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100000010

第10章 人只贵于自修——培养淡定的心力(2)

曾有一禅师向天龙和尚问道,天龙和尚向他竖一指,那名禅师当下大悟。后来,他照葫芦画瓢,对凡是来向他求学问的人都竖一指。世人称其为“一指禅”。佛家人说,天龙和尚的“一指禅”是让人杜绝一切闲思杂虑,从心灵深处去横超直入,达到悟的境界。手指是看得见的,道却是看不见的;而看不见的“道”则包含在看得见的事物之中,一切的关键都应该从心中问道。

如果你问你的内心,什么时候最不容易。内心一定会告诉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的确,很多人在场面中彬彬有礼,教养良好。可独处的时候,就如换了个人。儒家思想一直让人“慎独”,其实就是让我们内外如一,就是在无人看见时,也能和有人看见时一个样子。

《菜根谭》中说: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

这段话告诉我们:有了闲暇时间不虚度光阴,而是静坐修身,忙起来时会体会到它的好处。这叫“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一个人安静下来时不无所事事,而是调整心态,遇事时将能更加从容自如。这叫“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当你有机会利用职务、权力、时机之便占人便宜,而不会被人发觉时,你会做吗?在无人知晓的幽暗角落,不顺手牵羊做坏事,这叫作“暗中不欺隐”。这样的人才如王阳明所说的那种拥有淡定心力的人,才是那种拥有良知的人。

5.改变你的态度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学。

——《王阳明年谱》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心外没有天理,心外没有事情,心外没有学说。

【心学解】

王阳明心学的一大威力就是,所有的事都是来自我心,所有的问题都是我心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改变不了客观现实,那就要改变你的心——态度。

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很有趣的规矩:年底,和尚都要用两个字来总结一年来的感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他心里最想说什么,他回答说:“食劣。”第三年年底,他没等住持问便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啊!”

这个心中有的魔就是他的消极心态,这个魔不会让我们采取积极心态,不会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有个老妇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销售雨伞的;二儿子开了个洗衣店。这原本是很好的事情,但老妇人每天都郁郁寡欢,因为晴天,她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儿子的衣服晒不干。一天,有人对她说:“您为什么不换个方式来看这个问题,比如晴天的时候,您二儿子家顾客盈门,雨天大儿子家生意兴隆?”老妇人这么一想,还真是,顿时就欢快起来。

其实事实没有一点改变,只是改变了看待事情的态度,幸福就敲开了我们的心门。

有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考试前两天晚上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他自己戴了斗笠还打了伞在雨中行走;第三个梦,梦见和暗恋的人脱光了衣服背靠背地躺在一起。

古人都相信梦,所以秀才第二天就找了个算命先生来释梦。算命先生听秀才说完这三个梦,又听说他去参加国考,就说,我看你还是算了,你想啊,高墙上种白菜不就是白种吗?戴了斗笠还打着伞不是多此一举吗?和暗恋的人脱光了衣服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里凉了大半截,回客栈便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很奇怪,问他怎么还没有进京就要回家。秀才把自己的梦和算命先生的话复述给老板。老板听了,哈哈一笑说:“我也会解梦。我给你解一下吧。你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还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你和暗恋的人背靠背躺在一起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机会就要来了吗?”

秀才一听,情绪马上好起来,信心满满地参加了考试,结果高中。

事情(三个梦)本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对待梦的解释,那名秀才所以进京考试正是因为他认可了那种积极乐观的解释。其实,改变看待事情的态度,有时候就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王阳明在龙场如果不是把角度从自己身上改变到圣人身上,恐怕他不但不可能活下去,更不要谈创建心学了。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很好:“纵声欢唱的人会把灾祸和不幸吓走。”也就是说,面对灾祸和不幸,你要乐观。如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往往不能够看到生活中积极和光明的一面,幸福伤感地离我们而去。

人生其实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正面和背面。愉快、光明、幸福、希望……这是人生的正面;忧愁、黑暗、不幸、绝望……这是人生的背面。

很多人不停地抱怨、发牢骚,其实都是因为心态不对,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换个角度乐观地看问题,人的心情马上就会好起来。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正是王阳明心学的一大亮眼之处:凡事都在我心,我心能改变一切,把消极变为积极,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帮助我,只有我心,而我心其实已经足够。

6.静坐可养心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传习录·陆澄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教人做学问,不可偏执一端。初学之始,三心二意,神心不宁,所考虑的大多是私欲方面的事。因此,应该教他静坐,借以安定思绪。”

【心学解】

1507年,王阳明在龙场养成了一个很不错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静坐。只要有时间,王阳明就会端正坐下,闭目养神,澄心静虑。心学所提倡静坐方法是这样的:

确定一个安静的地方,以舒服的姿势坐定,端身正坐。静坐前,放松腰带,将身上的饰品都放到一边,尽量不再想其他事,平静情绪,让身心完全地放松下来。坐规矩后,再一次放松身心,头下身直,坐椅子不要靠背,双眼慢慢合上,但不要全合上,用仅有的一点光看着自己的鼻尖,慢慢意守身内心窝处。即眼观鼻,鼻观心,也称之为守中。身心放松之后,调呼吸,把呼吸调节到深、长、细、绵的程度,这是有个过程的,没有招式和诀窍,顺其自然就行。自然呼吸法,即吸气时小腹自然向外微鼓,呼气时小腹向内微收,吸气不理它,呼气时自己的意识慢慢地随着呼吸沉入下丹田小腹处,不要太用意,应似有似无,若实若虚,若存若忘。

按这种方式慢慢静坐半小时左右,不想静坐后,就慢慢睁开眼睛,再坐一会儿,然后将两手手心相互摩擦搓热,将两手掌心放到脸上摩擦十几下。

然后缓缓站起身,随意散一会儿步即可。这是静坐的方法和基本要领。静坐并不难,用心不易。静坐效果好坏的关键就在静心的程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虽然不一定严格要求,但是有一点切记,就是心如止水,心境一定要平和宁静。

其实,王阳明心学的静坐并非他的专利,而是源于佛家的“禅坐”与道家的“坐忘”,这是佛道二家门徒的必修课。儒家也讲究静坐,孔子的弟子颜回就经常静坐,这种修行方式还获得过孔子本人的赞赏。宋明两代的儒家知识分子都好静坐,而且在这方面下的工夫极大,朱熹就告诫他的学生,半日用来读书,半日用来静坐。南宋时期,有位中级京官居然在静坐中突然死亡,脸上泛着追求真理得成正果的喜悦之光。道家的静坐可让人惊骇不已,宋徽宗信赖的道士林灵素发起威来,能静坐一月不吃不喝,静坐结束后,虽然骨瘦如柴,却精神矍铄。当然,这只是极端的案例,在人类静坐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善于静坐的人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使他们兴奋的精神财富。比王阳明成名早的理学大师陈白沙就是凭借静坐悟透朱熹的课本,得到了真理。大儒娄谅当年就教育王阳明获得开悟的前提是静坐。

我们无从得知王阳明是否能从科学的角度来阐释静坐的妙不可言之处。不过在今天,身体心灵修炼的大师级人物印度裔美籍物理学家玛哈里希对静坐的妙处给出了答案:“人学会进入超觉意识状态,内心会变得平静,思想会变得富有成效,并能对环境发出轻快与协调的波。”西方的许多科学家对此方法也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人体在按正确方法静坐时,全身肌肉放松,心率、呼吸及大脑电波缓慢,高度有序,耗氧量减少,基本代谢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强,全身小血管舒张,血中肾上腺素与其他紧张激素下降,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皮层功能同步化增强,神经功能协调统一等一系列生物生理变化,对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及延缓衰老均相当有利。

多年以后,王阳明的学生不知学习该从何处开始,王阳明就指出,初学者心猿意马,往往喜欢从人欲开始琢磨,所以必须让他静坐,静坐功夫渐进后,才可谈下一步。为什么要静坐?很简单,清楚脑海中的杂质声音,找到清澈的声音。对于静坐,王阳明曾有这样的说法:“要诸位静坐,并不是要你们去学习‘坐禅入定’状态,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些读书人,平日被庞杂的事物牵制拉扯,很难知道为自己生命去存养自性的办法,因此拿静坐来强补,权作一段简单的工夫,希借此可以收摄心灵与放开心灵。程颢说,‘才刚开始学习,就需要知道认真着手的起点。既然已在学习,就需要知道认真把握的要点’。各位学习,都应该首先在静坐这件事情上入手与把握,不要茫然无措,这样学问才能有进展,来日才会使精神真实受益。”

很多心灵学家都把静坐当作目的,但王阳明却把静坐当成身体心灵修行的手段。静坐的目的不是让人心如死灰,形容枯槁地坐在那里。心学“静坐”的重点在涵养本心,当人在静坐时念念不忘本心(王阳明所谓的良知),自然就会美不胜收。现在,你完全可以抛下手上的事,静坐一会儿,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想想良知,看你能得到什么!

长此以往,你就知道淡定的内涵,并且能完全拥有一颗淡定的心了。

7.最静的心,就是空的心

先生尝语学者曰:“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

——《传习录·黄以方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曾对修习的人说:“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微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足以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又说,“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无法睁开了。”

【心学解】

内心强大的人,不是那些心里装着无穷无尽智谋的人,更不是那些心灵敏捷如水的人,而是心里什么都没有的人。这句话似乎很难让人接受。那么,我们就看下王阳明是怎么说的。

王阳明说,所谓私念,就是违背天理的人欲,直白而言,就是纯为自己打算的念头。如果一个人心上每天都存着这私念,胡思乱想,懵懵懂懂地去做事,那满眼肯定是昏天黑地。这很好理解,人是社会的动物,地球不是为你而转动的。你一往无前总在为自己打算的同时,肯定会伤害到别人的利益,或者因为现实太残酷而处处碰壁。这就如眼中放了好多尘沙,必然是昏天黑地的。那么,我们每天在心头放些好的念头可以吗?

同类推荐
  •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什么样的人企业永不放弃

    什么样的人企业永不放弃

    年轻的职业人不但需要一颗智慧的头脑,而且需要拥有历练自我的心态。历练之路并非简单的向前走,它需经过详细的规划。成功不是被机遇砸到,而是一条计划与执行出来的路,只要你能够清晰地看到眼下与未来,明了执着的方向,那么,你的过程注定精彩,你的果实也注定丰厚!只有明亮的眼睛,才能看到明亮的前途,做一个有修为的职业人,你将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从办公室里收获更多的喜悦!愿此书能够为你开拓新的思路,成为你在职场一路晋升的指引者和提醒者,并助你弥补不足,走出混沌,找到一把职场生存的金钥匙!
  •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本书主要介绍了领导者的相关气质及潜在能力的挖掘。
  • 与领导相处的学问

    与领导相处的学问

    有人的地方就有上下级之分。作为下属,无不希望与领导搞好关系。无不愿意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器重,以便能得到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很多人却往往对此没有办法,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不懂技巧。以至于同领导的关系甚是平淡,甚至因关系不融洽而苦恼。
  • 点名成金

    点名成金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成为品牌和质量的竞争。名称的优劣对于公司的发展、产品的销售、品牌的塑造,有着重大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热门推荐
  • 十四城

    十四城

    我爱你,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却有很多人说不出口。
  • 开鹿指尖的爱恋

    开鹿指尖的爱恋

    也许我们相是个无悔的错误,但并不后悔;也许你会怨我会恨我,但命运不是我们决定的了的;也许......很多的也许都是废话。只要爱就在一起,不管不顾,我做到了,你呢?你知道吗?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一场又一场,永远无休无止的闹剧。总用一天,我们会在最后的爆炸声里,灰飞烟灭......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踏破苍穹啸九天

    踏破苍穹啸九天

    一枚戒指一个美女,为他创造了一条奇迹绚烂的路程
  • 百鬼抬棺

    百鬼抬棺

    人霉点子背,出门遇到鬼。解放初,沐老焉干了这个辈子唯一一件好事,却吓破了半个胆只得到一副百鬼抬棺图。八十年代,沐老焉撒手人寰。这一年,骡子不叫、鸡飞狗跳、鸡犬升天、百鬼抬棺......
  • 我遇见了我

    我遇见了我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我”的仇恨和无奈,我和“我”的斗争一直到文章结束才最后结束,“我”原来是作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自己,这个“我”的完美就是杀人的利器。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塑造想真正告诉读者的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本书叙述的故事是矛盾的:假主角扮演着真主角,真主角到最后却不敢承认自己是真的。冒充者身在异地干着卑鄙的勾当,然而当被冒充者举起刀子,却发现冒充者已经和自己合二为一。小说赤裸裸的展现了现代人性格的两面性,对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 涅槃医妃:拒诊双面邪王

    涅槃医妃:拒诊双面邪王

    她是扬名天下的神医,为助他登位,成为世人闻风丧胆的“毒医”,杀人于无形。登位仪式上,她一袭大红喜袍,含羞待他来履行儿时的诺言,“待到三月桃花开,我来娶你。”然,她等来的却是一杯毒酒。他携了另一个人的手,以前朝余孽之名,要她死。“为什么?你说过的,盼到三月桃花遍地……”洛盼桃颤抖着声音,却被他冷冷打断,“我不爱你,为你取名之人不是我,与你有诺之人,也不是我。”不是他?那张化为灰烬她也能认出的脸,他如何能骗她说那人不是他?
  • 绿林学院

    绿林学院

    懂我的人,不需要我解释;不懂我的人,我也不屑于解释。一个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吃喝玩乐,打架骂人,三教九流,无所不精的混蛋,他时而柔情似水,时而火爆发狂,时而多愁善感,时而绝情千里,时而调皮可爱,时而天真浪漫,有人说他是慈善家,有人说他是杀人恶魔,有人说他是寂寞诗人,也有人说他是黑道教父,他却更喜欢别人说他是个混蛋,他又该向我们怎样阐述自己的故事......
  • 都市超级强者

    都市超级强者

    余生从小被修行者林长生在道观抚养长大,后来得知自己无法活过二十岁,便听从师父的离开道观,来到都市,靠着他自身的实力,获得无数美女的青睐,同时也在都市中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成为了都市中超级强者!
  • 蓝雪

    蓝雪

    序言:曾经有一个人说过,当幸福在你身边徘徊时,天空就会下起蓝色的雪,那将是你把握住幸福的时候,而我误以为在身边完美的就是爱情,而在身边不远处最完美的却被忽视了,在最后,当我真正把握住幸福的时候知道了——幸福来临时,天空真的会下起蓝色的雪,好美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