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孟龙潭和朱举人旅居京城时,偶然来到一处寺院,只见殿宇禅房都很寒酸局促,一副破败之象。寺内只有一个老和尚挂单,一见客人到,立刻来了精神,殷勤相迎,主动做向导,请二人四处参观。
大殿内有南朝时著名高僧宝志和尚的塑像,倒也普通。塑像两侧的壁画却非比寻常,画工精妙绝伦,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朱举人不禁看傻眼了,来到东侧面,东侧壁画画的是散花天女,摇曳生姿飘飘欲仙,内有一垂髫少女,手中拈着一枝鲜花,微笑地看着他,朱唇欲动眼波流转。朱举人不觉怦然心动,凝神注目良久,三魂七魄已被那少女夺了去,身形飘忽足下生烟,不觉已经进入壁画之内。
朱举人恍恍惚惚心醉神迷,抬眼四处张望,但见亭台楼阁重重叠叠,自知已不再人世间了。一个老和尚在殿上讲经说法,座下侧耳倾听的人围坐一团,朱举人也凑到人群中看热闹。忽然,觉得有人在背后拽他的衣角,回头一看,居然是那位冲他微笑的美貌少女。还没搭讪,美女已然含羞离去,朱举人像吃了迷魂药似的紧随不舍,过了几道曲栏,来到一处小宅院前,朱举人心生犹疑,不敢向前,美女却在花丛中回眸一笑,轻轻招手,朱举人再也按捺不住了,径直入内。美女闺房没有别人,朱举人色胆包天,一把将美女揽在怀里,美女也是半推半就欲拒还迎,当晚,二人极尽缠绵共赴巫山。
事毕之后,美女仓促离开,临行前叮嘱朱举人千万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以免被人察觉,朱举人自然应允。美女锁上门,蹑手蹑脚而去,直到天黑才又返回,二人再次共度春宵。
如此两天过去了,美女的几个同伴逮到了朱举人,便讥笑美女:“肚子里恐怕都有野种了,还垂着头发装嫩呢?”
美女不禁害羞起来,几个女伴七手八脚取来发钗梳子,为她梳妆打扮,挽了发髻做小娘子装扮。
一姐妹笑道:“哎呀,这样才像个小媳妇儿嘛!姐妹们,我们该走了,别妨碍人家了,再不走,可惹人厌了!”
一帮小妞唧唧喳喳啼笑不已,纷纷离去。
朱举人再仔细看那美女,发髻高耸,鬟凤低垂,越发显得成熟妩媚美艳不可方物。美女也显得娇羞不已,二人再度相拥缠绵。
忽然,听到屋子外面皮靴踏地、锁链叮当的声响,紧接着人声鼎沸一片嘈杂,似乎出了什么乱子。美女惊起,和朱举人一起向外偷窥,只见一个身穿金甲的军士,面黑如漆傲然挺立,手里挥动着铁锁链,耀武扬威。
姐妹们环绕在他身前,一副惊惧的样子。
金甲士喝道:“人都到齐了没有?”
美女们齐声答道:“到齐了!”
金甲士又道:“要是胆敢藏匿下界凡人,赶快自首,否则被查出来,可是死罪!”
美女们自然矢口否认。
金甲士不大相信,转身四处查看。
美女顿时吓坏了,赶紧让朱举人藏到床底下,自己跳后窗逃走了。
朱举人躲在床下屏住呼吸,只觉金甲士进屋搜查片刻,一无所获,也就离开了。外面喧嚣声脚步声渐渐远去,朱举人心里稍稍平静了下来。刚想钻出去,又听到院内喧哗,不得不咬牙坚持。不知道在床底下趴了多久,朱举人觉得耳边蝉鸣不可断绝,眼中似火烧一般灼热疼痛,令他是可忍孰不可忍却又不得不忍!他在等待着爱人的归来,望眼欲穿之间,似乎已经忘记了身在何处,忘记了是怎么来到这儿的。
话分两头。
孟龙潭还在观赏壁画,回身一看同伴朱举人消失了!
左等右等不见返回,孟龙潭不禁问身边的老和尚:“哎,我那哥们儿哪儿去了?”
老和尚笑道:“去听讲经说法去了!”
孟龙潭问:“去哪儿啊?”
老和尚高深莫测地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孟龙潭不耐烦了:“那究竟是哪儿啊?”
老和尚用手指弹了弹墙壁,喝道:“朱施主,玩儿这么久该回来了吧?”
孟龙潭很是纳闷,打眼一看,壁画上居然有朱举人的画像,侧耳倾听的样子,好像是听到和尚叫他了。
孟龙潭惊骇不已,说不出话来。
老和尚再次呼叫:“朱施主,你哥们儿都等急了,快回来吧!”
话音刚落,朱举人的画像就像一片纸一样从墙壁上飘飞落下,转瞬间恢复本相!只见他面如死灰目瞪口呆,好像丢了魂似的。孟龙潭上前摇晃他,询问他是怎么回事。
原来,朱举人还在床底下等着爱人,就听见有人敲击床帮子,声如雷鸣震耳欲聋,震得朱举人直头晕,只得从床下跳出来,一出来就两脚踏空,这就回到人间了。
孟龙潭听朱举人的描述,一方面半信半疑,另一方面羡慕嫉妒悔恨,拉着朱举人就去看东侧壁画。
果然,那位垂髫拈花少女已经变成云鬟高耸的少妇了!
朱举人黯然失色,忙问老和尚是何缘故。
老和尚笑道:“幻由心生,我哪知道怎么回事啊!”
朱举人闻言,似懂非懂,回想跟那美女缠绵情事,如今难觅芳踪,不禁心下黯然,恋恋难舍。再去看那壁画,却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孟龙潭强拽着朱举人离开了寺院。
孟龙潭没好气儿地说道:“你还当真了?心里有就得了,何必执著呢?”
朱举人白了他一眼:“换做是你,又当如何?”
孟龙潭想了想,不禁一笑:“说的也是!”
源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