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小插曲,两人谁都没有告诉别人,AR里,也没有人敢提这件事情。
而市医院里,昏迷多日的刘婆婆还是没有醒来,就连医生也束手无策。刘宏佳守在病床前也日日消瘦了下去。
乔安然最近已经连续一整个星期将自己锁在书房里了,除了每日胡管家定时送饭踩上去,没有人打扰她。有时候周齐晟来了,也只是坐在竹边的长廊上和木恒说说话,他知道,在安然的书房里,可以看到他。
有时候,他们也确实能够相互看到对方,安然每次埋头写作,到了大约周齐晟下班的时候,就正好可以看到周齐晟也在下面看着她,于是,两人相视一笑,静谧的有些美好。
是的,这一个星期以来,乔安然就是在写作,因为,她需要重振自己的名誉,在除夕夜到来之前。
楼下。
“齐晟,过来陪我下棋!”木恒这几日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的棋艺绝不在他之下,好不容易遇到对手了,哪里肯轻易放过。乔安然那里一时半会儿也帮不上什么忙,况且,据他估计,应该就在这几日了,因为,离除夕只有一个星期了。
第二天,正是周三,安可杂志社印发的《文学半周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抢购一空。
《文学半周刊》是安可杂志社的王牌刊物,销量一直很好,安可最初就是靠它起家的,而乔安然就是它的总编辑。如今《文学半周刊》也已经交给徐思可打理,但即使这些年工作再忙,安然也从没有忽视过它。
而这一期的《文学半周刊》之所以掀起这么大的动静,其原因就是里面有一篇,不,准确说是半篇小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小说名叫《三个》,由于篇幅过长,只好在《文学半周刊》刊载了半篇。
很奇怪的是,除了小说名叫《三个》,以及小说一半的内容之外,没有作者简介,没有创作背景简介,没有前言或是序言,编辑也没有一个字介绍。
这半篇小说,就这样出现在《文学半周刊》的最后,却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光。
大家读着读着,越发觉得这文笔有些熟悉。
周家别墅里,木芙霜拿着这小说,兴奋地问周齐晟:“儿子,这是安然写的对不对,我就知道我的雨山是绝对打不垮的。”
“妈,你这不是傻吗?能这么清楚刘叔一家故事的人,除了安然,还有谁啊?”周敏清在一旁啧啧。这段时间出国去了,所以没能参加刘叔的葬礼,连刘宏佳认安然姐姐那天的晚宴也没能参加。好不容易才让木恒答应允许她在听雨楼的那张大照片上小小PS一下,让自己也露个脸。
“你说谁傻呢?没大没小!”木芙霜笑着看着杂志上的小说,坐到周齐晟的身边。
“安然是个聪明人,她这是在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周六的杂志上,她应该会表明身份,抄袭谣言就不攻自破了。”周方正分析着,颇感安慰,这孩子,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而就在周六一早,《文学半周刊》再度被抢购一空的同时,网上一段视频被顶在头条,仅仅发布几分钟就高居榜首。
《文学半周刊》上,《三个》迎来结尾。是的,《三个》的故事原型就是刘叔一家三口,讲述了刘叔波折的一生以及一家三代三口人相依为命的故事。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你还是我的孩子,我还是你的父亲,刘叔临死前那句:我们三个永远是一家人。是人世间最简单的真情告白。
小说结局了。文末有作者后记:
八年前,我遇到了刘叔,在一水那个闭塞的小山村里,他羞怯地拉着我的手回他家吃饭,为此,杀了家里唯一的一只鸡。饭后,他唯唯诺诺地开口,请我辅导他的儿子……我永远忘不了他那时窘迫的样子。
此后,我与刘叔一家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感情,我多想叫他一声父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故事。
我将此书献给刘叔,愿他天堂里安好。
雨山
雨山!竟然是雨山!
是啊,这小说的风格确实是雨山的。
这故事也是雨山雨山所经历的,因为里面的剧情联系到那日网络上雨山接刘宏佳出狱的视频竟然如出一辙!
而那段被顶上头条的视频的内容,竟然是剪辑整合过的乔安然每天中午在办公室里利用午休时间写作,时间正好是乔安然交稿的前十天。通过放大,竟然能够隐隐约约看到放在最上面的一张纸上的字,看起来是书名,不难认出来,就是乔安然被指抄袭的小说。
一时之间,诸多人顿时感觉到脸上一阵痛意。
有些人猛地一拍脑子,找出以往和安可的合作文件,最久远的,到了六七年前,那时候,安可杂志社的社长正是乔安然,《文学半月刊》的总编辑,就是乔安然,签订合同的负责人,还是乔安然。
显然,在安可,乔安然近些年来已经退居幕后,跟确切的说,应该是功成身退。试问将安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并成为杂志界翘楚的乔安然,怎么可能会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呢?更不要说近些年来她在小说、散文等领域的发展,再说雨山的成长,从最初的稚嫩的作品到近年来越来越成熟且越来越富有深意,这一过程所有人都可以看见,难怪抄袭风波掀起之后,这么多读者会发出抗议的声音……试问这样的雨山,怎么可能会去抄袭?
尤其是在和木恒多年师徒关系曝光之后,这样的情况下抄袭?
原来,是因为人云亦云,原来,是害怕被牵扯。
雨山的新作很快就受到H市文学协会的关注,某些人此刻正战战兢兢,唯恐自己的一是疏忽大意和独断,在没有查清事实真相的时候,就认定雨山抄袭。
现在,很明显雨山是被陷害的,而且,人群一致倒向雨山的一方,反过来指责他们。
文学协会这次当机立断,发表声明承认当初过于草率就认定雨山抄袭,撤销对雨山的指控,而且将会积极配合找出事实真相。除此之外,另有一封对雨山的道歉信公布了出来。
一时之间,雨山又一次成为焦点。
当日,木恒亲自公布了雨山参加H市比赛的手稿,其中包括一稿、二稿、三稿以及电子稿,电子稿上有修改记录,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据。而手稿上几次修改的痕迹,绝不可能是伪造的。
至此,谣言彻底不攻自破。
雨山并没有抄袭作品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那么,许月杂志上的那篇连载的小说是从哪里来的?正在所有人纷纷将质疑的目光投向许月杂志的时候,许月杂志社已经将当时自称一叶的小说作者通过邮箱发来的稿件原件公布了出来,还有一段他们之间的通话录音。
录音中是一个男人的声音,自称叫钱孙宇,并留了联系方式。可是,稿子也用了,稿酬也付了,后续有些事情想找他商量的时候竟然找不到人了。恰巧发生了雨山抄袭事件,他们隐隐觉得不安,但是,由于这一热点话题给杂志社带来了利益,所以,他们还是硬着头皮把小说连载完了。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实在是受不了压力了,这才将事情前后缘由说了出来。
很明显,一叶就是这件事情中的关键人物。
在众说纷纭中,雨山突然说,这件事情将会走法律程序。