的得力助手。
  • 竞争的决胜

    竞争的决胜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李嘉诚的资本

    李嘉诚的资本

    李嘉诚的成功关键在于对形式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在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他善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制定正确的决策,从而把握这样或者那样的机遇。本书从十五个方面分析李嘉诚的资本,回顾李嘉诚商业帝国的建立以及其个人身上拥有的特质,很多人会有其中一个、两个的特质,但这远远不够,这些所有的特质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李嘉诚。
  •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的一条重要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它要求学生在做事前首先要弄清楚做人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要弄清楚,人生有所追求是为了什么?要在自己的意念中牢固地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秩序观以及公共道德观等等。哈佛的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只有解决了以上所有的关于人生观的问题,才有资格去研究学问,也才放心教授给他们的学问能够运用到对公共利益有用的地方去。要人生的旅途上,大学只是一个短暂的历程,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人要确立他在末来应该抱定什么样的信念去为人处世、去做事的重要阶段,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末来自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而人生观的选择将决定着你的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热门推荐
  • 西界遗脉

    西界遗脉

    风雪无法覆盖咆哮,战火弥漫!夜色无法隐藏杀戮,硝烟四起!当力量被欲望支配,谁来唤醒良知?当哭啼被呐喊淹没,谁来拯救苍生?十二年前的战争,让西界王族彻底消失,奇迹让西界王族唯一的血脉生存下来。当西界遗脉拥有力量之后,会带来怎样的血雨腥风,当力量被欲望支配,就以杀戮来唤醒良知当哭啼被呐喊淹没,就以毁灭来拯救苍生
  • 锦瑟迷渺渺

    锦瑟迷渺渺

    她,是名门千金,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他,是王孙贵族,却潇洒于江湖。她,温婉而智黠。他,儒雅而腹黑。在这红尘世界,他们会有怎样的交集,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梦转千世

    梦转千世

    以三国为主线,主角从现实到处穿越,终成圣人。
  • 虹猫仗剑走天涯之修罗传说

    虹猫仗剑走天涯之修罗传说

    消灭邪恶势力后,森林大地又恢复了和平。冰魄有情,长虹有义。可惜事与愿违,一场更大的浩劫正在逼近......
  • 金牌萌妞:腹黑魅少请接招

    金牌萌妞:腹黑魅少请接招

    从小生活在H市贫民窟里的女主角在一次意外与和自己长的非常相似的富家女孩互换了身份,在C市的一座大学里展开了自己的全新人生。“你还不明白吗?我骗了你们所有的人,我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我不配拥有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和雨水混合在一起。“我不管你是贫民窟里的余夏还是那个富家小姐陈景乐,我不在乎!你那所谓的名字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我爱的是你这个人!”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我愣在那里,他一把把我抱入怀里
  • 黑白游

    黑白游

    有关剑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老公再娶我一次

    老公再娶我一次

    房地产龙头老大王氏集团千金王晋,在父亲的强硬安排下,和凤凰男郭荣闪婚。婚后生活习惯差距太大,两人冲动之下闪离。父亲王耀华暗中让王晋再次接近郭荣,两人在工作中产生感情,爱情再次撞开婚姻殿堂的大门。
  • 哈佛情商课

    哈佛情商课

    《哈佛情商课》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哈佛教你受益一生的高情商培养法则。
  • 盖代至尊

    盖代至尊

    箫无尘废柴资质,修为低下。练功时突然得到一枚从天而降的紫色神珠!从此修炼无上玄功,碾压各路天骄,暴打他们的师傅老祖!横推屠神无敌手,成就盖代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